欢迎来到隔壁书屋

手机版

隔壁书屋 > 历史军事 > 红楼之老公怎么还不死 > 第5节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5节

    待史鼐离去之后,史王氏独坐在梳妆台前许久,轻抚上自己的脸颊,嘤咛般的细语如泣如诉:「嬷嬷,我老了吗?」
    「太太还年轻呢,怎么算老。」周嬷嬷连忙安抚道。
    「那爷怎么总是去了夏姨娘房里……」
    周嬷嬷暗叹,这男人就是爱姨娘通房,把正妻当摆设,这有什么法子,就算是像大太太那般说是和大爷感情极佳,大爷屋里还不是有着好几个没名份的通房,只是大太太手段厉害,把那些通房一个接着一个被打发掉罢了。
    周嬷嬷安慰道:「太太还有小少爷呢。老爷就这么一个独子,这将来的一切不都是小少爷的。」
    「哼,以夏姨娘这受宠劲,生个庶子也不过是迟早之事。」史王氏恨恨道,「连孝期都不忘勾着老爷,真是下贱胚子。」
    史王氏尖声问着周嬷嬷,「夏姨娘那的避子汤可备好了?她是二爷的心尖子,万万不能出问题。」
    周嬷嬷明白,低声道:「这避子汤都喝了好一阵子,用的都是上等的药材,绝不会出问题。」
    莫说孝期生子了,这夏姨娘往后都生不出孩子了。
    按她说这夏姨娘也真是傻了,明知孝期不能生子,还偏要勾着二爷,怎么能怪他们这避子汤一碗一碗的往夏姨娘房里送呢,这喝多了避子汤弄坏了身子,也是夏姨娘自找的,怪不得太太。
    「给我盯紧夏姨娘,二爷现在艰难的很,万不能闹出孝期生子之事。」史王氏微微一笑,淡淡命令周嬷嬷。
    她轻抚了一下眼角皱纹,这居家过日子,还是得有个儿子才是真的,其他全都是虚的。
    作者有话要说:  最后,求留言,求收藏。
    (●'?'●)??  么么哒~
    ☆、太孙致祭 (修口口)
    虽是门庭冷落,这白事办的再好都颇有一种俏媚眼做给瞎子看之感,但史王氏仍是尽心尽力将丧事置办极为荣重,且不论史府的脸面,就凭大嫂死前为了史家的爵位传承,不惜放弃嫁妆大头这一事,便值得他们为她的丧事好生尽一份心力了,万没想到这七七之日竟迎来一个出乎意料之外的人客。
    当今的太子嫡子,被立为皇太孙的徒辰阳竟然亲临致祭!
    史家众人面面相觑,没听说大嫂家里和皇太孙交好啊,这皇太孙是来祭拜啥?要不是史张氏足足比皇太孙大了十五、六岁,怕是众人都会怀疑起两人之间是否有些什么不得不说的往事了。
    也怪不得史家人会如此之想,毕竟连史湘云之父都未曾得到皇太孙亲临致祭了,没道理史张氏能得皇太孙亲临致祭,况且这皇太孙自幼聪颖无比,甚得圣上欢心,又是圣上亲自教养,可说是无一处不好,唯有一小小缺点──『好色』,而且这好色的对象还不分男女。
    张家本就多美人,史张氏与贾赦元配──贾张氏同出一族,贾张氏虽是史张氏隔了好几堂的族姐,但也是个绝色美人,当年以她张首辅之嫡幼女的身份本该是入宫为太子妃,要不是她容貌太盛,圣上怕她移了太子的心志,而改聘了端庄有余,但相貌略逊一筹的石家女,只怕现任的太子妃便该是贾张氏了。
    史张氏本人虽不如贾张氏,但也绝对是个美人儿,不然也不会多年无所出,而史家大爷仍把她捧在手心里了。
    不过皇太孙和史张氏年级差距甚大,皇太孙懂事时,史张氏早入了史家门内,皇太孙应不至对史张氏起了什么心思,大概只是好奇史张氏的容貌吧。
    话说皇太孙这喜好也委实怪异,要不皇太孙是太子唯一嫡子,又自小抚养在圣上膝下,甚得圣上喜欢,加上他年岁甚小,今年也不过才十岁出头,平日里也只是好奇各府女眷的颜色,没真做出什么出格之事,不然那怕他身份再尊贵,弹劾他的折子只怕都能堆满圣上案头了。
    可说也奇怪,圣上和太子不但不止着他这坏毛病,反而有些推波助澜,上次贾李两家订亲,皇太孙竟跑去了,不但把贾珠、贾琏,连那刚出生的贾宝玉都看了一轮,还跑去偷瞧人家姑娘了,不但见着了和贾珠订亲的李家姑娘,也见着了贾家大姑娘──贾元春和正暗暗和贾琏谈相看的王家大姑娘──王熙凤。
    因为那人是皇太孙,贾王李三家也只能默默吃下这哑巴亏,用孩子还小什么的混过去,万没想到这皇太孙不知怎么得知王家大姑娘家的闺名,还一口一个『凤辣子』说的好生顺口,正巧圣上也对皇太孙的爱好有些头痛,见皇太孙盛赞王家大姑娘的美貌,又听闻王家大姑娘性子泼辣,竟戏言要将王家大姑娘指给皇太孙做太孙嫔侍,要不是眼下皇太孙和王家大姑娘的年纪还小,只怕这王家大姑娘就要被送进宫了。
    王家大姑娘还算好的,虽然原本和琏哥儿在谈的婚事顿时吹了,此后穿不得红,但她一进宫便是从四品的太孙嫔侍,可比琏哥儿捐的五品同知宜人要高了半品,况且皇太孙深得圣上欢心,又是太子的唯一嫡子,等将来生了儿子之后,那怕没个好日子过,说不得还能更进一步成了人上人。
    与她相比,贾家大姑娘可惨了,她本就出身尴尬,虽出身国公府,但偏生是荣国府的嫡次子──贾政所出,说好听点是国公府的嫡长孙女,但说得不好听便是一个从五品小官的嫡长女,这身份本就不上不下,现在不但平白给皇太孙看了去,还得了一句『长的也不过如此』的评语,别说是进宫拼个好前程了,怕是以后说户好人家也难了。
    一众仆妇窃窃私语着,不知是该为贾元春叹息,还是羡慕王熙凤的好运。要知道,王熙凤虽是王家大姑娘,嫡长子的嫡出长女,但其母早亡,其父又是个出名的糊涂人,只能和其兄依着叔父王子腾过活,较真而言,这日子过的比之贾元春还有所不如,莫说做太孙嫔侍了,连进宫做太孙良人的份都没有。偏生因为生的好,入了皇太孙的眼,得以做个上得了玉碟的太孙嫔侍,比嫁进渐渐没落的荣国府要好上几倍。
    开国之初,一切典制都是依着前朝所修,却有略有不同,皇后之下分九等,太子妃下分五等,暗指九五之意,太孙自是不能与皇帝与太子比肩,是以太孙妃之下分为三等:分别为从四品的嫔侍、从八品的良人和不入品的才人。除太孙妃是独一无二,太孙嫔侍被限定二人,太孙良人和太孙才人不限人数。
    王家大姑娘能做太孙嫔侍之一,位阶只在太孙妃之下,可见皇太孙对其之喜爱。
    史湘云惊的下巴都快掉了,皇太孙!?那里冒出来的皇太孙!?
    妈妈,她穿错了,现在还可以回穿吗?
    莫怪她如此惊讶,红楼影射着康雍干三朝,像红楼中抄家夺爵的皇帝影射的正是雍正,而贾赦所出的贾琏与贾琮影射乾隆嫡子永琏与永琮,棺材板后来给秦可卿的犯了事的忠义亲王便是暗指康熙帝的癈太子胤礽。
    癈太子胤礽是否真是因『不孝不义,暴虐慆淫』而被癈暂且不论,但托网路上无数清穿文之福,她百分之百确定,历史上的癈太子胤礽是没有嫡子的,太子妃石氏只生了一个女儿,那来的儿子去做皇太孙呢。
    需知,太子被癈之前也是有生育过儿子的,最出名的儿子就是其庶长子──弘皙,做为癈太子实际上的长子,到了后期也隐约被当成继承人培养了,但就算如此,弘皙也没有被立为皇太孙过,不就是因为他是庶出,不符合有嫡立嫡,无嫡立长的习俗吗。
    能够在小小年纪便被立为皇太孙,必定是太子嫡子。一个不曾存在过的太子嫡子,再加上皇太孙不分男女的『好色』行为,史湘云更是百分之百确定这家伙也是穿来的了,不然四王八公之中,理国公与缮国公府里也有美少女与美少年,怎么不见皇太孙跑去偷看呢。
    同样做为一个穿过来的人,她倒是能理解皇太孙的行为,就算她现在是个女的,她也同样很好奇金陵十二钗长的啥样的,原本以为贾元春是没机会见到了,说不得经此一事之后,贾元春入不了宫,她有机会能见见这个表姐呢。
    就当史湘云想着将来能见到林黛玉和薛宝钗的场景,就不由得得意的笑,想想皇太孙要见人家姑娘一面有多难啊,她却可以不癈吹灰之力左抱林妹妹,右搂宝姐姐,这是何等的一个爽字可以形容。
    想到得意之处,史湘云险些笑出声来,突然间周嬷嬷急忙进来,拉着史秉靖与史湘云道:「快点,太孙殿下想见见大姑娘!」
    「……」
    啧!差点忘了自己也是十二钗之一。
    无论再怎么不愿意,做为一个无反抗能力的小婴儿的史湘云,还是被抱出去接客──哦,不!见客去了。
    作者有话要说:  没错,那只小蝴蝶就是皇太孙啦,不过他不是男主哦。
    目前设定的皇太孙后宫妃嫔品级如下:
    太孙妃(又名少妃,限一人): 从二品
    嫔侍 (二人):从四品
    良人 (不限人数): 从八品
    才人 (不限人数): 不入品
    最后,求留言,求收藏。
    (●'?'●)??  么么哒~
    ☆、娇憨美人 (捉虫)
    抱着原本只是装睡,后来成了真睡,睡的浑然忘我,连嘴角口水都流下来的史湘云,皇太孙──徒辰阳眉头皱的足以夹死一只苍蝇。
    红楼十二钗之中,以史湘云最爱睡眠,还有一章节叫什么『憨湘云醉眠芍药裀』,所谓海棠春睡,香梦沉酣,端是娇憨可人。
    但是如果他能从这小婴儿身上看出什么娇憨,那他就不是人,而是变/态了。
    自认自己还只是普通人的徒辰阳不得不说,他没有像贾宝玉般天赋异禀,面对六岁的林妹妹便可看出什么『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的风姿。
    面对一个呼呼大睡,睡的不亦乐乎,浑然忘我的史湘云,他只能说……该擦擦嘴巴上的口水了。
    徒辰阳有些遗憾的将史湘云送回史王氏的怀里,因是祭拜丧家,徒辰阳仅着天青色素淡衣裳,配饰也是以银饰和白玉为主,他随手解下腰上的麒麟白玉佩,给史王氏道:「这玉佩给小娃娃做见面礼吧。」
    史王氏一瞧,巴掌大的羊脂白玉,玉色莹然,包浆完整,玉上镂雕着麒麟送子图,麒麟上骑一人,手中持笙,喻意极好,只是将这麒麟送子的玉佩送个一个娃娃未免有些不伦不类,但想想这是皇太孙随手取下之物,史王氏便就释然了。
    这羊脂白玉虽然少见,但史鼐和史王氏夫妇二人也没把这玉佩放在眼内,只是这皇家之物,轻慢不得,连忙说道:「这太贵重了。她小孩家家的,那里当得。」
    徒辰阳摆了摆手,淡淡道:「不过是个死物罢了,收着吧。」
    徒辰阳说的大气,面上不显但内里却是心疼的很,这可是上等的羊脂白玉吔,可值钱了,虽现在贵为皇太孙,但有些习惯从前世沿袭而来,可说是深入骨子里了,那性子还是皇祖父亲自教养时下了狠手才逐渐改了。
    但徒辰阳对其他人再怎么小气,对于十二金钗,他却觉得怎么大方也不为过,除了史湘云,又有何人配得上这麒麟一物。
    史湘云赏了,自是不能忘了现任保龄候嫡子──史秉靖,那小人儿眼巴巴地望着他,一脸期待之色,眼睛里只差没有明显写着:我的呢?我的呢?
    这一副单蠢的表情,看的徒辰阳险些失笑,心下怅然,宫里处处是人精,他是多少年没见过这般单纯的孩子了,他随意问了几个课业上的问题,没想到史家连年守孝,又是武官之后,史秉靖的底子到是不错,接连问了几个问题,倒答的有模有样,看来史家似是真要弃武从文了。
    做为皇太孙,徒辰阳自也是不愿见史家连续几代都掌握兵权,徒辰阳满意的一颔首,让人送上早备好的一套文房四宝做见面礼。
    这套文房四宝制作的甚是小巧精致,史鼐等人一望便知这套文房四宝型式小巧正适合孩童使用,可见得皇太孙特意为了年龄尚幼的史秉靖所准备的,其价值虽不如先前随手所赐之麒麟玉佩,其用心体贴之处,却远胜区区一块玉佩。
    史鼐心里慰烫,领着儿子谢了又谢。
    他们不知,徒辰阳装作随手所赐的麒麟玉佩才是真正特意的亲自挑了又挑,那文房四宝反而是命底下人备的,皇太孙所用之人何等机灵,那会没打探清楚史秉靖的年龄,这文房四宝自是极为合适现下的史秉靖所用。
    徒辰阳的目的不过是瞧上一瞧这十二钗之中的史湘云,目的即成,略略寒喧几句后便就离去,弄成史鼐和史鼎两兄弟颇有几分摸不着头绪,这皇太孙究竟是代表皇上而来安抚?还是代表太子前来拉拢?
    按说皇太孙自出生起便养在皇上膝下,据闻和太子并不亲近,应是代表着圣上而来,但这打虎还得亲兄弟,上阵须教父子兵,若无太子,又何来之太孙,代表着太子而来也不为过,但偏生皇太孙啥也没说,态度不偏不移,似乎真纯为祭拜史张氏,见上两个孩子一面罢了,真真叫人摸不着头绪。
    且不论史鼐和史鼎两兄弟私下分析打听,始终不得其意,加上之前在圣上与太子两方之间摇摆,险些失爵一事,此后只好对圣上与太子两方势力不偏不移,一心为公,反倒让皇上与太子略略看高一眼,抬了抬手,逃过一劫,此事略过不提。
    皇太孙方方回宫,便被太子妃唤了过去。一踏进太子所居的毓庆宫中,徒辰阳便听见一阵幼儿哭闹之声。
    太子自是居住于东宫之中,也不知是不是历史上的不可违逆性,现今太子所居的东宫亦叫毓庆宫,足足有四进,一、二进是太子办公之所,三、四进则是太子妻妾子女居住之所。
    徒辰阳暗暗疑惑,因母妃太过端庄贤淑,不甚讨父王喜欢,进宫多年后才生育了他,隔了好些年才又生了一女,这毓庆宫正殿向来是颇为安静,怎么会有幼儿哭闹之声?
    徒辰阳一进正殿,便见自己的嫡亲妹妹──徒辰玥迈着小短腿,哭着奔向他。
    「这是怎么啦?怎么哭的像小花猫一样?」徒辰阳对这唯一的嫡亲妹妹向来是疼爱的不得了,可说是要太阳不给星星的,要星星不给月亮,说是百依百顺也不为过,见她哭的像小花猫一样,当下便舍不得了。
    徒辰玥摇着头,把头埋进徒辰阳的怀里,哭的更大声了。
    徒辰阳问了几次,不得要领,脸色一沈,问道:「今日是谁照顾小郡主的?」
    徒辰玥虽非太子长女,但却是太子嫡女,所以一出生便被皇祖父封做顺仁郡主,做为皇孙女中第一个有封号的郡主,这虽是恩宠,但也是对太子的警告,亲王女为郡主,而今太子女也仅被封为郡主,可见得皇祖父对父王的平日行事颇有几分不喜。
    但父王不反省自身,反而越发不喜欢母妃及小玥儿,可怜小玥儿已经四岁了,平日里竟没见过父王几次,每次见了面也是斥责居多,徒辰阳只能越发卯足了劲的疼爱小玥儿,好给小玥儿撑腰,竟不知不觉间把小玥儿给惯成宫中一霸。
    宫人们不敢答话,只是跪下不住磕头。
    「哼!」徒辰阳冷哼一声,「伺候不好小郡主,自行去慎刑司领版子去。」
    「好了!是你妹妹胡闹,关宫人们什么事。」太子妃制止道。她揉着额角,一脸无奈。
    徒辰阳对那隐隐忌讳自己的父亲不怎么亲近,但和生母的感情倒是不错,徒辰阳不急请安,见太子妃不适,急忙问道:「母妃不舒服吗?」
    接着转过头冷声质问着太子妃身旁的大宫女──榴花道:「怎么不去请太医过来给母妃诊治?」
    榴花急忙跪下,还不及答话,便听太子妃无奈道:「好了!还不是被你妹妹闹的头疼。」
    太子妃心头一暖,拍拍徒辰阳的手,这孩子虽然自小没养在她身边,但和她这个母亲还是极为亲近的,小小年纪就懂得心疼人了。
    「小玥儿怎么了?」徒辰阳从不觉得自己的妹妹有什么娇惯的,和后世相比,这宫里处处是人精,小玥儿虽然才四岁,但也颇为懂事了,乖巧的不得了,鲜少有哭闹成这样的时候,显然是受了委屈了。
    「先别管她,不能惯她这个坏脾气。」一提到女儿,太子妃便是一脸无奈,避过不谈,她就这一子一女,自是乐得子女之间亲近友爱,但女儿被儿子娇惯太过,这脾气得是要压压了,不然将来出门子后,那个夫家能忍得了这性子。
    就算她将来贵为公主,也不能恃贵骄纵,任性使气。公主与驸马虽是君臣,但一家子生活总是得夫妻和乐才是,女儿的性子是非得要压压不可,否则将来不是结亲,而是结仇了。
    女儿之事暂且不提,这儿子之事才是最紧要的。
    作者有话要说:  目前设定的太子妃嫔品级:
    太子妃(又名储妃,限一人): 从一品
    贵嫔(限二人): 从三品
    良娣(限四人): 从五品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