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隔壁书屋

手机版

隔壁书屋 > 历史军事 > 红楼之老公怎么还不死 > 第6节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6节

    选侍 (不限人数): 从七品
    淑女 (不限人数): 从九品
    充衣 (不限人数): 不入品
    最后,求留言,求收藏,么么哒~
    ☆、元春去向 (捉虫)
    想到儿子今日的古怪之举,太子妃一摆手,其他人极有眼色的散开,连哭闹不休,吵着要哥哥撑腰的小郡主都被带走了,见四下无人之后,太子妃才问道:「今日怎么祭拜起前保龄候夫人了。」
    因史张氏与贾张氏同为张氏女,说到此人时,太子妃的眉眼间隐含几丝不悦之色。
    徒辰阳心中一澟,这真实目的自是不能说,只能装做不在意的回道:「听皇祖父说这史三颇有大才,想着史家双候,所以就去瞧瞧了。」
    「嗯。」太子妃点了点头,「这史三是颇有几分能力。」
    现下已非开国之时了,此人还能凭着战功硬是给自己捞了个爵位坐坐,这种人能没几分能力吗,但这种人再有能力也沾不得,做为太子、太孙,最为忌讳与军中势力接触了。
    特别是自大皇子宫变之后,皇上虽然不说,但再也不让任何皇子掌兵权一事便可窥之一二,当年之事真是险之又险,至今想起来仍叫人好生害怕,要不是儿子聪慧,点出一二,及时阻止了太子,只怕眼下全毓庆宫里的人都得跟着太子一起没了。
    念及当年事,太子妃再三劝道:「这史三再有能力也少与他接触,你皇祖父最是忌讳这些了,上次贾家,这次史家,这两家都是掌军之人,以后切记要远着点。」
    「皇祖父不禁这些的。」徒辰阳不在乎的回道,但见太子妃睨了他一眼,似要开口教训,连忙道:「儿子知道了,儿子以后会多加小心。」
    徒辰阳顿了顿又续道:「儿子知道自己只是皇太孙,前车之覆,后车之鉴,儿子万万不会发生当年之事,贾家之人,儿子以后不会再接触了。」
    徒辰阳说时隐含无奈,做为一个同时被祖父与父亲隐隐防备的皇太孙,徒辰阳也是颇为无奈。
    说到贾家,太子妃自是想到那占了太孙嫔侍位的王熙凤,恨恨道:「这王家也不知是怎么教女儿的,竟敢威逼起皇家来了。」
    想到儿子被迫纳了王家女为嫔侍,太子妃就如同吃了苍蝇一般的恶心,莫说一般那有先纳妾后娶妻之理,况且太孙嫔侍可是从四品的品级,位于亲王侧妃,岂能随便许人。
    太孙嫔侍位置只有二个,她早想好了,一个给儿子纳个娘家给力的女子做太孙嫔侍,另一个则给自家侄女儿,也算全了娘家情义;没想到眼下被迫将这唯二的太孙嫔侍之位给了个父亲糊涂,母亲早亡,只能依着叔婶过活,不是孤女似孤女的王家女。
    虽是出身于四王八公之王家,但王家早无爵位不说,而且现下王家当家人不过是其叔父,隔了一辈不说,若有事时怎么会尽心,不但帮不上阳儿,反而平白浪费掉一个太孙嫔侍的名额。
    「也是儿子行事不慎。」徒辰阳尴尬笑道。说倒底还是怪他对红楼十二金钗的容貌起了好奇之心,前去偷瞧,不然也不会被人发现,被迫纳了王熙凤进门,不过对于王熙凤的颜色,他倒是颇为满意的,不愧是红楼十二钗之一,长的端是艳丽动人。
    太子妃钭睨了儿子一眼,倒也罢了,瞧儿子脸上神色,便知道他对这王氏满意的很。
    唉,毕竟是他老子的种,都是个好颜色的。
    想到太子和那塞满后院的那堆女人,太子妃神色便有些懒懒的。「这王氏不过是嫔妾,可宠不可过,平日还是得以敬重嫡妻为主。」
    「是!儿子知道了。」徒辰阳恭敬道。徒辰阳神色迟疑,似是有些为难的低声道:「儿子有一事,想请母妃帮忙。」
    「哦!我儿何事要母妃帮忙?」太子妃颇感兴味的看着似乎不好开口的儿子,笑问道。
    她这儿子素来少年老成,甚少有需要父母亲搭把手的时候,有事也大多去找他皇祖父去了,她还是头一回见着儿子这么不好意思,求她帮忙的时候呢。
    「就是那贾家大姑娘,荣国公家的嫡长孙女。」徒辰阳颇有几分不好意思说道:「儿子也只是觉得那贾氏长的也不过如此,亏荣国府还当个宝,想塞进宫里做儿子的庶母,一时不喜多说了几句,没想到外面传的如此难听,倒成了儿子的不是了。」
    才怪,他是故意的。自从知道自己来到红楼世界后,他就特别注意起贾元春此人了,虽说得贾元春者便是那未来天子,但自知自家父亲便就是所谓的癈太子,自己的嫡亲妹妹说不定便是那配给了贾蓉,后又被贾珍所污的秦可卿,他早就不奢望让贾元春进他父亲的后院之中了。
    若让父亲纳了贾元春,说不定会发生什么不可抗拒之因素,让贾元春最后反做了其他皇叔伯的女人,既然如此,还不如断了她的青云路,让她安稳的嫁人生子,莫入皇家,说不得还算得上是救人一命。
    提到荣国府的贾家大姑娘,太子妃的神色便有几分不喜,荣国府的意图太过明显,什么生在大年初一,贵不可言,还硬是想塞进太子后院之中。
    这世上最尊贵的女人就一个,这是想取代她的位置吗?还是咒她早死,好给这位贵不可言的贵人让路?
    虽与太子夫妻情淡,但太子妃也由不得她人来抢她的位子,「哼,那也是贾家自找的。女儿家不好好教养,反而让她想些不该想的,反倒误了孩子。」
    不过是生在元月初一,便说的像什么了不得的八字一般,还有个衔玉而生的弟弟,荣国府之人好生糊涂,这玉岂是普通人可生得的,还闹的人人皆知,让人不由得看低了他们一眼。
    「话虽如此,终究是儿子的过错。」
    「也罢。」太子妃思索片刻后道:「你四皇叔子嗣艰难,正想要个好生养的女人,母妃帮忙说说便是。」贾氏不是一直想进皇家吗,她这就好好成全她。
    那怎么可以!这不就平白便宜了别人。徒辰阳好悬没有被吓到跌倒,连忙道:「母妃可别。」
    望着儿子急切的眼神,太子妃的神色有着几分疑惑,难不成儿子看上那贾氏了?可是那贾氏比儿子大上六、七岁不说,而且儿子不是嫌其容貌不佳吗。
    徒辰阳心知自己态度太过急切,连忙缓颊说:「贾氏此女背后站的是荣国府,贾代善虽死,但贾家在军中微威犹存,其母又是王家嫡系,母妃何必平白便宜了四皇叔。」
    顿了顿又道:「儿子虽不信什么生在大年初一,贵不可言此语,但倘若这命格让几位皇叔生了不该起的心思,倒也凭添几分麻烦。」
    要不是贾元春足足大了他六、七岁,冲着这份背景和得贾元春者得天下一事,他都差点忍不住要纳了她了。
    太子妃微微思索,这一想也不禁暗自心惊,因贾府行事,她们这些女眷素来是极为不屑贾氏女,光顾着嘲笑贾家那独一无二的教养,倒是差点忘了那贾代善在军中仍有余威,而且当年立下救驾之功,至今仍让圣上挂念。
    看在那份救驾之功的份上,无论是圣上,还是太子都难免对贾家略略高看一眼,太子妃沈吟片刻,「确实难办……」
    按说冲着这份势力,直接让太子纳了她也无不可,但圣上对太子近来又有诸多不顺眼,若是让太子纳了贾氏女,末免太过打眼了,可惜她娘家没有适龄的子弟,而且她也不想便宜其他侧妃侍妾的娘家人。
    太子妃眉头深锁着,想着家中是否有适龄的旁系子弟,忽听徒辰阳道:「大哥和二哥的舅家里倒是有几个适龄且末婚的嫡系子弟。」
    「何必便宜旁人。」一提到太子的庶子们,太子妃就微微皱眉。
    皇家可说是世上最不讲规矩的人家,在她生下阳儿之前,太子就有了好几个庶出子女,其中庶长子和庶次子都出自于柳贵嫔的肚子。
    虽则柳贵嫔早她数年入宫,因貌美爱娇甚得太子宠爱,但能抢在她之前连生两子,而且两个孩子均都养活,可见柳贵嫔手段之厉害,加上她又是理国公柳家旁系,背后天然站着理国家柳家,太子妃委实不愿再给她增加几分筹码。
    徒辰阳垂下眼,「母妃不觉得大哥与我像极了大皇伯与父王吗……」
    况且这贾家将来是神助攻还是猪队友还不好说呢。若非心知这是红楼世界,谁会想到这荣宠一时的贾家将来会没落至此,不要说最后的抄家结局了,即使后来出了一个贤德妃,贾家还是连贵勋世家最后的体面都保不住了,要不,区区一个王府长吏,那敢上门指着贾政的鼻子骂。
    能在宫里生存下去,并在太子不喜的状态下,生育了一子一女的太子妃何尝不是人精,闻言顿时明白,这太子一生最讨厌的人莫过于大皇子,若是自己的庶子和嫡子之间的情况像极了大皇子……
    「母妃明白了。」太子妃笑道:「这贾家大姑娘的事就交给母妃处理吧。」
    作者有话要说:  小改了一下,拿掉太子妃选媳的条件中,门当户对四个字,因为不可能有跟皇家门当户对的人家的。 ╮(╯_╰)╭
    最后,求留言,求收藏。
    (●'?'●)?? 么么哒~
    ☆、房事问题
    「多谢母妃。」徒辰阳对太子妃深深一揖躬。直到此时此刻,他才真正的松了一口气。
    「我儿快起,你我母子之间,何需言谢。」太子妃连忙扶起了徒辰阳,见他面上显而易见的轻松之色,心下暗暗心疼,不过是个贾氏女,竟弄的儿子如此烦恼,这贾家委实该罚!
    徒辰阳顺着太子妃的手起身,若说到了古代,有什么最不习惯的,莫过于这三不五时便要跪拜一事了,好在他贵为皇太孙,也没几个人能让他跪了,要不他恐怕真忍不住弄上几个『跪的容易』了。
    贾元春这块心头大石一除,徒辰阳也有心和母亲闲话家常了,「方才小玥儿是为了何事哭闹?可是被其他兄弟姐妹欺负了?」说到最后,徒辰阳的声音之中隐含煞气。
    「呵呵,谁敢欺负小玥儿。」宫中谁人不知小玥儿是当今皇太孙的心尖子,而皇太孙是当今圣上的心肝宝贝,谁还敢欺负小玥儿,那不就等于同时惹上皇太孙和圣上了,那怕是毓庆宫中最爱挑事的甄贵嫔也对玥儿近而远之。
    太子妃叹道:「这事真是小玥儿过了。」
    想起被娇纵的女儿,太子妃也有几分头疼。这般的性子,以后该怎么办呢?
    她可是看出来了,小玥儿虽是嫡女,在太子的心目中怕还不如其他几个庶女,一个不得父亲喜爱的女儿,就算是贵为公主又如何?将来还不知会被她那好色的父王许给什么样的人家,自己不立起来,遇事只知找哥哥怎成。
    婚姻固为两姓之好,但内里怎样还是看着夫妻两人,阳儿与玥儿再怎么兄妹情深,也断没有管着玥儿以后房里事的理,况且她也看得分明,若是太子继了位,阳儿的日子只怕也不甚好过,就算熬到阳儿将来能给玥儿撑腰了,都不知是要多少年之后的事了,只怕玥儿的青春年华也都过去了。
    太子妃心念一动,最好是太子继位后做上几日便传给阳儿,省去那几个不省心的庶子的麻烦,不过这事她也只是想想罢了,她也没这胆子做出弑夫之事。
    见儿子嘴唇微张,还想为女儿说好话,太子妃解释道:「你七弟弟的生母──曾选侍,前些日子病逝了,我念在她伺候过我一场,怕你七弟弟被宫人怠慢,所以接过来养着,没想到这小玥儿就闹了起来。」
    不悌手足乃是皇家大忌,更别提小七比小玥儿还小了一岁多,欺负幼弟说出去更让人说嘴,这孩子真是该下狠手教导了。
    徒辰阳点了个头,倒也颇为赞成母妃将七弟接过来教养一事。俗话说一个好汉三个帮,小七年幼,正是最好教育的时候,俗话谁养的就谁亲,加上曾选侍,乃是母妃当年从娘家里带进宫里的侍婢,只因颜色生的好,所以在母妃有孕后,得母妃亲自推荐给父王,后因生育皇嗣而得以进了选侍。
    曾选侍伺奉父王后仍对母妃恭敬有加,事事以母妃为主,既使后来生了小七,进了选侍之后,仍不改初心,算得上是太子妃一派。她病逝后,母妃把小七带过来教养也是应该。
    看在曾选侍当年对母妃也算恭敬,这小七也不像其他兄弟只知给他上眼药,添麻烦的份上,徒辰阳劝道:「可是七弟惹恼了小玥儿?七弟不过才三岁,母妃再教导一下便是了。」
    「你七弟弟连话都说不清呢,怎么可能会惹到小玥儿。」太子妃摇头嗔道。
    若只是小七惹的小玥儿不开心,倒还好解决,偏生这事还真是难辨,势必要委屈了女儿,想到此事,太子妃即使再心疼女儿,却也有几分无可奈何。
    「那是何事?」徒辰阳大惑不解,除了小七惹到了小玥儿,还有何事能让小玥儿哭闹呢?
    太子妃无奈道:「还不就是你妹妹嫌房间小了,所以闹起来了。」
    毓庆宫就这么大,偏生里头住的人是越来越多,要把小七移进她所居住的正殿里来,自然得把一部份人给移出去才有空间,小七再怎么也是皇孙,这配套伺候的人,还有适合皇孙身份的屋舍,一样样都需要空间,这不就动到这小丫头的地方了。
    太子妃细细和徒辰阳解释了,徒辰阳听明后也是无奈苦笑。
    他那皇爷爷最喜欢赏人,喜欢一个人时赏人,不喜欢一个人时还是赏人。这太子妃之下的二贵嫔与四良娣均己满额不说,再加上不限人数的选侍,淑女,充衣之流,和那些以爬上龙床为毕生志愿的宫女们,这小小的毓庆宫险些住不开,要不是母妃按着他的建议,弄了什么上下铺和挑高,再重新安排了一番,只怕连让他们这些皇孙、皇孙女居住的屋舍都不够了。
    饶是如此,要在已经挤的满满的正殿之中,安排出一间适合皇孙的屋舍也并不容易,小七再怎么小透明也是皇孙,也不是母妃的亲骨肉,若是安排的差了,太子妃难免会被人说嘴,这不就得要牺牲一下亲生小女儿了。
    这居住空间的问题就算到了后世都是个大问题,何况现在。
    徒辰阳干笑一声,一时间也没什么好辨法,论起来,因为他自幼教养在皇祖父膝下,居住在乾清宫西侧的弘德殿中,虽然行事都在皇祖父眼皮子底子,但弘德殿大大小小也有七、八间房,倒是比几个异母兄弟要住的舒服许多。
    像小七这般,还和生母挤着一间房的皇孙、皇孙女不知有几多,整个毓庆宫中也就柳贵嫔所出的大哥、二哥,还有甄贵嫔所出的大姐能有一间自己的房间,但那房间也小的可怜,不过就隔成一明一暗两间,勉强分出卧室与书房。
    而其他的皇孙、皇孙女都得跟着自己生母,或养母挤一间房,或住明间,或居暗间,总归是在一处,就连那怕已经快要九岁的四弟也得跟自己的生母挤在一处。
    怪不得好些选侍和淑女生育一胎之后就再也没开怀过了,那怕颜色再好也是如此,既使是像他父王如此好色的,怕也不好意思在孩子们面前『办事』吧。
    不过徒辰阳也不会冒然建议父王将二位哥哥移居他处,一则,这毓庆宫内人口多到不够住了,有暗示太子纳宠过多之嫌,这话万万不能出自他这个做儿子之口;再则,这挤挤好啊,挤成这样,二位哥哥想要办些什么都不容易,就算想要在背后做小动作暗算他,也得有个商量讨论事情的地方不。
    虽是觉得这毓庆宫内越挤越好,不过徒辰阳还是不忍自己的嫡亲妹妹受委屈,建议道:「要不让小七到我那去吧。我那儿还算宽敞,再住几个人也不成问题。」
    弘德殿中有得是空房,整理出一处地方给小七居住也不是问题,他那儿配套的奶嬷嬷和太监也不少,随便拨几个人去便足以照顾好小七了。
    「小七还小,要是吵到你和皇祖父怎好?还是让小七和玥儿挤一挤便是。」虽舍不得委屈女儿,但徒辰阳才是太子妃的心尖尖,她更加舍不得委屈了儿子,当下连忙阻止。
    「无防,小七一向乖巧,况且弘德殿也算宽阔,吵不着儿子。」徒辰阳劝道:「况且小玥儿都四岁了,男女七岁不同席,与其养不了几年,还没养熟,便把小七移出去了,还不如直接让小七住我那儿,咱们兄弟两也好多亲近亲近。」
    既是准备等小七大了后做他左右手,不如趁孩子还小时好生教导,也好多了解一些现代的观念,将来用起来也比较顺手。
    虽然生为皇太孙,徒辰阳的起点已与其他人高上许多,但对于这限制重重的古代,他还是颇不适应,先不论平日行事间要小心翼翼,避免遭了祖父与父亲的忌惮,甚至当成妖孽给灭了,又不能太过愚昧以致于被父祖放弃,其中拿捏之分寸,岂是一个累字了得。
    好些时候明明是极好极好的东西与想法,却偏生不能拿出来,只能眼睁睁见着他们走上歪路,连提点几句都不敢,生怕被人冠上一句『数典忘祖』。
    他急需一个能明白并理解他的理念,并可以帮他冲锋陷阵,甚至代为开口之人,这人自是自己亲自养大的皇弟最为适合了。
    若小七不行,这也无防,父王年年都会有庶子出生,细细挑着,总是会有合适的。
    作者有话要说:  嘿嘿,有谁不知道跪的容易的吗?
    求留言,求收藏。么么哒~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