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隔壁书屋

手机版

隔壁书屋 > 历史军事 > 穿成帝王的心腹大患 > 穿成帝王的心腹大患 第176节

底色 字色 字号

穿成帝王的心腹大患 第176节

    不同于梦中,能够自由活动的江玉珣在这一刻爆发出了巨大的能量。
    他突然向前一步,双手紧紧地握住了应长川的手掌,企图阻止对方后面的动作。
    方才换上狐裘的江玉珣还没有来得及戴手套。
    触到应长川的那一刻,淡淡的暖意便自手心传了过来。
    手背上的伤处竟在此刻发起了烫。
    江玉珣愣了一下。
    不等他抽手,应长川竟用另一只手反握回来,一点点暖热了江玉珣冻僵的关节。
    他微微蹙眉,问出了句完全不在江玉珣意料之中的话:“为何不戴手套?”
    江玉珣心跳忽然快了半拍,他不由心虚点头:“臣现在就戴。”
    说着便要低下头去找。
    然而还不等江玉珣从衣袖中取出手套,长街另一边忽然响起一阵熟悉的声音。
    “阿珣!”身披狐裘的庄有梨低着头,小心翼翼地贴着墙壁滑了过来,“先别急,我们两个一起走!”
    江玉珣:!!!
    他看一眼庄有梨,再低头看一眼自己和应长川交握的双手,心中突然升起了一阵不妙之感。
    江玉珣努力想要松手,可就在同一时间,贴着墙滑过来的庄有梨已经抬起了头,并高声道:“等等,我——”
    话还没有说完,他便突然没了声音。
    我……
    我的天,这是什么情况?!
    刚才还在小心扶墙的庄有梨瞬间将手挪了开来,他用力揉了揉自己的眼睛,不可置信地向前看去。
    ……粉墙黛瓦的太守府与学堂间,是一条落满了雪的长街。
    细雪还在随着风轻轻飞舞。
    如一阵云烟飘飘荡荡。
    长街尽头的辰江似银河道泄直连着天际。
    江玉珣与应长川面对面站在长街中央,他们不但双手交握,甚至于直至此刻陛下的视线都还未从对面人的脸上移开。
    两人之间的距离近得不能再近,天子只消低下头便可以……
    长街之上一片寂静,太守府内的官兵于此刻清理起了墙上的积雪。
    高高的竹竿从院墙上扫过,将一块硬雪推了下来,正巧砸在庄有梨的头上。
    他瞬间倒吸一口凉气。
    江玉珣发丝上的龙涎香,和他近来古怪的态度再一次浮现于庄有梨心底。
    “有梨——”江玉珣开口想要解释,才发现自己的声音不知何时变得沙哑。
    而见他半晌不拿手套,应长川竟然取出他自己随身携带的手套轻轻为江玉珣戴好。
    似乎并不觉得这一幕有什么不妥。
    暖意再次将江玉珣包裹。
    然而他脑子里却只剩一个念头:洗不清了,这下彻底洗不清了!
    “我,臣…呃……”庄有梨结结巴巴,半晌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还能是什么情况!
    阿珣和陛下这不是明摆着正在没人的小巷里谈情说爱吗?!
    完蛋了,我是不是坏了他们的气氛?
    庄有梨心中当下一阵绝望。
    从小听庄岳讲“为官之道”长大的他一时间竟然不知道自己是该行礼,还是立刻转身回太守府去。
    爹娘也没有教过啊!
    几息后,庄有梨终是咬着牙举手加额,准备向天子行礼。
    然而就在他站直身的那一瞬,庄有梨重心不稳脚下忽然一滑,整个人都再次失去平衡狠狠地坐在了雪地上:“啊——”
    “有梨,没事吧?”
    见状,江玉珣总算将手抽了出来,并快步向前借着扶庄有梨的名义摆脱了应长川的注视。
    俯身拽人的那一瞬,江玉珣强装镇定地小声道:“方才只是意外,你千万不要多想。”
    然而视线相交的那一刻,他却只从庄有梨无比幽怨的目光中读出了一句话:
    江玉珣,你再装可就没有意思了。
    -
    这一年的冰灾雪灾尤其严重。
    溪口城内的小河彻底冻结,没有办法继续行船。
    不幸中的万幸是——如今辰江以南广大地区开发不久,境内人口较少,并且相对比较集中。
    刚刚移至桃延郡内的北方移民,更是统一居住在官府统修建的“闾”内。
    作为首邑的溪口城内建筑较为结实,甚至还有粮仓支撑。
    相比之下,首邑之外的地区要更值得关注。
    一行人本想第二天一大早便出发,前往桃延郡深处远离辰江的几县查看情况。
    但无奈于官道被倾倒的树木堵死,要想出发恐怕还要再等上大半日。
    ……
    女工已经连夜赶工制出了第一批棉衣。
    天刚蒙蒙亮时,这批棉衣便被装车运向城中。
    溪口城内另一座学堂内。
    无数百姓正携家带口地在这里打着地铺。
    原本只能容纳二十余人的教室,撤掉桌案后硬是住进去了五六十名百姓。
    担心打扰到他们休息,江玉珣只在门口远远地向内瞄去。
    谁知只一眼,他便看出了问题所在。
    房间里面的人实在太多,用来取暖的炭盆也挤在人群之中,看上去非常危险。
    江玉珣赶忙转身小声提醒道:“梁大人切记,无论屋内有多冷烧炭的时候都要开门窗通风。最近这段时间风也比从前更大,人离开房间之后,定要第一时间将火灭掉以防意外发生。”
    “是,大人!”来自桃延当地,名叫“梁志为”的官员立刻点头,把江玉珣的话记了下来。
    溪口城内能烧炭的东西几乎都集中在这里,除了最常见的炭盆以外,还有一种名叫“燎炉”的取暖用具。
    它由“盖、釜、罩、炉”四个部分组成,除了取暖以外还能用来烧水做饭。
    此时立在学堂另一角的燎炉上便“咕嘟咕嘟”地烧着热水,炉上的水蒸气被风吹着散向屋内。
    看到这里,本打算离开此处的江玉珣不由停下脚步。
    水蒸气是向屋内飘的,这便证明燎炉处于房间的上风头。
    江玉珣赶忙再提醒他,“还有这个燎炉也要换个位置放,不能落在上风口。炭火里的毒气无色无味,百姓若是中毒很难发现。”说着他便缓步离开了此处。
    往年的桃延郡还冷不到用炭火取暖的程度。
    当地官员也对“烧炭容易中毒”这件事没有太大的概念。
    听到此处梁志为不由后怕起来,他赶忙行礼说道:“往后下官每天晚上都会派人定时去屋内检查。”
    说着两人已经重新走回了雪地中。
    江玉珣一边注意脚下雪地小心保持平衡,一边与他掰着指头细细数道:
    “中毒后人非常容易头晕眼花、恶心想吐,再严重一点还会胸闷气短,意识错乱。检查时若遇到百姓睡觉不起,定要再仔细观察情况,绝对不能坐视不理。一会我再将太医叫来,详细讲述一下症状与应对的措施。”
    古代交通并不发达,大部分人一生都生活在固定的地区。
    常常会出现“身边即世界”情况。
    比如说此次从昭都来的众人,便默认了桃延郡众人懂得炭盆应该如何使用。
    想到这里,江玉珣不禁有些庆幸。
    ……还好自己来这里详看了一番。
    “好!谢江大人提醒!”梁志为立即转身向江玉珣行了一个大礼,同时忍不住吸了吸鼻子,“若江大人不说,或许真的会有人中毒出事酿成大祸。”说到这里,他便不由自主地后怕了起来。
    梁志为的年纪看上去与庄岳差不了多少,见他在雪地里向自己躬身,江玉珣连忙把人扶了起来:“梁大人不必行此大礼,南北气候有异,我们这次来桃延为的便是此事。”
    对面的人笑了一下,有些不好意思地轻轻摇头道:“江大人来,我们心里也是有了底。”
    江玉珣连忙摆手推辞了起来。
    梁志为所言并无半点夸张,江玉珣年纪虽轻,但自南巡开始众人便已对他心服口服。
    见他和天子同来桃延,原本慌乱不已的众人忽像吃了一颗定心丸般平静了下来。
    而他也的确如主心骨一般,支撑着众人继续前行。
    ※
    官道还有一个多时辰才能清理出来。
    除了还在处理军务的应长川外,其余人都选择在船上短暂休整、回温。
    而江玉珣则带着几名玄印监,还有梁志为一道慢慢地朝远离太守府的地方而去。
    他原本只是想看看城内那些垮塌房屋还有没有修整的可能,但没想到离开太守府后没多久,竟见一驾马车缓缓地驶过了长街。
    桃延郡所处地区百姓生活相对艰难。
    全郡上下只有零星几人能够驾得起马车。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