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隔壁书屋

手机版

隔壁书屋 > 其他小说 > 世界一级保护学渣(重生) > 分卷(142)

底色 字色 字号

分卷(142)

    成为老板之后,想法格外不同。
    邵炼的讲座好像对外宣讲招聘会,也只有他浑身光环能够让全球骄傲的校园精英们,心平气和的坐下来,临听邵炼的蛊惑。
    高科,将会成为下一个世界级顶尖科技企业。
    凭它所掌控的万物系统、全息技术、光量子研发专利、新型脑机接口,就能叫持有反对意见的人老老实实闭嘴。
    也许是邵炼规划的未来过于不可思议,也许是威廉.邵的光环仍未褪色。
    提问环节举手的人数众多。
    他们围绕着邵炼论文里的大量研究抒发自己的困惑,以至于之前疯狂强调自己是一个商人、一个企业家的邵炼同志,又披上了威廉.邵的外衣,耐心细致的跟他们讲:多读论文,读不懂建议再多读几年。
    学习压力空前重大。
    学霸感受到了学神慈爱视线注视,默默的坐了回去。
    他们想问科学技术,邵炼只想回答济世经商理论。
    任性的威廉.邵脾气,再过三百年也不会变,他又不是来开班授课,为什么要一遍又一遍的讲述论文上全写了的东西。
    终于,一位口音浓重的印度学生,问了一个不涉及科学内容的问题。
    他问:威廉.邵,你发表过的论文里,最值得骄傲的是哪一篇?
    邵炼记忆力出众。
    他名下已经有了八十篇论文,遍布各个研究领域,可他认真思考起来,仍是只有那篇商用量子共振加速器的阐释令他满意。
    因为那是尚未得到证实,却一定会实现的研究。
    完美符合他的研究喜好,并且,上面有着他和沈明洲共同的名字。
    邵炼勾起笑,正要回答,视线的余光里,找到了一抹熟悉的身影。
    那人表情专注,戴着浅银色眼镜,撑着下巴和他的视线撞在一起。
    蓦地露出淡笑,眉眼都随之勾起笑意。
    稍等。邵炼忽然站了起来。
    他三两步走下舞台,在报告厅的最后一排找到了沈明洲。
    藏在人群里打算安安静静听邵炼讲座的沈明洲,就这么见他一步步的,带着所有人的诧异视线走来。
    报告厅的声音骤然吵杂。
    坐在最后一排,认真临听曾经世界级研究天才的言论,完全没有察觉另一位天才就在自己身边。
    沈明洲。
    Dr.沈。
    明洲.沈。
    各种口音夹杂着不同称呼方式,伴随着两个人的身影,交错响起。
    邵炼毫不避讳的牵起沈明洲的手,走回报告厅舞台之上。
    话筒的声音清晰,报告厅在座的所有学生,都能听到邵炼笃定的话语。
    他说:最应该让我感到骄傲的,不是任何一篇论文,而是遇到了沈明洲。
    他带我逾越了难以逾越的高峰,抵达了无法抵达的彼岸,作为曾经的研究者,作为现在的商人,我感到无比骄傲和幸福。
    因为,是沈明洲于困境之中让他窥见一丝熹微,终究见证了破云而出的万丈光芒。
    第149章
    邵炼的讲座没有直播,网络上仍有文字转述。
    全球各地精英院校都有中国学霸的身影,报告厅坐满了张口吃狗粮的留学生。
    我错了,我真的错了,我一开始就不应该相信这是一个普通的讲座。
    见多识广留学生,开始了祥林嫂式悔恨。
    舞台之上,邵炼和沈明洲成双成对,只有台下听众还是踽踽独行。
    他们不仅没有另一半,还没有智能眼镜。
    所有人的视线,都变得无比热烈。
    学生们果断抛弃了邵总,对沈明洲发起了学术提问。
    沈博可比邵博温柔多了,有问必答,理论简练而清晰。
    大家听完哦哦哦的好像懂了许多知识,仔细一回想又好像什么都没懂。
    因为,沈明洲的研究横跨了各个领域,在场学生们充分仰视了学神的光芒,心里渐渐升起了对威廉.邵的理解与尊重。
    原来,邵炼叫人多看论文是不想说出事实打击群众自信。
    大家都是常春藤精英,为什么沈明洲说的每一句话都很流畅,他们却连某些专用词汇都没听过呢?!
    热衷全世界刷新消息的国内人民,晚了大约一小时,就见到了邵炼讲座观后感完整版。
    国产学霸谢邀,人在美国打字。
    写出来的观后感全是中文,总有一些英语单词突然出现,让人重回中英文夹杂的精英嘲流。
    然而,这一次,人民群众嘲不起来了。
    毕竟国产学霸观后感的英文词不是too年轻too森破,而是沈博说他准备用ograms实现LOMSioTiO2的融合,可我一点也听不懂啊啊啊抓狂我给常春藤丢人了!
    经历了九年义务教育,英语歌都能闭着眼睛听的人民群众,在这样的中英文里,感受到自己白学了的英语。
    他们欲言又止,止言又欲。
    想给校园精英一点温暖,却发现自己的双手微微颤抖,和当时在场的学霸们,感受到了什么叫有一种体贴,叫威廉.邵不谈研究。
    最终,网民朋友默默抬起手,在国产学霸的微博下郑重写道:您辛苦了。
    这一定是沈明洲无差别攻击,误伤了国内友军。
    他们脑内迅速忘记那一堆单词,愉快的在网上翻起讲座流出来的照片。
    学渣为什么要去尝试读学霸的观后感?
    是照片不好看,还是邵沈不够帅?
    比起遭到降智打击,果然还是照片看得人赏心悦目。
    只不过,有点儿撑,关上照片,灵魂里都回荡着一股狗粮的甘甜。
    连英才网上消息收得快。
    在沈明洲身边兢兢业业做师兄的经历,让他熟练的跳过所有专业词汇,快速浏览了一遍学霸们的讲座反馈。
    连英才刷完全网的转述,内心毫无波动。
    哼,这群愚蠢的留学生啊,还是缺少了社会主义的毒打。
    像他这样经常给沈明洲跑腿查文献的人,听到这些听不懂的东西,完全已经波澜不惊,处之泰然了。
    唯一令他愁眉苦脸的,还是两个人的合影。
    舞台之上,并肩而立,怎么看怎么像科学搭档,在他眼里却跟老夫老夫没什么区别。
    和他想法一致的人不在少数。
    网络舆论的风向从未停过,简直把沈明洲和邵炼当成了神仙眷侣,心里已经给他们颁发过结婚证了。
    连英才日常搜集沈明洲动向。
    但是面对一张张照片,陷入深思。
    他到底应该给老师看呢,还是不该给?
    连英才的思考持续到晚饭后。
    伏光耀抱着猫,看着新闻联播里热情报道中美新合作的消息,忽然出声,明洲说智能眼镜要有新功能了啊,用美国的液态光学材料,切换墨镜和平光的模式。
    连英才心头发紧,问道:师弟给您发了消息?
    伏光耀说:我在网上看到的。
    伏光耀不逛微博,但是《未来家园》游戏里,能够直接从玩家账号看到绑定分享的消息。
    他经常会溜达到沈明洲的建筑区,顺便看看沈明洲微博晒猫。
    但是,连英才保证,沈明洲绝对没有在微博发什么智能眼镜新功能。
    他多了一嘴,问道:老师在哪个网上看的啊?
    微博啊,邵炼不是开讲座了吗?伏光耀看他眼神透着奇怪,微博上一搜全是。
    微博不仅一搜全是讲座消息。
    显眼位置还是高清组图,里面满是邵炼牵手领沈明洲上台,散会后给沈明洲整理衣领的亲密模样。
    随便点开一条,他都能看到社会主义兄弟情我又重新相信爱在前排高亮好吗!
    连英才稳重了一整天的心态,终于瞳孔地震。
    老师绝对是看到了!
    但是,老师还是这么淡定!
    连英才深觉自己修行不够,竟然还为了区区经验主义沾沾自喜,鄙视一群留学精英,实在是不应该。
    毕竟,老师这样的才叫真从容,他只能算假淡定!
    连英才充分受到了伏光耀的言传身教。
    回家道别时,心里都有着加强学习的警钟长鸣。
    伏光耀倒是不清楚自家学生复杂的情绪。
    虽然他看到照片确实有一点意外,但是下一秒涌上来的感慨仍是欣慰更多。
    出门在外,才能看出一个人的秉性。
    邵炼可谓是表里如一,在任何镜头下,对待沈明洲都视若珍宝。
    以至于他和沈明洲偶尔视频通话,已经习惯了邵炼在镜头外刷新存在感的声音。
    沈明洲去美国保持着国内的上下班规律作息,就是白天犯困,半夜还精神。
    于是他们的视频通话,总会约在中国时间的中午,聊完天,沈明洲就该睡觉了。
    实验顺利吗?
    顺利。
    沈明洲拿出了半成品,经过他肆无忌惮的搜刮,以及新材料实验室研究员的无私帮助,手上的模具,已经可以缓缓实现浅灰色与透明镜片的切换。
    速度比较慢,意识控制可能有点难。
    他还是第一次做这种动态变化的研发产品,不过我会改成语音控制和手动控制。
    这是出于视力缺陷的使用者考虑。
    盲人使用者只用保持着墨镜状态,并不需要这样的多余功能。
    他和伏光耀的通话,很少聊到美国的风景、旅游,一听就知道,这孩子到了异国他乡,仍是埋头在实验室里,做着他最喜欢的事。
    牛奶,喝完晚上早点睡。邵炼的声音随着热腾腾的奶杯出现。
    伏光耀就这么看着他,惯性的撸了一把沈明洲短发乱支棱的脑袋。
    动作如此熟悉,伏光耀摸猫的动作缓了缓。
    他低头看了看猫,浑圆灿烂的猫眸子半睁着看他,不明白为什么主人停下了动作。
    伏光耀注意力一旦落在了某个点上,就很难收回来。
    仔细算算,他们这视频通话才几次,邵炼至少摸了十几二十次沈明洲的脑袋吧。
    和他撸猫似的,养成了习惯。
    邵炼,你少摸点明洲的头。伏光耀难得对邵炼提出要求,会长不高。
    邵炼默默把搭在沈明洲肩膀上,捋沈明洲发茬的爪子都收了回来。
    亲爹都叮嘱了,他总不能当着面违抗父命。
    虽然他想说沈明洲已经够高了,不会存在长不高的问题,但是嘴上仍是老老实实的回答道:好的伏院。
    沈明洲习惯了邵炼摸头。
    可他依旧会产生所有战斗程序员日渐稀疏的担忧。
    这下好了,老师出马,减少邵炼摸头频率,沈明洲即将进入快快乐乐的养发模式。
    然而,快乐没有持续多久。
    沈明洲脱离邵炼撸毛魔爪,到达了实验室,却发现研究员都在等他。
    Dr.沈,我们收到了紧急命令。
    实验室负责人不得不告知沈明洲这个重要消息,一周之内万物系统必须上线政府内部服务器测试。
    一周?为什么?
    沈明洲来之前,并没有收到类似的要求。
    教会工程师使用万物系统,完成系统本土化调试,是他全部的任务内容。
    突然有了时间要求,总像是立起了加班的Flag。
    因为一周后可能会进行一次全国范围内的测试项目,政府现在的系统无法保证不会受到黑客攻击。
    负责人说得模糊,具体的内容和原因,政府并没有告知。
    他忐忑的看向沈明洲。
    唯恐这位万物系统创造者不高兴。
    按照他们的进度,系统调试安装怎么也要加班半个月。
    要知道,沈明洲可是准时上下班的。
    然而,沈明洲抬手看了看表,平静的说道:那我们抓紧时间吧。
    他过去还怕工程师们集体变秃,于是采用了老师的温和研究方式。
    既然来了时限,也没办法让工程师慢慢养生了。
    赶进度终有一秃,不是他就行。
    第150章
    真正提速赶进度的工程师们,才知道什么叫人间地狱。
    每个人都做好了工作量加倍的心理准备。
    然而,沈明洲抓紧时间的工作态度,直接导致他们心理压力翻十倍!
    因为,沈明洲只干活不解说了。
    他坐在设备前,把工程师们捣鼓了好几天的万物系统,重头到尾梳理了一遍。
    速度快得读不清代码,他们还没确定编码规则是否正确,沈明洲又跳入了另一面结构层级。
    万物系统对他来说,熟悉得闭着眼睛都能理顺所有节点。
    沈明洲慢悠悠的让工程师们学习、掌握系统核心算法,现在deadline在头顶高悬,想要阻止他准点下班,沈明洲当然自己怎么舒服怎么来。
    他从来不算体贴的研究员。
    去过多少实验室,就给多少人造成过伤害。
    之前蹒跚学步般研究万物系统的工程师,围了一圈,完全跟不上他的节奏。
    可惜,跟不上沈明洲也不会等了。
    他结束了一段算法,转头说道:刚才我按照美国政府系统相关要求进行了核心更改,你们可以尝试验证。如果有问题,先自行诊断解决,处理不了再找我。
    三小时,沈明洲重新移交出来的万物系统,依旧拥有简单明了的可视化操作界面。
    可工程师们重返源代码,差点被崭新的算法构架折磨到头晕眼花。
    新材料实验室的研究员回到实验室,向他们的同事讲述了惨痛的现状。
    我以为Dr.沈是忙里偷闲做智能眼镜实验,现在看来,他一直在悠闲享受智能眼镜实验的过程。研究员说,当他无法享受的时候,痛苦的就是那群程序员了。
    放弃享受,追求效率的沈明洲,成为了冷酷无情的熟练工。
    一遍一遍讲原理是不可能的,高科工程师都没有这种自家人待遇,更何况催进度的美国人。
    他只负责万物系统本土化,至于移植测试、性能稳定测试、压力测试,全部交给其他工程师去处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