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隔壁书屋

手机版

隔壁书屋 > 其他小说 > 世界一级保护学渣(重生) > 分卷(141)

底色 字色 字号

分卷(141)

    加一个遮阳模式和平光模式可切换功能。沈明洲的视线藏在浅黑墨镜后看他,这样我们也不用换眼镜了。美国常春藤有一间新材料实验室,好像就有合适的液态光学材料。
    沈明洲完全没有访美之旅身负调试万物系统重任的意思,甚至妄图挖资本主义墙角,搞点美国的最新科技专利回去。
    两人互换眼镜的小动作,完美的随着媒体人的网络报道流传出去。
    作为众人期待的新科技产品,智能眼镜连外观都能受到供稿人全方位无死角的夸奖。
    常规智能眼镜总是拥有宽大而突兀的镜框,远离了易用性和美观,被迫让人在智能与美貌之间取舍。
    看看这副沈明洲做出来的智能眼镜。
    它不仅拥有墨镜和平光镜款式,还拥有了最为出色的模特!
    无论是戴在沈明洲脸上,还是戴在邵炼脸上,都能完美无缺的展现出两位人士的精英气质。
    媒体一吹,网络群众的对比图就来了。
    沈明洲身穿西装,站在行星奖领奖台上的模样,尚带稚气未脱的青涩和稚嫩。
    如今,墨镜、运动衫,微笑和邵炼聊天的神态,带着时间磨砺与科技镀金的从容自信。
    对比图,不止有沈明洲,还有邵炼。
    曾经邵炼博士毕业典礼上的老照片,都给翻了出来。
    他戴着博士帽,眸子明亮,神情严肃。
    十六岁的孩子罢了,却透出超越年龄的冷冽,和周围笑容满面的博士毕业生形成剧烈反差。
    可现在,重返美国的邵博士,戴着从沈明洲那儿换来的浅银色的镜框,形象时尚得符合一切人对科技精英的想象。
    令人诧异的,还是他的温柔笑容,根本找不到天才少年不通人情世故的影子。
    哇哦,我可以理解为威廉.邵为离开美国感到麻木,为回归美国感到快乐吗?
    特别资本主义的贴金话语,得到了不少人的赞同。
    甚至有网络媒体发布简评,用邵炼博士毕业归国的沉寂,来赞美资本主义科研的自由与民主。
    高举民主气质的媒体,始终不肯放过挖掘社会主义黑暗,与资本主义光明的机会。
    他们大肆评论,气焰嚣张。
    不过片刻,就传入了中国人民的内网。
    靠?我就觉得不该去帮他们忙。没看过邵炼在国内每天笑着上新闻的样子?这也能转进如风?
    邵炼笑得开心明明是因为有沈明洲,他不笑也是因为没有沈明洲,会不会写新闻啊,不会写把笔给我!
    国内人民强烈抗议,顺便开始搬运沈明洲和邵炼的合影,力证威廉.邵在中国只要和小沈同学在一起,他就是这种笑法,跟平时模式化营业微笑完全不一样!
    然而,群众呼声还没扭转媒体的偏见,邵炼本人的推特就发了声。
    贵国媒体角度清奇,联想丰富,既然这么优越,我们也该计划着早点回国,为社会主义继续奉献终生了。
    态度一出,线上线下反应迅速。
    政府方面急得嘴角起泡,联系媒体删评论、发布道歉的行动迅速。
    他们倡导言论自由,但是不代表他们不会顾及邵炼的感受。
    国内人民还在义愤填膺,下一秒就收到了最新进展。
    邵炼推特谴责,媒体删评道歉。
    政府义正言辞表示:媒体态度不代表政府态度,我们永远秉持中美友好原则,期待与威廉.邵和高科公司展开合作。
    高科突然有了排面,邵炼一句话就能引来政府发声。
    群众在国内诶嘿嘿的捧起瓜。
    真情实意的感受到了国富民强底气足的骄傲和自豪。
    啧啧啧,高科还是应该去一去的,不去他们怎么知道,美国这么怕邵炼呢。
    曾经的天才少年一统江湖的传说,终究只是传说。
    现在见到了现场版叱咤风云,人民群众瞬间不生气了。
    援美就援美叭,反正我们也从美国手上拿到了那么多技术专利独门配方。
    反正,美国也只能拿到量子忆阻器芯片和万物系统了。
    《未来家园》,我们还是拒组美国!
    群众网络上的精神胜利,背后充满了美国政府熬夜打点一切言论自由的苦心。
    他们是真的怕邵炼了。
    这位天才从小到大的任性脾气,科研界的历史已经给了他们足够的经验教训。
    再不慎重一点,邵炼完全可以留下一堆头秃的美国研究员,堂而皇之的把沈明洲带走。
    说不定,理由超级充分。
    人来了,系统教了,PPT课件留了,专利技术都拆开给你们看了。
    还学不会?
    建议重修计算机语言入门。
    政府人员心有余悸。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教导研究员学习万物系统的不是邵炼,而是脾气温和的沈明洲。
    热衷上蹿下跳为资本主义开道的媒体不懂,政府随行人员心知肚明。
    万物系统可不是一套PPT,就能教会的东西。
    沈明洲要是走了,LA系统大灾难随时可能重演!
    LA系统成为了美国各个阶层的心病。
    只盼望万物系统能够重塑政府声誉,挨过换届选举。
    万物系统智能便捷,那是政府决策高瞻远瞩。
    一旦系统出了故障,那是中国势力居心叵测。
    如果在伟大的安民计划里,爆出了研究团队撤回中国的乱子,新账旧仇算起来,民意支持率怕是得急速暴跌。
    还好,沈明洲无比靠谱。
    政府专员密切关注实验室,随时获取最新进展。
    沈明洲进入美国实验室第一天,拯救了所有陷入折磨之中的研究员,将中断的实验研究恢复了起来。
    第二天,他熟练的开始万物系统授课,研究员们重新学习万物系统的代码、算法,试图掌握新的人工智能系统规则。
    第三天,心绪浮躁加班到秃顶的研究员,熬夜拿出了完整的反馈报告,明确的告诉政府
    系统原理简单、功能完整强大,确实是当前最为先进优秀的人工智能。
    反馈报告内容详尽,终于可以从美国需要的各个方面,充分论证万物系统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语句朴实,未加赞赏,却能看得政府专员视线蹭亮。
    不愧是俄罗斯与美国为敌都要和中国合作的人工智能。
    如果能够完美掌握万物系统创造原理,创造出独属于美国,超越万物的人工智能,美国重回世界霸主地位不过是时间问题。
    政府翻着报告,觉得万物系统值得他们牺牲的一切代价。
    并且,在洋洋洒洒的评述结束,报告最后的缺点、缺陷,只有一句话!
    看报告的人心绪激动。
    只有一句话缺点的报告代表着什么?!
    代表他们完成人工智能系统再创造任务指日可待!
    代表美国可以完全展现万物系统的所有优点,还不用担心核心数据库掌握在中国人的手上!
    三天时间。
    他们冥思苦想、殚精竭虑数月,竟然三天之后,就不用再受到邵炼这种傲慢冷漠忘恩负义的美国博士的无情对待了!
    激动的心情难以克制,脑海里浮现出智慧美利坚的美好未来。
    终于,他们的视线落到了一句话缺点上。
    遗憾的是,除了沈明洲,没人可以再创造一个等同于万物系统或者超越万物系统的人工智能,至少经过我们的初步估算,近年内不太可能。
    一句话而已。
    能让灵魂步入天堂的人,瞬间如坠地狱。
    第148章
    万物系统反馈报告,一晚上能够发往各个部门,成为所有人的噩梦。
    他们都等着沈明洲来美国解决系统问题。
    现在系统问题解决了,但是,仍旧无法实现伟大的美国梦。
    跟当初他们独自研究得到结果一致。
    使用万物系统不代表着掌握它,重造一套类似万物系统的人工智能,花费的时间足够让美国再换一次总统。
    此时此刻,霍克十分想友好致电俄罗斯。
    歪,伊万诺维奇吗?当初中国给你们弄的万物系统,你们到底学会怎么仿制了没?
    政府很忧虑,实验室研究员很快乐。
    盲目繁重的工作,在沈明洲进入实验室之后,变成了愉快的学习。
    只有真正的加班人士才知道,用工作时间学习是多么奢侈又幸福的事情。
    每天,沈明洲尽职尽责讲述万物系统编码规则。
    有空还会给他们说说智能眼镜的构造,拓展一下脑机接口的新世界。
    沈明洲对美国工程师的态度,和对待高科、俄罗斯的工程师没什么区别,唯一不同的是,他每隔几天就要开出新的材料清单,经过层层递交,送到霍克先生的手上。
    清单满是复杂而专业的词汇,看得霍克头痛。
    他做的是外交,而不是研究。
    霍克皱着眉问:上周不是刚采购了一批试剂和镜片?
    沈博士说用完了,不合适,所以还要再买。
    霍克一直知道科学研究是一项烧钱的工作,但是沈明洲让他知道了什么叫烧钱之最。
    每一份清单,都精准指向研究所、实验室的研究成果,下手毫不含糊。
    霍克不得不再三联系科学院,动用政府关系,请各位实验室、研究所看在即将全面推广的万物系统面子上,出售一下研究材料。
    幸好要材料的是沈明洲。
    科研人员大多对于自己的研发成果视若珍宝,政府摆出官方态度,请求协助,只能得到冷漠回应。
    三催四请之后,霍克终于坦白是沈明洲做实验需要对方的研究材料测试,才能得到一丝响应。
    还怪他不早说。
    实验室的人,拿到材料清单,冷漠拒绝的态度三百六十度大转变。
    他们一看清单,就知道沈明洲测试的东西大约是智能墨镜,而不是万物系统。
    液态光学材料、纳米凝色印迹聚合物,多种专业材料聚在一起,可以完美形成一层可变色镀膜。
    实验室一直在从事相应研究,始终没有得到突破和进展。
    沈明洲身在美国,抬手就要材料,看起来,他们停滞不前的研究可以得到新的帮助。
    于是,霍克的头更大了。
    新材料实验室回复:愿意提供清单上的材料,条件是让他们的人,加入沈明洲的研究项目中。
    怎么这群人,都要谈条件的!
    不务正业的沈明洲,每天都定时定点授课。
    万物系统调试工作全部放手交给美国工程师,空闲时间拿来研究智能眼镜如何在墨镜与平光模式切换。
    实验试剂和材料废了一大堆。
    政府还没能沟通完毕,拿到他最需要的液态光学材料,却来了一位熟悉的大人物。
    霍克先生?
    沈明洲来到美国,大约和这位怒气冲冲的可怜先生见过不少面。
    他们在俄罗斯的针锋相对,换到了美国领土,只剩下霍克单方面的忍气吞声。
    霍克无奈的看向沈明洲。
    这么一个穿着白色实验服,好像温润无害的小孩儿,怎么开口不是伤害美国政府的颜面,就是要他去面对傲慢研究员的讨价还价。
    沈,你开的清单,遇到了一点儿小麻烦。
    霍克还没说具体什么麻烦,沈明洲就露出了怀疑的表情。
    作为一位善于察言观色的政治家,霍克觉得面对沈明洲,他真的很为难。
    他还什么都没说,沈明洲的脸上就差写上美国政府不可信任几个大字了。
    我先向你保证,这绝不是我们的要求,而是新材料实验室提出的要求。霍克急切的说出一切,如果可以,他想闭上眼睛,你要的什么液态什么纳米,他们不能白给,钱买不到的,他们得派人来跟你一起研究,保证你没有浪费资源!
    天知道他说出这句话多困难。
    这时候哪怕沈明洲刁钻刻薄讽刺政府无能,他也必须忍了。
    为了国家,为了民主,这点牺牲不足挂齿。
    然而,沈明洲偏了偏头,困惑问道:那您同意吗?
    我?霍克难以置信,我同意?这不是应该你同意的事情吗?
    沈明洲在他心里完全是锱铢必较形象,智能眼镜虽然只是一个小玩意儿,也涉及复杂的专利和隐私问题,他敢越俎代庖同意,估计明天沈明洲就要开始看回国机票。
    沈明洲没有霍克的敏感心思。
    他只觉得,美国还是挺大方的,居然给材料还愿意给助手。
    既然让我决定,那么请您安排对方带着材料明天早上准时过来。
    沈明洲学会了美式耸肩,毕竟,我也是很需要人手帮忙的,这边实验室都是系统程序方面的研究员,他们不懂光学材料。
    认真学习的研究员们,心里满是痛苦。
    他们学习万物系统已经很努力了好吗,谁会跨界研究材料学?!
    兼修也会选数学!
    得到了同意,霍克一阵恍然。
    他还等着沈明洲嘲讽美国人趁机窥探商业机密,连智能眼镜都不放过之类回应,结果沈明洲同意得那么轻松。
    而且,他还脱下了实验服。
    在霍克诧异的眼神里,沈明洲说道:今天我要提前下班,去大学听邵炼的讲座,霍克先生,您开了车吧,麻烦送送我。
    把霍克当司机使唤,沈明洲一点儿也没打算客气。
    邵炼回到了母校,应邀开了一场讲座。
    小范围的面对在读学生,没有直播。
    常春藤名校的学生们,见过的伟大科学家、奖项获得者数量繁多,邵炼来了,只不过是想悠闲惬意的和师弟师妹们聊一聊,从研究者到企业家的转变。
    他说:严格来讲,我没有什么特别的成就。作为一个研究者,我这几年的研究项目屈指可数,毕竟我已经决定成为一个企业家。现在看来,我做得挺成功的。
    医疗系统并未获得美国认可。
    万物系统不算是他的研究成果。
    邵炼光辉的研究历史,随着自己的论点逐步被其他人证实,似乎光芒逐渐的暗淡下来。
    能否因为论文获得荣誉得到嘉奖,并不是他的研究目的,他享受的是研究理论、撰写论文的整个过程。
    邵炼谈得更多的,还是科技的前景,和高科的发展方向。
    他的言论里夹杂着招揽人才的期望,鼓励着所有愿意参与到未来科技研发推广项目里的学生,加入高科。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