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隔壁书屋

手机版

隔壁书屋 > 都市言情 > 黑萌影帝妙探妻 > 第135节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135节

    “老马你不是去请大神了,人呢?”
    老马咳嗽了一声,让了一条道出来。
    皛皛表情平静的走了进去。
    众人一惊,就像张又成他们当初看到她时的模样一样,各种脑补不足。
    皛皛不太喜欢拐弯抹角,直接说道,“我想看一下王保义案发时的监控录像。”
    王保义就是这起肇事逃逸案的死者。
    老马拍了一下鉴证科的宗黎,“别杵着了,赶紧调取录像。”
    宗黎立即将皛皛带到一台调查录像的电脑前,开机、勾选时间、输入摄像头编号。
    皛皛看了好一会儿,像是在记忆什么,又过了几分钟,她说道,“我想要你们做一件事,但可能很花时间,也挺考验眼力的!”
    宗黎道:“花时间,考验眼力?你放心,我们每天要看十几小时的监控录像,早就习惯了。”
    监控录像鉴证组大概是所以鉴证科里最枯燥,最伤眼睛的一个组别,全市的摄像头多如繁星,每天的事故又那么多,要处理都是从监控录像开始,这些活,在场的鉴证人员资历最小的也有三年了,已成了家常便饭。
    皛皛点头,这点她绝对信得过他们。
    “我看过卷宗,肇事者在逃逸后避过了所有的摄像头,所以我认定这条路是他每天的必经之路。”
    关于这个认定,老马等人也是这么认为的,“的确!”
    “案发时间是在凌晨五点,这么早在路上行驶,又是必经之路,我觉得这条路是他上下班的路线可能很大。”
    虽然视频模糊,但仍能看出肇事者有一定年岁,必然有工作。
    “上下班路线?那是上班?还是下班?”老马问道。
    “按照电瓶车的续航里程,以及我对地图上周边环境的调查,我判断这是上班路线。”
    “为什么?那个时间也可能是晚班刚下班啊!”
    皛皛摇头,“续航40公里,以最大往返里程计算,也就是20公里,但上班的时候可以给电瓶充电,往返里程就可以算到80公里,但是我认为往返里程需要80公里的工作,是很多人不可能接受的。”
    众人点头,往返里程是80公里,单程就是40公里,太过遥远了,当然也不是没有,但这样的上班里程,绝不会开电瓶车上班,更多的会选择地铁、公交。
    “按照目前s市上班族的上下班时间调查,往返50公里左右是极限。”张又成说道。
    他看过网站上有关“你的上班时间是多久的”民意调查。
    往返五十公里是开电瓶车的上班族,最大的极限了。
    除非有私家车,但这起案子明显不适用。
    老马问道:“这和你确定肇事者在事发时是去上班有关系吗?”
    “我不是因为这个因素才判断肇事者是在上班时撞的人,而是根据这个里程数,排除了下班的可能性!”
    老马晃了晃脑袋,表示不明白。
    “按照最大限度往返50公里,也就是单程25公里来看,他去的这个方向,没有任何住宅区,有的是工厂、农贸市场、大型家具城……”
    怪不得她要看地图,原来是为了这个。
    她又道:“这个时间会上班的人,不是保安、就是公司、商场或者某些单位的清洁工、当然也可能是快递人员,但很遗憾,在这个可能到达的里程内,并没有快递公司的物流点,所以这个职业可以排除。”
    老马赶紧拿笔记录下来,看皛皛的眼神变得极为尊敬。
    这姑娘到底长了个什么脑袋?
    皛皛继续道:“交警在办案的时候,往往会有一个很大的误区,那就是总会去调查肇事者的逃逸路线,这并没有错,但在这起案子里,我希望大家能逆向思维一下。”
    “逆向思维?”宗黎有点糊涂了。
    “不查他逃的路线,查他来时的路线!”
    众人瞪圆了眼睛看向她。
    皛皛道:“他会躲避摄像头是因为撞了人,心里恐惧又抱着侥幸,能避过摄像头是这种心理下常见的行为,但是在没有撞人前,他会躲避摄像头吗?”
    老马干了三十几年的交通警察,顿时毛塞顿开,“如你所说,这是他上班的路线,查到他从哪里来的就等于找到了他住的地方?”
    宗黎也明白了,但设想是好的,但真要查起来可比逃跑路线难多了,东南西北,那么多方向,天知道他从哪个旮旯滚出来的。
    她看出了他的想法,笑道:“所以我会说这是很耗时间,也很耗眼力的活,听着好似很困难,其实并不难,我可以告诉你们如何辨别肇事者的方法。”
    “不就是看电瓶车颜色和头盔上的粘纸吗?”这本来就是他们鉴证科辨别出来的。
    “除了这些,还有其他东西,比如肇事者可能前留海很长,动不动就会用手拨几下,他的右腿可能受过伤,即使开车的时候,也会下意识的保护,将右腿放在左腿后面,7月天气已经有热了,他还戴了很厚的护膝,在行驶过程中,遇到红灯停下的时候,他会下意识去揉膝盖,这也就证明了,他的右腿有过伤,不排除老寒腿的可能,还有他的车把上有个透明的塑料袋,是空的,哦,是那种食品袋,也就是说……”
    老马道:“也就是说,他开车时候,还一边在吃早饭,但是塑料袋没有乱扔……他极度可能是清洁工!”
    “完全正确!”
    清洁工因为经常要打扫卫生,这活又脏又累,对于乱扔垃圾这种行为极度厌恶,不管文化程度如何,都会下意识的不乱丢垃圾。
    “你是怎么看出那么多特征的。”他们这些人一个都没发现。
    怪不得她刚才一直盯着监控看,短短几分钟的录像里,她看出了那么多东西,真是太不可思议了。
    皛皛平淡的说道,“用眼睛!”
    老马:“……”
    这姑娘性子真冷,说个俏皮话都不会。
    于是,大家按照皛皛说得,分四组进行监控识别,按照肇事者来的方向,‘倒退’的查找,调取他可能经过的路段摄像头。
    这不仅仅是耗眼神,也耗精神,更耗体力。
    皛皛也没闲着,加入到了这个耗费精神、体力、眼神的工作中去。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宗黎调查的视频里,终于发现了肇事者是从一个小区里出来的。
    “找到了!”他兴奋的大声喊叫,比升职加薪都快乐。
    老马看了一下,脸却凝重了,“这小区是当地最大的住宅群,全是民房,有1000多户人家,要怎么找?”
    “电瓶车的型号不是有吗,我们可以先从这里入手,还有右腿受伤,留海长,做清洁工的工作,都是线索啊。”宗黎一副案子就要破了喜悦感。
    皛皛泼了他一盆凉水,“撞死人的电瓶车,你还会要吗?”
    宗黎僵住了。
    老马的脸色凝重也是为了这个原因。
    撞死人的汽车,还有人卖呢,别说电瓶车了。
    另外,右腿受伤、留海长、清洁工的工作,这些都是很表面的东西,现代社会隔了一扇门,等于隔了一颗心,未必有人知道这些。
    他们愁眉苦思时,皛皛的眼睛晶亮了起来,“不是没办法,但同样可能会让你们耗点体力。”
    老马和宗黎齐齐看向她,脸上有点小激动。
    皛皛说道:“听过灰姑娘的故事吗?”
    这是童话,谁没听过。
    但,这和灰姑娘有什么关系。
    小李突然蹦跶了起来,“我知道了,钥匙!现场留下的钥匙!”
    皛皛颔首,用眼神赞了他一记,他腼腆搔着耳朵笑了笑。
    “什么意思?话别只说一半啊。”老马急了,他一大男人不好扯姑娘家,扯小李这个皮猴子总是没问题的。
    小李道:“王子是怎么找到灰姑娘的?”
    “玻璃鞋啊,一个个穿过去……”
    老马突然也蹦跶了起来,“用那串钥匙挨家挨户的开门,对上的就是肇事者的家!”
    这个小区不是市中心的商品房,或是公寓,是平房,多为自建。
    如果是商品房,钥匙大多只有一把,就是出入门的钥匙,若是这个,肇事者一定会换锁,查无可查。
    但因为是平房,出租房屋的人较多,又是这种老式平方,除了大门钥匙,还有里屋,天井、偏门。
    没人会因为丢了一串钥匙,把家里的门全部换锁的,要换也只会换出入大门的门锁,所以,他们在比对的时候,只要能开启屋里所有门的住户,便是肇事者的家。
    别说居民不配合,撞死人了,已经是刑事案了,只要和小区居委联系,由警察书面通告,谁会不配合。
    说不定,还没开始配对门锁,肇事者就被吓出来自首了。
    妙啊!
    皛皛看着老马在办公室里上蹿下跳,脸上笑了笑。
    抓人的事与她无关,可以收工回家了。
    家里还有人等着呢。
    等着……
    她心里一咯噔,脸就白了。
    “现在几点了?”她慌忙问道。
    小李看了一下手表,“快凌晨一点了!”
    他们调查监控录像可是花了不少时间,连时间都忘了,现下,他肚子都饿得咕咕叫了。
    皛皛冷汗潺潺,差点站不稳,她摸了摸自己的口袋,发现手机不在。
    “我的手机呢?”
    小李道:“在会议室的桌上。”来的时候,她没拿手机,因为景飒说过,她是一个很专注的人,办案的时候不喜欢听到手机铃声或震动声,所以他以为她是故意不拿的。
    皛皛拔腿就往刑警大楼的会议室跑,到了会议室,她拿起手机打开屏幕。
    112条未接来电……
    她脑门上的汗流得更凶了,她鼓足勇气的回拨了过去。
    “你拨打的号码已关机!”
    她又拨打了家里的固定电话,却是一直忙音。
    顿时,心里有一种很不好的预感。
    她火速将背包整理了一下,迅雷似的往停车场跑。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