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隔壁书屋

手机版

隔壁书屋 > 都市言情 > 黑萌影帝妙探妻 > 第134节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134节

    因为当时处于凌晨,这条公路又过于偏僻,来往路人、车辆极少,直到早上8点交通警车巡逻时才发现了摔倒在地的老人。
    老人当时已不省人事,送往医院后,虽然进行了抢救,但因为时间耽搁得太久,陷入了重度昏迷,期间三次病危,但在孙子锲而不舍,细心的照顾下转危为安,但始终没有醒来。
    两个星期前,因为并发症,器官衰竭,抢救无效死亡。
    其实,像这样的交通肇事逃逸在我国并不少见,虽然刑法有明确规定,但还是阻止不了肇事人的逃跑。
    最大的一个因素就是恐慌心理。
    事故一发生,肇事者的内心充满了恐惧,又由于目前我国的法制尚不健全,很多车辆没有保险或者保险额不足,更有些本就是肇事车辆,比如手续不合法,驾驶人无驾驶资格,或者未按规定驾驶准驾车型,酒后驾驶车辆等。
    在这些恐慌心理中,赔偿问题更是很多人选择逃逸的主因,家庭经济状况差赔偿能力有限,担心事后赔偿超出自身能力,害怕承担巨额的经济赔偿等,就会自然而然选择逃逸。
    但是,他们都忘记了,交通肇事逃逸是有明确刑事责任的,根据情节轻重等级可判刑3—7年。
    逃?
    除非真能逃得无影无踪。
    这也就形成了肇事逃逸的第二大原因——畏罪心理。
    肇事者害怕由于自己造成重大事故而受到法律追究,心理压力在一瞬间无限增大,导致第一时间内想到的就是尽快逃离事故现场,逃避法律追究。
    但,这两个心理特征,对于这件案子,并不完善。
    这件案子明显还存在了一种侥幸心理。
    在某些时候,发生事故的时间和地点也是肇事者决定是否逃逸的重要因素。
    比如,事发地点偏僻、时间较晚或凌晨,肇事者会认为没有目击者,从而铤而走险,还有就是肇事者认为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不一定就能侦破,破不了就赚了,心存侥幸也就选择了逃离。
    想到此,皛皛突然抬起头。
    老马和张又成连忙挤到她跟前,“是有发现了?”
    “不是。”她平静的说道,“我起床到现在,没吃过东西。”
    即,她饿了。
    未等张又成和老马反应过来,后头的小李就站了起来,“食堂现在还没关,我去给你打份饭,你爱吃什么?”
    看他兴奋的脸色,就知道有多崇拜皛皛了。
    皛皛道:“蔬菜多些,有虾最好,牛肉也可以!”
    小李点点头,“我马上去,你等着哈!”
    张又成又补充了一句,“再买个冰激凌回来,天热,吃这个解暑。”他女儿一到夏天就特爱吃冰激凌,饭可以不吃,冰激凌不能没有,想着同是女儿家,应该都爱吃这些甜甜的东西。
    皛皛指了指手边的茶杯,“我不爱吃冰激凌,喝茶就可以了。”
    “那给你买瓶盐汽水?”爱吃什么,爱喝什么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能破案。
    她皱眉,看向张又成,他是一脸的讨好,但也不全是讨好,大概是她年纪轻,他又是慈父,潜移默化的把她当孩子看了。
    “不用!”她不太喜欢有人这样讨好她。
    除了……康熙。
    张又成像被打击到了,一张老脸垮了,像个被遗弃的老人家,拿眼睛可怜兮兮的瞅着她。
    皛皛脑门一汗,这些人怎么都会康熙这一套。
    她抿了抿嘴,“那就盐汽水吧。”
    听到这句,张又成的老脸就乐呵了,赶紧催小李去买,“快去快回,别耽误时间。”
    “知道了!”
    老马在他耳边说道,“老张啊,你怎么把对你闺女的那套用在人家身上了。”
    张又成白了他一眼,“你懂什么?我这不是希望她常来嘛。”
    现在的刑事案是越来越难破了,好不容易找到个“大神”说什么也不能放跑了。
    “瞧你这尿性!”
    “我怎么尿性了?有本事你别来求我啊!”
    老马没话说了,他是赖着脸皮求了他好几次,这酒也没请他少喝,喝得还是连自己都不舍得喝的茅台。
    两人的叽叽歪歪,丝毫没影响到皛皛思考。
    她又说道,“现场遗留下来的物品,是一串钥匙、一个损坏的外后视镜,还有一个头盔?”
    这件案子老马绝对有发言权,她现在看得这份卷宗,他已经看了好几十遍,倒背如流都没问题。
    “没错,事故发生后,巡逻的警察立刻封锁了现场寻找线索。”这也就是为什么他们会知道肇事车辆是一辆红色的电瓶车。
    头盔就不说了,毕竟摩托车驾驶人也是要戴的,但现场遗留下来的外后视镜给了他们线索,按照外后视镜的形状、材质、油漆、颜色,进系统比对,确认这是出自一个叫“绿亮”品牌的电瓶车。
    “钥匙呢?”她问的是这串钥匙是死者的,还是肇事者的。
    “老人身上有一串家门钥匙,我们也向他孙子确认过,所以这串钥匙应该是肇事者的。”
    皛皛听后,沉静了一会儿,问道:“卷宗上写着事故发生后,肇事者逃逸的无影无踪,这条公路没有安装摄像头吗?”
    科技昌明的如今,为了减少交通事故,也为了更好的处理交通肇事案,明确主责,马路上的摄像头是三步一哨,五步一岗,小城市可能会少些,但像s市这样的国际大都市,马路上的摄像头恐怕多如繁星。
    老马将椅子拖到她身边,苦哈哈的说道,“那条公路虽然偏僻,但也有安装摄像头,但不巧的很,老人被撞击的这个地点都不在摄像头的摄像范围内!”
    老人被撞击的地方,东西两边都有一条十字路口,这两处都装了摄像头,但摄像头的视角却没达到事故发生地,中间留下一块空白区,偏偏这老人被撞的地方就是在这片空白区里。
    他又道,“为此,我们只能调取东面摄像头案发时间后十分钟,和西面摄像头前十分钟的车流情况,”
    皛皛点头,这是交通科最擅长的处理方式。
    因为摄像头没拍到案发过程,那就只有看来的时候是哪些人,去的时候又是哪些人,因为这条马路是自西向东,空白区里没有转弯处,是直通的,肇事者必定会通过这两个摄像头。
    “案发时间的前十分钟里,先后有三辆电瓶车经过,事发后的十分钟里,也有三辆电瓶车先后经过。”
    即,肇事者在这三人里无疑。
    但,来的视频里,很难判断哪一个才是肇事者,去的视频里,他们便有了线索。
    根据现场遗留下来的外后视镜,警方确认这是一辆红色的电瓶车,但事发时间是凌晨,天很昏暗,发生事故的这段路又偏僻,路灯也少,摄像头也是几年前的产品,噪点很多,很难从视频中辨别出颜色。
    若是汽车,车身大,车牌数字大,经过图片处理还能辨别一二,但电瓶车就真的有点困难了。
    以前中国被誉为自行车王国,现今则变成了电瓶车王国,尤其近几年燃气车辆(lpg)被禁止使用,摩托车又要考驾照,在s市摩托车车牌更贵的离谱,因此很多人都选择了电瓶车作为交通工具,虽然政府三令五申,电瓶车也要上牌,但因为电瓶车过于普及,被盗被窃常有发生,屡见不鲜,偷盗后转手卖出,一干二净,这种偷来的车,买家谁会去上牌,郊区里这种事情更为常见,再者就算上牌了,在这个案子里能调取的监控视频里,也真是没法看清。
    好在现场除了外后视镜,还遗留下一个头盔,头盔上贴了不少粘纸,成了办案交警锁定嫌犯的线索之一。
    尽管路过的三辆电瓶车里,有两辆可能为红色,但来时,车主佩戴的头盔却不同,其中一个无论是粘纸的图案轮廓,还是被贴的位置与现场留下的头盔都极为接近。
    事故发生后,车主没戴头盔,两者比对后,警方完全确认了,谁才是肇事者。
    但……
    老马叹了口气,“我们后来调取他逃跑方向的路段摄像头,在经过两个路口后,这家伙就失去了踪影,完全看不到了!”
    找不到他去了哪,又没有像汽车那样的车牌可查询,这案子就成了名副其实的无头公案。
    说完,他看向皛皛,她正在看卷宗里的视频截图,他等了好久,她都没开口说话,正想问她进展如何时,张又成对他嘘了一声。
    “她思考问题的时候,经常会这么沉默,这时候千万别吵她。”这是景飒传授给他的心得。
    老马点点头,安静的在旁边继续等。
    过了一会儿,小李打着热腾腾的饭菜过来了,细心的摆到桌上,见她不动,又不敢吵她,只好提示性的一点一点往她手边挪。
    皛皛发现后,愣了一下,她又差点忘记吃饭了,便随意的扒了一口。
    吃了一口,她皱起了眉头。
    难吃!
    她的味觉早已被康熙养刁,在别人眼里的美味,在她这里就成了嚼蜡。
    不过,她没表示出来,又吃了几口蔬菜,给胃垫了个底,便再不吃了,然后继续思索案子。
    又过了几许,她问道:“有没有查过肇事者来的路线?”
    老马年纪大了,一不动弹就犯困,下午的时间更是困乏,张又成见他没反应,狠拍了他一下。
    他像只被踩到尾巴的猫,立刻跳了起来,“谁打我!”
    皛皛一脸平静,又重复道:“有没有查过肇事者来时的路线?”
    老马回过神来,听是听到了,但不明白她的意思。
    她拢了拢眉头,问张又成,“电瓶车的续航里程是几公里?”
    美国长大的她,对这种两轮电瓶车知之甚少,她也不会不懂装懂。
    张又成答道:“如果是肇事者的这个型号,最高时速35公里,续航里程40公里左右,不过因为是以电池为动力,使用久了,里程会越来越少。”
    皛皛点了点头,又问:“有没有地图?”
    “我去帮你拿。”小李站了起来,屁颠屁颠的下楼拿了一张全市地图来。
    皛皛将地图铺开,用油笔开始画圈。
    老马看得一愣一愣的,他看向张又成,老脸上尽是疑惑。
    张又成小声道:“她办案就是这样,说风就是雨的,不过只要她动了,说明案子就有着落了。”
    “这么神?那她刚才问的问题,我还要不要回答?”
    “她就是看你反应慢,懒得理你了,你就在这里等结果吧。”
    要说谁最熟悉她,非景飒莫属,这相处的方式,是景飒特地开了个会议传授给他们的,刑警大队人人都抄了笔记,就怕惹她不高兴。
    等皛皛在地图上涂抹完,她抬起头,“调取监控录像的单位在哪里?”
    老马道:“在我们交警大楼的三楼……”
    皛皛叠好地图,“带我去。”
    老马又是一愣。
    张又成推搡了他一把,“让你带路就带路,你愣什么!”
    “好,跟我来!”
    一行人出了刑警大队的大楼,转两个弯就是交通大队的办公楼,上了三楼,老马推开监控录像室的门,里头的鉴证人员见了他,立马打招呼。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