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隔壁书屋

手机版

隔壁书屋 > 历史军事 > 酸儒穿到七零年 > 第37节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37节

    第五十八章 :给你最好
    季恒看了一眼吴晓梅身上还穿着乡下带过来的那身藏青色棉袄, 这件棉袄虽然有些臃肿、颜色也老,但是也是新做的, 更没打过补丁,在稻乡村的时候,这已经是一件难得的好衣服了。
    只是到了这里,北京时髦的姑娘们的穿戴和稻乡村比起来那是一个天一个地, 季恒和吴晓梅看了这几天的房子, 又逛了这偌大的北京百货大楼,这里面的售货员看他们的眼神,吴晓梅看到那些漂亮自信姑娘羡慕的眼神, 他又怎么会看不懂?
    原本女子就应该是讲究梳妆打扮的, 女为悦己者容么!
    “昨天问周编辑拿家具票的时候,他把上海那边寄过来的稿费也给我了, 一共是660块钱,我已经换出来了, 所以你不用担心钱不够,给你买几身衣服的钱还是有的。”季恒以为吴晓梅是怕钱不够花,连忙解释道。
    吴晓梅拧着眉看着季恒:“我知道你现在写小说挣了钱了, 可是你挣这点钱也不容易, 日写夜写,还要翻各种资料,写不下去的时候半夜还失眠,有灵感了再晚都起来写,你以为我不知道吗?咱们买房子也就算了, 好歹在北京有个根了算,租房子也不便宜,但是那家具咱干嘛要买那么好的?那300多一套国产的已经是咱们村里难得的好家具了,还买什么泰国进口柚木的家具,一套下来小一千,这是我们能用的起的吗?就是拿回去也和我们那平方不配啊!”
    吴晓梅见季恒低着头看她,也没反驳,脸上的表情也很平静,心里的底气也足了一点。
    毕竟两个人自从好上之后,基本上就没有因为什么事情有过分歧闹过矛盾,这还是头一回吴晓梅这么不赞成季恒的做法。
    “现在家具你钱都付了,我就不说啥了。可是我身上的衣服都是妈出门前给我新做的,家里还有三四身新衣服替换呢,咱干嘛还花那冤枉钱,这里一看就都是贵的东西,买啥买啊,赶紧回去吧!”吴晓梅一口气说完,嘴也微微嘟起来,显然是心疼刚刚季恒花掉的钱。
    季恒耐心地听着吴晓梅发完牢骚,然后突然笑了,笑的吴晓梅莫名其妙。
    “你笑什么,被我骂傻啦?!你可别渗人!”吴晓梅摸了摸手臂上不存在的鸡皮疙瘩,不知道季恒是又在发什么疯。
    “哎!我是在笑我季恒得妻如此,夫复何求啊!”季恒又笑了几声才回答了吴晓梅的问题。
    “没想到咱家晓梅这么贤惠,处处精打细算,为我着想,怕我累着,怕我花钱。”说完季恒顿了一下,朝着吴晓梅问道:“晓梅,那我要是自己想买两身衣服你觉得咋样?”
    吴晓梅被季恒没头没脑的一顿夸搞的莫名其妙,听他这么一问,倒是想起来了:“对了,是该买!你不是说要参加什么作家交流会么?我看周先生都是一身西服的,现在你既然手头还有剩的钱,我们就买两套西服,到时候你穿出去也有面子!”
    季恒拉着吴晓梅的手就往卖衣服的区域走:“你看,我想买的东西你就帮我买了,那我的心情也是一样啊!你想要什么,在我目前能力范围内,我就想给你最好的!家具买好点,咱们用的舒服,我们也不会一直窝在那个小平房里,以后这套家具搬家了还能用,搞不好以后还会涨价呢!用好点不好吗?北京城的姑娘穿什么样,为什么我家晓梅就不能穿成这样?明明模样性格才华一点都不比别人差的!”
    待走到卖女装的区域旁边,季恒停了下来,认真地看着吴晓梅说道:“晓梅,以前咱在稻乡村,就是想花钱也就只能弄点吃的喝的,既然到了这里,有更多的选择了,咱们也不是花不起这个钱,为什么还要苛刻自己?我知道你节俭,但是你相信我,我会更努力地赚钱给你花,就像你说的,嫁汉嫁汉,穿衣吃饭,话糙理不糙。现在我们先买一部分家具,等我后面赚更多了,咱再慢慢置换,家里也要先装修一遍,以后你的衣服、首饰、鞋帽,不说多高档,至少大家都有的,你也得有。”
    “不要舍不得,钱是赚出来的,不是省出来的。你以前是爸妈手心里的宝贝,现在出门在外,爸妈把你托付给我,你还是宝贝,不会变。”
    季恒不知道这番诚恳到有些肉麻的话的杀伤力到底有多大,吴晓梅知道这是季恒的肺腑之言,因为季恒在□□上有时候是有些呆愣的,一般是想到什么说什么,偶尔浪漫一把也是写首诗、写个词来表达,她收到的情诗都有一厚摞了。
    可就是因为知道这是肺腑之言,吴晓梅才感动到无以复加,要不是现在是在人来人往的百货大楼里,她都想投进季恒的怀抱里,狠狠地抱住他!
    之前在稻乡村的时候,季恒每天去上班,隔三差五地就会从国营食堂买些吃食回来,一般都是一些吴晓梅爱吃的肉菜,因为家里还有吴大海和王美兰,所以倒并不显得特殊照顾吴晓梅。只是王美兰也心疼钱,几次叫季恒少买点,别花冤枉钱,只是季恒依旧我行我素。
    当时吴晓梅心里头也想,不过是些吃的,前几年家里吃的也不好,她爸妈都亏了身子,季恒又那么瘦,多买点就多买点了,所以也没说过什么。
    现在想来确实好像如此,季恒一直在他有能力的范围内,给到吴晓梅他能给的最好:多点好吃的,有新的布票就把布买回来让她做衣服,看到她雪花膏没了就会买,哪怕有了两条红丝巾了,看到她戴旧了,也会再去买两条。
    最后吴晓梅拗不过季恒,买了两件羊绒衫、一条马甲裙,两条修身的长裤,一件呢绒大衣,还配了一双皮鞋、一个手拎的小皮包,一整套行头弄下来,又是158块钱花出去了。
    等吴晓梅这样搭配着穿出来的时候,连售货员都忍不住连连夸赞吴晓梅人靓条顺!
    精致的灰色羊绒衫打底,配上修身黑色长裤,蹬上一双中跟黑色皮鞋,套上一条过膝深蓝色马甲裙,披上米色长款呢绒大衣,吴晓梅试衣服的时候不小心把头发弄乱了,干脆把辫子发了下来,披在身后有些微微自然的卷曲,看上去美极了!
    时尚又美丽,非常的相得益彰!
    售货员也接待过不少外地来的、在北京赚了点钱的人,买他们家的好衣服,但是穿上有时候总觉得有些不和谐。但是这些衣服搭配在吴晓梅身上,她原来那种土的感觉一扫而空,就好像土生土长的北京姑娘一样,一点都没有违和感。
    季恒也买了一套中档的西服,花了三十块钱,穿上之后真的是一表人才,斯文俊秀,两个人光站在一块儿,就吸引了不少人的视线!
    将衣服都试过之后,吴晓梅小心地把衣服收了起来,放进纸袋里,挽着季恒往外走。
    虽然说到底还是心疼花掉的钱,但是购物真的是令人心情好,尤其是被售货员和季恒夸了又夸之后。
    两个人正要接过售货员手里的东西往外走,突然就被一道女声叫住了:“晓梅”
    声音有些游移不定,显然也不是很确定。
    吴晓梅回头一看,立马有些惊喜道:“常姐!”
    常悦欣到楼下来确认一个产品的货号,没想到这么巧碰到了吴晓梅他们,而且看他们样子,手里提了不少他们商场好牌子衣服的袋子,不由眼神都暗了暗。
    售货员小王简直是心里暗暗庆幸,刚刚没有因为两个人穿著土而不好好招待,没想到爽快地买了这么多东西不说,还是领导的朋友!真是老天保佑,没有像对面的张姐一样看人下菜。
    刚刚其实吴晓梅他们最先进的是张姐那个售货员的货柜边上,只是张姐爱答不理的,说话也拿腔拿调,话里话外的意思就是这里的东西贵,他们买不起,也不让他们试穿。
    这两个年轻人素质也好,没有发火,直接到了她这边看衣服。小王也是新来的售货员,最近听说商场里要改革,马上工资要和销售额挂钩,想着正好锻炼一下自己的销售能力,就一五一十地给这对小年轻介绍衣服。
    看着对面张姐当场黑下去的脸色,小王只能在心里暗自庆幸!
    常悦欣高兴地拉着吴晓梅的双手:“咋来我们商场,也不先和我打个招呼,我可以陪你一起看啊!”
    然后还悄悄压低声音道:“我们有内部折扣,你买这些东西都可以打折的,88折!”
    吴晓梅心里算了一下今天买的东西打了88折是多少,顿时心里心疼的不是一点点!但是她也知道,人情这种东西用一次就少一次,像常悦欣这样在这种大商场里当销售科科长的,这种小便宜的人情还是少用为妙。
    所以也就笑着回答道:“我们稍微买了点东西,就不麻烦常姐了。本来我和季恒还说来看看你的,但是你也知道我们两个以前从来没逛过这样的百货大楼,一时之间自己都转晕了,更别提怎么来找你了,哈哈!”
    这倒是真话,原本还想着去看看常悦欣的,但是想到她在这种地方上班,还是大小一领导,肯定忙的很,他们又没什么重要的事情,所以两个人商量了一下,今天就买了东西回家去,不打扰了。
    就是没想到这么巧。
    常悦欣忙也是真的忙,今天更是忙的没办法了,否则不会自己亲自下来看货号,和两个人打过招呼,又问到了季恒他们现在的住址,只以为是租的房子,想着偏僻点在学校旁边也能理解,遂点点头道:“那行,反正现在你也知道我家的住址了,就在这百货大楼后面几条街,你顺着我写给你的地址就能找到,我每周日单休,到时候来找你们玩,或者你们来找我,都行!”
    两个人打完招呼后才分别开,常悦欣也一时事忙,又投入到了工作中去。
    第二天常悦欣整理昨天的销售报表的时候,才发现商场里进了挺长时间的那套进口柚木家具卖掉了一大半,看到后面客户栏登记的送货信息后,更是一愣:这不就是吴晓梅给的那个地址吗?一看客户姓名:季恒。
    常悦欣不由得陷入了深思。
    第五十九章 :焕然一新
    吴晓梅从来不知道, 季恒是这么有情调的一个人!
    她因为急着想要考察市场、看看北京城里的物价,一些在他们稻乡村比较受欢迎的东西在哪里买比较便宜, 有没有黑市,其中又能赚多少差价,所以就顾不上家里搞装修的事情。
    其实在吴晓梅看来,这个就是个老房子, 和他们以前在稻乡村生活的房子没啥两样的, 唯一的区别要么一个在稻乡村,一个在北京海淀区?
    所以她想法中的装修,就是把屋子的墙刷刷白, 屋顶漏的地方修补一下, 之后再把从百货商场买的家具运进来放好,就算完成了。
    想的简单, 所以也就没往上面花心思,她自己又是个活络人, 知道申宏杰这个北京通也经常做点倒买倒卖的事情后,就经常请教他,隔三差五送点东西登门拜访, 两个人的生意经也很能说到一起去, 之后吴晓梅就跟在申宏杰后面去考察市场,商量着做什么买卖。
    申宏杰不仅仅是北京通,处于政治中心的老百姓对上头的政策风向有着天然的敏觉醒,他私底下偷偷和吴晓梅分析,国家第一步是放开了高考政策, 接下来随着□□的倒台,应该在经济上也有大动作,国家领导人已经南下多次踩点,目前就连一向投机倒把抓的最严的北京城,现在也宽松太多太多了!搞不好以后个人买卖很快就要允许了!
    吴晓梅被申宏杰的分析讲的热血沸腾,更加一门心思地去了解整个北京的紧俏产品的物价,还和申宏杰一起跑了几处黑市,收货颇丰!
    吴晓梅天天早出晚归的时候,自然就把家里装修的事情交给了季恒。
    季恒按照自己的设想,从周琛和手里借来了基本讲建筑布局的书本,开始自己绘制装修的手稿。
    一开始确实和吴晓梅想的一样,季恒最先请人过来做的是房屋的修修补补,将屋顶重新修补了一遍,横梁刷上新油漆,墙面也重新粉刷了一遍涂白了。
    只是这并不是终点,而是此次装修房子的起点。
    因为季恒买的这处民宅前面有一个自己的小菜园,等于就是个小院子似的,只是那时候房主没有好好打理,就东一块西一点的洒了点种子,好多菜都老了枯了,季恒干脆叫人一起铲了,然后用青石板隔断做出了一条二十米左右的人行道,两侧一侧规划为菜园子,一处规划为以后种花种果树的地方,在快到家门口的位置搭了一个木制长廊,上面有三级台阶,入屋内,季恒就将原本的砖地变成了木板地面。
    这是季恒看了一些日式建筑做的改良,这两屋内屋外就有了一处分解处,在木制长廊边上放上一个鞋架,将鞋子放置在鞋架上,换上干净温暖的拖鞋入内,整个房间就都保持了干净。
    而所有的窗户季恒也全都换了下来,换成了中式的菱格木窗镶嵌透明玻璃,配上柔软清新的浅蓝色窗帘,再加上季恒这段时间自己抽空写的字、作的画,裱好后挂在墙壁上做装饰,只让人觉得一进这个屋子,就是一个字——雅!
    吴晓梅之前说季恒买了那套家具也和这个房子格格不入的话,现在真的是要收回来了——当送家具的人过来将这些家具一件件地摆好放好后,连他们都说,这些家具选的好,他们家房子也弄得好!
    灶房里铺的是白色的地砖,墙上挂着季恒的一副竹叶图配上他的一笔狂草,旁边立着一只小火炉,上面咕咚咕咚烧着水;灶口也重新刷过涂料,柴火放的干干净净,在里面做饭都是一种享受!
    四方的实木柚木桌子配上四把靠背椅子,静静地立在起居室里,旁边是一张一米五左右的配套柚木沙发,上面是两大扇中式菱格木窗,天气好的时候,有太阳暖洋洋地照射下来,躺在柔软的沙发上抱着抱枕入睡都让人觉得安逸。
    另外一个就是主卧带着洗澡的卫生间,季恒在招待所的时候用过了抽水马桶,知道了其便利性,硬是在自己家里也折腾出了一套抽水马桶和洗手台,自此彻底告别了茅房,有了干净卫生的如厕环境!
    主卧里的火炕季恒保留了下来,重新进行了粉刷装饰,被褥也又买了一套铺好,床头挂着一幅季恒自己画的折扇图,炕上放着两个木箱放置季恒和吴晓梅的衣服,木箱上面摆着一瓶新剪的梅花和一盆绿植,端的是有意境。
    虽然知道北京这边很多人会在炕桌上写字吃饭,但是到底两个人是南方人,实在不习惯,所以这张火炕还是只作为了床的作用。
    新买的书桌上,自己珍爱的书籍、写作的手稿以及文房四宝都摆的整整齐齐,两张配套的写字椅一左一右地放着,宛如一对情侣静静相依而坐。
    就这样一番装修搞下来,不仅仅是请来的装修师傅说季恒难搞,更重要的是季恒手里头的钱也如流水一般地淌出去,买齐了剩下的一些锅碗瓢盆、生活必须品后,很快还剩下的五百块钱就只剩下一百多了。
    要不是季恒写的那篇三千字的短篇小说再次被周琛和大加赞赏,争取到了他们报社一等作家的待遇千字十五元,又给他送来了四十五块钱,否则可能接下来吴晓梅想要进点货的钱都拿不出来了。
    季恒这一弄就是小半个月,等到家具全都入场摆好、他买的装饰品放好后,吴晓梅简直是惊讶地合不拢嘴了!
    能住上这样的房子,她真的是做梦都想不到,这么干净、舒适、雅致,这样的情调真的只有她这个满腹诗书的恒哥哥才设计地出来。
    虽然算下来,这房子弄下来竟然花费了两千五百元之巨,但是吴晓梅竟然也觉得值得了!
    这才是真正的家,而不是凑合来的房子而已。
    而且季恒虽然偶尔和她嚷着君子远庖厨,但是这人的洁癖和强迫症比谁都严重,到哪里都要整理的整整齐齐的,家务干的比她都好都仔细!
    吴晓梅忍不住双手搂住季恒的脖子,撒娇道:“恒哥哥真的是有才,能把一个简单的老房子装修成这样漂亮,以后想到天天要住这样的房子,都开心的睡不着觉呢!”
    虽然两人现在也不像一开始在一起时候,动不动就脸红,但是季恒还是微微有些不好意思,干咳了两下才认真道:“这里离我们两边的学校都近,至少要住四年,人生有几个四年?何不住的高兴舒坦一些?”
    季恒祖上是颇有些钱财和底蕴的官宦人家、书香门第,所以尽管后来家道中落了,可是一个大家族培养出来的后人,就算寥落了也依旧有他的风骨在,而这种风骨有可能会让他们在没有条件时候仍旧坚持一些东西,有些人会觉得他们酸,有些人会觉得他们有先人遗风,但无论如何,这些刻在他们骨子里的东西,都变成了他们现在。
    “恒哥哥,你以前家里应该也挺好的吧?你又会写毛笔字,又会画画,还饱读诗书那么有才华!是你爸爸教的还是妈妈教的?不过现在你都上大学了,正好有个空档,咱们不抽空去看他们一下吗?会不会有些失礼?”
    吴晓梅想到这个有些忐忑,毕竟她妈和她奶奶相处的就不怎么样,她也是季恒下乡才结婚的对象,能培养出季恒这样孩子的家庭,就算不富裕也至少是书香世家,会不会看不上她这个农村来的?
    季恒听到这个问题的时候也是一僵,他倒是前段时间收到了原身父母的来信,也不知道他们哪里听来的消息,知道季恒高考考上了北京大学,让他回老家一趟,只是他不知道该怎么去面对原神的父母,所以这封信也就压了下来。
    “你不是说要先来北京么,也不急在这一时,等我们都安排妥当了,今年放假的时候我们再回我老家去看看我父母吧!”毕竟是原身的父母,自己既然占了别人的身体,总该是要为他尽孝的,否则也太大逆不道了一点。
    深受儒家文化影响的季恒还是做不到直接和原身父母恩断义绝的事情,做下这个决定后顿时觉得心里舒了一口气。
    吴晓梅听到说现在不用去面对季恒的父母,也是心里偷偷放松了一点,然后又想起了今天的正事:“对了,我今天和申哥看了一个丝巾,我觉得拿到咱稻乡村卖肯定很火,这里拿货的话是3块钱一条,咱们寄到明哥那里,他说四块钱一条收!”
    吴晓梅展示给季恒看自己拿回来的四条样品,玫红色的丝巾上绣的是梅兰竹菊四个图案,图案有些僵硬线条也不流畅,丝巾丝质也一般,但是对于有一条红色丝巾就是时尚的常合镇而言,已经是别无二家的好货了!
    季恒也不懂生意的门道,只知道吴晓梅在这方面有自己的眼光:“你要是觉得好就去做吧。不过我这里只有一百八十块钱了……不够你进多少条的,你放心,等我过几天拿了稿费了,你再去多进货!”
    吴晓梅好笑地摇摇头:“哪里一开始就进许多,我每种就拿了5条,60块钱试试水,明哥说有多少收多少,万一卖不出去他会继续收?他可从来不做亏本生意的!再说那个卖丝巾的暂时也不知道他什么渠道弄的货,万一后面货源不好或者不足都是麻烦,做生意步子不能迈得太大,细水长流,先看看他们手里的牌到底有几张再讲。”
    吴晓梅说着她的生意经,季恒听了也是连连点头,虽然吴晓梅一说他也明白,但是确实没有吴晓梅想的那么多。
    吴晓梅给明哥直接寄了20条丝巾回去,没有像之前明哥电话里答应她的那样,先问明哥要钱再买货。
    货先寄出去,自然就意味着风险吴晓梅全担,所以吴晓梅心里也有些紧张,怕这个丝巾卖的不好,砸手里。
    没想到几天之后吴晓梅就收到了明哥的来信,里面加了一张八十元的汇款单,以及一句话:很快卖完,速补货。
    第六十章 :小试牛刀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