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隔壁书屋

手机版

隔壁书屋 > 都市言情 > 山河怀璧 > 第四十二章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四十二章

    今六皇子往来太子寝宫,无半分兄弟情伦,从头至尾一字未曾道出口来,去且狼狈,不及出院又遭人拦住。
    蒋常如请时那般躬身敬劝,探手呈上锦帕一方:“六皇子拭了眼罢,莫令宫人瞧去笑话,免得惹来误会,于太子与您两相无益。”
    六皇子瞠着赤红双目看他,不肯伸手去接,抬袖一抹脸,转身跑出院去。
    蒋常侧首望着他惶惶背影,待瞧不见了才往殿里行回,过廊而入时,顺道将那门窗扇扇推开,重令夏辉入室,为静物披覆片片暖光。
    殿中纳凉冰阁丝丝儿冒着烟气,平怀瑱神色转静,蕴满眸底的厌恶之意渐消渐散。地下污秽已在眨眼间为人清扫,整一室浪定如初,好似从未生波。
    平怀瑱遣退宫人,稍一侧身,将李清珏拉坐桌旁。
    桌上尚余半盏温茶,为平怀瑱方才所饮,李清珏捧来手中缓缓饮下,面无情绪,只脑里疑虑千回百转,心思极重。
    他知平怀瑱所做戏码皆在威慑,可六皇子所表所现倒不似伪装。这小孩品性虽恶,心机却浮于其面,眉间眼底除惧怕惊惶再别无其他。
    李清珏心中忽生一念:难不成太子遇刺,当真与六皇子无关?可若不是宜妃、刘尹,又该是何人?
    李清珏思来无解。
    如此也不急与平怀瑱讲,他把手里茶盏搁下,转眸望向平怀瑱眼角伤口。
    “该换药了。”
    平怀瑱合眸颔首,捉过他手覆在唇边,掌心尚有阵阵余热,一寸寸熨平浮躁。
    当日傍晚,宫人竞相传道,秋华殿主子亲与宏宣帝求请,愿闭门三月濡素供佛,为皇朝祈福,以求天象转虞,再无祸端相生。
    宏宣帝准其所告,然此事落入平怀瑱眼里,不过是一招以退为进而已。
    六皇子在他跟前受了一通委屈欺辱,折回秋华殿后,必向宜妃诉苦告怨。宜妃此人心狠但不愚钝,自知暂退几步好过正面冲撞,以免两败俱伤,因而这供佛之说,既能避与交锋,又可赢一时善名。
    既如此,他亦不妨韬光养晦,再待时机。
    至于先前筹谋则放心交予赵珂阳等,他善言已谏,直坐岸上观。
    平怀瑱清休养伤,告假一旬不入早朝,而这一旬之内,江湖门派编案一事藉由赵珂阳之口二度进谏,临朝之际坦荡言之,不仅落入宏宣帝之耳,更撞进诸臣心底,引得朝堂一片哗然。
    此举绝无先例,朝中年岁尚轻者且觉恣意大胆,更毋论年迈迂腐者,只把这一议当作荒唐笑言,嗤之以鼻,百般不屑。
    赵珂阳任凭众人交头接耳,面不改色静候圣意,眸光投向龙座之上,好半晌终于等着一记颔首。
    宏宣帝此举微若过湖细风,却霎时止了满塘躁动,涟漪平下,水如镜面。
    乾清殿鸦雀无声。
    “监管流派裨益良多,然兹事体大,倘若施行此举,当由能臣担职。”宏宣帝话落一半,随后只道再议,任由众臣各自权衡。
    当日早朝散罢,陈知鹤与赵珂阳同行一处,拾级而下,浅作交谈,话里提及担职之事,甚有自荐之意。
    其后两步开外,正是刑部数人凝神将字句听得清晰。
    皇城之上,天阔云舒。
    转眼翻过新一月头。
    待平怀瑱重入朝堂参政时,监管江湖流派一事已落权刘尹之手。
    朝中形势分明,近半数大臣极力举荐刘尹,其中尤以刑部为重,道刑部主掌刑法政令,以正万民,故宜监理各江湖散流,而刘尹身为一部之首,自有资质担此重责。
    陈知鹤不敌刘尹势众,不知为何贯来投气诸友皆不予支持,徒然自荐,最终败下阵来。
    平怀瑱事后闻听那日情景,自觉尽在掌握,刘尹已踏入局中,便予之耐性,且候时日。
    额角伤痕渐日结了痂。
    李清珏一日六回每每亲替太子换药,从不假手于人,眼见着夏意愈转浓,总算安了少许心,不再担忧那剑伤会否化脓感染。然其狰狞之貌怕再难改,实因伤口过深,太医亦道太子容貌不易复初,恐留痕一世。
    平怀瑱未被伤着要害之处,便觉皮相受损不过区区小事,青山未毁,来日路长。
    但李清珏却不同。
    李清珏揣着几重恨意与后怕,时常陷于沉思之中,面色郁郁不欢,墨黑双瞳凝作无底深渊。那暗渊之底又似有火光,团团簇簇,灼烧天地万物,间或夹杂着刺耳怪声,时如凄厉呼喊,时如雷震飓风。
    李清珏在这火光里渐渐瞧清楚一张又一张人面,有他从前至亲,亦有刻骨仇敌,悲伤、绝望、愤懑、冷漠、残忍……一面一面,闪烁于身前,而待他探出手去,又一个也留不住,一个也挥不散。
    他崩溃至极,喉里梗着一块硬石,不上不下,折磨经久才沉喘出声。
    惶然睁眼,原是一晌噩梦。
    身侧之人被他扰醒,平怀瑱撑肘支着身子,一动不动地默声守着,好一会儿伴着他逐渐平缓的呼吸躺下,再度揽他入怀,倾近了细吻到他面上,自额间到唇角,温柔予以安抚。
    李清珏闭着双眼不语,手指微不可查地颤着,很久之后似有若无地唤了声“平怀瑱”。
    从前不曾听他这般唤过名姓,此时微弱气音毫无预兆地落入耳廊,令平怀瑱百感交集,最为清晰之感便是痛惜。
    平怀瑱离他寸许,暗夜中借廊外清光望着他,手掌抚在颈上摩挲,罢了又将他拥住,只怕不够用力,恨不能狠狠嵌入骨中……
    京中恰逢七月七。
    天明之后,平怀瑱借前往赵府与舅舅议事之由,于宫外逗留整日,心中所想无他,不过是将李清珏带出那座压抑围城。
    虽无心佳节,但京人每逢七巧总有集市可赶,于是待至黄昏,平怀瑱与李清珏自赵府行出,弃车架未乘,徒步迈入嚷嚷人群中。
    长街之上人声鼎沸,至热闹处更接踵联袂,时节炎热,不一会儿便能将行人闷出覆背汗水来。
    若在往常,平怀瑱必不喜爱这般拥堵之象,但眼下特殊,他知李清珏自家人离世以来,心头不曾暖过片刻,因而此行将他带来夜市,哪怕只令那双耳闹一闹,双眼热一热,也算有益。
    两人不知不觉行过长街到了河畔,过城柔河水流清澈和缓,河面上飘着桃花灯儿数盏,星星点点缀连成片,令整一条河道有如为风所漾的浮光锦缎,琉辉烁动,观者炫目。
    李清珏侧首遥望河景,面上神色稍有松动。
    平怀瑱顿感欣慰,陪他静立,片刻后见他抬手,指向一背身蹲着的小孩儿问道:“那可是承远王世子?”平怀瑱闻言敛眸望去,那小小背影分外眼熟,正是平溪崖无误。
    正看着,话里小孩儿已站起身来,合掌许愿,面前的一盏花灯随风向远处飘荡。
    二人往前行了数步,并不出声打扰,立在身后待他许好心愿。片刻后平溪崖转过身来,见着太子先是意外,继而与他惊喜一笑,略了敬称只唤声“哥哥”。
    平怀瑱见他身上还穿着一袭领白缁衣,是身为世子尚值孝期之故。
    如此装束与那暖笑格格不入,平怀瑱牵起他手,同李清珏一道将他带往人少处,旁的一概不问,只宠爱道:“近来又高了不少。”
    平溪崖笑弯眼睛:“要快些长高,才能保护母妃。”
    不远处有三两人等一眨不眨地把这边儿紧紧盯着,平怀瑱抬眼看了看,是王府里头看护世子之人,于是放了心,又问:“王妃未同你一道来这长街走走么?”
    此问一出,平溪崖面上灿笑才散了些,微微皱起了眉头。
    “母妃日日消沉,少有出府。”
    小孩儿诚实,令平怀瑱亦听得敛眉。
    李清珏在旁看着,那一大一小两张面容端着同一神情,惊觉格外相似。
    河畔传来数位少女惊呼,是骤起夜风吹翻了数盏精巧花灯。
    平溪崖倏一瞪眼,赶忙跑回河边垫起脚望,努力寻着自己方才放下的那盏。所幸所放花灯别具一格,桃花瓣上黏着几只舞动纸蝶,五彩缤纷,比之其他更加精致,一眼可寻。
    花灯无恙,小孩儿吐了口气。
    平怀瑱不问其上载着哪般心愿,会令他如此在意,只摸了摸头,未想下一刻平溪崖倒主动说与他听了:“这灯定会燃至天明,我可许愿母妃长命百岁呢!”
    平怀瑱听来动容,颔首回他:“定能如愿。”罢了不免落入深思,目光覆在平溪崖身上,思及他尚在孝中,虽身着孝服为父沉缅,然而神容之上却半点儿不见哀愁别绪,实难令人觉出父子之情。
    倒是王妃,平怀瑱曾妄自揣测其与承远王情疏不合,怎知月前丧仪之上匆匆一面,见王妃面容极其憔悴,双眸寂如死灰,从前清丽风姿不再,确有丧夫之痛裹挟周身……
    平怀瑱愈觉迷惑。
    天色转暗,平溪崖花灯放好,两人就此送他回府。
    清清河道离王府不远,不过一长一短两条街巷。
    凉月挂钩,繁星缀幕,行于途中时,平怀瑱终未忍住,未作思索便将心头一话问出口道:“承远王去了,你可伤心难过?”
    话落顿觉后悔,惊讶怎的失礼至此。
    可平溪崖闻言仿佛丝毫不觉唐突,仰头看着他,不似那会儿一般笑着,更有几分内敛应道:“该是难过的,从此往后便没了爹爹。但嘴里难过,心里却不难过,不想念也不伤怀,还比从前安心了。”
    平怀瑱立时驻步不前,捏着他的手紧了紧,眸里诧异,低声告诫道:“不可对外道出此话。”
    “太子哥哥问,我才肯说的。”
    幸而平溪崖身后随行之人离得尚有几丈远近,周围人声嘈嘈,当无人听去这番言辞。平怀瑱未料无意出口之惑会得来这般答案,蹲**子轻声向他又问:“缘何安心?”
    平溪崖学他压低了话语声:“父王总是凶巴巴的,时常冷眼睨我,对母妃也不好,我不喜欢。”
    “对王妃不好?”
    “不好,”平溪崖摇头,如实相告,“父王每与母妃争吵,便将母妃锁在房里,令许多侍卫守着院子,连我也不许见呢。”
    平怀瑱满心震诧,偏头与李清珏一望。
    少顷,他轻拍平溪崖双肩,眸色肃然,二度告诫:“今日所言,切不可为旁人道,可记下了?”
    “嗯,记下了。”平溪崖偏头笑一笑,“太子哥哥,我自是不乱讲的,是你问,我才肯说。”
    平怀瑱倍感意外:“为何?”
    “母妃要我信你、敬你、对你好。”平溪崖好玩似的捉着他一小丛发缕,绵软手指亲昵缠绕其中,一口稚嫩童言惊起满池涟漪,“母妃道,除了她,太子哥哥该是我最紧要之人。”
    天上地下,街头巷末,顿如万籁俱寂。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