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隔壁书屋

手机版

隔壁书屋 > 都市言情 > 世子夫人有点甜 > 第四百二十一章兰花凋零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四百二十一章兰花凋零

    最后,所有的宾客都?到了安王府的后院,中间只用来一道纱帘,一起等着赏兰花。
    沈绵隔着纱帘,四下寻找江星列的身影。
    江星列同样在找沈绵,两人四目相对,沈绵这才露出一个笑容。
    江星列柔柔地看着沈绵,目光中尽是安抚之意,他知道沈绵不喜欢人太多,尤其是不相熟的人。
    赵王妃坐在那儿,就得罪不少妇人,四下看看,就跑到了沈绵旁边。
    沈绵和她只是点头之交,并未多言。
    但赵王妃苦于无人说话,又知道静国公府和玄天观不合,于是开口道,“江夫人,你说说,咱们好歹是世家贵勋,怎么能跟个道士低头呢,要是求仙问道真的有用,那咱们都上山修道不就成了,还用别人来指教。”
    沈绵?到底比赵王妃年长,看她年纪小,脾气又直,于是接茬道,“王妃别生气,日后只当瞧不见就是,何必因为一个不相干的人大动肝火,没这个必要。
    赵王妃好像得到沈绵的认同似的?,当即接着抱怨,“夫人你看,国难当头,边关危急,这文臣武将聚于此地,不为国事,竟然为了一株好看的兰花,这真是太可笑了,要是这样下去,大夏的将来可怎么办?”
    沈绵?听了赵王妃的抱怨,当即面露疑惑,然后问道,“王妃如此关心国事,真是少见。”
    赵王妃飒然一笑,道,“我父亲说过,大夏兴亡,所有的大夏人都有责任,我虽然是女子,不能上阵杀敌,只能嫁为人妇,但我也知道关心国事啊,只希望我能多生两个儿子,以后为国尽忠,弥补我的遗憾。”
    寻常妇人,谁会说这样的话,朝政边关,离她们这些贵妇人,实在太过遥远。
    沈绵一听赵王妃这话,就觉得嘉平伯府不一般。
    她拉起赵王妃的手,诚心诚意地询问,道,“王妃,您家中可有未出嫁的堂姐妹?”
    赵王妃一噎,她可有哪里提到婚嫁之事吗,问她这个做什么。
    “我倒是有个妹妹~”
    赵王妃的话被沈绵旁边的人打断,“绵绵,兰花来了!快看!”
    赵王妃和沈绵?,顾不得说话了,一起扭头去看。
    梅兰竹菊,花中四君子,盛京的贵人们,自然是喜好?这等风雅之事的。
    沈绵听到一片溢美之词,还有人即兴写下一首诗词来。
    她看着那株兰花,倒是亭亭玉立,但说多好看吧,沈绵也说不出来,就是一株兰花,或许它真的价值连城。
    沈绵又朝江星列看过去,江星列敏锐的感觉到沈绵的目光,当即与她对视。
    但很快,沈绵又听到一片抽气声。
    “死了,死了,怎么回事!”
    沈绵和江星列一起朝那盆兰花看过去,只见那株兰花,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枯萎凋零,仿佛一瞬间就走过了一声,连枝叶都变黑了。
    赵王妃的声音最大,“这是怎么回事,怎么刚拿出来就死了!”
    众人先是不解,然后是一片的唏嘘声。
    沈绵也是非常诧异,好好的花儿,怎么突然枯萎了,她下意识去找江星列。
    江星列朝她摇头,表示自己也不知道。
    沈绵扁嘴,还以为江星列什么都不知道呢。
    沈瑞看着直摇头,对江星列道,“你们俩夫妻整日在一起,也不嫌腻歪,出了门还要眉来眼去!”
    文淼一把揽上沈瑞的肩膀,认同道,“谁说不是啊,可怜咱们这些孤家寡人,在家独守空房,在外还要忍受他这等举动,当真是可怜啊。”
    文淼拖拖拉拉,直到现在都没有成婚,成了盛京的老大难。
    沈瑞跟着叹了口气,道,“回头得赶紧去相亲。”
    江星列面无表情地看着两人,默然往旁边迈了一步,站在赵王身旁,远离孤家寡人。
    “有冤屈,”一个清亮有力的声音穿过人群,落在所有人耳中,“兰花,生性高洁,傲岸不群,今日于盛放之时凋谢,一定是在场的人,心中有难以言状的冤屈。”
    这话自然是玄策道长说道。
    他拱手对安王说道,“殿下,滔天的冤屈,一定是滔天的冤屈,您不能不管。”
    沈绵心想,翻案就翻案,这样太荒唐了,这该怎么说,兰花示警,此地有冤案?
    虽然有不少人相信玄策,但这样的事情,还是太扯了,没几个人相信,只是抱着看热闹的心情往下看。
    沈绵觉得这手段荒唐,但江星列等人却知道,安王这一手并不简单。
    虽然看着荒唐,可是它有用啊。
    很快,兰花不惜凋零以示天下有奇冤的事情,就会传遍盛京,百姓是不管真假的,他们只会惊诧,天下竟然有这样的事情,竟然有草木都不能忍受的冤屈。
    安王却蹙眉,道,“道长说什么呢,光天化日,朗朗乾坤,陛下英明,何来冤案,本王相信道长,道长也不能信口开河,危言耸听啊。”
    玄策道长却是一笑,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然而有些人,却胆大包天,连陛下都敢欺瞒,殿下,今日的示警就在眼前,您不妨一查,若是错了,贫道甘愿受罚,若是对了,便为无辜冤死之人求个公道,这只是您一句话的事情,您不必迟疑。”
    玄策深深地朝安王行了一礼,姿态诚恳至极。
    “是啊,殿下,您不妨一问。”有人提议道。
    众人纷纷附和,安王只得答应,他笑吟吟地看着两边的人,道,“诸位有什么冤屈,不如说来听听,对了,夫妻争吵本王可不管啊,管不了。”
    众人哄笑起来,相互看看,说起自己家中的“冤案”来。
    沈绵的神情却认真起来,她看向安王妃身侧的于娘子。
    果然,一盏茶的时间之后,于娘子终于大步上前,跪倒在安王的正前方。
    “殿下,民女有冤屈要陈,我一家十三口人的性命,还有蜀州福县河边几千个亡魂,安王殿下,您要为他们做主啊!”于娘子高声说道。
    她目光坚定,声音高亢清亮,字字清晰,在场所有人都安静下来。
    沈瑞遇刺之事的内情,有些人是知道一些的,这话一出,当场就有人知道接下来的事情。
    沈绵也目不转睛地盯着于娘子,等待接下来的事情,这个案子,只有让盛京所有百姓都知道,才能让那一位松口翻案。
    安王问道,“你是何人?”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