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隔壁书屋

手机版

隔壁书屋 > 都市言情 > 花间集 > 分卷(52)

底色 字色 字号

分卷(52)

    哥哥,我们找地儿躲雨吧?花千宇装模做样地望了望四周,才把目光放在安明熙脸上,也才发现安明熙也在看他这副表情不像是在生气。
    花千宇张了张口,见安明熙没有躲避他的目光,才出声:哥哥没有生宇的气?
    安明熙悠然问:为何要生气?
    既然没生气,哥哥为何不理我?
    安明熙没回话,反问:往后还敢胡言?
    不敢了不敢了,花千宇笑逐颜开,也不管那雨了,一把将安明熙抱进怀里,哥哥肯信我就好。
    安明熙无奈,道:大庭广众之下成何体统。
    花千宇不依:山林野路怎么算得上是大庭广众?何况宇这般喜欢哥哥,漫漫长路若连一个拥抱都不能有,宇不得寂寞死?
    听闻这番告白,安明熙低下热了的脸,抬起手,正要回以拥抱之时,他顿下动作,转而抬起手,放在嘴前咳了一声,是在警示花千宇,也是在告诫自己不可被带偏。
    抱够了吗?安明熙问。
    不够,花千宇反而抱得更紧了,方才真以为哥哥不要我了哥哥若是回头看一眼,不定还能瞧见宇在掉眼泪。
    安明熙要是回头了,就能发现这不定二字便是指这事没发生了。但花千宇说得真切,安明熙内疚,想着不理人的自己确实过分,于是犹豫过后,他还是回抱了花千宇。
    感受到安明熙动作的花千宇心满意足地嗅了嗅安明熙颈间的香气,抬起手,手掌扶着安明熙的后脑勺,借此也为安明熙挡去几片雨。他看着前方,视线从撑着伞走来的琉火转到夹在仆从间的那两名生人身上。他记得他们的面孔,是茶棚里的那两名茶客。少年大大方方地对上花千宇的上视线,而老人则唯唯诺诺地站在少年身后,看样子不像祖孙,倒像主仆。
    等琉火的手上的这把杏黄色的油纸伞撑在两人头顶,花千宇松开了安明熙,接过伞,与安明熙合撑。
    他们是?
    安明熙顺着花千宇的目光转身,也瞧见了那两人。
    是来打听人的,他们问我们可否听过一位名唤钱文景的公子。
    你们怎么说?
    琉火回道:说了不曾耳闻,但事发突然,担心来者不善,便没有就此放走。
    好。
    话音落下,花千宇朝安明熙微微一笑,两人并肩朝那两名生人走去,而对面那行人也朝他们走来。
    这场雨没再变大,甚至还小了下来,因此除去花千宇和安明熙,也没人撑伞。
    花千宇问二人:你我素未蒙面,怎么想到找我们问人?
    少年朝他作了一揖,道:听郎君们的口音是洛河一带的人,更有可能出自洛京。
    哦?凭口音确认?
    海逸自幼伴着家父从商,接触过不少来自洛京的商帮。
    你找钱公子何事?
    闻言,蓝海逸眼前一亮,问:你可认识?
    花千宇对此不作回应,反问:你找上我们,仅仅是因为我们自洛京来?
    蓝海逸点头:钱郎参加了今年的科考,若高中,若你们出自洛京,也许有所耳闻。
    你可是他的家人?
    不是也算是,看得出他们对自己的戒备,蓝海逸只好细细讲诉,家姐蓝玉溪年前伴着钱郎上京赶考,至今没有音讯,海逸正欲上京寻其影。
    是玉儿姑娘的弟弟。
    倒真巧了要将实情透露吗?如果他知道姐姐已经死了
    犹豫再三,花千宇还是选择将死讯告知,因他认为不该给人以虚幻的希望,使之耗费人生去找或者去等一个不存在的人。
    听闻姐姐的死讯,蓝海逸备受打击,在脑中将花千宇的话不断重复后,再度确认:死了?
    是。
    怎么会?你骗
    蓝海逸收起话,因他知晓花千宇没有骗他的必要。他转而道:也许只是重名,你怎么知道
    花千宇打断他:只因杀死她的正是钱文景钱公子。
    蓝海逸低下了头,瞧不见表情。
    花千宇接着道:收埋玉儿姑娘之人乃长惜院的仙儿姑娘,若想祭拜,你可向仙儿姑娘询问下落。
    花千宇也无能说出安慰的话,于是他对东泰远他们道:走吧。但一行人没走两步,蓝海逸便出了声,问:我想上京状告临安县令与杭州刺史,我该怎么做?
    从其他人对花千宇和安明熙的态度来看,二人不会是寻常百姓,且花千宇唤蓝玉溪为玉儿姑娘,蓝海逸想他不是坏人。
    花千宇转身,问:为何?
    临安县令陆必行与强盗勾结,纵容强盗杀我家人,夺我家财。大哥起一纸状书上告杭州刺史金井,却被以诽谤之名收入大牢,至今生死未卜。蓝海逸红着眼,每一字都是带着愤恨从口中蹦出。
    为了救兄长,他只能孤注一掷地相信初见之人。
    可有证据?
    蓝海逸攥紧了拳头:无。
    可有罪状?
    蓝海逸走来,从衣襟中掏出一纸诉状,将之递给了花千宇。花千宇打开,纸上是用血书写的罪行。
    安明熙问:去杭州吗?
    花千宇收起血书,道:去,但不是现在。
    作者有话要说:
    五岁前的记忆乐洋脑中已然模糊,但乐洋受其影响走到了今天。
    即便生活困苦,也遭受不少白眼,但乐洋是被爱着长大的,所以他爱这个世界,他想做个好人;他不想再一次失去爷爷和姐姐,所以他下定决心要保护公子和离忧;他目睹过姐姐的悲惨,所以即使过去的他与离忧没有太多羁绊,那几乎窒息的痛苦还是压在了他的头顶,于是他潜意识里便认为自己必须拯救、保护离忧,过量的悲悯也让他对离忧一再退步,甚至顺从。
    他和乐离忧都有些不正常。好在乐洋的不正常恰好和乐离忧的不正常契合,不然他们的故事,大概会很虐很虐。
    第65章 065
    花千树的别院里修了新景,其中就有座小小水池。小池仅成人用双臂围圈那般大,边上设了三座同样缩小了的假山,嶙峋怪石高低不一,堆砌起来仿若天然一景。这块地修得低,池水从主院□□的水池导来,引来的水从假山间流下,水流不大,却让假山霎时活了起来。这山与水配上青葱草地以及繁星点缀夜空一般生在绿地上的朵朵小花,可谓巧夺天工。
    在这微缩的天地旁有一大花盆,盆上栽着一株丁香树,树上开着丁香花,再往旁去便是一道木阶梯,阶梯连接着凉亭。阶梯小腿高,一臂长,走得急的话两步便登上去。四条圆柱支起的斗尖式的亭顶下摆了一张独腿的木桌,木桌周围围着五张圆鼓凳。此时,隔桌相对的两张凳子各坐了一人,两位丫鬟在他们身旁伺候。
    花千树品了口热茶,道:哥,你可知我为何将于昊留在身边?那对着花千墨却涣散的双眸中似乎藏着哀戚与深情。
    像是预料到了花千树接下来会说的话,花千墨的眼皮跳了跳。
    片刻的沉默过后,花千树放下茶杯,淡淡道:我喜欢男人,哥,我没法与女人成亲。
    丫鬟喜鹓咬着舌尖为二人满上茶。
    花千墨丝毫没有震惊的样子,端起茶杯,吹了吹这杯热茶,淡然应对:那就娶他吧。
    闻言,花千树打了一颤,热茶从手中瓷杯溢出。
    喜鹓喜凤对视,一人咬着舌尖,一人掐着大腿,努力让自己的神情保持严肃。
    他叹了口气,垂下了脑袋:哥,虽然我的心是男人的,但我的身体却只对女人有反应我不想背叛妻子,所以我不会娶任何人,我也不会告诉于昊,我爱他。
    花千树抬头,眼里好似有泪光,一副可怜模样。
    花千墨臼齿紧咬,忍住掀桌后把花千树摁在地上打一顿的冲动。他深吸了口气,试图平心静气道:既然那东西无法受你的心意控制切了吧。
    丫鬟喜凤忍不住发出一声鼻息,随后抿唇,用力掐了一把的大腿肉,她憋着笑,也憋着泪。她低下头,努力拉下嘴角,不让嘴角扬得太高,但受她影响的影响的喜鹓因为憋笑过度,表情已经逐渐狰狞。
    先有大哥冷酷无情的言语,后有丫鬟毫不配合的笑声,花千树的眉头抽了抽。
    花千墨问:说来,真有人会被你这一套说辞欺骗吗?
    花千树收起一身戏,手肘支在桌上,手心撑着脑袋,腕骨靠着耳尖,下巴微扬,仍是一副玩世不恭的姿态。他说:你情我愿的事,怎么到了大哥嘴里我就像个采花贼?
    你情我愿?花千墨真觉得和二弟说话令他头疼,既然如此,劳你勿在他人主动邀请共度良宵前说任何引诱性质的言语,也请清楚告知她们你不会纳之为妾,遑论正娶做得到吗?
    花千树迟疑了。
    你想要让人再给你添一双儿女吗?
    想到自家的两个小不点,花千树还是不情愿地答应了。花千墨比他大了三岁,虽年龄差距也算不上大,但因花千墨的责任心自小便重,常对他百般照顾,更是悉心教导。当初他不想入仕,选择从商,花千墨虽不喜此番决定,一再让他好好考虑,但最后排除万难给予的支持的也是花千墨。因此种种,花千树对他很是敬重。
    花千树叹了口气,遗憾道:大哥果真越来越像爹了。
    像爹不好吗?若是千宇学了你的德行,我便把你关在祠堂里,让你吃一年的斋,念一年的经。
    花千树放下手,坐姿忽然端正了起来,他为自己抱不平:千宇不学好,为何是我遭殃?
    花千墨静静品茶,没有要解释的意思。
    花千树长叹一气,摇了摇头:偏心啊,偏心。
    月前凉亭移栽了两棵桃树,也许是还未能适应新的环境,,八月了也结不了几个果子,结了也是小小一个,味道酸涩,入不了口,但挂在枝头就好似几个小灯笼,在繁茂的深绿色桃叶的衬托下尤为可爱。
    亭外,满树的丁香花飘来浓香,徐徐的风拂来,将花香吹散,鼻尖下的茶味便更清晰了些。
    秋风正好,阳光正好,忽而让人有了外出的心思。
    花千树放下茶杯,道:我去一趟花满楼。
    说到花满楼,花千墨不由无声叹气,叮嘱:不要乱来。
    这是自然。
    花千树正要走,方离了位,便闻有人匆匆赶来,回头一望是本该留在常州的乐远,一时讶异。
    乐远走上凉亭,对着两位公子抱拳鞠躬后,从怀中取出一把折扇和两封信。
    花千树用食指和拇指推开这把熟悉的折扇,扇面赫然出现的火树银花四个大字,显然是自己手笔。他坐回原位,撕开写了壹的信封,取出其中信纸,打开。
    见花千树严肃的模样,花千墨问乐远:谁送的信?
    乐远摇头:那人是让小厮转交的,没看到来人,据说是名魁梧的男子。来人借小厮之口转告,点名让我速速把信连着扇子物归原主,并告知注意安全。
    注意安全?
    花千墨沉思,本以为又是花千树的桃花劫,但那人竟然指名让乐远交信,显然不只是知道个名字而已,更是了解乐远能借着这点讯息以及花千树的信物确认来人非是闹事。加之还明示此行危险这事定然非同小可,也不怪会找上武功上佳的乐远。
    如何?见花千树读完了信,花千墨问。
    是小弟。
    花千墨浑身一震:千宇?发生何事?
    既然郑重其事并选择不露面,必然不只是寻常家书。
    南下一行受人跟踪,遭逢暗杀。
    花千墨的脸霎时便白了,急问:无恙否?
    暂时无恙,正欲回府。花千树捏着信纸的食指和拇指又紧了几分,此信意在托父亲将另一封信交于天子之手,并求得天子谅解,允他们提前回京。
    花千墨问乐远:信是何时到你手上的?
    九日前巳时。
    九日之久,生死难料担忧抗旨受责,却不惧被指控徇私的风险将信件托付给父亲转呈,定是怕宫中存着眼线。
    花千墨捶桌而起,压抑着烧心的愠火对花千树道:信给我,我去找爹。
    近午十分有男子骑着马儿入城,直达花府。
    伯尹将消息转达给卫忠良之时,卫忠良正在用蒲棒逗笼中的红色鹦鹉,鹦鹉在笼中跳来跳去,有时还会去咬蒲棒,但没有发出任何叫声。卫忠良喜欢这只鹦鹉的原因也正是因为它这不能说话的先天缺陷。
    怕是这会皇帝已经知道了,伯尹道,接下来该怎么做?
    卫忠良闻此也不着急,他将手中的蒲棒放在鸟笼中,转身面对伯尹,道:但看陛下如何做吧。
    伯尹欲言又止,好一会才问出声:卫澜该如何?
    澜儿?
    卫忠良哀叹一声,像是在为卫澜感到难过,然而他的话语里却直接忽略了卫澜的生死:对陛下来说,是四皇子重要,还是恭亲王重要?若王爷与陛下的关系并不如外人所见那般好,在澜儿被处决前,王爷也只能自求多福比起王爷那边,现在该注意好王孟的动向。
    是,主上。
    退下吧。
    四皇子那边
    卫忠良皱了下眉头,冷然:事到如今,能杀就都杀了吧,杀不了就别留下多余的把柄局势如何,我相信你能好好判断。
    是!
    抱拳跪拜过后,伯尹退下。
    将写着贰字的信封撕开,瞧见父皇二字,安清玄知晓写信之人是安明熙。信上客观地将南下发生之事仔细罗列,丝毫不提及安明熙与花千宇二人的推断。信尾安明熙为抗旨一事致歉,并强调回京的决定出自他对自身安全的担忧,请求安清玄责罚的同时,也请求安清玄不要怪罪花千宇。
    第一次读信时,安清玄庆幸安明熙有活着归来的把握;第二次读信时,安清玄看出了安明熙对他的生疏。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