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隔壁书屋

手机版

隔壁书屋 > 历史军事 > 总裁在后宫崛起(穿越) > 分卷(170)

底色 字色 字号

分卷(170)

    问话的嫔妃听说之后,非常高兴,眼见着脸上都笑成了一朵花儿,她给高悦郑重行了一礼,临走之前,她对高悦道:毕焰君,这后宫里的人都说您为人严厉,但我觉得,因为有您在,我们这些人将来说不定有一天能从这里走出去!我会好好去考太医院,就算最后没考上,我这辈子都没有什么遗憾了。
    高悦看得出来,这位嫔妃说得这些都是她的心里话。但也正因为高悦知道这些都是真话,反而心里不好受。
    这天晚上,高悦问周斐琦:你说咱们能不能把后宫里那些姐妹兄弟都放了呢?
    周斐琦双手交叉,枕在脑后,闻言叹息道:我也想啊,可这事没那么容易。得先把那些大臣们解放思想才行啊!
    我觉得要解放他们太难了。还不如找个机会,一刀切算了。就想这次招女郎中一样,直接打他们个措手不及!高悦说着,还向上空挥舞了一下小拳头儿。
    周斐琦一把抓住他在上空乱挥的手,侧了个身,望着高悦道:除非给他们一个更加爆炸的关注点,否则那些大臣们绝不会善罢甘休。这事儿,你就别操心了,我来运作吧。
    也行吧,我最近不知怎么了,老是犯困。我今天中午在衙门里,趴桌子上就着了。你说,你是不是让御膳房给我吃了什么奇怪的东西?
    我哪儿会让他们给你吃什么奇怪的东西?周斐琦笑,又道:一定是小家伙看不下去你这么不管不顾,又开始管你了!
    他,他怎么能这样?高悦不满地抱怨了一句。
    这句话也就刚说完,高悦突然愣了一下,随即笑起来道:他还会抗议了!
    嗯?怎么了?周斐琦好奇追问,高悦却怎样都不肯说。周斐琦就挠他痒,极阳殿里一时充满欢笑声
    第二日,高悦到了户部计司,便叫来齐素,询问水利知识考试的卷子他准备得怎么样了。
    齐素道:我一共做了三套,第三套还差一点儿就能完成。
    再给你一天的时间,后日务必把试卷带来给我过目。高悦道。
    齐素领命回去,连夜加班。他甚至为了保险起见,那三套卷子,在交给高悦之前,还特地请教了一下他爹工部尚书,听过了他爹的意见之后,他又把那卷子完善了一遍,这才拿过去交给高悦。
    高悦看完之后,觉得这三套试卷可以再综合一下,尤其是要增加一部分数术的考试内容,不过这些计算题,仅是工部恐怕还不够,于是他就让齐素去钦天监,找懂算术的人再合力出一份试题。
    其实这些事,高悦加个班儿就能搞定,可那样的话就不叫培养人才了,就目前来看,计司如齐素等人的成长显然是更重要的。
    毕竟,计司如今也就十来个人,这些人必须尽快成长为独当一面的大将,高悦这个帅才能腾出手来干别的。如今看来,成长最快的是齐鞘和梁辰,这两个人一个是在高悦下乡期间,主动承担起了京城计司粘合剂的角色,虽然齐鞘当时站出来的目的是为了替高悦守住刚成立不久的计司,但在这个过程中他一直在承担,也正因这份担当,令他不知不觉快速成长了起来。
    梁辰与齐鞘的成长方式不同,他是被高悦扶着一点点在赵家村站稳脚跟,属于从开荒中趟出一条路的典型。如今,赵家村计司下乡小组,不仅梁辰成长飞快,就连程章和郭无水的觉悟和工作的主观能动性也要比京城里的其他人强一些。
    高悦回京之后,再度直接管理计司,而后,他就发现,这边的员工和赵家村那边的几位在工作的主动性上差距甚远。所以,他回来之后,第一件事就是拉出了齐素这个人,给他分配工作,然后一步步点拨他,让他的行动,间接地影响计司里的其他人。另外就是,计司二人一组去赵家村下乡实习。
    如今第一波去过的鱼笺石和陆淼已经回来了,这两人回来之后,工作状态已能明显看出积极主动了太多。看来,是被赵家村那边的同事们给刺激到了。
    能达到这个效果,高悦觉得很满意。
    计司在高悦的掌控和引导之下,一步一步正在走上正轨。
    这些天来,高悦累虽累,心中倒很是满足。尤其是子弦道长回宫后,主动抓起了御医选拔的事,这件事不需要等春闱,高悦给子弦留出了一个月的筹备期,统一选拔的时间就定在了年关之前,也就是腊月初一。
    计司的工作进展顺利,东海的战事和北疆的交涉也没同样顺利。昨天高悦听周斐琦说,李景专门指派了一艘军舰的所有将士转为军商身份。这一舰士兵约有千人,已经在专门负责镇东水军在战期间的后勤补给工作了。
    就目前来说,计司药堂还没有全国推广,这第一批军商的运营模式就像高悦最开始和户部李尚书说得那样,是在向大周的官府买粮和药材,以件计薪的形式赚取报酬,目前来看还没有出现任何问题,运作良好,将士们对这种薪酬方式还很好奇,不过第一次领到钱之后,他们的工作热情明显比最开始要高涨许多。
    李景在给皇帝陛下的密报中说,目前已经有军商的将士们在向千岛国的百姓买粮买药了。他认为这是个良性的发展势头,有利于促进被收回的岛屿上的岛民们恢复生产,大周的军商制度相当于是给了这些刚刚摆脱倭寇残暴统治的岛民们一条崭新的财路!很多岛民现在都称大周的军商将士们是送财将军!
    周斐琦在回复李景的密信中,给他下了指示,让他尽早实现千岛之战中物资的自循环共给。原话是让他以岛养兵,以兵救岛。
    千岛之战,因陈家军深得百姓之心,目前开战近三个月已经拿下了二十座岛屿。之所以能进展得这样快,是最近出现了许多岛民和陈家军里应外合的现象。有一句说得好,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谁是真心对待百姓,无需多言,民心会自动靠过来,正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千岛之战便是个活生生的例子。
    高悦听说这件事后,问周斐琦:千岛那边还有多少岛没有攻下来?
    周斐琦道:还有两百。
    高悦算了一下,说:照李景现在这个速度,还得一年多。
    嗯,不过,人心所向,李景攻下千岛全境,只会越来越快。周斐琦道。
    高悦道:倭寇奸诈狡猾,我就担心他们驱使蛊虫再弄出些阴险的布局,给李景下套,咱们还是得提醒下李景别掉以轻心才行。
    这个你可以放心,赤云道长不是就在李景那边吗?有他老人家在,这次倭寇的蛊虫恐怕不会那么好使了。周斐琦安慰高悦。
    哦,你这样一说倒也是啊,高悦点了点头,却还是有些忧心,说:可我还是担心赤云道长一个正派的老人家,太势单力薄,那些倭寇可都是没下限的玩意。道长别再斗不过他们!
    第144章 冬至一候
    周斐琦这次认真的想了想,道:那我还是再发函提醒他们一下吧。
    高悦听他这么说,心中稍安,又想起了北漠的事,笑着问他:那个沙土粘合剂还真让张书仁给做出来了?
    他确实是个人才。我只是跟他说了个方向,让他在提炼化肥的时候留意着点儿,没想到真能做成。说起这个,周斐琦也十分感慨。
    高悦道:所以说华夏古代的人的智慧可不容小觑,这个沙土粘合剂在咱们那个时代也是最近几年才刚发明出来的吧。
    嗯。周斐琦道:有了这个粘合剂,改造沙漠会变得非常简单。北漠人有了可以耕种的土壤,也就不会总惦记着大周的土地了,这样一来,战争爆发的概率也会大大降低,确实是一项惠泽万民的发明。
    科学家真伟大。高悦笑道。
    周斐琦没言语,却是微笑着看了他片刻。有一句话,在这一刻跃上了皇帝陛下的心头你也很伟大只不过,这话说出来会显得不够珍贵,周斐琦宁愿把它放在心里,高悦有多好,他一个人知道就够了。
    高悦担心东海的战事,并不是空穴来风。就在周斐琦给李景的密信送到后没几天,千岛境内便出现了一些自称是送财将军实则是由倭寇假扮的伪军商。
    这些冒牌货,就如一群过境的蝗虫,所过之处杀烧抢掠无恶不作,一时间弄得千岛百姓们人心惶惶,若非李景受了皇帝陛下的提醒,早有防范,一连围剿了数起冒牌军商的作案团伙,将他们现场抓了个现行,恐怕百姓们受此坑骗后将再也不敢买东西给大周军商了。
    不过,经过这事,李景也算是将千岛局势看得更加清晰了如今陈家军万民归心,倭寇和原千岛国的百羽政权对百姓的统治缕遭反抗,单从政权稳定性上来讲他们其实已是强弩之末,之所以还没有彻底退出历史舞台,无非是陈家军还没有打过去罢了。
    看清了这一点,李景便想发动一次大规模的攻岛战争。只是原本千岛之战的方针是以游击形式开局,如今这个模式进行的十分成功,他贸然大举攻岛,结果是好是坏,现在还不好说。但是,眼下是个顶好的战机,错过了实在可惜,李景斟酌再三,最后还是决定想皇帝陛下请战。
    他的请战帖很快便送到了周斐琦手里。这帖子李景写了一天一夜,里面详细分析了当前局势,因此周斐琦看过之后心中便已有数。他不是李景,只看到了战机的宝贵,他还要考虑若是这次全面攻岛失败了,该采取哪些善后措施。当然周斐琦如今考虑问题的出发点,皆是以民为本,他作为万民之主,得保证即使战争失败也要将伤亡降到最低!
    这一晚,周斐琦在御书房和兵部尚书以及三位国公,就千岛之局聊到了半夜才回去。他们讨论的最终结果是,战,可以。但是要有保障,最低的底限是保障目前已攻下的几十个岛屿上的百姓不再受牵连。也就是说,李景得留下足够护佑这些岛屿的兵力,这种情况下,李景可调动的剩余兵力会受到一定的限制,他必须得制定出灵活且精妙的兵力布局才行。
    这一战,显然是对李景调兵遣将能力的一次考验。
    对于这一点,周斐琦倒并不担心,因为李景虽然年轻,但绝对称得上身经百战,调兵遣将这点能力他绝对有。只是,这次周斐琦为防万一,还是又给李景发了一道密旨,里面写了几种调兵方案,其中周斐琦力推的是:接力连打。
    所谓接力连打,就是在地毯式散射的基础上,再单独准备一支精锐部队做增援。就好比,地图上分散的岛屿有十个,当这十个岛屿同时开战,精锐部队先针对其中一个岛屿做增援,相当于是变向集中兵力点点突破。再根据千岛国特殊的地理环境,拿下一个岛后,精锐部队立刻就近转战另一个岛以此类推。
    这个方案,周斐琦连夜写出来后,当时就飞鸽给了李景。李景看完了密旨,也的确采纳了皇帝陛下的建议,开始迅速着手调兵遣将。
    当晚周斐琦回到极阳殿,高悦睡得迷迷糊糊,问了他一句:怎么这么晚?
    周斐琦说:千岛的战事可能很快就会结束了。
    哦太好了高悦也不知是听明白没有,反正他咕哝完这一句后,翻了个身,没多久就又打起了小呼噜。
    这个冬天注定不凡。
    东海之战之前一直是游击,大周很少有人谈起。可是随着第二场雪的到来,全大周的人几乎都在谈论此事
    诶,听说了吗?千岛国那边打仗了!说是有个陈家军,一夜之间百余艘战舰就像是从海底冒出来似得,把千岛国三分之一的岛屿给同时围了!
    我听说了,陈家军围得都是被倭寇霸占的岛。听说这个陈家军是千岛国的百姓们不堪倭寇欺辱,求了海神显灵,才求来的救兵!
    有那么神忽吗?我怎么听说陈家军原来就是一些民间异士,一开始就打下了几座岛。但是深得民心,后来有许多千岛百姓主动参军,才成就了天降奇兵的!
    你们管那么多干什么?!管他是海神显灵还是百姓参军,总之他们把倭寇打得硫化流水我就解恨了。你们可别忘了,大朝贡期间那些倭寇害死了咱们平京多少人?!这是国耻,绝不能忘!现在有人替咱们报仇,难道不是大快人心的好事吗?!
    唉,虽然倭寇被打我开心,但是想到千岛的百姓正在经历战争的水深火热,我这心里还怪不落忍的!
    说什么呀?那个千岛国就是好东西了?那个百羽什么的
    你们还是别说了吧,我现在想起大朝贡那几天的虫子,我还想吐呢!
    大周百姓热议东海之战,大周皇宫里却在冬至这天,嫔妃们如约来到了永寿宫赴宴。这是太后懿旨,特地为犒劳她们最近制作棉衣的辛苦准备的饺子宴。
    这次的宴会,依旧在永寿宫的福寿阁举行,只不过,经历了由夏到冬,如今再坐在这里的人,早已今非昔比。高悦作为目前大周后宫品阶最高之人,位列太后右手边的首位,其次是有户部计司侍郎身份的齐鞘和菡嫔,再之后是卞术、南宫卷卷、拓跋玉和各宫的美人、尚人等。
    太后坐在正中,望着满殿的年轻面容,心中不知怎的就飘起了一丝惋惜,她无声的叹了口气,又很快收拾好情绪,对玉竹道:既然他们都到齐了,就赶紧上菜吧。
    冬至吃饺子,这是大周的民间习俗。皇宫中,这一天除了吃五色饺子之外,还有一道冬祭菜是必上的特色。这道菜名叫铜汆百兽,是将一整只洗净的白猪,放入大铜锅之中以清水煮熟,之后切成一千个小块儿再雕刻上百兽的图案,撒上调料,用白菜叶包好,再以姜水蒸透。取得是百兽归食府,来年保泰安的寓意。
    这道菜,本是大周皇家一年才能吃上一次的美味,嫔妃们本都很期待,就连周斐琦听说太后今日让御厨房准备了这道菜后,都特地赶来赴宴,他一进福寿阁,还笑着和太后开玩笑,说母后设宴怎么又把朕给忘了?语气中带着点儿埋怨和撒娇,听得在场那一众嫔妃不由都捂着嘴偷笑起来她们是真不知道,皇帝陛下还有如此可爱的一面。
    然而,在这一片和谐之中,只有高悦一人,捂着嘴脸色泛青。他盯着桌案上的一个小铜盆儿,眉头皱得直接拧成了麻花
    那个小铜盆里是九只码得整整齐齐的白菜卷儿,明明在其他人眼里绝对称得上令人垂涎三尺的美味,可是高悦却被这道菜的香味刺激得已经忍出了冷汗!
    太后早在皇帝赶来之前就发现了高悦神色不对,只不过她还没来得及询问,就被一声皇上驾到给打断了。这会儿皇帝落座,太后本要问高悦的情况,可又没来得及开口,就听哇的一声,高悦整个人捂着嘴已经冲了出去!!!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