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隔壁书屋

手机版

隔壁书屋 > 历史军事 > 山里人家 > 第142节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142节

    当初为了拉磨买了一头驴,后来为了算计顾来福又买了一头驴,现在为了拉赃款又买了一头驴,家中除了最初买的那头驴能见人,剩下的这两头驴都是见不得光的,要是把它们杀了顾水秀又于心不忍,怎么说驴也是可以耕田的牲畜,要是杀了也太可惜了,但是一直这么养着也不是办法,万一要是以后被人发现了怎么办?
    顾水秀暂时想不出好的解决办法,只好先把这件事放一边。
    董成虎把驴车上的东西全都卸下来,顾水秀只看到六个封得严实的篮筐,那些书籍和药材古董已经被董义搬进库房了,剩下的这些应该全是金银珠宝了。
    顾水秀眼睛瞪得浑圆,捂着嘴巴惊叹道:“你不是说分了四份?怎么还这么多?就算是最大号的木箱,三箱合起来再分成四份,也不可能装了六个篮筐!”
    董成虎示意顾水秀声音小一点,而后说道:“这里头没有全部装满,稻草和树叶就占了一半了。”
    等董成虎把篮筐里的杂物清理出来,顾水秀终于看到了所谓的金银珠宝。
    里面金子和银子全都混在一起,总共占了三个篮筐,其余三个篮筐里面都是些金银首饰,贵重的玉石,根本不是他们这样的人家消受得起的。
    看来这些东西只能和那两头驴一样,暂时不能见光了。
    至于这些金银倒还好,上面并没有刻着官银什么的,流通起来也方便,两人清点了一下,金银合起来就有一万五千两,够他们丰衣足食吃上好几辈子了。
    再算上那些首饰玉石,他们家一下子从富户升级到了大地主的级别了。
    顾水秀把那些银子弄了一点出来,剩下的和董成虎合力,找了和隐蔽的地方藏了起来,忙完这些已经深夜了,两人这才舒了一口气,安心回家中躺下。
    第二日,左青松一早便带着董云梅和孩子们回去,两人到家后,董云梅才柔柔地问道:“青松,你们这趟出门可有什么收获?”
    董云梅问完,便有些自责地说到:“都怪我,要不是我身体拖后腿,你也不用费尽心思地去冒险,现在好了,有了水秀的办法,我的身体比以前好多了,就算不吃那些名贵的药材也没关系,我撑得住的。再过一两年一定会好起来的,你以后别出去涉险了好不好?”
    左青松揽过董云梅,一脸宠溺地笑道:“你怎么说都好,我都听你的,这次我们出去,确实得了不少好东西,另外也在深山老林里面发现了一些名贵的药材,我都带回来了,以后你要是觉得身子不舒服就弄一些汤药起来喝,我们家消耗得起。”
    能消耗不起吗?光是那些银子就有一万多两了,再加上那些药材,就是天天吃,也绝对能让董云梅身体完全康复。
    另外一边的秦家昨天晚上就归家了,秦大叔为了避免夜长梦多,和秦山秦川编好说辞,只说他们在深山里面发现了黑熊和鹿群,换了一千多两银子。
    郝氏不清楚具体的猎物价格,柳月怡对这些更是摸瞎,秦大叔怎么说,她们就怎么信,一点儿也不怀疑。
    秦大叔当着郝氏和柳月怡的面,把那笔银子分成三份,秦山一份、秦川一份,剩下的归他们老两口,一人大概分个五百两左右。
    柳月怡对此毫无异议,郝氏只是顿了一下就笑着接受秦大叔的安排,她本来以为秦大叔会把这笔银子全都收起来,毕竟秦川还没成亲,他们也没到分家的时候,不想秦大叔竟是直接分成了三份,这么一来便是极其公平,就是郝氏也不能说什么。
    柳月怡拿着那五百两觉得很是烫手,刚回到屋子就立马把银子交给秦山,“这笔银钱你看着怎么用,或者存起来都行,放在我这边我睡觉都不踏实。”
    她本就有五六十两的嫁妆,在山里头也没有用钱的地方,给她管着也是白瞎。
    但秦山说什么都要把这笔银钱交给她,坚定地说道:“我说了要让你过上好日子,你收着便是。你本就是千金大小姐,嫁给我已经是委屈你了,我秦山虽然没什么本事,但我要让你知道,我也是可以让你再过上丰衣足食的日子!”
    柳月怡被秦山的话感动得默默流泪,没有再坚持把银钱交给秦山,反而是紧紧抓着装着钱的包袱,柔声道:“相公,谢谢你!要不是你娶了我,说不得我现在已经是一杯黄土了,既然你要我帮你收着,那我就收着,留着以后给孩子们区媳妇或者别的都成。”
    柳月怡是打定主意不把这笔银钱花在自己身上。
    三家得了银钱全是欢天喜地,只有沈世康对那些银子没有想法,只吩咐杨毅把银子送回沈家,倒是对那些书籍爱不释手,平日早上给孩子们上完课,下午沈世康就陪着孩子们在书房写字,不同的是,孩子们在努力练字,他则在奋笔疾书抄孤本。
    看他那废寝忘食的架势,估摸着这些书没抄完,他都不打算回沈家去了。
    翠竹山的生活又回归到平静,只是众人心中对于那未知的将来都生起了隐隐的期盼,这种期盼不可说,又玄妙无比。
    第二卷 家常篇 第四十二章 过年的准备,送年礼
    顾水秀看着天色,算算时间再过几天缤纷和成海就该回来了,趁着这几天时间,顾水秀收拾了一堆吃的用的让董成虎送去顾家,顺便再去镇上采买一些东西。
    沈世康这段时间为了抄书把他们家的纸消耗得七七八八,这些东西也要采买,只怕就董成虎一人根本就拿不回来。
    如今天寒地冻,山路不好走,用驴车很是不方便,只怕运输这些东西全都要靠人力了。
    另外沈世康在他们家当先生,也要给沈家准备年礼,沈家那样的人家估计看不上外面买的东西,顾水秀又要绞尽脑汁想这些年礼,心下不免又开始发愁。
    顾水秀每年给秦家和左家准备的年礼都是家中的鸡鸭鹅,还有蛋,另外会加上几条鱼或者一些海鲜,加加减减凑个八样,样样分量十足,每年郝氏收到这些东西都笑得合不拢嘴,就是董云梅也直接跟她说过,他们住在深山里,收这些东西比收那些贵重的东西要实用得多。
    只是话是这么说,但真的要给沈家送这些,顾水秀难免觉得挂不住。
    最后无法,她只好舔着脸从杨毅入手,旁敲侧击了一通,杨毅根本就听不明白,气得顾水秀干脆直白地说了自己的目的。
    杨毅听后尴尬地呵呵直笑,摸着自个儿的后脑勺使命想,零零散散给顾水秀提供了一些有用的信息。
    顾水秀心中有谱,立马转身忙活去了。
    次日凌晨,天还微微亮,山里到处都覆盖着厚厚的冰霜,董成虎已经背着一个大背篓走出董宅,翠竹山大门处已经站着董义和董孝,两人昨儿就得了顾水秀的吩咐,和董成虎一样,两人身后也背着东西。
    不同的是一个人背的是海鲜水产,另一个人背的这是鸡鸭鹅等活禽。
    至于董成虎的背篓里,放着的全是一些干活,有海鲜干货也有山珍,种类五花八门,每样的分量还不少,一下子就装了一整个背篓。
    再加上董成虎怀中的一包银子,正好凑成四样年礼,其实要是细分开来,这些年礼都有十几样了。
    这些东西拿到顾家,董成虎也觉得有脸。
    三人快速在山中穿行,经过这次穿越清屏山的经历,董成虎和董义已经找到了一些技巧,倒是董孝,体质本来就比不上他们两个,又很少出来走动,身上背着东西立马就显出自己的弱势,还要董成虎和董义时不时停下来等他才行。
    三人到了草籽村的时候,董孝已经累得像狗一样瘫坐在地上,董成虎和董义还是一副神清气爽的样子。
    赵氏叫到董成虎很是高兴,连忙招呼他进屋。
    董成虎环顾了一圈院子,皱眉道:“岳母,家里的草棚该修了,这天太冷了,虽然今年还没下雪,但要是随便下一场小雪这棚子可撑不住,等会儿我帮你们修一下。”
    赵氏不时把双手放在嘴边呵气,然后再双手用力的互相搓握,双脚不自觉的跳着小碎步,显得很是怕冷。
    她见董成虎注意到草棚,便笑道:“那棚子就放着一些杂物,一般就是你岳父会去放点东西,我都快忘了那个地方了,等会儿我让你岳父去修补一下就好了,你就别忙活了。”
    虽然赵氏这么说,但董成虎还是不放心,便让董义和董孝放下东西,先去把草棚子修补了,自己则随着赵氏进屋。
    赵氏看到董成虎带过来的东西有些吃惊,往年董成虎虽然也会送年礼,却不会像今年这么夸张,看那满满当当的三大背篓,估摸着东西有不老少。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