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隔壁书屋

手机版

隔壁书屋 > 历史军事 > 重生农门骄 > 第53节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53节

    李廷恩看着万重文挥退下人,自己取出江北道而来的浣花泉水,动作熟练的亲手在炉上烹茶,笑道:“能喝万兄一杯茶,是在下的福气。”
    对李廷恩这些话,万重文并不以为是奉承,他自得道:“廷恩,作诗写文,为兄不是你的对手。可若讲这些小道,你不如我。”说着他脸上添了几分自傲,递给李廷恩一杯茶,“试试。”
    李廷恩素来知道万重文生平有三好,一为茶道,一为美人,一为良驹。一说起这三样,万重文可以与人论三天三夜,被人冠以‘三好公子’的雅号。
    今日李廷恩可不是来与万重文论茶的,因此他喝过一杯之后,便放下茶杯,却没有开口点评。万重文诧异的挑了挑修长的眉,就知道李廷恩来是另有所图了。
    他不由扫兴的放了茶杯,叹道:“说罢,是什么事?”
    李廷恩就将想要酿酒的事情与万重文说了说。
    万重文听说是酿酒,脸上露出了不以为然的神情。
    万家世代皇商,什么都缺,最不缺的就是银子。若是李廷恩这回提的还是诸如梅瓷玻璃这等一看就有巨额进项的生意,万重文还有些兴趣。而酿酒这种大燕管制及严,还要走少府的门路,且天下已比比皆是名酒,一不小心更会触动粮价的生意,万重文就没什么动心的地方了。
    不过看在李廷恩的面上,万重文揉了揉下巴道:“廷恩,只是一个方子,酿酒这事情还得走通许多路子,你不是外人,为兄不瞒你,万家,着实不缺这门生意。你若真想做,为兄就替打通少府的路子,旁的,就得靠你自己了。”
    这话已然十分给李廷恩颜面。等于是万家出银子去收买少府的人帮李廷恩拿一个酒牌。万重文本以为以李廷恩的性子,就算不愿意也不会再说。谁知李廷恩居然摇了摇头。
    李廷恩拎起茶壶,给万重文倒了杯茶,悠然道:“少府之事就不劳万兄了,想必安原县主一句话,少府也不敢有人为难。”
    “孜瞳?”万重文万万没想到李廷恩竟然会将主意打到自己的胞妹头上,他倒并无怒意,若非听闻李廷恩已经定亲,他甚至会觉得李廷恩与万孜瞳有了纠葛是件美事。他诧异的是李廷恩何时认识自己的胞妹,“你见过孜瞳?”不应该啊,孜瞳一直就是在宫里陪伴太皇太妃,轻易不会出宫的。李廷恩也不能进宫,他是在兵部任职。
    李廷恩唇角勾起一抹笑容,缓声道:“我刚去过果毅侯府。”
    “果毅侯府。”万重文喃喃念了一遍,忽然一脸怒气指着李廷恩沉声道:“你找了付华麟!”
    作者有话要说:撑不住了,五千字送上,那啥,缺了一章,明天我起来更,老公一直催睡觉。明早我八点起,大家十一点左右来看吧。
    ☆、第69章
    面对万重文的怒火,李廷恩连眼睛都没有眨一下,他只用一句话就让万重文气势顿衰。
    “万兄,安原县主认识华麟已有三年了罢。”
    “是三年零八个月。”万重文颓唐的扶额,“自从那年付华麟在打马球的时候救了她,她就一直吵着要嫁给付华麟,家里上上下下谁都拿她没法子,偏偏太皇太妃还赞成这门亲事。”说着说着他脸上又添了怒火,“廷恩,你既知道这件事,就不该火上浇油。
    李廷恩只是笑。
    什么是火上浇油?
    安原县主打定主意要跟着付华麟不是一日两日,一件已经持续近四年的感情,并且从未得到回应,这世上大多数人都会不顾一切的继续坚持下去。感情这种事,从来没有任何理智可言。若还有理智,只能是你爱的不够深。
    何况,自宫中的太皇太妃之后,万家奇异的没有再生出一个嫡女,一直到安原县主出生。安原县主万孜瞳是万家的掌上明珠。她入宫,因太皇太妃的辈分,就是王太后都不敢轻侮,京中的贵女人人都要避让两分。这样一个女人,爱上了身世坎坷的付华麟,在所有人都反对的时候,是绝不会回头的。
    面对李廷恩戏谑的笑,万重文气呼呼的将茶当做酒喝进了肚子里。
    “廷恩,你是我的师弟,师兄待你一直不薄。虽说师兄没有读书的天分,如今已回家掌管家业,你也不该站在付华麟那一头。”
    李廷恩笑着冲万重文摇了摇头,“师兄,自你回沐恩伯府接手家业后,便不让我再叫你师兄了。”
    “我不配做师父的弟子。”万重文自失一笑道:“自五岁起,我就被送到师父身边。别人都说沐恩伯府世代皇商,当年就是靠着给太祖出银子打仗才能得到个爵位,后来只会往宫里送女人。我下定决心要在仕途上闯出个名声,让沐恩伯府堂堂正正面对那些世家望族,到头来,还是辜负了师父栽培。不仅如此,连同门的几位师兄都看不起我。我继续将这条路走下去,不过是连累师父的清名罢了。”
    “皇商。”万重文环绕着四周的水榭廊还,嗤笑道:“自大燕开国,沐恩伯府在那些人眼中,就是满身铜臭的人。跟他们站在一起都怕把人给熏臭了。送女人,万家在后宫不过一个太皇太妃罢了。他们这些世家望族,又送了多少族中女子入宫为妃。”他说着恨恨往桌上锤了一拳,“连付华麟这样的杀煞星,都看不起孜瞳。”
    “师兄,商又如何,官又如何。太祖征梁文,是万家变卖家产,在后方征集粮草。太宗年间,邓州大旱,万家号召商人出银赈济灾民。高宗年间,朝廷征北疆蛮族,沐恩伯府为送军粮入北疆,战死十三名男丁。桩桩件件,才换来万家世代皇商的恩典。商能流通南北,官能经国治世。大国小家,官商之用不同。您若自轻,必被人侮。”
    李廷恩这番话说得万重文愣住了。
    “您若自轻,必被人侮。”万重文喃喃的将话念了两遍,忽然仰天大笑道:“好,廷恩,师兄没有看错你。师父门下七十弟子,唯有你李廷恩,一辈子都是我万重文的师弟!”他以茶代酒,与李廷恩痛快的共饮了一杯。放下茶杯后他自嘲道:“自离师父身边后,我万重文自诩效仿前人之风,日日夜夜美酒美人美茶相伴,依旧是在自轻。”
    李廷恩就趁机道:“师兄,您是否觉得付华麟回避安原县主是看不起沐恩伯府。”
    话题回到付华麟身上,万重文脸上就不那么好看了,“廷恩,即便付华麟并非此意,他这命格,孜瞳是万家上下的命根子,我就这么一个胞妹。况且果毅侯府的情形,你颇受师母看重,该比我更清楚才是。”
    说来说去,万重文对付华麟的避讳,除去误解付华麟一直对胞妹万孜瞳敬而远之是看不起万家外,更重要的是就是担心付华麟的命格。这种事情,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只是碍于付华麟是石定生的侄儿,万重文一直便不曾直言,仅仅是沉默的应对外人对此事的揣测,以此隐晦的告诉果毅侯府万家人对此事的态度。
    若在以前,万重文虽与李廷恩这个小师弟交情不坏,还一起做着生意,万重文都不会对李廷恩说出这番大实话。毕竟付华麟的命格同样是果毅侯府的忌讳,更是石定生妻子的心病。李廷恩一直呆在石定生身边,是石定生最看重的弟子。万重文实在没把握李廷恩会不会转身就将他这番大实话告诉了石定生。
    不过今日李廷恩这番话让万重文对这个师弟颇有交心之感,他本是性情爽落之人,也不避讳对李廷恩说这些了。
    李廷恩沉默片刻,淡淡道:“师兄,你方才说宫中太皇太妃对此事颇为赞成。”
    万重文一下噎住了。
    太皇太妃赞成是为了什么,是为了付华麟手中的天破军能在即将到来的朝廷漩涡中保住万家。太后年事已高,皇上亲政在即。太后十几年摄政的党羽绝不会甘心眼睁睁看着皇上亲政,然后他们这些人被罢官,被抄家,被流放,甚至举族皆灭。到时候会引起的风波,几乎如今就可预见大半。沐恩伯府世代在江北道居住不假,万家无人入仕也不假。看起来这些事似乎波及不到万家头上。可天下人,都为一个利字而活。万家富甲天下,到时候又怎能独善其身。太皇太妃在,能仗着辈分护住万家,可太皇太妃,也是垂垂老矣,按着太医的说辞,只怕连今年都撑不过去了。
    若付华麟肯松口,对万家来说,最后还是会抢在太皇太妃崩逝之前听从太皇太妃的吩咐,将孜瞳嫁给付华麟。
    万重文有时候真是受不了李廷恩说话直插人心口的方式,他摇头失笑道:“你啊。”他面色恢复了平静,端起茶喝了一口,摆出一副谈生意的架势,“廷恩,你不是管闲事的人,说罢,这回无缘无故想要酿酒到底是为了什么?”
    “我……”
    不等李廷恩说完,他又道:“别说你是为了姚姑娘,你不多师兄我这样怜惜美人的雅士。”
    李廷恩笑了,“师兄是知己。”他看着万重文,正色道:“师兄可知我早前学过医术。”
    万重文想了想,发现记忆里是有这么一件事,“不错,你说过当年是为了给令尊治腿。可这又跟酒有什么关系?”
    “当然有关系。”李廷恩微笑着给万重文揭开了谜底,“按照姚姑娘信上所书,她母亲陪嫁里面那张酒方酿出来的酒比目前大燕任何一种酒都更烈。”
    “这,这有什么用。”万重文更糊涂了,“廷恩,按照你的说法,这酒在大燕可不好卖,大燕除了那些行军的人,没一个喜欢喝烈酒的。而军营里,除了庆功之时,按律不得饮酒。除了这些从军的,大燕上至宗室勋贵,下到百姓庶民,乃至那些异域行商,喜欢的都是口味温和的陈酿,花酒果酒竹酒,唯独不喜欢烈酒。这酿酒的方子,只怕酿出来无大用啊。”
    “若我没有猜错,正是因酿出来的酒太烈,姚姑娘的生母当初才能将这张酒方当做陪嫁带走,这么多年也没人对这张酒方打过主意。”李廷恩说到这里,想到姚清词信里的主意,不得不对这位素未谋面的未婚妻子生出些许赞叹之意,“姚姑娘的意思,是想将这酒卖给塔塔人,让塔塔人喝过之后,再卖给其它部族。”
    “妙啊!”万重文听到这个主意,眼前一亮,“以前想做塔塔人的生意不容易,这会儿么,塔塔人还在大燕境内数道之内肆虐,只要将酒卖到这些地方,塔塔人最喜欢的就是烈酒,他们自己就能把酒找到。待塔塔人撑不住退兵了,就会自己找上门来做生意。打开塔塔人的口子,别的部族自会闻风而来,还不用担上任何纠葛。”他越说越欢喜,“蛮族人银子是没多少,手里的皮毛金银器却都是好货,这样说来,这门生意也并非不可做。就是要等塔塔人退兵才能正经盘算,前面这段时日,是光投银子了。”
    看着万重文在那里感兴趣的盘算,李廷恩就道:“师兄,姚姑娘的主意虽好,到底有风险。我这里,还有一个法子。”
    万重文诧异的看了李廷恩一眼,笑的意味深长,“廷恩,这就是你先前提起医术的意思罢。”
    “是。”这一回,李廷恩没有再故意隐瞒,“师兄,你也知道,我爹以前就受过伤,后来流匪围城,他一双腿都断了。我唯恐他伤口化脓,就用了一次偶然在医书上看到的法子,制出了烈酒给他清洗伤口。那以后,果然我爹的伤口没有再出现其它的征兆。”
    “烈酒!”万重文目光灼灼的看着李廷恩,身为一个商人,他能最快的察觉出李廷恩这番话的含义。
    “是,烈酒。”其实这就是一个在现代人人都知道的用酒精消毒的事情,但在古代,酒是用粮食造的,连每年能酿多少酒,谁能酿酒都受到朝廷管制,又有谁会用酒去做实验。而且,古代的酒酒精含量太低了,一般的酒是起不到作用的。这也是他当初即便蒸馏出足以消毒的烈酒后也没大肆推广的原因。
    连一般的酒都用不起,反复蒸馏挥发大半制作出来的烈酒,又有多少人舍得拿来清洗伤口?
    而姚清词信中所描述的烈酒烈的程度,终于让李廷恩对制作出能消毒的酒萌发出一丝信心,若非如此,他绝不会连续奔忙在果毅侯府与沐恩伯府之间,使出浑身解术连付华麟与万孜瞳的感情之手都愿意插手了。
    “我在家中制住的烈酒需要将其它的酒反复蒸煮七次,最后得到能清洗伤口的酒十不存一。而用姚姑娘的酒方子,若姚姑娘在信中对烈酒所述并未夸大,这种以粗粮酿制的酒只需再蒸一次,便可作为大夫所用。”李廷恩简短的给万重文描述了一番美好的前景。
    万重文眼中的光芒越来越盛,他搓着手仪态全无的顶着李廷恩追问道:“可能在军中为将士清洗伤口。”这才是最重要的,若能有效遏制军中兵士的伤口溃烂,万家就立下了大功劳。哪怕这酒不挣银子,能为万家在勋贵里面撬开一道缝隙,万家都能源源不断的投银子进去。
    沐恩伯府早就不缺银子了,缺的是勋贵世家们的认可!
    李廷恩对上万重文满怀希望的笑脸,缓缓点了点头。
    “好!”万重文激动的从位置上窜起来,“廷恩,师兄记住你这份情,你放心,酒坊,酒牌,酿酒的匠人,需要的粮食,万家全都包了。”唯恐李廷恩误解,他赶紧解释道:“这酒酿出来,万家占五成份子,只要一成的利。”
    李廷恩很明白万重文的意思,这是要在天下人面前占一个名头,抬高万家的地位。恰好姚清词在信中的意思,也只是希望姚家能借着这件事挣些银子,当然她手上也趁机活泛一些。说起来,姚清词并不了解这烈酒的价值,她只是敏锐的察觉在塔塔人入侵大燕的时候,她这份尘封多年的酒方子很有可能会发挥巨大的价值,因此拿出来跟自己做了交换。
    姚清词本是内阁女子,顾忌甚多,既然这种烈酒的价值已经比原先大大提高,甚至可能牵涉到军中利益。李廷恩也觉得姚清词还是不要露面的好,他没有犹豫,就代替姚清词做主只为姚家与姚清词总共要了一成的分子,自己要了半成。
    万重文起初觉得不好意思,转念想到这种烈酒一旦证实功效后可能在朝堂上引起的风波,他立时就明白了李廷恩意思,改口道:“既如此,沐恩伯府也只有两成。”
    李廷恩没有多言,这件事他能做的就到此为止了。如何取舍,最终还是要看沐恩伯府是否能明白舍得二字的含义。
    回府之后,李廷恩就写了一封信,在第二天一早叫从平从他在京里购置的庄子里挑了一些东西,连带着信给姚清词送过去。
    刘栓拿到东西,还收了从平给的一两银子,不顾其他门房羡慕的眼神,就打发了才四岁的孙子去后院送信。
    刘栓家的出了拿了东西,乐呵呵的给姚清词,“姑娘,您瞧瞧,李公子可真是看重您,这就把信送回来了,还又送这么多东西来。老奴瞧着,别的院里那些人,眼珠子都红了。”
    姚清词放下手中的笔,将尚未完成的夏荷图小心翼翼的用镇纸压好,又理了理裙角,这才在刘栓家的的催促下过去翻检了一番李廷恩送来的东西,然后拿出压在底下的信。
    “姑娘,姑娘,李公子信上说什么,是不是答应大太太在他的产业里头入个份子?”刘栓家的在一旁急得不得了。
    姚清词浅笑着摇了摇头,“没有。”
    “这,这……”满怀信念,没想到兜头就是一盆凉水,刘栓家的觉得有些接受不了,这可不仅仅是姚大太太能不能得偿所愿的事情。在刘栓家的看来,这男人啊,把不把你看在眼里其实没有那么多弯弯绕,啥写诗写文都是假的。这还得看看他舍不舍得为你花银子!天天写几首诗,谈几回琴,那又不能当饭吃,有个屁用!
    她就嘟哝道:“这看着挺大方的啊。姑娘,这李公子要是不答应,大太太那头您可不好交代,要大太太跟端芷院站在一头,您往后可咋办!”越说刘栓家的越慌,就出主意,“要不您再写封信去,把这家里情形给李公子说一说,您看李公子上回送的东西,虽说都是自家产业下的,可到底还是舍得银子的人,您……”
    “奶娘,你别急。”姚清词看刘栓家的脸都青了,拉了拉她的手,将事情的来龙去脉三言两语说了个清楚,“上次我原本就没想让李公子将那些生意让一份利出来。我的打算,是想叫李公子帮我将酿酒的生意做起来。这生意,虽说不像李公子下头那些产业一般挣大银子,给家里多添个进项,家里再俭省些,也够用了。以姚家目前的处境,俱是白身,上头又失了祖父管束,有太多银子,未必是件好事。”
    刘栓家的听得似懂非懂,却觉得姚清词说的有道理。她小声道:“姑娘您说得对,这家里有个进项能养家就成了,横竖您的嫁妆是太太当年早就给您备好了的,锁在库房里,管她是谁,也不管动您的嫁妆。这事儿,您对太太有个交代就是。有那么多银子,还不是给端芷院还有那些姨娘通房的用了,让庶出的那几个多分几分家业。这酿酒方子好,既然是太太早前的陪嫁,您还能分点,大太太总不好都给您吞了。”
    可不是,自己挣那么多银子有什么用,为姚家这些人挣,还是为那些庶出的兄弟挣?
    姚清词端秀的脸上泛起一丝冷淡的笑意,又告诉了刘栓家的一个好消息,“李公子已答应了我,到时候他会出面告诉大伯母,在酿酒挣的银子里分润些出来给我和四哥,毕竟这是娘留下的陪嫁。”
    “阿弥陀佛。”刘栓家的一听眼里就含了泪,“老太爷去前总算结结实实偏了一回姑娘,给您找了这门好亲事。老奴还担心着到时候您要如何去大太太手里抢食呢。李公子愿意出头就成,愿意出头就成。姑娘,您熬个三年,等您嫁到了李家,就轮到这家里的人来看您的脸色了。”
    姚清词闻言,神情复杂的笑了笑。
    外头就传来了姚凤晟的声音。
    “清词,清词,你快出来。”
    作者有话要说:好吧,我认错,*下午一直抽,我上来不了。于是写了这一章又写了三千字左右后,我去看来自星星的你了,o(╯□╰)o。这会儿发现能上了赶紧发一章,待会儿十点左右再发一章,然后还剩一章可能要十二点之后了,顶着锅盖跑。
    ☆、第70章
    “四少爷?”刘栓家的听见姚凤晟的声音,赶紧迎出来,一看姚凤晟的样子,不由大吃一惊,心痛的叫了起来,“四少爷,您这是怎的了,谁打的,您这,这……”
    姚凤晟龇牙咧嘴的进去姚清词面前,姚清词一看他鼻青脸肿的,一面吩咐刘栓家的赶紧带着丫鬟去打水找伤药来,一面骂道:“四哥,你又出去跟人打架了是不是,我告诉过你多少回,如今祖父不在了,你不能再出去惹祸。我们还给祖父守着孝,你这样,叫娘和祖父如何放的下心。你是不是要我天天在家里为你提心吊胆。”
    姚凤晟是姚家一个异类。
    在姚家所有儿孙都努力读书科举讨姚太师欢心的时候,姚凤晟一早就直接告诉姚太师,他想学武,今后去做武将,气的姚二老爷自此以后见到这个儿子就要骂几句。唯有姚凤清,,还真的劝说姚太师给姚凤晟找了一个武学师父,让姚凤晟学本事。
    姚凤晟学了本事之后,总是想着做游侠,在京中与那些纨绔子弟打马球,赌猎物,在京中鲜有敌手,唯一一次比武失败,就是败在付华麟手下。不过若对方人多势众,他受伤的时候也并不少。姚凤晟一旦受伤,从来不会回家让人找大夫,都是跑到妹妹姚清词这里,让姚清词偷偷派人出去买一些伤药回来。
    这会儿姚清词看到姚凤晟又受了伤,更多的是气,却不是急。
    “行了行了,我都知道了。”姚凤晟不耐又有点委屈的道:“这回又不是我出去惹祸,是别人打上了门。”
    姚清词才不信他,“谁会打上咱们家的门,要是打上门,我怎么不清楚?”
    就算是祖父去世了,姚家大不如前。可在这个节骨眼上,是绝不会有人敢来欺负姚家的,更别提打上了门了。再说姚清词很清楚,自己一天到晚都在家里,就算是在后院之中,有人打上姚家的门,自己也不会一点风声都听不到。
    姚凤晟呲了呲牙,“你知道什么,今儿二哥去城外给大哥送东西,就碰上了杜玉楼那王八蛋,他还非要查二哥车上运的东西。这还不叫打上门,我就找人去把杜玉楼给堵了,谁知道那小子最近手上功夫见长,又带了十几个护卫,倒过头把我给收拾了。”
    “你去找杜玉楼了?”姚清词气的狠狠在姚凤晟伤口上按了一下,听见姚凤晟的痛叫声也没有心软,“你还去找杜家的人,我不是告诉过你,不许去找杜家人的麻烦。*郡主被逼到骊山去躲避朝臣弹劾,此时寿章长公主与杜玉楼必然一心怒火,你送上门去杜玉楼没趁机说你意图暗杀朝臣都算是给姚家留了脸面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