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隔壁书屋

手机版

隔壁书屋 > 历史军事 > 重生农门骄 > 第52节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52节

    “你小点声!”刘栓急的一把捂住自家婆娘的嘴,“你以为这儿就我一个人看大门呢!”他横了婆娘一眼,这才慢慢松开手叮嘱道:“知道你心里有怨气,这不老太爷临终也给咱六姑娘打算了。往后日子就好过了,你瞧瞧,这回端芷院不就被打了脸?”
    刘栓家的又啐了一口,不过声音更低了,“等着罢,有她的苦日子在后头。当初咱们太太才嫁过来的时候不也是蜜里调油的?她还装贤惠,要把庶子留下来,还要养在跟前,养罢,往后她才晓得厉害。”
    知道自家婆娘一提起端芷院的二太太就收不住火气,刘栓看她骂的小声没引人注意,倒也不说了,只是摸着袖子里头的信一个劲儿叹气,“就看大太太这回能不能借着李公子那头挣一笔,不说别的,好歹给咱们这些下人的菜里头多添两块肉啊。”
    刘栓家的毕竟是伺候内院的姑娘,虽说是来找自家男人,但也不能在门房久呆。她又嘱咐了刘栓两句,回去伺候姚清词了。刘栓在门房一直呆到吃过午饭,借了换值的机会,给门房管是说要回家一趟,匆匆抄了近道去李家。
    他去的早,李廷恩还在兵部上值,从平这个在京城新上任的管家吩咐李家的门房毛二胖陪他吃酒,还给了几碟子小菜。
    姚家守孝,姚太师又死了。刘栓手里没银子已经多日没有开荤,这会儿一见到酒,眼睛都直了。两杯黄汤下肚,姚家的事情,该说的,不该说的,他全都给倒了清清楚楚。
    听见刘栓砰一声倒在桌子上的声音,从平才从门房的小暗间走出来,吩咐毛二胖,“给他灌点醒酒汤下去,少爷回来得见他,别一身酒气的。”
    毛二胖忙应了,招呼两个人把刘栓扛下去洗漱洗漱好灌醒酒汤。
    从平站在原地想着刘栓说的那番话,嘿嘿笑了一会儿去找了赵安,跟他扯了几句,“赵叔您说说,咱外头人看着以前姚太师以前在朝堂上的做派,哪能想着姚家里头烂成这副德行了,儿孙不争气,只怕咱少爷这门亲事是不能成了。”
    赵安冷冷的瞥了他一眼,“儿孙不争气的多得是。少爷的亲事少爷有成算,要你小子来管。好生做你的总管去。”
    从平被赵安这么噎了一句,冲他翻个白眼,又翘着腿扯了一会儿乱七八糟的话,估摸时辰差不多,就去门口接了李廷恩。
    他时间算的很准,才在大门口站半柱香功夫,李廷恩就坐着马车回来了。他忙上去将姚清词派人来的事情告诉了李廷恩。
    “少爷,姚大太太果然去找了姚姑娘,姚姑娘派了人来给您送信。那下人是姚姑娘身边奶娘的相公,小的让门房的人陪他喝了顿酒,这会儿还醉着,您看是先办公事还是把人给见了。”
    今日李廷恩在兵部的事情并不顺畅。不过李廷恩早就学会对任何事冷静以待,听到几天没有动静的姚清词终于派了人过来,李廷恩倒有些想知道知道姚清词的选择了,他道:“先把人带去善茗院。”
    善茗院是李廷恩见客的地方,让把人带到那里去,从平就知道李廷恩暂时对这门亲事还有一些期许。他当即庆幸先前叫毛二胖去给刘栓收拾收拾的主意。
    刘栓能在李家的下人面前胡吹大气,见了李廷恩,他却一个字都说不出来了,腿肚子只发软。这可是差一点就成了六首的兵部郎中。这位未来的姑爷周岁才十六,官职就比自家二老爷还做管啊的时候都高了,人都说这位姑爷是文曲星降世。星宿下凡就是星宿下饭,瞧瞧人坐在上面喝茶,都感觉跟别的人不一样。
    刘栓砸了咂嘴,看着一身常服的李廷恩闷了半天,才记得把信给掏出来,“李公子,这,这是六姑娘给您的信。”
    从平笑着把信接过来递给了李廷恩。
    李廷恩接过信看了看,顿时觉得有几分惊诧。
    看样子,这位莫名其妙得来的未婚妻,似乎也颇有些意思。他将信压在手边,温和的问刘栓,“姚姑娘在家中可好?”
    见李廷恩关心姚清词,刘栓心里乐开了花,嘴上还要做出一副愁苦的强调道:“自老太爷去了,咱们姑娘吃饭饭不香,睡也睡不好。这些日子又忙着新添的十三少爷绣虎头鞋虎头帽。”说着他还叹了一口气,然后用眼角的余光扫了扫李廷恩。
    可惜李廷恩脸上一如既往是温和的笑,没有任何变化。
    “你回去告诉姚姑娘,事情我都知道了,要她珍重身子才是。”
    就这样?
    刘栓瞪圆了眼睛,这大太太说的事儿成不成,总要给个话罢。知道了,知道了是什么意思?这叫自己怎么回去回话?
    刘栓急切的想要说两句,对上李廷恩那双冷凛凛的眼睛又不敢说出口。后头从平过来给他一带,又给了点碎银,他就更不知道东南西北了,傻乎乎的就被人送出了门。
    从平把人打发走,立马回去听李廷恩的吩咐。
    李廷恩坐在善茗院的厅堂里捏着姚清词送来的那封信笑,他又仔仔细细的看了一遍信,看完之后对赶回来的从平道:“准备马车,去果毅侯府。”
    “少爷您这是……”从平也摸不着头脑了。这接到姚姑娘的回信,不是该先处理姚家的事么,怎的又要去果毅侯府。
    李廷恩没有搭理他,只是淡淡道:“快去罢,天色不早,去过果毅侯府,还要再去万家。”
    李廷恩不想说的事情,连石定生都不会多管。从平就更不敢问了,他很利索的出去叫了赵安,让他将护卫点好,这才出去叫马房的人准备马车。
    果毅侯府离李廷恩在京城买的宅子并不远,小半个时辰就到了。
    听说李廷恩过来的消息,正好在家的付华麟亲自出门迎接。
    李廷恩上京没多久,就差人给果毅侯府送过礼,果毅侯府又在李廷恩的生意插了一脚,还有石定生的关系在中间,付华麟也上过石定生那里几次。说起来付华麟与李廷恩并不陌生。
    付华麟直接把李廷恩带到了果毅侯付狄坚的院子。
    付狄坚得知是李廷恩过来,放下手中正在挥舞的大刀,声如洪钟道:“是廷恩啊,快过来,陪老头子过过手。”
    李廷恩看着那把少说也有三十斤重的偃月刀,笑着奉承了一句,“您是马背上习练的功夫,廷恩不是您的对手。”
    “你啊……”付狄坚虚点了李廷恩几下,接过丫鬟递上的帕子擦了擦汗,“你就跟石定生学的,嘴里一句老实话没有。你们这些读书人!”他说完大刀金马的往竹椅上一坐,端了杯茶在手里猛喝了一口,这才道:“说罢,你来是为了什么事儿?”
    对付狄坚的性情,李廷恩也了解的很清楚了,他没有拐弯抹角,直接道:“是有事情请您帮忙。”
    “说罢。”付狄坚将茶盅放下,做出一副洗耳恭听的模样。
    “侯爷……”
    李廷恩话音还没落地,付狄坚就摆了摆手,立起眉毛呵斥道:“你叫什么,咱们这果毅侯府到这一辈可就没了,你小子,天天叫侯爷是想戳我心肝呢,你就跟着晖昌他们,叫我一声舅舅。”
    石晖昌是石定生的长子,虽说跟李廷恩一个辈分,年纪却比李二柱还大。付狄坚比石定生年岁小了十多岁,也是六十多的人了。
    付狄坚是为了表示亲近之意,李廷恩明白这与他眼下在兵部任职有关联,也没多推拒,就喊了一声舅舅。
    “好。”付狄坚笑了两声道:“喊了舅舅,事情就好办了,有什么事儿,你说罢,看我这舅舅能不能给你办,我要是不成,还有华麟,华麟要都不成,我看你小子也就只能去找你师父了。反正你师父对你,一贯是大方得很。”
    这话说的颇有些意思。李廷恩只能当做没听见,他给付狄坚恭恭敬敬的行了礼,“舅舅,我听说姚家二老爷的原配夫人是果毅侯府的远亲?”
    “姚家,姚二老爷?”付狄坚一听这个,愣了愣,果毅侯府亲戚实在太多了。光是在京城里的真要算,就有半数高门都能扯得上关系,这个远亲,付狄坚一时还真想不起来。
    作者有话要说:家里下午五点多来了客人,用过晚饭这会儿才走。先更一章少的,十一点左右再更一章肥的,抱歉。
    ☆、第68章
    付狄坚扭头就去看站在边上时时刻刻都面无表情的嫡次孙付华麟。
    付华麟碰到付狄坚的目光,一板一眼的道:“祖父,姚太师次媳姓元,是九房三姑祖母与元姑祖父的女儿。”
    “哦。”付狄坚拍了拍额,“这九房都跟咱们出了五服了,九房三十年前搬去剑南道,少说也有十几二十年没人来过京城了。当年你三姑祖母嫁到关西道的时候,元思明还是个白身罢,他这会儿是什么来着?”
    “降州刺史。”
    “绛州。”付狄坚沉默了一会儿,“去了河东道。”他又看着李廷恩,笑呵呵问,“你问这个,是不是为了姚家那小丫头。唉,说起来她娘当初也来过果毅侯府给我问安。不过姚广恩那老匹夫,一贯跟咱们这些勋贵走的远,后来人也就不过来了。”
    李廷恩只是从姚清词的信里知道果毅侯府与她母亲有亲戚关系,没想到当年她生母还曾来过果毅侯府。他笑着答付狄坚的话,“是,姚姑娘告诉我,她外祖家有一门酿酒的手艺,当年当做陪嫁一起带到了姚家。如今姚太师去了,姚家上下都是白丁,姚姑娘想将酿酒的法子拿出来,给姚家添门营生。”
    付狄坚没想到李廷恩是来说这个。他愣了愣,大笑了几声指着李廷恩道:“你啊,金童子找了个金媳妇。姚广恩这老头子临终做得这门亲事,倒是没挑错人。没想到啊,姚广恩以前端着架子,只肯靠着皇庄和几个庄子还有写字画维持家计,如今他的孙女儿倒是比他脑子活络。怎么,姚家的皇庄收回去了姚家日子不好过了?”
    看出来付狄坚与姚广恩之间似乎有些不对付,李廷恩就不接话。
    好在付狄坚本来也不需要李廷恩接话。
    “别人嫌弃铜子臭,老夫是不嫌弃的,老夫还得想着以前那帮跟这一起出生入死的兄弟。你小子,往后有挣银子的买卖尽管给送过来。”付狄坚豪气万千的抬了抬手,“不过你这会儿可是做了官,你那师父就乐意让你出来又做酒的买卖。小子,要想酿酒,可得去少府领牌子,老夫在少府一个人都不认识,你找老夫做这生意也没用。”
    李廷恩就笑着看了看跟一棵树一样立在边上从头至尾哪怕连手指都没有动一动的付华麟,“舅舅,您不行,华麟可以。”以前李廷恩一直都称呼付华麟一声付兄,眼下碍于辈分,却只能叫华麟了。
    付华麟依旧没有动弹,就像是没听到自己的名字。
    付狄坚看了看板着脸的孙子,又看看李廷恩,嘿了一声,“这小子,他一天到晚就呆在天破军,认识的只有天破军里面那些兵。”
    “我听说沐恩伯府的安原县主颇得太皇太妃疼爱,如今还养在太皇太妃的清宁宫。”李廷恩没有直接回答付狄坚的话,反而说了一个看起来毫不关联的安原县主。
    正是这个安原县主,让付华麟的脸色变了,他目光不善的偏头看着李廷恩。
    李廷恩半点不受影响,冲乐的合不拢嘴的付狄坚问,“舅舅,如今您觉得华麟可还能帮得上忙?”
    “帮得上帮得上。”付狄坚捋了捋胡须,笑呵呵指着李廷恩道:“你小子,才到京里多久,连安原那小丫头追在华麟身后跑都知道了。也罢也罢,既然姚家那小丫头是你未过门的妻子,又与我果毅侯府沾亲带故的,还打算给我果毅侯府送银子,我就叫华麟用一回美男计。”
    “祖父!”付华麟这次终于忍不住了,他压在刀柄上的手背上鼓起了青筋,情不自禁朝前迈了一步。
    付狄坚没有理会他,只是神色淡了些,“华麟啊,听祖父的话,安原那丫头是个好孩子。她家里虽说是皇商,可世袭沐恩伯的爵位,论起来,咱们家这爵位虽是侯爵,到祖父这一代却就没了。她是万家的掌上明珠,又是县主,配得上你。”
    当然配得上,正因太配,自己才决不能娶她!
    付华麟痛苦的闭了闭眼,垂头哑声道:“祖父,我……”
    他解释的话尚未说出口,付狄坚就很粗暴的打断了,“不必再说了,就按照祖父说的做。你也知道,咱们付家面上光鲜,可要养那么多在战场上受了伤的兵士。要不是廷恩给了门好进项,果毅侯府的日子也不好过。祖父老了,还不知道能活几年,等我一闭了眼,依着你爹还有你大哥的性子,是不会管那些伤兵的。你把酿酒这事儿接下来,等少府那边酿酒的牌子一下来,祖父就私下给你五千两银子当本钱,往后那些伤兵就是你的重任了,你得把这事儿扛起来。就为这,你也得给祖父娶个能挣银子的孙媳妇。”说罢不肯再给付华麟说话的机会,直接挥了挥手,“这就去找安原罢,你是天破军左都督,要进宫,便宜的很。”
    付华麟看付狄坚躺在椅上,一副不肯再听任何话的模样,就知道付狄坚下定了决心,他攥了攥刀柄,无奈的转身离开了。
    等他一走,,付狄坚就睁开眼望着他的背影重重的叹了口气。
    果毅侯府的事情,石定生也给李廷恩说过。不仅是石定生,石定生的夫人付氏因李廷恩将梅瓷生意给付家分润,对李廷恩印象大好,也在李廷恩面前嘀咕过两次,还有石定生的女儿石琅嬛,更是快人快语。
    因此李廷恩一点都不奇怪付狄坚这位沙场老将此刻脸上流露出的黯然和痛心。
    “舅舅,您放心,华麟心有丘壑,将来必会有一番前程。”
    面对李廷恩劝解的话,付狄坚苦笑着摆了摆手,“你不是外人,老头子就不瞒你了。华麟这孩子,自小就是在我跟前养大的,他就是太有丘壑了,面上看着跟块冰似的,实则重情重义,老夫就怕将来一闭眼,他要一辈子被家里这些人踩在脚底下。”付狄坚说着自嘲的笑,“老夫以前还打算筹谋筹谋,将着爵位再传个两代。可看家里这幅样子,能撑得起爵位就是华麟。偏偏爵位给了华麟,不是疼他,是害他。那个逆子,眼里就只有华麒,根本就不把华麟当他儿子。”
    付华麟的身世与屈从云颇有几分相像,付华麟也是寤生。只是屈从云是屈家为了掩盖其母的身份,才对外宣称屈从云是寤生,不被屈大太太所喜,故而送去外地近一年。而付华麟,是真正的寤生。
    当年果毅侯府大夫人崔氏身怀双胎,临产之时长子付华麒顺顺利利降生,轮到付华麟,却成了寤生,崔氏痛足两日两夜,最后难产生下付华麟便去世了。付狄坚的夫人乃是崔氏的嫡亲姨母,得知崔氏难产死去后急急忙忙要赶过来,那时正是冬天,果毅侯府上上下下都在着急崔氏的状况,地面上的雪没有清扫干净。抬轿子的人脚下滑了,轿子一倒,付狄坚的夫人身子骨一贯也不好,从轿子里摔出来后第二天也去世了。付狄坚那时在外领兵,其子付嵩原找了个道士来给付华麒与付华麟算命。
    付华麒命格不好不坏,付华麟的命却被道士算出是克亲命。付嵩原想到母亲与妻子的死,对道士的话深信不疑,要将付华麟溺死。还好付狄坚得知家里的消息请旨赶了回京,阻止了付嵩原,这才救下了付华麟一条命。可即便如此,付嵩原无论如何也不肯将付华麟带在身边,续娶之后,更禁止继室与其余的儿女接近付华麟。付狄坚前面三个儿子都死在战场上,只剩下付嵩原这个小儿子,付狄坚对付嵩原狠不下心,也管不了,无奈之下,只得自此将付华麟带在身边寸步不离,唯恐一眨眼孙子就被儿子亲手扼杀了。
    付华麟跟在他身边,十三岁就上战场,十五岁就活捉西疆鞑靼王子,十七岁回京中了武状元,成为天破军左都督。功成名就的付华麟却一直到如今二十有四,依旧孑然一身,只因他的命格,被果毅侯府上上下下视为眼中钉不说,京中更无人敢嫁。也是因此,自从得知安原县主对付华麟有意却被付华麟严词拒绝后,付狄坚就开始日日夜夜盘算着想法子让付华麟答应这门亲事。唯有这样,他以后才能真正的闭上眼。
    李廷恩沉默了一会儿,安慰付狄坚,“舅舅,您放心,安原县主年已十六,再拖两年,若是安原县主执意不愿出嫁,以华麟的脾气,他不会置之不理。”
    “唉……”付狄坚一个劲儿的叹息,“这孩子,就是倔。我叫他搬出去住,省的那逆子他们日日夜夜就在他身上想法子找好处他又不肯,说担心我这把老骨头。廷恩,他与你还算说得上两句,你有空,要多替老夫看着他。再有,将来老夫闭了眼,你要把他当亲外甥,不可就此疏远了。”
    付华麟是个重情重义的人。即便对他有时候对付家人一味忍让的做法李廷恩并不赞同,可李廷恩却绝不会厌恶这样的人。他今日之所以来找付狄坚,一半是顺着姚清词的意思帮她一把,一半就是想在付华麟背后推一推,给他找个光明正大接近安原县主的理由。听到付狄坚这么吩咐,他当即含笑应下了。
    “你小子,对这些道道倒是清楚的很。”担心过付华麟,付狄坚忽然将矛头对准李廷恩,“姚家那情形,也不比老头子这里简单罢。你这是要拉那小丫头一把,看不出来,你小子还挺多情。”
    多情?
    并不是,只是没想到自己用钱财去试了姚清词却试出这样一个结果罢了。姚清词的确答应了给姚大太太添一门财路,不过用的却是自己母亲从娘家带来的酿酒方子,她又在信中点名要来找付家人联手,想必不仅是为了挣银子多个帮手,更是想给自己找个靠山。与有亲的果毅侯府重新走动起来,就能有力的遏止姚家上下放在她身上的贪婪之心,还能保住她在这一门生意上该得的银子。虽说她提出酿酒成功要把银子全给姚家公中做家用。可方子是陪嫁,又有果毅侯府出面,姚家上下谁又敢将她的那一份贪了。不仅如此,还给了自己无法挑剔的答案并且送了一份大大的人情。
    当然这一切还都需要看看姚清词那份酿酒方子是不是真的如她所说,能酿出可以让勋贵世家们都赞不绝口的美酒。
    付狄坚见李廷恩没答话,以为他是不好意思,就乐道:“你呀,前儿才给人送了一车东西去,这会儿又跑来找老头子帮人家挣银子。没想到姚广恩那老匹夫还挺厉害,生个这么精的孙女儿,我看啊,他这回给姚家的靠山倒是找着了。”
    听见付狄坚的咕哝,李廷恩摇头失笑,陪着付狄坚又说了几句闲话,出了果毅侯府就往沐恩伯府在京城的宅子去。
    -------------------------------------------------------------------
    沐恩伯府世居江北道昭宁府。不过因是世代皇商,要长久的与少府这些地方打交道,万家在京城自然也有一栋宅子。万家派在京城的人,正是沐恩伯世子万重文。
    万重文正抱着新买回府的姬妾在一起作诗,听说李廷恩来了,他大笑两声,汲着双木屐披散着长发就迎了出去。
    一看到李廷恩,他就笑道:“廷恩,快来。昭宁新送了几坛子浣花泉水入京,你来试试为兄的手艺。”
    李廷恩笑着随万重文一起到了萃滴亭中。
    萃滴亭四面环水,在这个春寒料峭的时候却并不冷,全因为萃滴亭的四根亭柱全是青铜铸成,青铜柱子外再各辅以四根雕刻四季长春图的沉香木柱。每逢寒时,万家的下人就在亭子下方燃起炭火,将四根青铜柱烧热,热气源源不断而出,再根据温度放下亭子的竹帘,亭中就时时刻刻都温暖如春。
    此时萃滴亭四面的湖水已然不再冰封,游鱼群群,假山嶙峋,轻风一吹,便有一阵淡雅的沉香木香气飘散在鼻尖。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