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隔壁书屋

手机版

隔壁书屋 > 历史军事 > 重生农门骄 > 第37节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37节

    看着熟悉的村落,想到柳条镇的惨状,李廷恩喉头一股腥甜窜了上来,他使劲一咬舌尖,将脑中那想要就此倒下的*压下去,冷冷道:“村里没有打斗的痕迹,我们先去后山找。”
    这也是没有办法之中的办法。现在只能寄望村子里的人先一步听说镇上的惨状,然后一起躲到了山上。
    李廷恩迫使自己冷静下来,努力在脑海中寻找族人可能躲藏的地方,“玉峰山是我买下的地方,我在山腰修了个院子,山上还有几个矿洞,先找玉峰山!”
    对李家村,赵安并不如李廷恩熟悉,看到李廷恩理智下来,他二话没说重新抱起安安静静的文秀,跟在李廷恩身后悄悄往玉峰山走。
    流匪们十分警惕,在村中进山的路口边几处树上还派了人手放哨。好在他们手法粗劣,赵安一眼就能看破,两人有惊无险进了玉峰山中。
    顺着山路往上没走几步,李廷恩忽然听到村中传来一个惨烈的叫声,伴随着流匪张扬放肆的大笑声毫无遮掩的闯入他耳中,他猛的扭头,望着村中渐渐汇聚在一起的火光,眼中蒙上一层血雾。
    “是六房的三叔。”
    “少爷,不能回去。”赵安语气不带一丝感情,显得极为冷酷,“这群流匪精得很,只怕里头早年就有干过人命勾当的。他们有意叫村子保住原样,让人住到村民家里就是想让听闻风声回来寻亲的人中计。此时捉住了人如此折磨,未必不是想把同行的人还有村民们引出来。咱们两人回去,不够给他们送菜的。”
    耳边熟悉的痛楚叫声一声比一声更惨烈,李廷恩冷冷的看着叫声传来的地方,静默片刻后他搂紧文峰继续往上攀登,直到痛叫声彻底消失,他再没有回一次头。
    作者有话要说:待会儿要修文,发现更新就是我在修改。另外,123言情接下来会把清歌一片文的霸王票和订阅收入全部给清歌一片的家人,若大家有喜欢清歌的文并且有能力的,可以去投两个雷聊表寸心。
    大家看完文早点休息,晚安
    ☆、第51章
    初春的山林中树木依旧枝叶凋零,生命力旺盛的野草从积雪中挣扎出来大片大片的纠缠在一起,让本就因被雪水浸湿而分量加重的鹿皮靴走起来分外吃力。
    经过一日一晚的跋涉赶路,手中还抱着孩子,就是赵安,都有些吃不上劲儿了。他颠了颠怀里的文秀,发现小女娃在寒夜中冻得双唇发乌。
    “少爷,找个地方歇一会儿罢。两孩子受不了了。”
    李廷恩扭头看了看昏昏沉沉的文秀,再抬起伏在自己肩头上文峰的小脑袋仔细打量,心里有些后悔。他固然心急如焚,但秦家就剩这两个孩子,他无论如何不能辜负秦先生的一番信任,想了想他道:“找个山洞休息。”
    两人就近找了个小小的山洞。山洞并不大,勉强能挤得进一个大人,四面都是光秃秃的石壁,洞中兴许是有猎人曾经住过,凌乱铺着厚厚一层的干草,李廷恩伸手摸了摸,干草被洞外化开的雪水浸的有点润意,可也比直接坐在雪上好得多。他将文秀与文峰兄妹两放到山洞中,自己坐在洞外点燃了一堆小小的柴火,不敢放太多柴,只怕火光太盛将山脚下的流匪引来。
    火堆一燃起来,文峰感觉到暖意,本来冻得昏昏沉沉的脑袋清醒了些,他下意识的往火堆那边爬,冲李廷恩裂开嘴有气无力的抽泣道:“我饿。”
    李廷恩伸手摸了摸文峰的头,他知道这个孩子饿了。能发现他们姐弟两,就是因文峰饿了,这会儿又过了几个时辰。可一路上他们根本没法找到任何吃的东西。他目光在周围黑漆漆的视野中梭巡,心里觉得十分无力。
    赵安看着两个孩子眼巴巴的样子,沉默片刻道:“少爷,咱们也得吃点东西,要不只怕到不了矿洞那头人就走不动了。您在这里守着他们,我去猎点东西。”
    “我去罢。”李廷恩一站起身就察觉到腿部一阵酸痛袭来,还有脚底那种血肉都黏在鞋底的钻心。他蹙了蹙眉,握住剑柄对还要争辩的赵安道:“李家村附近几座山我都熟悉,以前我每日都要上山采药。玉峰山没有猛兽,旁的我都能应付。”
    赵安闻言就不开口了,他看着李廷恩的身影一步步没入黑夜之中。
    走了一段路,李廷恩竭力搜寻隐藏在路边草丛的一切动物痕迹,结果一无所获。万般无奈下,他只得从空间中抓了两只野鸡出来,顺便取出几截早就摘下的干参须揣在怀中。
    赵安此时已经做好一个简单的树碗,将一捧积雪放在树碗中,在火上烧开之后,给两个孩子一人分了几口。
    看到李廷恩真的抓到两只野鸡,赵安有些意外,起身迎上去,将两只野鸡拿在手里开始打理。山野之地没有调料,赵安怀里倒有一小包盐,即使这样粗糙的烤制,当野鸡烤的油渍发亮时,文峰和文秀两个平日食不厌精的孩子也望着野鸡咕噜咕噜直咽唾沫。
    分吃掉两只野鸡后,李廷恩从怀中套出三根参须,让三人分别嚼碎了咽下去。
    文峰吃饱了肚子,再叫他吃泛着苦味的山参,他皱着眉头想要吐出来。
    “文峰,吞下去。”李廷恩在他背上拍了两下,强迫文峰将山参都咽到肚子里。
    吃过野鸡,补过元气,等所有人面色都好看了些,李廷恩与赵安抱着文峰文秀又开始赶路。
    山林里一如既往的幽静,除了鹿皮靴行走在雪地上的沙沙声,就只能听见李廷恩与赵安粗重的喘息。望着前方不见一丝光亮的黑暗,李廷恩麻木的不停往前走,察觉到心跳越来越快,他觉得自己宛如在走向一个张开狰狞大嘴的巨兽。
    快到五更的时候,两人终于走到李廷恩在山腰修建的那个院子。
    四四方方的院子并不大,修的十分简单,全是土砖,分成几间大屋子,院墙也只是用山中常见的青石垒起来。当初李廷恩是为了让在山上挖矿的矿工免于频繁的上下山奔波,又不愿让矿工们只住在随意开凿的山洞中,这才起意请匠人建了这么一座院子,在里面定期叫人放上粮食,供应矿工们一月的食用。
    如今满怀期望来到这里,亲眼看到院子四周被厚厚的积雪覆盖,都快将院墙给没过,一眼就能望尽的环境中既见不到人影也听不到人声,李廷恩身子一个踉跄,只觉有大石砸在头顶,让他所有的信念都在这一击之下轰然坍塌。
    “少爷。”看见李廷恩半跪在地,赵安上前扶了一把,将人搀扶到里屋后,在屋中梭巡一圈,提醒道:“少爷,这屋子有人来过。”
    李廷恩猛的抬头,黯然的眸光被赵安这一句话点亮了。
    “少爷,您瞧瞧这屋子。”赵安冲他笑着扬了扬眉梢。
    李廷恩近乎贪婪的将一眼见底的屋子来来回回看了好几遍。在见到屋中的一应用具都不见了之后他着急的起身,追到厨房,确认锅碗瓢盆这些起居物事和原本剩下的一些存粮都不见了,他脸上终于又焕发了斗志。
    “是我爹他们。”李廷恩此时已经冷静下来,理智全都回笼,“若是流匪,他们不会不动矿洞管事那间主屋里的一对鎏银铜雀烛台,只拿些破锅烂碗。这里我爹比族里人更熟悉,应该是他带着人来将所有的粮食都拿走了。”
    “少爷,这里有血迹。”
    李廷恩神色一厉,抱着文峰来到赵安所在的地方,看到屋里炕上残留的黑红色血迹,李廷恩面目冷凝,“去矿洞。”
    两人转身才要走,忽听到外面一阵悉悉索索的声音。李廷恩冲赵安使了个眼色,两人极有默契的分别躲到了门后。
    一双手颤抖着拿了个火折子先伸了进来,接着是个圆圆胖胖的脑袋。就着微弱的火光,李廷恩一眼就认出来了那张脸。
    “三平!”
    被李廷恩一声喊,李三平吓得一屁股坐在雪地上,手撑在身后拼命想要后头挪。
    “三平,是我。”李廷恩急忙出去走到李三平面前。
    “五叔!”李三平将火折子举高,仔细确认面前的人。发现确实是李廷恩,李三平先是一愣,接着就扑到李廷恩跟前,拽着李廷恩裤脚哇哇大哭,“五叔,我爹死了,我爹死了。”
    李廷恩眼睛一酸,急切的抓着他问,“我爹他们在哪儿,族里的人是不是都在矿洞?”
    “在在在。”李三平急忙点头,“族里的人都在矿洞那头,村子里的陈阿牛在镇上看到流匪杀人,他回来跟咱们一说,族长就叫大伙儿全往山上跑,我爹和族里几家长辈舍不得家里头的东西想要都带上,结果落在后头被流匪瞧见了,全都没能上来。”李三平哭的满脸都是鼻涕和眼泪。
    李廷恩不想去问到底是哪一家的人死了,又死了多少。他拍拍李三平的肩,沉声道:“带我去见我爹他们。”
    李三平胡乱抹了一把眼泪,此时才想起来他到这儿来是为了什么,“五叔,七叔公受了伤,我是过来给他找药的。”
    “我爹出什么事了?”李廷恩额上青筋直蹦。
    李三平吸了吸鼻涕,哽咽道:“七叔公摔了腿。上山的时候七叔公说他经常上山砍木头,路熟得很。谁知山里的路都被雪遮了,七叔公没留神就从坡上滚了下来,腿上老长的血口子。他硬撑着把咱们带到这儿拿了吃的,后头族里人又担心这儿会被流匪找着,七叔公就又把咱们带去了矿洞。没过两时辰,七叔公就开始发热。四叔公说这院子里有给以前矿工们备的伤药,叫我来取一些回去。”
    听到李二柱受伤的消息,李廷恩匆忙在屋中翻出几盒子伤药拽上李三平就往矿洞赶。
    等见到躺在几床破棉絮上,脸色比雪还要白的李二柱时,李廷恩喉头一梗,“爹。”
    李二柱迷迷糊糊的却依旧还有神智,察觉到是李廷恩来了,怒气撑起身子挤出个笑,“廷恩,你咋来了。”说完就看到李廷恩领口已经凝固的淡淡的血迹,他一下就慌了,哆嗦着唇骂道:“你这孩子,你这孩子,到处都是流匪,你咋还跑回乡下来,要有个啥,你说咱家可咋办。你爷他们还能指着谁去。”
    “爹,我没事。”李廷恩看他急的浑身直哆嗦,忙伸手按住他,从怀里掏出伤药要给李二柱上药。
    “廷恩,让他们给你爹上药,你随我出来。”太叔公得知李廷恩从县城撵来的消息,匆忙从另一个挨着的矿洞中赶过来。
    李廷恩明白太叔公是有事要商量,就将药给了在边上的李大柱,随着太叔公一起出了矿洞。矿洞外一片四周都是树木的空地上,族中四五个长辈正在等着
    “糊涂!”方一站定的太叔公就气的用拐棍在地上戳了几下,头一回对着李廷恩破口大骂,“外面到处是流匪,你就带了个护卫跑到山上,全族在你身上花费了多少心力,今年就是考会试的时候,你在这时出了事,就是把所有人的心血往地上踩!我知道你是担心你爹,担心族里,可我早就跟你说过,一个宗族里头,最要紧的就只有那么三两个人,你就正好是咱们族里最不能出事儿的。你在,族里人都有指望,你没了,就是别的人都还活着,又有何用!”
    李廷恩一声不吭的听着太叔公骂完。
    骂了一气,看李廷恩不说话,太叔公自己也没精神了,他摆摆手就势坐在一块青石上,“不来也来了,说说罢,县里如何了,朝廷何时会派兵来剿灭流匪。”
    “对对,廷恩,你快说说,朝廷的兵马啥时候能来。”李长发急忙追问。
    边上站着的几个族老爷纷纷跟在后面七嘴八舌的问李廷恩外头的情况。
    李廷恩看了眼太叔公,低声将真相说了出来,说完他自嘲一笑,“太叔公,如今的情形,我连京师都去不了,还谈什么中状元。”
    听到县城已经被流匪包围成了一座孤城,苏县令亲口说朝廷一直到太后千秋之前都不会派兵马来剿匪,族老们一下炸开了窝。
    “这,这可咋办。”
    “粮食没多少了,咱们不能一直困在山里,迟早那些流匪会杀上山来。”
    “族里上下有那么多张嘴要吃饭,好些个还受了重伤,得紧着瞧大夫。”
    “闭嘴!”看着惶惶不安的族老们,太叔公将拐杖用力在地上戳了几下,沉声道:“廷恩,依你看,流匪们能不能打下县城?”
    “按苏县令的意思,县中去年冬收的税粮还未送到州府去,尚能支撑县中百姓三月的吃喝。不过三月一过,就算县中城墙坚固,流匪们都是乌合之众,怕也挡不了。何况,流匪是被永王兵马强行逼至河南府内,永王一旦将已占据的州府掌控在手中,下一个,就该是河南府,到时只怕……”李廷恩对三泉县能抵挡住永王与塔塔人的合兵实在没有任何把握。
    太叔公冷哼一声道:“可眼下县城还是比附近的村镇安全。”想到柳条镇,他侧过头问李廷恩,“你去过镇上了?”
    李廷恩面色难看的点了点头。
    “秦先生家里……”太叔公见李廷恩双眼赤红,后面的话便不再问了,“唉,这世道,要吃人了……廷恩,你可惜了啊,是我李氏福气太薄。若生在太平盛世,你必能让李氏成为百年望族!可如今……”太叔公长叹了口一口气,用拐杖支撑着身体,决然道:“先保住族里的血脉传承!”
    “长发!”太叔公将正和几个族老窃窃私语的李长发叫过来,见他一脸惶恐,不由怒道:“瞧瞧你这副样子,你是族长,一把年纪,死就死了,你怕什么!”
    李长发既怕又委屈,含泪道:“太叔公,我死了不打紧,可我那几个孙子,他们才多大,还没过上几天好日子。”
    “住口!”太叔公毫不留情的斥道:“族中所有儿孙,都是我李氏的血脉,不是你的孙子才死不得!”
    李长发诺诺垂头不敢再说话了。
    “你去安排几个人,弄清楚都有哪些受了伤的,伤在腿上的有多少,伤在其他地方不能自个儿走动的又有几个?要不能走,是不是家里的独苗,是男还是女,是要外嫁出去的闺女还是聘回来的儿媳妇,全都去弄清楚,弄明白后就给报上来。”
    李长发不明所以,还是听了太叔公的话去办事。
    听见太叔公吩咐的李廷恩,心里却一个咯噔,他上前一步,沉声道:“太叔公,不能这么做。”
    被李廷恩这么一问,看着李长发背影出神的太叔公半截身子都软了,他借李廷恩的胳膊和手里的拐杖勉强站住,对上李廷恩的眼睛,无奈道:“廷恩,这是没法子的事。我看你和那赵安身上好几道伤,衣裳到处都是血点,这趟回来不容易罢。”
    李廷恩沉默的避开太叔公了然的目光。
    太叔公拍拍他的胳膊,“廷恩,咱们村里一共有六十多户,合起来四百多人,旁姓人不到一百。你可知最后随我们一道上山的有多少?”
    “只有两百个,旁姓人只剩三个!他们比族里更穷更没人帮手,舍不得这个放不下那个,到头来全家老下都死在流匪手上。三平他爹娘他们,就是一心想要回去跟那些人一道收拾东西,才会丢了性命”太叔公痛苦的闭上了眼睛,“没了一半啊。舍得舍得,廷恩,要想把族里的血脉传下去,就得舍!”
    一阵刺骨的寒意顺着脊椎骨侵袭到心尖,让李廷恩冻的打了一个哆嗦,他不敢置信的望着太叔公,“只剩两百人了。”
    一到矿洞,他将所有的心思都放在李二柱身上,他看着跟李二柱在一起的只有二三十个人,他以为剩下的人都在别的矿洞里,原来已经没了一多半。那些曾经在村头村尾叫过他天河的人,大多已死在流匪刀下。
    而剩下的这一半,眼看也快保不住了,最后能活着的到底有多少?
    李廷恩回头望着远处坐在矿洞中蜷缩成一团烤火的族人,杀人时候那种血腥的暴烈重新涌上来,他攥紧拳头转身对太叔公坚定的道:“就算放下受伤的人,放下女人,族中都是种地出身,照样不是饿红眼的流匪对手。我上山的时候,只有两人,赵安能带着避开流匪们的哨探,人太多,必然会惊动流匪,我们走不了。”
    太叔公何尝不明白这个道理,他苦笑道:“所以要挑些年轻力壮的走,下山的时候分开。你身手不错,还有个石大学士给的护卫,老头子不担心你。到时候你能带几个人就带几个,把走掉的人都带去县城,县里还能支撑几个月,说不定能拖到朝廷派兵来。”
    李廷恩明白太叔公的意思了。不仅受了伤的不是独苗的男丁留下,女人留下,就是他们这些辈分高体力不济的长辈也留下。这是打算留下的人在山上吸引流匪注意,要把一切生的希望都留给年轻人。
    可这个方法,李廷恩实在无法接受。就算李二柱没有受伤,李廷恩也做不到。
    在以前,他一直认为宗族就是他利用的工具,是他可以拿来对付范氏的武器,是他在这个时空发展所需要的盟友。到了这个生死关头,他才明白,宗族的每一个人面目鲜活,他们与自己血脉相连。
    他抬头望了望远处,神情幽暗的道:“太叔公,我会想别的方法,我一定要带大家下山!”
    若在以往,太叔公会夸赞李廷恩重情重义,可此时他心里只有怒火。
    “还想个屁!”太叔公指着李廷恩连声大骂,“就听我的,你这就给我立个誓,你一定活着回去。再说一回,族里谁都能死,你不能死。不管这天下是不是要乱了,族里只有你能撑得起来,你在,咱们总有起来的一天,你不在,管他乱世还是天下太平,活下来的迟早也被别人磋磨死,你不要忘了,这几年族里发迹,早就把周围的人都给得罪透了。没了你,那些人必会落井下石,你要全族都给别人踩在脚底下是不是!”
    看太叔公动怒,李廷恩干脆利落的跪到了地上。他这个动作,把本就虚弱的太叔公气的一个踉跄晕了过去。李廷恩趁机给太叔公扶了扶脉,发现只是气急晕倒,松了一口气,把太叔公送去歇息,自己叫了赵安出来。
    “矿洞里的粮食顶多能吃三天。”赵安一过来就告诉了李廷恩这件最重要的事情。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