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隔壁书屋

手机版

隔壁书屋 > 历史军事 > 乱明 > 第137节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137节

    ……
    最终,林纯鸿决定,坐守在广州,等待张凤仪的到来。崔玉儿无奈之下,只好每日伴随林纯鸿,须臾也不离开左右。
    且说张凤仪经过长途跋涉,最终抵达了广州城。她吸取上次在百里洲被轻易识破的教训,并未女扮男装,反而将自己稍作易容,打扮得极具女人味,还花钱雇佣了一个老头,假扮成父女,落足于一家偏僻的旅馆中,每日打探林纯鸿的行踪。
    刺杀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几个人手互相配合,方能提高成功率。张凤仪孤身一人,又不懂刺杀要领,急切间哪能找到机会?只好每日遥遥远观林纯鸿,就如青涩的小女子看着情郎一般。
    张凤仪发现,林纯鸿的身边总是跟着妖艳的崔玉儿,心里不免生出一丝酸意。甚至,她不由自主地会幻想,那名女子就是自己,每日与林纯鸿成双出入,或者一起骑着马,驰骋战场,让所有的贼寇和女真人在马下呻吟、求饶。
    “就是他,害得我有家不能回,有孩子不能探望!”张凤仪不停地提醒自己,试图激起对林纯鸿的恨意。
    张凤仪成功了,她确实对林纯鸿充满了恨,但这股恨意来自于林纯鸿每日与崔玉儿成双成对!
    内心的煎熬让张凤仪几欲疯狂,她日趋消瘦,偶尔感到有点头晕脑胀。最终,她决定,明日不管机会如何,也要搏命一击,就算被侍卫所杀,也好过日日这般煎熬。
    这日晚上,张凤仪正枯坐旅馆,忽然小二报告,楼下雅座有客人定了餐,请她一起赴宴。张凤仪大吃一惊,走到阁间一看,原来是崔玉儿!
    张凤仪突然觉得万念俱灰,脸色瞬间惨白如纸,忍不住头晕脑胀,就要摔倒在地。
    崔玉儿见机立即上前扶住张凤仪,吩咐小二立即倒来热水。
    张凤仪好不容易缓过劲来,缓缓问道:“林纯鸿派你过来的?”
    崔玉儿摇了摇头,道:“不是,我是瞒着他出来的!”
    张凤仪冷哼一声,“莫骗我!他就是懦夫!到底贪生怕死!”
    崔玉儿平静地回道:“三哥哥曾说过,何人不死?只是这种死法太窝囊了!而且,凤仪姐也会因此轻生的!”
    张凤仪猛地站起身来,怒道:“他死了,关我什么事!我为什么要轻生!”
    崔玉儿丝毫不顾张凤仪激烈的情绪,将两个小酒杯斟满,将其中一杯放在张凤仪面前,道:“凤仪姐!我们先喝掉这杯酒再说话。”
    张凤仪缓缓地落座,端起桌上的酒杯,用衣袖挡住樱桃小嘴,一饮而尽。崔玉儿也喝了酒,说道:“凤仪姐,咱们都是女人,你真的舍得永远离开两个孩子?我听闻,秦柱国正在四处寻找你,有意让你带兵至夫人堡协助霍夫人镇守。”
    张凤仪彻底沉默了,凤眼透露出的眼神飘忽不定,显然陷入纠结之中。
    良久,张凤仪的眼神忽然变得坚定,道:“你的三哥哥是个做大事的人,这样吧,你安排一下,我和他当面谈谈!”
    若论察颜观色、淫谋诡计,一百个张凤仪也不是崔玉儿的对手,崔玉儿当即正色道:“凤仪姐!上次在容美,我欺骗了你,在这里给你赔不是了。不过,你想利用我行刺三哥哥,我只能说,办不到!”
    正说着,忽然雅间的门吱呀一声响,林纯鸿出现在门口,怔怔地瞅着张凤仪,叫道:“凤仪姐……”
    林纯鸿的突然出现,彻底吓坏了崔玉儿,一声惊呼,就要冲出来隔开两人。
    张凤仪心神激荡之下,来不及多想,伸手从腰间拔出匕首,右手紧握,狠狠地向林纯鸿的胸膛扎去!
    林纯鸿看得分明,一把抓住张凤仪的右腕,稍一用劲,张凤仪拿捏不稳,哐当一声,匕首掉在了地上。
    张凤仪只觉得眼冒金星,再也支持不住,摇晃了几下,就此晕了过去。
    林纯鸿双手扶住张凤仪的肩膀,却止不住张凤仪继续往地上软倒,他大急,立即将张凤仪横抱起来,吩咐崔玉儿道:“快,快叫大夫……”
    第二百三十六章 内外之争
    张凤仪经过长途跋涉,心力交瘁下,终于病倒了!她病得非常厉害,额头发烫、一直昏迷不醒……
    郎中瞧过后,只说风邪侵入内腑,开了几服药。给张凤仪喂完药后,林纯鸿和崔玉儿都没有离开的意思,崔玉儿坐在床边,横了林纯鸿一眼,啐道:“就你会逞英雄!万一伤了哪里,该如何是好?”
    林纯鸿解开外衫,里面露出软软的甲装,道:“无妨!不让她捅一刀,她始终解不开心结,终究不是个办法!”
    崔玉儿微微叹了口气,沉默不语。
    林纯鸿接着说道:“倒是你!你确信她不会伤害你?万一她劫持你,来威胁我,怎么办?”
    崔玉儿给张凤仪的额头换了一块冷毛巾,盯着张凤仪,幽幽道:“凤仪姐光明磊落,万不会如此!哎……女人都是命苦……”
    正说着,突然张凤仪一声尖叫:“我没有……我没有……”
    林纯鸿、崔玉儿吓了一跳,且见张凤仪情绪激动,不停地翻来覆去,额头上的毛巾也掉在了床上。
    崔玉儿连忙按住张凤仪,将毛巾重新搭在张凤仪的额头上。
    “娘……我真的没有……马祥麟他冤枉我……我和林纯鸿没有私情……呜呜……”
    张凤仪的叫声尖刻,更是在昏迷中哭了起来,崔玉儿眼泪也止不住扑扑往下掉。
    林纯鸿心如刀割,一股闷气郁郁于胸,恨不得立即将马祥麟狠揍一顿,出一口恶气。但是他能这样做吗?他出面只会坐实谣言,只会彻底让张凤仪再无生的快乐。
    林纯鸿感到一股深深的无力感,他拥有威力无穷的大炮,拥有举世无双的武力,但在强大的社会习俗面前,他一点办法都没有!他想起了唐吉可德,骑着一匹瘦马,向风车发起了决死冲击。现在的他,与唐吉可德何等相似!
    “来……轩儿,让娘亲一个……年儿!别欺负妹妹……把你的破木枪扔一边去……脏死了……整日一点正经都没有,只会耍刀弄枪……”
    “轩儿……年儿,娘对不起你们……待娘打完了仗,娘给你们做山西的猫耳朵……”
    “娘……你就让我再看看年儿和轩儿……娘,儿媳求你了……”
    林纯鸿再也忍不住,两行泪顺着脸庞滑落……
    崔玉儿早就哭成一个泪人,拍着张凤仪的身躯,哽咽着安慰道:“凤仪姐,等你病好了,我陪你去看年儿和轩儿……”
    张凤仪依然不停地说着胡话:
    “林纯鸿,你说大海波澜壮阔,你什么时候带我去看海啊?”
    “军舰比城堡还大?牛皮吹破了吧?一艘军舰有红夷大炮上百门?我不信!”
    “林纯鸿,我们一起骑着马,横扫天下贼寇,好不好?嗯,你说得对,女真人才是劲敌!那我们就一起打到辽东去……”
    ……
    “娘……婆婆说了,让我回窦庄……娘,你别骂我啊,我不是被休掉的,是婆婆派我回来的,帮娘抗击贼寇……”
    林纯鸿不忍再听,对崔玉儿说道:“你就辛苦点,待她身体好了,你劝她带兵回山西吧……”
    林纯鸿转过身去,默默地离开了房间……
    ※※※※※※※
    且说朱由检看到林纯鸿的奏章后,见林纯鸿爽快地交付鱼干,颇为后悔,暗暗地下决心,这次秦良玉若成功,林纯鸿没了造反的根基,一定要将其调回北方重用,还要给他升官加爵,绝不让他没了好结果。
    对林纯鸿建议在琼州府建设盐场,专用于制作鱼干,朱由检朱笔一挥,画了个大大的红勾,并告诫林纯鸿小心看护,万不可令盐场之盐流入食盐市场。
    林纯鸿建议朝廷组织出海捕鱼、制作鱼干,朱由检颇为心动,将此事交付朝议。
    朱由检满以为如此利多弊少的方略,必然得到满朝文武的支持。哪想到,朝议的结果让他大跌眼镜,满朝大臣几乎形成同一个声音,声嘶力竭地劝告朱由检万不可行此策!
    反对的理由五花八门:
    考虑深远者声称,朝廷应付大陆,尚且左支右绌,如果允许渔民出海,势必投入巨资建设海军,朝廷哪能拿出这么多钱?
    顽固者声称,渔民出海捕鱼后,朝廷势必无法掌控,很可能重现当年嘉靖时倭寇之祸,现在朝廷内有贼寇、外有女真人肆虐,如果再出现倭寇之祸,朝廷如何应对?
    胡搅蛮缠者声称,大批难民被聚集起来制作鱼干,一旦受到贼寇挑拨,聚众造反,必然为祸海疆,荼毒生民。
    别有用心者竭力攻击提出此策的林纯鸿,声称林纯鸿倒行逆施,不仅等同军阀,还到处蛊惑刁民闹事。这次更是提出亡国之策,不杀不足以谢天下!
    ……
    朱由检一阵头昏目眩,他就搞不懂,仅仅只是朝廷组织渔民出海一事,为何冒出如此千奇百怪的理由!现在又不是没有出海打渔的渔民!而且,林纯鸿在广东制作鱼干,为何就没有这些乱七八糟的事?
    朱由检觉察到,这帮大臣一定有不可告人的目的!
    朱由检参悟不透,忍不住询问身边的曹化淳,曹化淳一语道破天机:“张彝宪自掌铸币一事后,多得外臣嫉恨!”
    朱由检恍然大悟,原来是内廷外廷之争!
    实际上,无论是朱由检,还是朝堂之臣,都非常明白,所谓的内廷外廷之争,本质上就是君权与臣权之争,焦点都集中在皇帝和大臣身上。太监无非就是君权上的寄生物,失去了皇帝的支持,一纸诏书就可以让他们万劫不复!
    当初,朱由检将铸币交给张彝宪,并规定,所得之利归入内帑,不关外廷户部什么事。也就是说,大明的户部永远不知道朝廷手中能有多少钱,更不可能据此制定详细的财政预算。朱由检此举遭到了大臣的竭力反对,不过,朱由检一意孤行,方才将铸币一事强行推广开来。
    外廷一直对此事耿耿于怀,隔三差五地上奏章,试图将铸币之利划到户部,朱由检将此类奏章全部留中,大有你说你的,我干我的趋势。
    无论是朝堂之臣,还是宫内的太监,对权力的变化非常敏感。太监们从朱由检此举中找到了信心,行事越来越嚣张,势力日趋庞大。而朝堂之臣试图将太监势力的复兴扼杀在萌芽状态,不停地狙击太监势力。
    这次,大臣们终于找到了机会,狙击朱由检的出海捕鱼之策!
    大臣们的潜台词就是:要捕鱼制作鱼干,没问题,不过首先把铸币权和捕鱼权交给我们!
    朱由检熟读历朝实录,对大臣与太监之间的权力争斗了然于胸。自成祖后,大臣们的权力越来越大,这主要表现在内阁的权力呈逐步扩大之势。直到隆万年间,隆庆皇帝暗弱,再加上新继位的万历皇帝年幼,内阁的权力达到了顶峰。万历皇帝成年后,内阁的权力一度有所削弱,引起了大臣们的极度不满,皇帝与大臣开始冷战。到了天启年间,魏忠贤弄权,内阁权力一度被削弱严重,直到崇祯初年才缓过一口气来,目前正处于逐步扩大的状态。
    没有人喜欢自己的权力被侵蚀,朱由检也不例外,他不停地琢磨办法,试图让大臣们让步!
    当朱由检还在思索对策时,秦良玉的战报抵达京师,声明计划还未发动,即被邦泰发现,不得已停止进兵。朱由检接报后,无所谓喜,无所谓忧,毕竟相比较迫在眉睫的贼寇而言,林纯鸿造反乃没影的事,况且,目前林纯鸿还算听话,积极为朝廷财计出谋划策,显得颇为忠义。
    按照以往惯例,计划失败,朝廷也没有损失,朱由检绝无追究的意思。但是,现在君臣之间处于对立状态,正缺筹码的朱由检哪容机会白白溜走?朱由检立即令内阁追究计划失败的责任,要给天下一个满意的交待。
    大臣们哪能不明白朱由检的意思?纷纷把焦点集中在温体仁身上,看他如何应对。
    要追究计划失败的责任,温体仁作为谋划者,自然逃脱不了,兵部作为命令下达者,自然也难辞其咎,秦良玉作为计划执行者,理所当然应该挨板子。不过,温体仁能这么处理么?显然不能,这样不仅把自己给绕进去了,还得被大臣们的唾沫星子淹死!
    要说,君权臣权相斗争时,内阁首辅夹在中间就是一个受气包。不仅皇帝对其不满,大臣们也指责首辅不能为外廷争取更多的权力。温体仁现在就像一个受气的小媳妇,里外不是人,想来想去,别无它策,只得以退为进,向皇上递交辞呈。
    这个辞呈的含义相当丰富,它明确地告诉朱由检,皇上,退一步吧,否则,朝堂将因此陷入动荡之中;同时,它还向群臣宣布,谁他娘的觉得自己能够打赢对皇上的这一仗,谁来干,老子不干就是了!
    辞呈的效果马上体现出来,朱由检马上慰留温体仁,群臣们也暂时停止了提出更为过分的要求。最终,双方各让一步,朱由检依然将铸币之利纳入内帑中,不再提制作鱼干一事;群臣也不再要求朱由检交出铸币之利,将制作鱼干一事抛在了脑后。
    至于制作鱼干对整个大明的好处,没有人再去关心,就像林纯鸿从未提出过制作鱼干一般。
    哎!大明的悲哀,无数的时机、无数的善政,竞相湮灭于朝廷政争上。大明朝廷的确病得不轻,几乎已经病入膏肓!
    第二百三十七章 虞山脚下
    朝堂纷争如斯,失势的东林余脉也不甘寂寞,时时刻刻伺机再起,相互之间串联频繁。
    钱谦益自结识柳如是后,重新焕发了第二春,差点变成了返老还童的老妖怪,日日与柳如是卿卿我我,沉浸于诗文、学术中不能自拔,似乎已经忘记了东林党日薄西山,辉煌不在的现实。
    他在常熟虞山脚下建立了红豆山庄,时时与门生瞿式耜、冯舒、冯班,族孙钱曾、钱陆灿以及东林一脉吟诗赋对,生活过的十分惬意。当然,每次诗会时,自然少不了柳如是,柳如是才思敏捷,诗文清新婉约,为诗会增色不少。
    瞿式耜对钱谦益忘记复兴大业颇为不满,尤其对钱谦益与柳如是靠近更是深恶痛绝。奈何身为弟子,不能直斥其非,只能极尽委婉之能事,劝解老师。
    这日,瞿式耜三次求见钱谦益,均被拒之门外,问及钱谦益作甚,下人答道:“老爷与河东君整理藏目,不得闲……”
    瞿式耜愤懑于胸,差点直接闯进了绛云楼,考虑再三之后,方才放弃这种不理智行为。好不容易等到柳如是离开,瞿式耜才见到了钱谦益。
    瞿式耜恭恭敬敬地行过礼,问过安后,方才说道:“据闻,河东君时常往来娄东、华亭,与张西铭、陈卧子交往密切……”
    钱谦益哪能不明白弟子的心思,大笑道:“为师与河东君之间非你所想,无非互相仰慕对方之文采、学识而已,张西铭、陈卧子皆天下名士,文采风流之名不下于为师,河东君与他们交往,有何稀奇的?”
    瞿式耜微一沉吟,继续说道:“河东君文采出众,所交之人无不是一时之风云人物,弟子担心,她恐怕另有所图。难道有攀附权贵之念?”
    钱谦益心里颇为不喜,回道:“你对河东君了解不多,不要妄语。如此魄力奇伟、正直聪慧之女,岂是你口中说的那样?”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