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隔壁书屋

手机版

隔壁书屋 > 历史军事 > 穿到明朝考科举 > 穿到明朝考科举_156

底色 字色 字号

穿到明朝考科举_156

    崔燮怕这熊孩子把信扯了,掰开他的手指夺了回来,冷笑着摇了摇头:“老爷不满二十入泮,你兄长我十六就成了小三元案首,这叫作不肖父。你十四岁连个周礼都不会背,你这又算什么?”
    他慢条斯理地收好信,朝着崔衡笑了笑:“放心,爹不在家,哥哥也会教好你的,保你两年后熟读《礼》《易》《诗》《书》,知道怎么立身处世。”
    崔衡饶是正沉浸在被父亲抛弃的痛苦中,听着他话中那些的厚度,仍是忍不住打了个寒战,畏惧地缩起了身子。
    =====================
    他送刘家舅母、表弟回乡这两天,高府那边儿也传来了消息:高太监从教坊司抢了一出元宵大戏,叫作《众神圣庆贺元宵节》,已拿在了钟鼓司排练。
    高肃摸着黑亲自上门,把院本交给崔燮,叫他千万精心,想法子弄得更精细些,把教坊司进的新戏压下去。
    那院本只是薄薄的一册,前半册是一折折的戏词,唱的是仙吕调,以点绛唇开场;后半册则详写着每一折有哪些人物上场,出场时的衣着打扮。不只是衣冠,连同胡须、发型、执圭、腰间挂饰都规规矩矩。连年都是这么演,皇家也有规制,不能像他当初搞三国展时那样按书上的画像改妆。
    高肃见他看得认真,眉头微微蹙起,自己也有点紧张,小声问他:“成不成?不行就还是点香、挂帘子?可我前些日子到处给人改戏,我怕教坊司那边儿学了我的!”
    崔燮摇了摇头:“那倒不怕,咱们还能弄出新意,胜过他们,我只是怕时间不够,赶不出来。”
    高肃道:“你只要想出法子就行,皇家养着上千的匠人,还怕他到时候做不出来?”
    其实高肃来之前,崔燮就想了许多打光、背景上的主意,连威亚都想过,只是怕在宫里出了危险不敢就提出来。如今看着新剧的剧本,有针对性的把背景做出来就行。
    他看过一遍院本,在脑中刻成清楚的pdf,便把院本交还给了高肃,笑着说:“这些内苑的东西,我不该留也不会留的。大人只管带回去,先叫人排演新戏,这两天我也跟有经验的匠人商量着做,半个月之内就能把布置舞台的手法和新的妆品给大人送过去。”
    高肃紧张之余,也不感叹了一声:“你这脑子也太神了,看过一遍就不忘了?我听过那么多遍三国戏还不会唱呢。”
    其实他也不会唱。
    崔燮想起跟谢瑛还没正式确定关系之前,一起在关帝庙外听的那曲朝天子。谢瑛就在他耳边唱了那么多遍,他自己唱起来还不是跟坐着火箭似的就跑调儿了吗?
    一想到这事,他就忍不住微笑起来。高肃以为他是笑自己,摆着手说:“你这书生真不厚道,怎么取笑起人来了?”
    崔燮这才想起眼前还有个别人,连忙收敛笑容,解释道:“我可不是笑话大人,只是觉着大人这话亲切,我自己也不会唱戏,唱得荒腔走板,还不及只是记不住词,曲子还能唱在调上的好呢。”
    他这么剖心剖肺的一说,高肃的心情顿时转好了,上上下下地打量着他,咧着嘴说:“想不到你这神童也有不会的东西?我真当你是个诸葛孔明转世,跟你说话都不敢大声呢,原来咱们兄弟也有点儿一样的毛病。”
    崔燮笑道:“就是诸葛孔明也未必会唱戏,只听说他作《出师表》,不闻他唱过什么《出师记》。”
    高肃叫他逗得前仰后合,拍着大腿说:“崔监生你真是妙人儿,早知道就不来找你布置戏台,叫你给我爹写戏本子了。你们文人写的岂不比教坊司那些前后因袭的旧戏强?”
    不……文人也不一定强,得看审美品味。
    崔燮想着表弟看戏回来跟他说的,戏园子里看《西游记》《三国》的坐满全场,演他们祭酒邱大人据《琵琶记》改编的《伍伦全备记》时却没几个人看的惨烈对比,感慨地摇了摇头。
    《伍伦全备记》好歹作者出名,又是大ip改编的,票房都这么惨烈。他们这出《众神圣庆贺元宵节》却是既没内涵又没艺术性,要演出来好看,真的只能靠特效了。
    第131章
    高肃走后, 崔燮便打开脑内pdf把那套院本抄下来, 琢磨着如何搞特效。
    这出元宵戏还是在晚会时间上映的——院本最后一折有“我则见彩绕鳌山,银台画烛”“万盏花灯左右前后”的字眼, 唱戏时必然已经到点上鳌山、蜡烛的时候了。如今这世道又没有白炽灯, 烛光打出来都自带ps滤镜功效, 背景布置得粗糙点儿都不要紧。
    正好《三国》这两天画到第九十一回 “祭沪水汉相班师,伐中原武侯上表”, 单人插图只消画从前画过的司马懿、孔明。他给画个草稿, 正式勾描、上色也能教给崔启和书坊杂工先做着,只须他中间看看进度、做做色指, 也不甚费心思。
    剩下的时间就包给这出戏了。
    崔燮拿起小刀慢慢削出了十几枝笔, 一面削着一面看着戏文构思背景——
    大男主“玉虚师相玄天上帝”自称生在北方壬癸之地, 降临时瑞雪覆国,他居住处倒可以布置成雪景。通传报信的“九天游奕神”有“乘鹤”之语,索性给他弄只假鹤,上面做出盘着的假腿, 衣摆阔阔地垂到地面, 让游奕使自己腿儿着走, 假装跨鹤飞行。中间有一段游奕使去请文昌帝君的画面,可以用纱幕在前面遮遮,后面快速换个画着宫殿的大块幕布背景。
    下一折则是九天游奕使转场到请五显灵官大帝和五岳神圣下凡赏灯。这场戏带点地府色彩,有鬼官出现,但也不能搞成阴森森的叫皇上不痛快。索性就改成星宿背景,黑色幕布上透出星点光芒, 前面仍是铺陈上宫里的桌椅绮罗,也和人间帝王宫一样富贵。
    最后一幕众神圣降临人间时,总得弄几个鼓风机从头上吹出些绢花、金箔,飘飘扬扬落到地上,才像是神些降世的模样……
    这出戏简单到无以复加,就是玉虚师相到处请人下凡给大明天子贺元宵,按理说没有什么难处理的部分。可是,他对宫里的技术水平太不了解了,闭着眼硬上,万一搞不出来怎么办?或者做得太普通,皇上看不上怎么办?
    崔燮越想越觉得困难如山,不是他一个人能解决的,急得他坐都坐不稳当,嘴角压抑不住地要挑起来——
    他是不熟宫里的情况,高百户又不是时常能找着人的,可是谢千户却是常常进宫,越到过节越要守在皇上身边儿的,肯定对宫廷戏曲状况非常熟悉啊!对宫里常用的表演技术也熟啊!
    他放着这么尊大神,岂能不去请教呢?
    崔燮眯着眼笑了起来,手里的铅笔在指间轮转了一圈,回到食中二指间,手腕轻晃,唰唰地画起背景图来。
    转天却是早早就下起了小雪,到放学时地都白了,天气阴沉沉的,不是出门的时候。崔燮却不管那一套,早上交待了家人一声要去赏雪散心,放了学就披着个羊皮袍子,骑着小白马晃悠悠地到了谢家。
    他竟在这么差的天气登门,连谢家的门房都吃了一惊,问道:“崔公子不是前两天才来过,怎么这个天气又来寻我们大人?”
    崔公子摘下风帽,邪魅一笑,温声问道:“是有些为难事来求谢兄帮忙的,不知他在家不?”
    幸而大雪天里,人离远了就看不太清他的神情,不然门子怕都不敢把他往家引。
    今日不用操训,谢瑛也没摊上什么出差、办案的任务,自然在家里呆着。只是才隔这么两天就见着他上门,还是顶着风雪上门,谢瑛难免有些担心,拖着他进了厅堂,挥退家人问道:“你家里人不是都回去了吗,莫不是有什么事找我?”
    崔燮张着没人看见,先朝紫禁城翻了个白眼儿,抱怨道:“原先还不是有时间就来了,现在想见见你就跟做贼似的,还非得找点事儿才能来。”
    就是思念他,也不该这日子出门,万一马在雪地上滑倒了怎么办?上回刚告诫过他保重身体……
    亏得这大下雪的日子,屋里不仅关着窗,还放了帘子,从外面什么也看不见。谢瑛便伸手把他搂下怀里,贴着他冰凉的袍子,慢慢暖和他。
    崔燮的斗篷、帽子上都堆了雪,早叫谢家人拿去烤了。里头的棉衣也吸足了寒气,贴在身上就是一片冰凉。他怕谢瑛冻着,连忙推了推他:“你这屋子里挺暖和的,我缓一会儿就缓起来了,不用拿身子焐。我好歹是个学生呢,你可是天子面前得用的人,小心把你冻坏了。”
    谢瑛摸着他的脖子都是凉的,从鼻间嗤地冷笑了一声:“你身上的寒气都能把我冻坏了,自己在外头又受了多少寒?”
    他索性把崔燮带到自家暖阁里,往厚厚的炕褥上一扔,自己坐在炕边扯下他的鞋,伸手便把他按进了褥子里。
    崔燮躺在烤得发烫的炕上,热气透进骨头缝里,熨帖得全身懒洋洋的,拉着他的手按在自家心口,几乎不想坐起来。
    谢瑛也不急着叫他起来,屈起半条腿坐在炕上,一手撑在他颈边,垂头看着他问道:“先说有什么事吧,这天气你得早回家,我已经吩咐人这就去预备晚饭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