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隔壁书屋

手机版

隔壁书屋 > 历史军事 > 女学霸在古代 > 第137节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137节

    可钱多多愣是磕足了三个头,才站了起来。
    赵如熙吩咐高卫强:“你领他们进去吧,男的在外面,女的进里面院子。”
    高卫强便招呼一声,领着那十三人进宅子里去了。
    “钱庄头你留下,其他人都回去干活吧。”
    钱多多连忙上前几步,微弯着腰恭敬地作揖:“姑娘您放心,即便少了他们十三个,我们也能把今天的秋粮给收割起来,绝不会出差错。”
    赵如熙摆摆手:“我是想问,平时你们这些人种这些田地,忙得过来吗?人员是有富余,还是不够?如果不够,我就再买些庄仆回来。不过你要把他们管好,可能得多花力气。”
    钱多多也有些犹豫:“如果不是农忙时节,我们这些人是忙得过来的。遇到抢收的时候就有点缺人手,但缺的也不多。”
    他看着赵如熙试探道:“要不然,农忙时姑娘让他们这些人回来帮忙一段时间?这样既不用花钱买人,又不会耽误田里的收成了。”
    “不行。”赵如熙还要对庄子的农作物进行一系列改革,买人是必须的。
    她现在就是担心一点,钱多多的能力到底如何。如果她买回来二、三十个壮劳力,钱多多能不能把人给管好。
    她能把刺头卖掉,镇住新来的人。但如何在他们面前树立威望、让他们听从自己的指挥、如何安排劳动任务,这就全靠钱多多的能力了。
    “你先有个心理准备,把给他们盖屋子的地也准备好。我过几日没准就会送人过来。到时候如何安排他们吃住,如何安排劳动,你得好好琢磨。”她交代道。
    “是,姑娘。”钱多多既兴奋又忐忑,行了礼后一脚深一脚浅地走了。
    赵如熙回到宅子里,就发现因为那十三个人的加入,刚刚才有点雏形的队伍又成了一团乱麻,马胜和罗氏两处都手忙脚乱。而她意外地发现罗氏比马胜要灵活,罗氏让凌儿带着老队伍练习,自己则对新队伍进行整顿。
    庄子上的人都不识字,从一数到十都不能顺利报下来。为了教这个,罗氏就费了好一番功夫,最后教走路又是一番兵荒马乱,左右不分的人占了一小半。
    但方法起码是对的,慢慢教了一段时间就好了,尤其是在听到练得好有肉吃后,庄仆们都打了鸡血,很快就进入了状态,能放进一个队伍里训练了。老队伍有新人追赶,竞争也更激烈,丝毫不敢放松,比原先练得更认真。
    前面马胜还在满头大汗地一个个纠正新来的庄仆。
    赵如熙让点绛把马胜叫来,让他向他媳妇学习。
    看了一会儿训练,她把周春一家和李嫂子叫过来,对她道:“这么多人的饭食都需要张罗,你们五个人就不需要参与训练了,替他们张罗食物吧。”
    这五个人,不管训练得怎么样,她都是要留下来。更何况她看了一会儿,发现周春一家无论是听从指令还是动作到位,都做得极好,李嫂子也不差。
    几人也明白她这意思,都高高兴兴答应了。
    一切安排妥当,赵如熙就带着高卫强、青枫、点绛离开了庄子,回了北宁。
    这时候已快到午时了。
    赵如熙并没有去康时霖那里,而是让青枫开了隔壁的门,进了吴宗的院子。
    她刚想吩咐鲁伯去寻北宁的李中人,没想到她刚刚坐下,李中人就找上门来了。
    第293章 花钱如流水
    “赵姑娘,真是巧了。小人正在附近看宅子,正要寻您呢,就看到了您的马车。”李中人笑道。
    赵如熙为避免麻烦,平时乘坐的马车是有绥平伯府的标志的。
    她一听这话就大喜,问道:“是不是宅子有消息了?”
    “正是。”李中人指了指隔壁,“小人知道姑娘想要离师父、师兄近些,因此打昨儿个起,就在磨旁边这处宅子的主人。刚才他终于松了口,愿意把宅子卖给姑娘。”
    赵如熙看他一眼:“如果他不愿意卖,我买远一些的就是。千万别强迫别人。”
    人家住得好好的,非逼着别人卖,这种事她做不来。这位李中人别是打着吴宗的名号去吓唬别人吧?
    “不不不,小人怎么敢?”李中人赶紧摆手,“他家人口多,小人就拿这个来劝他。有了钱去偏远一点的地方买个大宅子,住得宽敞些,也是很不错的。何必非挤在这里?他家里人也很同意小人这话。”
    赵如熙就有些警惕:“那他开价多少?”像这样的,必然得狮子大开口。
    她现在买了两处宅子铺面,又买了许多下人,接下来还得养着这些下人,手头已没剩多少钱了。隔壁要是开价高,她必然得辜负李中人费的这番辛苦。
    “二千五百两。”李中人道,他也有些不好意思,“大概溢价五百两左右。”
    虽说北宁的房价要比别处高,但绝对不能跟京城比。这样地段和面积的宅子,二千两就差不多了。二千五百两绝对是高价。
    “我问过他底价,他咬死这个价不放。说如果价太低,他又何必卖掉再去买?太过费事。其实如果姑娘不急,也可以再等等。现在他动了心,您抻他一抻,没准他就顶不住,自己把价钱降下来了。”李中人倒是诚心诚意要替赵如熙做成这桩生意。
    昨日他可看到王光耀全程陪着吴大人和赵姑娘,态度极为恭敬。
    北宁这里是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县令来了一茬又一茬,他们这些胥吏却岿然不动,在北宁这一块都是极厉害的。北宁人宁愿得罪县令,也不敢得罪他们这些胥吏。
    所以相比起吴宗来,李中人更看重王光耀。王光耀真心敬着的人,他们不敢怠慢,更希望能讨好。
    “他家的宅子是什么样的?别我花了大价钱买下,却还得花几百两再修缮。”赵如熙道。
    “另外,我买下了,他们就得尽快搬。我也是因为要用宅子,所以才急着买。要是他们拖个一年半载不搬家,我就没必要买他家了。”
    她想了想:“最多半个月,就得搬走。”
    多五百两银子,对她而言,就是多教半个人画画的事。因为这地段难得,正好跟师兄的挨着,溢价五百两她也认了。只是一点,她很快就要用到这宅子了,要是主家不搬走,或是搬走后还得花时间修缮,她就很麻烦。
    “因为他开这个价,我也进去仔细看了。里面院落的格局是好的,跟吴大人这处差不多,屋舍还要多几间。里面各处的花木都收拾得好,也有水井。姑娘只需让人把墙刷一刷,就可以用了。”李中人道。
    “至于搬家的事,我可以去跟他商议。如果他不答应尽快搬家,那小人就另给姑娘寻宅子。”他指了指西边,“其实那边还有一处宅子要出售,面积比这里小一半,是个一进院落,价钱也不高,只需一千两银子。因面积小,离这里又远,小人便没跟姑娘提。”
    “行,那你先商量。如果他答应,我一会儿过去看看宅子。”赵如熙道。
    见赵如熙并不打算在价钱上多作计较,李中人对这桩生意就有把握了。
    他站起来对赵如熙一拱手:“那小人就先告辞。”说着,他便去了隔壁。
    赵如熙吩咐青枫:“去隔壁看看,我师父在不在那里。要是在我就去打声招呼,不在我就不过去了。你去厨房弄点吃的过来。”
    如果她性子孤拐一点,就不会去占师父这便宜,而是花钱到酒楼里订菜,叫人送来。
    但赵如熙性子是个疏阔的,就这么点东西,太过计较她会觉得自己小家子气,显得太过生份,师父定然不高兴。她最不怕的就是欠经济人情债,因为她在这方面对自己有信心,觉得自己还得起。
    青枫过去了,而且许久没回来,赵如熙就知道师父不在那边了,安心地等着青枫把饭菜提过来。
    还没等到青枫,李中人就过来了,对赵如熙道:“赵姑娘,那边答应半个月内搬家。您现在过去看屋子吗?”
    “好。”赵如熙站了起来,领着高卫强和点绛,跟着李中人去了隔壁。
    大概李中人说了买主是位勋贵家的小姐,隔壁派了一位三十来岁的夫人接待她,李中人称她为张大太太。
    赵如熙跟着张大太太在张家转了一圈,把宅子各处都看了一遍,对格局屋舍勉强满意——毕竟不是按自己的想法建的,总有各种不大满意的地方。但买现成的宅子就是这样。能大致满意,就已很不错了。
    “行,那就这样。你们看什么时候有时间,咱们去衙门把房契过一下。”赵如熙爽快地对张大太太道。
    “赵姑娘稍等片刻,我现在就让丫鬟去问问我们老太爷。”张大太太道。
    等一行人走到外面前厅时,一个五、六十岁的老头儿从里面出来了,对赵如熙拱了拱手:“知微居士能看中我们这宅子,甚是荣幸。老朽有幸跟令师说过几句话,便是令师兄也是打过几回照面的。”
    赵如熙知道他是位举人。此时见他说得客气,回了一礼,带着歉意道:“知微冒昧,欲购张翁宅院,令张翁经受搬家之苦,是知微之罪,还请张翁原谅则个。”
    说着,她又行了一礼。
    “知微居士万莫这样说。”张老太爷老脸一红,“我家人丁兴旺,欲要搬家,却又不舍旧居,故而出个高价想让知微居士知难而退,不想知微居士大方爽快,一口应允,倒叫我们汗颜。实在惭愧,惭愧。”
    第294章 二师兄
    两人一来一往地客气了几句,赵如熙这才问道:“不知张老太爷何时有空去过契?”
    “下午衙门上衙便可过去。”张老太爷道。
    “那好,衙门上衙的时候,咱们直接在衙门见面吧。”赵如熙道。
    “甚好,甚好。”
    赵如熙告辞出来,回到隔壁,青枫也领着康府的两个丫鬟过来了,三人两只手都提着食盒。
    赵如熙见李中人正想告辞,忙道:“不如就在这儿一块儿吃点,让高叔陪你。”
    青枫也道:“是呢。康家厨娘知道姑娘没吃饭,甚是热情,做了许多饭菜,我们几个肯定吃不了。李中人不如在这儿一块儿吃。”
    高卫强也说了几句客气话。
    一般做这种买卖,中人都会陪着去衙门签红契,以免中途发生变故,同时也收取佣金。衙门午歇时间也很短,没一会儿就到开衙时辰了。李中人即便离开也不敢走远,就在附近找个小摊子买点东西胡乱吃两口,或干脆啃干粮。
    此时见赵如熙真诚留客,李中人便没再推辞。高卫强接过丫鬟手上的三个食盒,在外院的膳厅里陪着他吃。赵如熙则跟青枫、点绛三人在内院解决了中饭。
    饭毕,一行人去了衙门。
    王光耀见赵如熙只隔了一天,又买了一处宅子,心里越发敬佩,办起事情来越发殷勤。赵如熙给辛苦费的时候,他推脱了好一阵才收下。
    张老太爷见了王光耀对赵如熙的态度,他的态度也越发恭敬,临走前道:“赵姑娘放心,我家还有个庄子就在城外,这段时间我们就搬到庄子上住,不到十天,就能把宅子腾出来。”
    “那就有劳张翁了。”赵如熙跟他告辞,又把李中人叫住,“我要买些庄仆,你手里有合适的,就到我师父的那个宅子给我留话。”
    “好。等我挑好后再给姑娘传话。”李中人见做完一桩生意,又有一桩生意上门,自是高兴的不行,跟赵如熙告辞离开。
    赵如熙回去后就去了康家画院,将自己买了隔壁宅子的事跟康时霖和吴宗说了。
    康时霖知道小徒弟买这附近的宅子是因为自己和吴宗,也很高兴,道:“这样也好,方便。”
    他跟赵如熙虽是师徒,但终是男女有别。即便他不在这里住,赵如熙有时候不方便回京去,也不方便住在他这别院里。
    因此在这里有一个落脚的地方是很有必要的。
    “小师妹,你这是花钱如流水啊。手上的钱不多了吧?”吴宗打趣她。
    “还真花得光光的了。”赵如熙点点头,又笑嘻嘻地对两人作揖,“不过师父和师兄替我张罗的绘画培训班不是马上就开张了吗?要是没有这笔进项,我可不敢这样买宅子。买个一处都得抠抠索索的。所以多谢师父和师兄。”
    “行了。”康时霖拍她一下脑袋,“少在这儿耍宝,快去画画。画得不好,小心我打你手板子。”
    待赵如熙去画了一幅画,得了康时霖的肯定和表扬,又指点了大家的素描一通后,就见龚城进来了,身上还穿着官服。
    吴宗一见他就笑道:“师兄,你们工部的事情就这么繁忙吗?我记得你跟我一样,都是请了下晌的假的吧?你看看你,才来了几次?”
    龚城没搭理他,跟康时霖打了声招呼,进了内院把官服换下,穿上常服。
    出来后他才道:“没办法,本来前段时间的事忙完,我就能安安心心来画画了。结果昨日圣上下旨,说五皇子今日要到工部来任职。今日五皇子来了之后,到各衙门都走了一趟,我们谁都不好走,只得陪着。要不是我本就请了假,这时候还出不来。”
    赵如熙听了,心里一动。
    事涉皇家,吴宗便不好再打趣他了,道:“行了,你赶紧画画吧。”
    赵如熙则凑到了龚城身边:“师兄,我能耽误你一小会儿时间吗?”
    龚城跟赵如熙接触不多,但这段时间没少听师父和吴宗各种花式夸奖小师妹,他对赵如熙的印象极好。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