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隔壁书屋

手机版

隔壁书屋 > 历史军事 > 女学霸在古代 > 第136节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136节

    那位老先生是个极护短的。她去告状,没准他干脆叫赵如熙别来了。
    她叹口气道:“行吧,那就这样吧。往后她要请假,你就接下来,也别往我这里报了,递给陈夫人吧。我看着心烦。”
    婆子忍笑着答应道:“好。”
    白鹭庄里,众人早早就起来吃了早饭,在那里等着了。
    周春见到赵如熙,连忙迎上前来行礼:“姑娘。”
    “昨晚可好?”赵如熙问道。
    “挺好的,没出什么事。”周春笑容里带着一丝轻松。
    昨晚他可是担了一晚上的心,基本上没怎么合眼。
    虽然赵如熙说是对那些人的考验,不会怪到他头上。可人是交给他管理的。要是出了什么事,他总感觉自己也有责任。
    赵如熙见他挂着两个黑眼圈,对他的满意又增加了一分。
    作为一个管理者,必须要有责任心。
    进了宅子,赵如熙见所有人都换上了新衣,昨天有几个蓬头垢面的,全都被刷洗干净,穿戴得整整齐齐。她不由对周春十分满意。
    她把马胜和罗氏叫到大家面前:“这是马管事,这是罗管事。这阵子就由他们训练你们。先进行训练,再教规矩,后面再教识字算数。”
    马胜和罗氏一听他们被提拔成了管事,顿时激动得脸都红了。
    果然跟着姑娘就是有前途。
    赵如熙介绍完,就对马胜和罗氏一点头:“这里就交给你们了。”
    刚刚被打了鸡血的马胜和罗氏夫妻立刻保证道:“姑娘,放心吧,我们一定能把他们训练好的。”
    罗氏便带着女仆,去了后面的院子。
    男仆则留在前院训练。
    高卫强今天是一起过来的。他看着马胜夫妇俩被赵如熙任命为管事,指挥着十几个下人列队,眼神里颇有些羡慕。
    原先赵元勋时不时去衙门,他们还能跟着一起出门。现在赵元勋呆在家里了,他们这些护院就闲在了府上,这对于动惯了的男人来说,就有些不大习惯。
    第一次跟着赵如熙出门的点绛也很兴奋,做事也更勤快,见赵如熙一直站着,她便主动上前问道:“姑娘,要不要给您搬张椅子出来坐?”
    赵如熙转脸看到她红扑扑的脸蛋,笑道:“不用。”
    她看了一会儿,见男仆们在一番兵荒马乱后,终于在马胜的指挥下排成了歪歪斜斜的一个队伍,报数报得也是一片混乱。也不知道是紧张还是根本不识数,前面才报了五,下一个就直接跳到了八,要不然就跟着前面的人也报五,叫人啼笑皆非。
    她道:“走吧,去后面看看女仆。”见高卫强要跟着,她对他道,“那后面全是女人,你不方便进去,就在这里看着他们吧。”
    “呃,是。”高卫强尴尬地停住了脚步。
    进了后院,赵如熙发现里面更乱,现在都还没有排成一队,好不容易在罗氏和凌儿一个个手动调整站好后,报数也进行不下去。
    女子里有更多的人不识字、不识数就不说了,有些人张嘴报数就跟蚊子叫一般,根本听不见。
    赵如熙看了一会儿,就叫了“停”。
    她走过去,对罗氏道:“你把她们排成三排。表现得最好的几个站在第一排,表现得最差的站在最后一排。第一排的今晚有肉吃,最后一排的今晚只有一个窝头。中间一排没有肉,但可以吃饱。”
    罗氏顿时乐了,点头道:“好。”
    第291章 机会
    那些表现得好的眼眸顿时亮了起来,表现得差的则快要哭了。
    赵如熙扔下这句便不管了,回到前院,将这句话也对马胜说了。
    然后她就发现,两支队伍的精神状态跟刚才完全不一样了。
    “姑娘厉害。”高卫强忍不住赞道。
    “青枫,你跟鲁伯去买肉。”赵如熙往外走,“高叔,点绛跟我去庄子那边。”
    高卫强、点绛连忙跟上她。
    出了宅子,往村子里方向走了几步,几人就看到钱多多正满脸忧愁地站在田梗上,望着远处的山正发呆。
    赵如熙咳嗽了两声。
    钱多多听到声音,转头看过来,见是赵如熙,连忙给她行礼:“姑娘。”
    “你在这儿干什么呢?”赵如熙问道。
    “姑、姑娘……”钱多多刚才也不知道是不是把手伸进了田里,手上沾了泥巴,这会儿一紧张,他用手抹了一把脸,脸上顿时出现了一个泥印子。
    偏他似乎还没发现,嘴里嗫嚅道:“老奴……老奴在这里拔草呢,呵呵……”
    赵如熙也没戳穿他,道:“我接收庄子后还没见过庄仆们,趁着现在有空见见,你把他们都叫来吧。”
    钱多多愣了愣,才猛地点头:“好好好,老奴这就去。”说着,拔腿就跑。
    “走吧,回去。”赵如熙回到宅子前,也没进去,而是叫高卫强搬了凳子出来,在门前坐下了。
    门前用青石板铺了一条能容一辆马车行走的路,路的两边则是夯实了的空地,只零星地长了些杂草,看这样子,应该是以前的主人专门留来见庄仆的。
    不一会儿,就有一群人陆续过来了。身上穿的衣服并不比那日赵如熙看见的李婆穿的好,身上是补丁摞补丁;绝大部分都是面黄饥瘦的,一看就知道是长期营养不良。
    看到这种情景,赵如熙的心情很不好。
    钱多多生怕庄仆们应对不得当,喊了人后就又飞快地跑了回来。
    见赵如熙脸色不好看,他有些不安地朝庄仆们看了一眼,没发现有什么问题,这才走到赵如熙近前,腆着笑道:“姑娘,还有几个孩子上山去了,其他的都在这里了。”
    “那几个孩子几岁?”赵如熙问道。
    “都是五六岁的孩子,还不能做事,所以就帮着家里去山上拾点柴,挖点野菜。”
    赵如熙点点头,看到人群里老中青少的人数倒是相差不大,她道:“昨天我买了一批人,想来大家都知道了吧?我要用人,没道理只在外面采买,不给咱们庄子自己人一个机会的。现在十三至二十岁的人都往前站出来,我看看有多少,我打算从你们中间挑一些人出来,跟他们一起训练。要是做得好,就可以去外面帮我做买卖。”
    说着她又补充了一句:“十三到二十岁,不论男女,不管成亲与否,都站出来。”
    庄仆们大概是见的外人少,都有些胆怯,赵如熙说了,除了有两个犹豫着站出来,其他人都没动弹。而站出来的那两个见大家都不动,吓得不轻,又赶紧缩了回去。
    钱多多一见顿时急的不行。
    这两天他老在宅子旁边转悠,到底是为什么?还不是为了这些孩子?
    他打眼瞅着,这个新主子是个心善的。那日不过是拿三个不值两文钱的小竹篮,就给了李婆三钱银子,可见是个慈悲心肠的。
    如果赵如熙不买人,或是买了人他不知道,那倒也罢了。可眼瞅着她买了一群的下人,放在这宅子里走过来走去,钱多多这颗心就动了。
    他希望赵如熙能给孩子们一条出路,不管这机会有多少,哪怕是一个,也让庄仆们看到希望,不至于世世代代窝在这里,过一眼望到头的艰难日子,人的精气神儿都要被磨没了。
    可现在机会就在眼前,这些人竟然还磨磨蹭蹭,真是气死他了。
    他朝人群吼一嗓子:“都愣着干嘛?姑娘说话没听见啊?赶紧站出来。有余、有剩,大柱、栓子、牛蛋,林顺……”
    他开始一个个地叫人。
    被叫到的倒是听话,都站了出来。没被叫到的,也都跟着站了出来。
    点绛做事可比青枫机灵多了。不用赵如熙交待,她就把人数快速地点了一遍,对赵如熙道:“姑娘,一共五十一个。”
    赵如熙点头,对这五十一人道:“你们里谁愿意跟着我出去做买卖的?愿意的再往前一步,在那棵小树前排成一排,不愿意的就站在原地不要动了。我只给你们十息的时间。”
    生怕这些人不识字,她道:“就是一二三四……”她把十个字慢慢数了一道,提示道,“数到十,没站出来的,我默认你们是不愿意。以后别再来我面前求情,我是不会再通融的。”
    她朝点绛道:“点绛,报数。”
    钱多多的一颗心提了起来,正要对这些孩子大吼,就被赵如熙制止了:“钱庄头,你闭嘴,老实站在那里别动。人生是他们的,他们自己不知道争取,你着急有什么用?”
    钱多多只得硬生生把到嘴的话又收了回去,脸憋得通红,心里却急得不行。仲秋的浸凉的早上,他愣是急出了一脑门的汗。
    赵如熙见状,对钱多多这个庄头就很满意了。
    能知道为庄子上的人着想,操心着他们的命运,这老头儿真的挺不错,至少为人是没得说。
    点绛在那边很尽职尽责地报着数,速度不快不慢:“一,二,三……”
    数到四的时候,终于有一个青年和一个少年站到了那棵半人高的小树旁边,其他人见人有带头,又被爹娘在后头跟催命似的催,也赶紧排了过去。
    等点绛数到八的时候,原地还剩了十几个青年男女。大部分是大姑娘小媳妇打扮,其中三个还挺着大肚子。站在最边上的一个孕妇正满脸焦急地催着身边的丈夫上前,男子却十分犹豫,终于在点绛数到十的时候站到了队伍末端。
    站出来的一共有三十二人。
    第292章 基本妥当
    “你们这三十二人,一个个到我面前自我介绍,说你叫什么名字,今年多大了,有没有成亲,家里有几口人,孩子多大了。一个个轮流说。”赵如熙道。
    最先站在小树旁边的一个十六七岁的男孩子,听了赵如熙这话,主站走了上来,先行了一礼:“姑娘好。”
    直起身子后,他两眼望天,开始自我介绍:“奴才叫钱有余,今年十七岁,还没成亲。我家六口人。”口齿倒很清晰。
    刚才赵如熙就听钱多多大声吼“有余”“有剩”,再一听姓钱,就知道是他孙子了。
    “好,站在那边去。下一个。”她点点头,没有多说。
    那三十二个人里,刚才一窝蜂到前面站着,都是从众心理,又有爹娘催促。可这会儿要独自表演,再没有伴儿,便有人胆怯了。而且有些人一辈子没出过庄子,对外面有天然的恐惧,因此缩在后头愣是不敢上前。
    赵如熙本就是个考试,自然不会给他们太多犹豫时间,而且她的本意也不想一次抽取太多人,否则庄田这里骤然少了这么多人,秋粮就没办法收割了。
    因此她估摸着时间,见没人上来,就宣布道:“好了,到此为止,没上来的都算放弃。”
    她对作过自我介绍的人道,“你们这十三人,这段时间不用下田干活了,直接到宅子里来,跟里面的人一起训练。到时候会给你们发两身衣服。训练过后能不能留下,还得看你们的表现。表现不好,就仍会退回来做庄仆。”
    一听不用干活,还有衣服发,庄仆们都发出惊叹,那些没有上前做介绍的人悔得肠子都青了,家里人对他们也直埋怨。
    赵如熙又安抚众人:“你们也别急,好好锻炼自己的胆量。以后我再要人时,会再给你们一次机会。不过平时的表现我也会计入考察。偷奸耍滑的人,胆子再大我也是不要的。”
    以后她会多在庄仆里挑好的人才来培养。人从逆境到顺境,会更加珍惜机会;反而是有些罪官家的奴仆,以前在府里锦衣玉食,再来她这座小庙里过日子,就浑身不自在,想少干活又想待遇优厚,这种人她是不想要的。
    钱多多早在听赵如熙说那十三人能参加训练时,就已激动的不行了。
    他老泪纵横地跪了下去,一边用力地磕头,一边大声道:“多谢姑娘慈悲,给孩子们一个前程。”
    其他人得他提醒,也赶忙跪了下去,给赵如熙磕头。
    “赶紧起来。”赵如熙打趣自己是剥削阶级,却仍是有良知的。被这么多人磕头,她浑身不自在,连忙站起来侧了侧身子,道,“赶紧起来,赶紧起来。”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