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隔壁书屋

手机版

隔壁书屋 > 科幻小说 > 神探蒲松龄系列 > 第15节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15节

    “下定决心,我便背了福儿出门,一路向南走去。岂料行至南山,身后忽然喊声震天,衙役们一拥而上将我狠狠摁倒。他们一口咬定,我杀死了宋狗贼一家。我护着背上的福儿,求他们先放我回家,把福儿暂且寄托在乐叔叔家。哪承想追来的人里,竟有宋家的恶仆。他们夺走福儿扔在地上不管,又生生将我拖回衙门。幸亏福儿命大,被红玉寻着抱回,日后才得重聚。至于我上了公堂,狗贼家的恶仆一口咬定我杀了宋狗贼全家,要我偿命。”
    蒲先生听罢,扭过头与槐兄道:“如此说来,宋狗贼果真为侠客所杀。”
    槐兄俯首道:“莫非真是‘霹雳火’所为?如此说来,江湖传言不虚?”
    冯举人听得一头雾水,连忙拱手问道:“鄙人才疏学浅,敢问大人方才所提及的‘霹雳火’,是?”
    蒲先生连连拱手:“失礼。我曾听人说起,江湖上有一伙武艺高强的侠客,自称‘霹雳火’,专好打抱不平,除暴安良。”冯举人听得连声称奇。蒲先生又问道:“冯举人,在行至南山的路途中,可曾有些异样之事?”
    冯举人眯着眼回忆起来,道:“并无蹊跷之处,只有进山前,与村头张家儿子相遇,他们见我只身上山,便分了一柄火把与我,并在前方开路护卫。我对张天奇先生一家的义举,至今感激不尽。恐怕不是他们,我早已葬身狼腹吧!”
    蒲先生连连点头,道:“冯举人,实不相瞒,正是张天奇之子为您撇清了嫌疑。衙门收集张家儿子的证词,才得知当天他始终跟领在您身前进山,为您提供了不在宋家行凶的证据。”
    冯举人长舒口气:“苍天有眼!”随即又道:“至于被拿去衙门后,李县令附和宋狗贼的恶仆,坚称是我杀了宋狗贼一家。我原想道出侠客,但想若一旦说出,岂不成了雇凶杀人?于是我只辩明自己在黄昏之际早已出门,怎能夜间忽然出现在宋家行凶?更不提我背着啼哭的福儿,又怎能潜入宋家宅邸下手?言罢,我连连哀求李县令至少速速寻回福儿,寄养在乐叔叔家一段时日。
    “岂料狗贼恶仆纷纷中伤,称翻墙而出的凶手穿着我的服装。又纷纷吵嚷若我未曾杀人又怎会未卜先知,逃进南山。还恶言相向,称我杀害了狗贼一家两个儿子,他们丢弃福儿喂狼是以牙还牙!我一时悲愤至极,百口莫辩,只得连称冤枉。那群恶仆却撺掇李县令对我上刑,李县令竟然言听计从,革了我的功名,还要我吃了不少苦。”
    王御使怒道:“这李如松甚是昏庸!冯举人既背负孩童,却怎可能潜入宅邸中行刺?想必是狗贼的恶仆恶意栽赃,又来衙门府惹是生非!李如松鼠辈,你当在泉下庆幸自己身死!若要我见得,定要你好看!”
    冯举人听得王御使连出恶语,顿有些惊诧。至于我、蒲先生和槐兄对王御使一股脑的热血已有些熟悉,只是偷偷对冯举人使了眼色。冯举人见状,便连忙道:“实则也未曾受多大苦头,县里的捕快衙役们,尤其是魏名捕,私自减少了许多刑罚,打板子也是装作用力,实则不痛不痒。多有感谢,当年有幸得了许多照顾!”说着,冯举人连连向槐兄作揖道谢。
    见槐兄抱拳回礼,冯举人又道:“关押不两日,李县令却忽然升堂,传我无罪,反训斥起狗贼家仆来,接着匆匆打发我回家。我虽不甚明白其中缘故,但想到自己毕竟清白,于是便告辞回到家中。我时常对着光秃秃的墙壁发愣,心想虽大仇得报,但毕竟失去了家父、亡妻、福儿,痛不欲生。我见生活难以为继,又不能总靠着乐家的接济,便试着去乐家的田地里帮忙耕作。过了大约半年的光景,我见官府对宋狗贼灭门案的风头渐渐松了,便趁机对李如松县令提起,要他将亡妻的尸骨判回本家。那李县令当即心不在焉地连连称是,我便随几名捕快衙役敲了宋狗贼的家门,取回了亡妻骸骨,另处安葬。”言罢,冯举人长叹口气,道:“说起亡妻卫氏,虽与内人颇有失礼,却实在是上天的恩赐!贤惠、善良、美丽,虽常在家中无故木然落泪,却实乃文人墨客梦中、笔下的仙侣!只恨那宋淫贼……”话音未落,冯举人忽悲怆道:“却也怪我不得力,未能相护!想来曾与内人于亡妻墓前吊唁,常见散落遍地之牡丹。我心中疑虑,不知何故,内人含泪道:‘此乃花魂为绝世佳人香消玉殒所悲痛,滴泪成花故。’”说起此处,冯举人再忍不住,面庞早画上两道泪痕。呜咽了半晌,才说道:“想是因为内人本为狐仙,才有这般见识吧。”
    趁沉默无言之机,我悄声问身旁槐兄道:“槐兄,看来李如松县令的判决,的确受了遇刺的很大影响。”
    槐兄低声作答:“飞兄所言甚是。依着李县令对冯举人的态度转变,想必刺客的目的已得实现。”
    我点头又问:“如此说来,当真是‘霹雳火’所为?”
    槐兄却有些迟疑,更压低声音答道:“我耳闻的‘霹雳火’,与蒲先生有差池。蒲先生口中的‘霹雳火’,是除暴安良的游侠。但我听得的‘霹雳火’,却是不识好歹,见得旗人便要出手相害的暴徒。如此不分青红皂白的行径,又与我等所憎恨的旗人何异?!”
    悄声相谈间,冯举人逐渐平复了情绪,道:“将亡妻安置妥当,我回到家中失声痛哭。想老父未得善终,妻子命殒恶贼宅邸,儿子又没了踪影,我真不知道自己活着还有什么出路!绝望中又过几日,夜半时分,我正躺在榻上流泪感伤,忽听见门外传来女人孩提的窃语。我心中很是奇怪,正打算劝这对妇童赶紧回家,却在开门间,见门外站的,竟是内人红玉。”
    冯举人言罢,我、槐兄、蒲先生、王御使四人顿时满脸愕然。冯举人见状一笑,道:“我见得红玉,当即抱住她失声痛哭不止。过了半晌,我再看她时,却发现不知何时,她也早已以泪洗面。见我逐渐平复了心情,她才擦干了泪,对身边的孩童说道:‘不认父亲了吗?’我急忙打量,才发现她身边的孩子竟是福儿!我又惊又喜,连忙问她福儿从哪里见得。红玉才肯说明,她本是狐仙,前阵子夜行赶路时,听到婴儿的啼哭声,不禁好奇寻着了福儿抱回抚养。几经打听,得知是我的儿子,又听说我遭遇大祸,形单影只,便带福儿来投奔。”冯举人言罢,脸上的悲痛神色也逐渐缓和,继而道:“第二天,天色刚刚微亮,我听红玉已然起身,便问她有何事,哪知她竟与我说打算回家。我吓得跪在床头大哭相求。却反吓坏了红玉。她急忙道,本想借此讽喻,劝我起早贪黑勤工俭学,不承想我竟信以为真。我叹家道中落,养家糊口已成难事,却怎有闲暇考取功名。不想红玉竟一手操持起了全部家务,又借来了书籍给我。我感动得落泪,发誓定要考了功名,不愧她的苦心。然而,临近考试,我才想起被革除的功名尚未恢复,哪有应试资格?红玉却忽然与我说起,她早在县里为我重新登记,恢复了功名。还摸着我鼻子道,若是等我自己着急,早就误事了。”冯举人说着,虽面带愧色,但满脸的幸福溢于言表。随后他与我们四人点头道:“以后的事情,县里的诸位乡亲便人尽皆知了。我初次应试便中了举人,才幸亏不曾愧对内人的鼎力支持。我每每慨叹,若是没有内人在我深陷绝望之时毅然相投,只怕我早因没了活路,投缳自尽了吧!”
    听冯举人讲明了来龙去脉,王御使起身连连称谢,立誓要为冯举人讨个公道。随即,他问冯举人道:“冯举人可知宋狗贼家中有多少人口?又可曾听人提起他的本名?”
    冯举人稍想,答:“算上仆从,大约三十有余。至于真名,却从未听人说起,因此不知。”
    “只算亲属,有几人?”王御使追问。
    “只有一个妻子,两个儿子而已。”言罢,冯举人点头确认。
    王御使又问:“宋狗贼模样如何?”
    冯举人答道:“五短身材,武大郎的模样。”
    王御使连连点头,道:“既如此,这在广平身死的宋狗贼,果真是宋云平无疑。”
    冯举人一惊,拱手道:“我似乎在哪里听过此人的名号……”
    王御使道:“十年前,这狗贼陷害了提点我的恩人,铁面判官张青云。没过多久东窗事发,他的同谋,右都御使武天成被斩。这宋云平狗贼竟不知从哪里听得消息,连夜逃走,就此消失。圣上余怒未消,杀了他北京府内所有未得同行的仆人丫鬟,又派兵去他杭州老家将他宗族尽数屠戮。故此,宋狗贼府内亲属只剩了一妻两子。”
    冯举人连声道:“原来如此。难怪这狗贼在九年前,被一群官人簇拥着前来此处住下。想省督抚不肯受理,恐怕也是为了庇护宋狗贼的同党!”
    “这省督抚是死了。只待我查出任职记录,还看这厮往哪里逃?”王御使撇嘴狠狠道。
    眼见此行目的已经达成,冯举人热情挽留我们四人用餐。我与几位同伴相视一笑,便不推辞,与冯举人、红玉、乐当家一同,七人围坐一桌,一同庆贺冯家即将沉冤昭雪,讨回公道之事。王御使在席间连连发誓,回了府便要拟好文稿以上报处置。随即,我等一同把酒言欢。觥筹交错、举杯尽兴之后,我四人与冯家、乐家告辞,回了衙门府,早早睡去。
    第六章 幕后推手
    第二天,我早早醒来,穿好衣装便走向书房,我见得王御使早坐在案前奋笔疾书,他听我推门,便停下笔,与我相互道了早,随即讲道:“严飞兄,我正草拟冯家陈情状。待我上报潜逃至此的宋狗贼已被侠客斩杀,朝廷定得对冯家犒劳一番,还个公道。我更打算出榜请斩杀奸贼宋平云一家的侠客前来领赏,如何?”我听了连连称妙。
    正与王御使交谈间,我听大门又响,只见蒲先生面色凝重,跨进了房间。与蒲先生道过早,我忽然想起蒲先生先前对我的刻薄挖苦。如今岂不正是倒打一耙的机会?于是,我讪笑着上前道:“蒲先生,先前信誓旦旦出言不逊,道狐仙只是被夸大的凡人,究竟是何许人也?”
    但蒲先生没有一丝笑容,道:“淄博人蒲松龄是也。并且,仍然如此相信着。”
    见得蒲先生如此严肃,我心中略微吃惊:倘若蒲先生果真认栽,他定会大笑起来打马虎眼。若是他仍不愿承认,也会表情夸张地找些莫名借口。如今这却是……
    案前的王御使也被蒲先生异常严峻的神情吸引,他不由停住手中的笔,注视着蒲先生。蒲先生垂眼盯着地板,又皱了皱眉,沉重说道:“不,这起案件的背后,我隐隐感到绝不是冯举人所见那么简单。”
    我苦笑起来,问道:“蒲先生,莫不是出现了‘尸变’第二?”
    谈话间,只见槐兄推门而入,我三人同他道了早,槐兄也觑见蒲先生面色大不寻常,便一同好奇地等蒲先生的说辞。
    我心中却依旧盘算一番,与蒲先生道:“此案中罪大当诛的宋平云一家悉遭屠灭,实属天道报应。至于被刺客惊死的李县令,他勾结豪强、迫害百姓,更在府内设下奢华僭越的厢房,恐是收了宋平云狗贼的贿赂,已属贪赃枉法,草菅人命,也是死罪。如此罪有应得之人,哪有可值得同情之处?倘若蒲先生将狐仙红玉写入奇书,定将成为出彩的一笔!如今这却是为何……”
    蒲先生摇摇头,道:“飞,你所言不假。狐仙传闻,如此写下已属上乘佳作。然而我毕竟想追寻案件的真相,而非某人精心设计,希望我等所见的幻影。”
    见我、王御使和槐兄三人依旧不答话,蒲先生笑道:“既然三位认定此案的全部,已由冯举人道破。那么试着解答我几个疑问如何?”说着,蒲先生目光如炬,道:“其一,为何红玉要同冯举人推荐邻村卫家的女儿?她甚至牺牲了自己四十两的黄金以促成姻缘。”
    我答道:“红玉原意,是为了此生不得相见的爱人寻个佳偶,这番美意,不应疑虑才是。”
    蒲先生微微点头,却道:“并非无理,飞。只是,红玉又是从哪里得知卫氏的贤惠?我心中隐约的顾虑,正是认为红玉不是要为冯举人举荐佳偶,而是刻意要冯举人娶走吴村的卫氏!此行为背后,我怀疑有更深的动机。”
    如此听来,我不由打了个寒战:依着蒲先生的揣测,我试着推想红玉与冯举人失散之时与重聚之后的境遇。原本因冯骜阻挠,不得与冯举人共度终生的红玉,在一系列悲剧之后,由于冯举人父亲冯骜暴亡,才得以回到冯举人的身边……如此想来,我顿时毛骨悚然。但稍加推敲,我便发现此推想漏洞百出:自从相好伊始,红玉何不寻来媒人,与冯举人光明正大地结为夫妇?拖过半年,直到被冯骜拆散才亡命天涯,这岂不很是荒谬!
    思忖间,蒲先生已再度开口:“其二,宋家为何会‘买’冯举人的亡妻?倘若早知自己在广平无法无天,瞅准机会在外绑架卫氏回家,岂不少了许多麻烦?如果冯举人接受了宋家的报价,宋家岂不是白白失了不少银子?”
    王御使笑道:“宋狗贼家财万贯不虚,但毕竟是遭朝廷追杀的要犯。想必他不愿太过张扬,便先试图买卖,一计不成,方才强取豪夺。”
    蒲先生却答:“但宋狗贼竟随后差人大闹冯家,打出了人命。从低调忽然变得如此张狂,这其中似乎另有蹊跷。更为可疑的是,如果宋狗贼当真贪恋卫氏美色,又怎得不慎至此,竟让卫氏寻得机会投缳自尽?难道他不该时刻蹭在卫氏身边,讨她的欢心?却怎会给了她如此充分的时间,从准备白绫到上吊咽气之间不曾过问?”
    我、槐兄和王御使三人听了这番话,顿时面面相觑,相互没了主意。
    而蒲先生又道:“其三,诸位也曾见得宋狗贼灭门案的记述。其间实则大有蹊跷,只恨衙门府未曾紧紧追查。想必是李县令自认受了刺客的威胁,不敢再调查的缘故。我们三人当调出此案现有的记述,再寻到当年在宋狗贼家当差的仆人询问一二,方是稳妥之策。”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