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隔壁书屋

手机版

隔壁书屋 > 历史军事 > 重生七九之财貌双全 > 第249节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249节

    回到京城的苏禾也终于见到了《百姓日报海外版》上放出来的那张她的照片——“我觉得还ok”。
    看着照片中的自己,苏禾对着镜子比了一个同样的姿势,差点给笑抽过去,不过她很快就笑不出来了。
    不知道是谁将苏禾已经返回京城的消息泄露了出去,从苏禾回到教职工公寓开始,她就一直在接电话,先是荣誉敦促她赶紧将清大医学系的各种事情敲定下来,紧接着就是王扶打电话过来问她什么时候能去把研究生名单领了,准备进行研究生面试,接下来外文系的王培风教授又打电话问她高等翻译院的建设进度怎么样了,如果没问题的话,清大外文系的那些在读研究生随时可以入职工作,甚至就连计算机系的系主任都打电话过来问苏禾,那台计算机用的怎么样,需不要要计算机系的学生去教她操作……
    苏禾愣是连一口水都没喝,坐在沙发上讲了足足两个半小时的电话,最终还是她等计算机系的系主任挂断电话后就立马拔了电话线,这才得以片刻的安静与消停。
    烧上一锅开水,苏禾将屋子里落得灰里里外外清理了一遍,又端了一盆水将许久没开的爱车擦洗了一遍,见与荣誉商量好的时间快到了,这才插上电话线,开车敢去清大机械系。
    暑假的清大并不冷清,有许多准备读研的学生依旧埋头苦读,如彭锦程一样已经进了课题组的研究生更是早就认清了自己没有寒暑假的惨淡事实,唯有每年逢着秋收春种的时候回家帮忙干点农活,过年的时候回家待上几天,其余时间全都留在了学校里,撸起袖子搞科研。
    更何况清大的学风向来不错,放假回家的本科生也极少,大多数本科生已经提前选到中意的导师,早早地加入课题组进行学习……故而虽然在暑假中,但校园里依旧人来人往。
    苏禾驱车赶到清大行政楼楼下,直接去了荣誉的办公室。
    一推开门,苏禾就被荣誉办公室内那排山倒海般涌来的热浪吓住了,她惊叹道:“嚯,荣老,这大热的天儿,您也不说开开窗户,故意闷着捂汗呢!”
    荣老咳嗽了几声,捂着茶杯灌了几口水,翻白眼道:“还不是怪你?你这个医学系的系主任不管事,各种各样的破事儿都往我这儿堆,愣是把我给累病了!”
    “眼看着马上就要开学了,医学系的新生也都招了上来,该给本科生安排什么课程?研究生安排怎样的科研计划?教师们该怎么安排办公室,怎么安排科研经费?我都多少年不碰这些事情了,你突然让我来弄,老头子我一整个暑假都在为了医学系的事儿奔波!你看看我都瘦了多少?”
    苏禾挑眉看了荣誉一眼,随口应付道:“有钱难买老来瘦,瘦点儿挺好的,比胖人健康很多呢!不过我看你好像有点儿阴虚,一会儿给你开一张茶果汤方子,你去买点儿绿茶叶子,再买点儿水果,回家熬一锅炖汤喝,睡一觉就好了。”
    荣老摆手,“这不是重点,你赶紧将医学系的事情敲定下来。虽然我们当时说的是让你当名誉系主任,可是你也不能完全做甩手掌柜啊,起码得等医学系建设起来,能够正常运转了,到时候系里再评选出两个副主任,一个书记出来,你想怎么甩手都可以,现在可千万不能掉链子。”
    苏禾被荣誉催得头疼,她道:“行吧,你把清大这边挖来的教师信息先给我一份,我看看每个老师的研究方向,然后再统一划分办公室和科研经费的事儿。至于本科生和研究生的课程安排与培养计划,这些也都得跟着老师们的研究方向来确定,甚至说我们医学系里的专业细分,也得根据医学系的师资力量来决定。”
    荣老将摞在桌角的一大摞资料推给苏禾,又把窗户打开,捧着水杯慢悠悠地同苏禾说,“你慢慢看,我出去溜达溜达,这几天一直都病歪歪的,出去吹吹风也好。你今天务必将医学系的这摊子事儿给我敲定下来,不然鬼知道我什么时候才能逮到你的影子,你把大头的事情给我解决了,剩下一些跑腿的,安排安排就能把事情办下去的,你都留给我,我替你办!”
    荣誉是真的被苏禾的本事吓到了,他原先觉得,苏禾就算再能耐,那也就是在京大和清大打转儿,没想到也就一学期的工夫,苏禾居然自己在冀北省折腾出一块两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来,还给自己戴了一顶未来城建设总规划师的帽子。
    未来城建设总规划师也就算了,总不至于在清大医学系筹备的关键时刻找不到人吧,谁知道苏禾摇身一变,又被国防科大拉去搞学科支援建设了,然后不知怎么的,苏禾居然又被拉去了空军工程学院……荣誉已经对苏禾彻底无语了,他实在想不明白,苏禾的脑子到底是怎么长的,怎么就什么都会呢?
    第333章组建医学系的迷茫
    原先国内还有人担心苏禾是别的国家派来的间谍或者奸细,可是经过这一桩桩一件件的事情,其他人的那点儿忌惮和疑虑全都打消得没影儿了。
    如果苏禾真是别的国家派来的间谍或者奸细,怎么可能那么尽心尽力地帮国内搞生产搞发展,怎么可能往死里薅资本主义国家的羊毛,又怎么可能帮国家从英吉利手中讨要青州港与东澳港?
    如果苏禾真的是别的国家安插进华夏的间谍,那华夏领导人衷心表示,这样的间谍请在给我们安插一百个!
    ……
    苏禾坐在荣誉的办公室里,先是将所有老师的研究方向全都了解了一遍,做到心中大致有数,这才根据后勤处送来的可支配办公室分配不同老师的去处。
    清大花大价钱挖来的那些教授们自然不必多说,每人都是‘11’的标配,一个独立的办公室再加一个独立的实验室,充分体现了清大对老师们的欢迎与诚意。
    分配给那些副教授则是‘105’的标配,每人一个独立的办公室,两个副教授合用一个实验室,毕竟副教授招收到的研究生不会太多,分配再多也用不到,如果这些副教授的科研能力强,很快就提了教授的职称,到时候再给单独分配实验室也可以。
    至于新招进来的讲师,则是采用‘0505’的标配,每两个讲师合用一个办公室,他们的学生也刚好组一个搭档实验室。
    如此有等级有层次的分配下来,不仅能够体现出清大医学系对老师们的尊重,还能安抚人心,使得那些讲师们更有动力去做科研、带学生、发表论文!
    也得亏荣誉当初给清大医学系占了一栋最新最大的楼,不然哪里能经得住苏禾这样讲排场的折腾?
    所有的老师都有了去处,苏禾又开始根据那些老师的研究方向规划这些老师们所属的大课题组,搞西医研究和搞中医研究的需要分开,搞医学研究和搞药学研究的需要分开,搞病理学研究的也得和搞生命科学研究的分开……零零总总划了二十多个分支专业,圈出二十多位学科带头人出来,整个医学系的大致框架终于得以确定。
    苏禾看着被清大挖来的那些教授、副教授和讲师的职称简介,心中默默给其它大学的医学系点了一排蜡,清大副校长荣誉挖人的时候可是半点都不手软,直接去别的高校挖骨干人才,这对于别的高校来说,绝对是毁灭性的灾难。
    人家成立的好端端的课题组,结果一不留神就被荣誉挖走了团队的带头人,剩下的成员能不迷糊吗?往后该怎么研究都没人指导把关了,撑不了几天就绝对会乱成一锅粥。
    很明显,别的高校会怎样的焦头烂额,这完全不在荣誉的考虑范围之内,荣誉这人为了建设清大不择手段,向来不讲究。
    杂糅的医学系有杂糅的好处,诸如各个研究领域都有专业的教授,但是也有坏处,那就是没有一个完善的课题组,依旧需要不断地挖人来丰满整个医学系的骨架,靠自己来培养学生也是一个不错的方法,就是见效要慢上许多。
    苏禾有些头疼地甩了甩笔杆子,又开始划分本科生需要上的课程以及研究生的培养计划。
    她在上学期开学的时候,曾经看到京大医学系给本科生做的培养方案,十分详实不错,如果清大医学系的建设初衷与京大医学系相似的话,那完全可以照搬过来用,只不过苏禾更想在清大医学系培养一些学科交叉的人才,便不得不在京大医学系的培养方案上做一些修改了。
    学生的主体必修课程是用不着修改的,只不过在大三大四需要学习的专业课上,苏禾得删减压缩一些实用性不大的课程,然后加入一些类似于她在京大医学系开设的《临床诊断学》这样的课程进去,并且还得在学生基础必修课的学分内加入一些物理学、数学、化学、生物学的课程,只有让学生尽快掌握了这些专业的基础知识,到时候才更容易做学科交叉的东西。
    苏禾一边盘算一边列必修科目,等她将所有课程全都列好,并且对照着学分表将本科生培养计划全都列出来之后,整个人都傻眼了。
    清大要求的本科毕业生总学分数在一百八左右,就算医学系从一开始设置的就是五年制,那学分也顶多两百个,可苏禾列出来的这些课程满打满算需要两百六十个学分,超过总学分数将近八十个!
    苏禾也是从学生阶段过来的,深知这多出来的八十个学分换算成实际上课时间有多少,于是,她只能硬着头皮继续压缩删减课程,可是她在列出这些课程之前就已经经过慎重的考虑和思量,没有一门课是多余的,现在想删,那也得她能找到删减的课程啊!
    那些除了医学系课程之外后加入的课程都是学科交叉的必选项,绝对不能删除,而医学系原定培养计划里能删的课程都已经被她删掉了,剩下的都是精华中的精华,必修中的必修……苏禾看着那两百六十个学分的总数,一阵头疼。
    这可怎么办呢?
    摆在苏禾面前的一共有两条路,一是延长医学系学生的就读年份,将现有的五年制改变成六年制、七年制,这样便可以将均摊在每年的学分数降下来,但是对于现在的毕业生来说,时间就是金钱,怕是有学生不会同意。
    另外一条路就是像从海绵里挤时间一样不断的压缩休息时间,让医学生几乎天天都连轴上课,将大学生活过成高三苦读那样的生活,上早自习、晚自习以及加强自习,倒是也能将这些学分在毕业前上完,只是怕那些学生吃不消这种高强度的上课模式,上个一学期两学期就废了……
    苏禾想了好一会儿都没有想出一个具体的章程来,便索性将东西放到一边,起身站在窗户旁,目光落在窗外的绿藤上。
    清风吹来阵阵草木的清香,苏禾看着行政楼下时不时走过的一两个研究生,脑海中陡然诞生出一个想法,并且这个想法很快就变得明晰起来。
    第334章本硕博连读制!
    看着楼下结伴走过的学生,苏禾陡然发现,自己的思路好像陷入了一个误区。
    为什么非要将课程精简到极致,然后压缩给本科生上?
    如果本科生毕业之后就想要工作的话,那学习一些学科交叉的东西对他们也没有太大用处,还不如将临床医学的东西学好,日后去到就业岗位上的时候,还能做一个不错的医生。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