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隔壁书屋

手机版

隔壁书屋 > 历史军事 > 重生七九之财貌双全 > 第220节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220节

    一时间,京大与清大风声鹤唳,苏禾的名字已经成为了禁忌话题,有一个低年级的学生在食堂里一不小心提到了苏禾的名字,结果当场就看到四个学姐七个学长嘴里吃着饭,结果下一秒就痛哭流涕的模样,差点将那个低年级的学生给吓出毛病来。
    低年级的学生稍微一打听,原来那四个学姐和七个学长都是被苏禾要求二辩的。
    除了面临毕业答辩的学生之外,清大的一些老师也挺担忧的,尤其是那些学生被抓住的论文指导教师和答辩组教师。如果处理不好,落一个‘随便糊弄’的坏名声,可就真的晚节不保了!
    按照往年的惯例,毕业生答辩都只是走一个过场,哪怕京大对于毕业生的要求要严格许多,那也不会故意在毕业论文这一关上卡学生,纵然不敢太明目张胆的放水,但是稍微放放水还是可以的,起码大多数院系就是这么做的。
    谁知今年居然出了苏禾这么一个怪胎!
    医学系的学生还算好,他们在经过《临床诊断学》的水平拔高之后,只要态度稍微端正一点,写出来的东西都不算太差,就算是被苏禾点名批评过的李昊,在回去对照着《临床诊断学》课程讲义认认真真地修改过论文之后,二次答辩也顺利通过了,还有不少学生的论文被苏禾留下来,说是要推荐到一些期刊上发表。
    但是新闻系和文学系的情况就惨烈多了。
    巡视组委的名额是教务部临时划分的,故而文学系与新闻系的领导班子事前都没有收到消息,谁知道一觉醒来,他们就收到了京大教务部送给他们的这个‘恶意满满’的‘惊喜’。
    听听苏禾是怎么评价文学系毕业生的!
    “我今天只是查了一遍错别字、语病以及标点符号的使用,结果就卡了三分之二的人得进入二辩,你们出去之后好意思说自己是京大文学系毕业的?写出来的东西有没有深度、广度暂且不说,就你们对待汉字的这个态度,就全都不合格!还有你们文学系的固定答辩组老师,放水也请放得矜持一点,怎么比泄洪还要明显呢?错别字这么多的论文,拿出去是要给京大丢脸吗?”
    再听听苏禾是怎么评价新闻系毕业生的!
    “你们都是社会的良心,公众的眼睛!你们肩上承担着匡扶正义、不畏强权的责任!可是你们写的都是些什么玩意儿?没有一点点自己的主见,没有一点点自己的想法,全部都是人云亦云,这样的报道拿出去,你们好意思说自己是媒体人?”
    相对于怼文学系与新闻系毕业生时的疯狂,苏禾在怼医学系毕业生的时候,态度就柔和许多,毕竟这些学生的论文整体水平就不错。
    在苦口婆心地给医学系毕业生讲完‘医德’与‘医道’之后,苏禾给出最后一句评价,“你们绝对是我带过的最差的一界学生!”
    一位已经论文成绩拿到优秀并且被苏禾决定外推出去的小姑娘笑嘻嘻地说,“苏教授,我们是您带的第一届学生,怎么就变成了最差的?说不定后面几届学生还不如我们呢!”
    苏禾挑起眉,“你确定?我怎么听说现在京大医学系的学风变得好了很多,不论是哪个年级的学生,现在的学习态度都特别端正呢!
    那个小姑娘噎了一下,想了想,似乎还真是这样,京大医学系的学风确实要比她们之前读的时候好上太多了。
    “大概是因为他们都怕上您的课吧!我敢确定,如果不是因为您的课是必修课,肯定没人选,太难了……”小姑娘以为自己顺利毕业已经成了板上钉钉的事情,于是大胆地和苏禾开起了玩笑。
    苏禾‘呵呵’冷笑一声,将这个小姑娘的论文从桌子上拿起来,认真地说,“你这篇论文写得不错,陈教授指导的很好,但是在我看来,有很多东西才只做到皮毛,没有进行深入地挖掘,就好比是下面明明埋着一个大金矿,结果你却只挖了上面的一层沙土。这次就不要毕业了,我在你身上使用一票否决权,你延迟毕业一年,争取将这篇文章里涉及到的东西研究明白再申请毕业吧!”
    第290章靠科研发家致富!
    那小姑娘顿时就被吓得手足无措了,她怎么都没有想到,苏禾居然还会临场修改评定结果!
    苏禾看了一眼面色惨白的小姑娘,嘴角微微勾起,“骗你的,让你皮!”
    轻咳一声,苏禾又道:“不过你认真考虑一下我的意见,陈教授给你指定的这个课题很好,在国际上的研究也不是很多,如果你愿意继续深入钻研挖掘的话,肯定能做出不少成果来,将来拿到硕士学位或者博士学位,你完全可以去高校当老师,这样可比去一些医院或者是基层卫生所上班有前途多了。”
    见小姑娘不再说话,苏禾只当是这位小姑娘不愿意继续深造,便不再劝,“你想去工作也是可以的,到岗位上发光发热也挺好。只不过我觉得有些可惜,该怎样决定还是看你自己。”
    那小姑娘急得挠头发,“我不想去工作,我还想继续读,可是我家里还等着我赚钱呢!为了供我念完这四年大学,我爸妈把早先准备好的给我弟娶媳妇的钱都花了,我如果继续念,真的会耽搁了我弟的终身大事,我不能这样做。”
    苏禾看了一眼这小姑娘的论文封面,将‘蒋一婕’这三个字记在心里,反问道:“谁说读研究生就不能赚钱了?我给你举个例子,如果你要接着做这个方向的科研研究,那便可以在读研究生的期间申报一个小课题,根据我的初步估计,经费大概在六万到八万左右,这些经费里的百分之七十是用于课题研究的,剩下的百分之三十是给你的劳务费,你算算,用一年的时间将这个课题做完,你便可以拿到一万八到两万四的劳务费,平均到每个月,你的薪资可是有一千五到两千块钱呢,什么地方的工资有这个高?”
    “至于读书期间的费用,国家都给研究生一定的补助,学杂费和住宿费肯定是不用你操心的,每个月从自己的薪资里稍微匀出一点儿钱来吃饭……你自己算算这笔账,旁余的话我也不多说了,这个课题是陈教授给你的,你如果想继续研究下去的话,需要先征求一下陈教授的意见。若是陈教授同意,那你就应当为研究生入学考试做准备了,不管你要跟着谁读研究生,都可以到我这里来申请科研经费,具体的流程你可以找陈教授了解清楚。”
    如果蒋一婕真的申报了课题,那苏禾定然会掏科研经费,不过因为蒋一婕研究的东西和肿瘤并不沾边,所以需要拨给蒋一婕的科研经费并不能从肿瘤研究项目的那七千万经费里出,得从未来城建设经费中出。
    目前,未来城建设经费一共就只有‘百疫消’这一个进项。
    位于清大笃学楼旁边的那个无名实验楼里的‘百疫消’生产线日夜轰鸣的工作着,一天能够生产出两万盒合格的百疫消,每一盒‘百疫消’的销售价格为三千,日均收入就是六千万,除去购买寻常药材需要花去的八十万,苏禾还会以提供特殊药材的名义从中抽取百分之四十的收入,实际上未来城项目总账上每天增长的资金有三千五百五十二万,一天的收益就可以为未来城修建一座科技大厦或者是铺出一条宽敞的柏油马路来。
    可是日产两万盒的产量怎么能够满足全世界帕歇尔疫情感染者的需求?
    国际上对‘百疫消’的需求订单已经排到十个月之后了……故而苏禾根本不担心未来城建设的资金问题,甚至她觉得资金绝对充足,还准备牵头搞一些重大科技专项的大项目,为科研人员提供福利,同时也让科研人员更努力地为了全人类进步而奉献精力。
    蒋一婕小心翼翼地问,“苏教授,可是我做的论文和您的肿瘤研究并不沾边,您方便给审批经费吗?”
    苏禾摆手,“这不是你该操心的事儿!未来城建设专门就是为各种各样他的科研工作者服务的,要给你审批经费,肯定不是走巍肿瘤研究的项目,而是走未来城重大科技攻关的项目,经费的事情你不用担心,赶紧和陈教授沟通好,通过研究生入学考核,然后就将《科研立项申请表》和《经费申请表》一并交给我,到时候我会让未来城分管资金的人将科研经费拨到你所在学校的财务部,你需要如何支配经费,自己申报就可以了。”
    蒋一婕满眼都是小星星,她好像意外的发现了一个发家致富的好方法——走科研之路!
    ……
    苏禾与蒋一婕谈话的时候并没有刻意避开任何人,故而‘苏教授手里的科研经费多到随便拨’的消息很快就再次传遍了清大和京大。
    年纪大一些、资历老一些的教授自然不会羡慕苏禾承诺给蒋一婕的六万到八万的科研经费,但是那些年轻老师却是坐不住了。
    他们心里明明有很多很多的科研想法,但是每次将《科研立项申请表》与《经费申请表》交上去审批的时候,科研经费都无法批下来,就仿佛是挤牙膏一般,费劲全身力气,顶多拿到自己填在《经费申请表》上的一个零头,这点从龙城大学那个青年教师手里的科研经费只有六百便可以看出端倪了。
    苏禾所表现出来的大方让这些为了科研经费而一把一把掉头发的科研人员看到了希望,一个本科刚毕业、还没能拿到硕士学位的学生就可以拿到六万到八万的科研经费,他们这些拿到博士学位以及讲师职称的人却只能拿个几百几千的科研经费,这让他们情何以堪?
    于是乎,在这个消息传出去后不久,清大和京大的不少讲师、副教授,甚至是一些教授都动了心思,纷纷召唤自己的学生开会,把自己的想法讲给学生之后,催促那些学生赶紧将《科研立项申请表》和《经费申请表》填好,然后拿去申请未来城的科研项目基金去这是第三更,还有最后两更。
    第291章似是故人来
    事实上,这件事情的影响力远不止波及到了京大和清大。
    那些收到小道消息的京城理工大学、京城化工大学,矿业大学、农业大学、林业大学等等高校也不甘落后地掀起了申报课题热,这些因为科研经费不足而对苏禾那七千万科研经费羡慕到眼珠子发绿的科研工作者都将目光瞄准了未来城建设的资金,个个摩拳擦掌,恨不得立马就从苏禾的口袋里掏出一沓科研经费来!
    在京大毕业生面临毕业答辩的这一天,京城数以万计的科研人员都记住了一个名字——未来城重大科技攻关项目。
    这个名字,将直接关乎到他们的科研理想能否顺利落地,能够走向现实,关乎到他们能否靠自己的聪明才智发家致富!
    ……
    苏禾对外界因为她的几句无心之话而掀起的风浪一无所知。
    她把文学系、新闻系和医学系的毕业生答辩成绩提交之后,便直接回了别墅,不料在别墅里遇到一位意想不到的人——侯毅。
    彼时的侯毅正在同秦源交谈,苏禾见秦源连杯水都没有给侯毅倒,赶紧给倒上,问侯毅,“你怎么进京了?康复得怎么样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