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隔壁书屋

手机版

隔壁书屋 > 都市言情 > 日东月西之处 > 第373章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373章

    齐月点头:“但那个时候的我本来就是没有活路的状态,我没有心门。”
    “现在的你还是没有心门,但你还想死吗?”
    齐月再一次回想起那个简陋的生日蜡烛和燃尽前自己许愿的瞬间,他想,他是想要活下去的,无论自己的存活到底会不会影响整个世界他似乎都没有这么在意了。一开始他只是在意除了自己以外的其他人,或者说,齐月觉得毫无价值的自己如果能就此死去也不错,恍惚间他似乎能够感受到王耀祖吞枪自尽时一样的感受,那种觉得自己一无是处不如死去还好一些的解脱感。他猛然抬头,看向王耀祖:“我不想死,我不想还不想放弃自己,死亡不是解脱。”
    王耀祖看向他,又一次笑了起来:“可你以前一直觉得王耀祖这样的死去似乎也不错,没有人还能责怪一个死人。你的一生似乎都在被责备,被自己的母亲责备,被祖母当做责备母亲的工具,没有同伴,没有理解自己内心痛苦和挣扎的人。”王耀祖突然凑上前,对齐月说,“在你的内心深处,因为王耀祖的死还引申出的另一层想法就是,死亡对你而言,是最好的结局。”
    第237章 与世界的关联
    这是两人在之前数次对话中都没有想到的观点,就连齐月本人也没有意识到王耀祖的死对自己而言还有这么一层意义在,但现在从自己内心世界中听到这些话又显得无比有道理起来。王耀祖,作为一个外人看起来千夫所指的罪人,最好的结局也不过是一死了之,如果他没有自杀的话,接下来会面对什么呢?牢狱之灾是肯定的,他逃不掉法律的制裁,齐月觉得他压根无路可逃,接踵而至的便是整个社会对他的指责和唾骂。
    不止如此。
    这个世界难道只会用指责他一个人吗?不是的,社会的乌合之众不仅仅会对王耀祖嫉恶如仇,他们还会肆无忌惮地躲在法不责众的身后如此对待他的家人,而王耀祖的家人,除了现在还在二线基地服役的王远扬,还有一对年迈的亲生父母,对于他而言,可能活下去才是最糟糕的选择。他的罪责不会停留在他本人身上,总会有一些好事之徒找到他家人的信息,并且对他们口诛笔伐,如果真的到了这个地步,如果王耀祖真的因为自己的错误连累整个家庭不幸,那可能才会是最坏的结局。聪明如他想必也在一定程度上预见了这种可能性,那么聪明如他也必然会做出如此选择。
    齐阳看了眼那剩下半个脑袋的人形,不由对此难过起来,或许王耀祖真的罪不至死,但他可能也真的别无他法,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的自杀也是被逼无奈的结果。比真实死亡更加可怕的,是连带着所有亲朋好友的社会性死亡。他问齐月:“所以你真的是这么想的吗?”
    齐月没有肯定地回答,他对自己潜意识的想法并没有这么清晰的认知,只是模棱两可似的说了句:“可能吧。”便没了下文。
    他的这种回答方式其实并不是为了回避,齐月到了今天这个地步已经谈不上什么回不回避,隐不隐瞒的了,他的所有想法,所有过去都已经被齐阳了解透彻,像是一本已经被剧透了的侦探小说,即使从头阅读也只是多了些自己的感悟罢了。他不介意齐阳对自己的过去或者什么异样的想法有所感悟,他已然分享过自己最惹人厌的想法,哪怕齐阳对此有所厌恶或是愤怒他都能接受,所以他也不再对齐阳有任何隐瞒,但现在王耀祖说的这件事,的确是齐月没有意识过的想法。说实话,现在的齐月也很好奇,自己的潜意识究竟还有什么想说的。
    潜意识的王耀祖似乎察觉到他的想法,虽然没有了双眼,齐月还是能感受到他直勾勾盯着自己的样子,那人毫不犹豫地告诉齐月:“我想说的其实有两件事,但是我能说的只有一件,还有一件事,你得从别人嘴里听到才行。”说着,他看了一眼站在一旁的齐阳,齐阳只觉得他说话的样子和上一个世界中,安洁容对自己说话的语气极为相似,但一时间又说不出一个所以然来,王耀祖似乎并不在意他的不知情,只是继续对着齐月说话,“我能跟你讨论的另一件事,就是关于死亡,关于王耀祖的死亡和你可能即将面对的死亡这件事。现在在你面前的王耀祖已经死了,你觉得,因为他的死,世界变得更加美好了吗?”
    听到这句话,齐月的第一反应还是当年自己庆幸王耀祖的死亡不是抛弃自己的事实,他直接回答道:“以前的我是这么想的,那个时候的我还是太过害怕再次被抛弃,所以在悲伤和庆幸间选择了庆幸,或者说庆幸的感受大于了悲伤才对。但是现在的我已经不一样了,我知道了即便人会改变,会离开,也没有关系,因为我也是一个可能会改变,会离开的人。”他想起齐阳说的话,想起两人说过的对天长地久的定义,坚定道,“所以现在的我能够正视王耀祖的死,当我看向他的死亡的时候,我为此而感到悲伤。”
    王耀祖点点头:“我知道,我已经知道了,我很高兴你能这么想。因为害怕被抛弃的人无法真正意义上获得羁绊,所以我要恭喜你,从此成为一个能够与他人建立联系的人。”
    齐月问道:“害怕被抛弃就无法建立羁绊吗?”
    齐阳说:“对,因为害怕被抛弃的人一开始就不敢与他人建立联系。而这恰恰说明这个人可能无法独立存在,只有一个人的存在必须依附他人的时候,才会害怕重新回到一个人的状态。当然,这种状态并不是永久的,对他人的依赖不代表是错误,但对他人的倚靠到了无法精神独立的时候才会出现问题。”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