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隔壁书屋

手机版

隔壁书屋 > 其他小说 > 用偶像系统在古代登基了 > 第260章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260章

    如何填补那些空间,就得倚靠战斗后总结经验。
    随后镇上县衙和富绅共同组织一场简单谢宴,提供饭食让兵士们吃饱。
    宋宴清带上段海,与县衙及县中富绅一桌,又听得不少夸赞之语,不过内容从以前的那些事儿,换成了领兵有方之类的话。
    宴毕,他们呈送上一份“心意”。
    因海定军兵马来得及时,当地富户门户高大,还不曾被破开,算是减了一桩祸事。故而凑上一份礼,权当感激。
    宋宴清代兵谢之,在心内决定将银钱都分给手下,用作激励。
    因为这事儿,他还想起来曾经的“戚家军”貌似就有高赏的政/策,可惜朝中能给的支援有限,光靠他自己那点家底可撑不起来。
    还是那句话——得搞钱。
    宋宴清这边散了,去兵卒那头,有一兵卒犹豫再三,还是上前来与宋宴清说话。
    宋宴清笑着望他:“我已等你许久,有话便说。”
    他记得,这个体貌五大三粗的兵有个别致的姓名,叫唐小猫,听说家里哥哥叫小狗,性格内向不多言。与他交谈,最好别叫他名字,不然不乐意搭理你。
    高高大大的唐小猫有些不好意思,但还是嚅嗫道:“将军,此地离我家极近,小人能否……能否回家看看?”
    像唐小猫这等固定兵卒,是抽丁过检后入得军营,一般来说若无功劳,得从军十年八年,方可领一批银钱归家。从军一载,也不过得假一旬,还得轮着休假。离家远的,一旬十日的功夫,都不够路上用。
    那等做了逃兵被抓的,就得全家无论老小都去服役。
    为和逃兵区分,兵士无令不得归家。
    相处以来,底下兵士也都知晓宋宴清训练严格,可待兵士的心却好,故而唐小猫才敢上前来问这话。
    宋宴清:“原来这里是你老家啊!那我们算不算保卫了你的家乡?”
    “你今日奋勇,本将军特批你假期一日。不过我有个要求,要带众人去你家瞧瞧,行不行?”
    虽不知将军打的什么主意,但能归家就行,一年多没回过家的唐小猫连忙点头:“行咧,将军想去便一道去。”
    留下人照看伤患后,宋宴清便领着一票人,步行往唐小猫家中去。
    地方果然不远,就在镇子后方不远的村落里。
    他们到时,村子里还讨论着倭寇来袭的事,又听闻倭寇被击退,人们又怕又喜,还有人担心消息是假的,惊疑要不要先躲到山里去。
    看到海定军,方才肯定不用带着家底躲藏。
    又有人认出唐小猫,喊道:“小猫!你怎么回来了?还带了这么多人?”
    “小猫、当兵的唐家小猫回来了。”
    “原来是小猫儿你们击退了那些倭寇!”
    高大的唐小猫红着一张脸,喊他小猫的人实在太多了,但又有些高兴,憋不住笑,话也多了起来:“这是我的将军和弟兄们。我们击退倭寇,在镇上吃了顿好的,将军知道我家近,叫我回来看看。”
    人多时,宋宴清和其他海定军兵卒只是笑笑。
    人少时,大着胆子喊小猫调侃唐小猫的人就多了。等到了唐家,还有个看着已有四十上下的唐小狗,在他们老母亲的指挥下乖巧迎客。
    因着人太多,宋宴清又下了道命令,叫大家莫吃东西,只喝水。
    这年头粮食少,各种吃食也金贵,他们一人吃上一口,只怕唐家就得饿三天。
    弄得唐家人怪不好意思,幸好邻友热情,家家户户送来许多碗,喝水的碗是够的,还能泡些当地花草茶水。
    宋宴清与唐家老人家说了说话,夸夸唐小猫,再谈及军中现下已能吃饱,老人家便露出了满足的笑。
    除此之外,宋宴清还问了问唐家家中情况,只是些东拉西扯的家常话,再哄哄老人家开心。
    段海本来更会说话,但今日没说太多。
    并不是因为他的“高情商”作祟,而是他身坐在唐家简陋的院子里,屁股下是树桩子,想起来平日军中给兵卒们灌输的“保家卫国”之语。
    昔日他只觉得那些空话没用得很,手下当兵的饭都吃不饱,管你那么多呢。
    但他此时观其他兵卒,面色都似有所感,想来那些话,今日已在众兵卒脑中唤醒。
    再看向少年将军,段海心中佩服不已。
    转头从唐小猫家离开,回到分驻地,宋宴清私下交待段海:“回头可以给队伍中安排一个记功员,方便论功行赏,多给兄弟们放放假。若有银钱,也可分发。”
    安排完活计后,宋宴清一查粉丝值,今天大半天功夫涨了5w+!
    果然得多为群众做好事!人多才是硬道理。
    第115章
    打好基础,有了开头,后面的事情变得更为简单有序。
    改进练兵、外出抗倭、发展线报人员……,整支海定军,就如插在田中的秧苗一日日成长起来。
    这期间宋宴清几乎跑遍了洋州的所有区域,最熟悉临海地界,所见所识也变得更为丰富。
    最顺利的时候,率兵抢到了两艘较大的船,可惜船上值钱东西没有多少,不过船只本身也算财富;
    最不顺利的时候,是一次被装作百姓的倭人骗了,手下几十个兵卒身亡,那倭人说起当地话来,竟然毫无破绽,可见在当地生活已久。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