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隔壁书屋

手机版

隔壁书屋 > 其他小说 > 用偶像系统在古代登基了 > 第132章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132章

    宋云志道:“要是真有前迹,说不得七弟身上是真有些灵性的。”
    世上神异之千万桩,巧合、奇迹、传闻……,有那么一两桩发生在身边也正常。
    围观的兵士们,离得远些的听不清这些话,想到七皇子刚刚自己一个人奇怪地在别的地方蹲了许久,开始猜测是不是有“东西”上身了。
    但新的解释出来后,众人又立马信了新的版本。
    ——七皇子身有神异!
    便有断断续续的粉丝值增加的声音出现。
    宋宴清发狠地啃着干粮,宋承宇看不下去,跑去训问屠村另一种视角的解释。
    村民视角的真相,和寥寥几个降兵说的一样。
    县太爷是个爱美色的,在县衙不远处修建了个大园子,就起名叫美人园,在里面养了许许多多的美人。
    县内长得好看的美人,哪怕是有夫之妇都逃不过县太爷的毒手。家室不好的,隔壁的人也是要抢回家的。
    不过像是屠村这种事,那位县太爷在此之前也只干过一回,就在枣后村隔壁,枣后村是第二回 。像那些破家灭户的事,就稀松寻常了。
    这回是县太爷在山上赏景,又赏到了一位美人。一时看得愣神,没直接把美人带走,人一转眼不见了。
    而后搜查一番,发现美人是枣后村的。
    衙役前来索要美人,枣后村也只能推出那个好看的年轻后生,保全整个村子。
    没错,那个美人是男的。
    好好一个后生,纵使长得好看些,出行穿的也是男人的衣裳,决计没兴趣男扮女装。
    人交了,傻眼的衙役领走了人。再回来,带着被县太爷怒斥责打五板子的怒气,又将那些怒气发泄到村民身上,强令他们将“真正的美人”交出来,不要试图蒙过关。
    从衙役言谈中可以得知,县太爷竟是都没看过人,就断定是村人有意蒙骗。
    枣后村冤死,没有的人,如何交得出来?
    狠狠心送上两个姑娘,可也没能过关,最后惹怒了父母官,那些河道兵就来了。
    逃跑的几个后生是侥幸逃走的,结果被追赶到断头崖上,才有了宋宴清等人撞见的事。
    宋承宇听后沉默不语。
    宋云志碰碰他胳膊:“大哥,弟弟对朝中官员不甚清楚,只依稀记得那位吏部的侍郎……貌似有清贫的美名?”
    宋承宇不太自信地点了点头:“左侍郎,向明臣,出生农耕之家,素有清贫之名,不少官员以明臣赞其品性。”
    宋宴清手里的大饼都掉了。
    他咽下口中的食物:“大哥,青天白日的,你讲鬼故事呢。”
    宋怀信觉得七弟的嘴有时还是极好的,能够完美表达出他的心境。
    【叮!粉丝值+10,粉丝值+2、+4、+5……】
    因为一句“鬼故事”,宋宴清又收获了十来笔粉丝值。
    宋承宇却摇头:“我亦不想相信如此荒谬之事,但的确都是真的。”
    “或许是儿子在外地作恶,向侍郎并不知情?”宋云志道,“有人故意布局,倒逼侍郎,也不是不可能。”
    他曾在书上见过如此手段。
    宋承宇沉吟片刻,方才道:“也有可能。但教子无方,儿子恶贯满盈,向明臣必有一份罪责。”
    “向侍郎远在京城,那些都是后事了。”宋怀信问道,“稍后我们应当要回去将此事告知父皇,也不知父皇他……”
    或许是在枯井边说话说多了,身后背着个小娃娃不放的小姑娘,眼下没去寻同村的那位小叔叔,而是拽着宋怀信的裤腿死死不放
    宋怀信说起回去时,又怜悯地低头看了一眼两个小家伙。
    小的可能半岁,大的也就五六岁。
    因着被特殊亲近对待,宋怀信对两个刚失去所有家人的孩子格外上心些,希望首恶得到应有的惩处。
    依照宋齐光的方式,大抵是随意派个附近官职高的臣子去办这差事,更甚也有可能在送回京城的折子里提上一两句,后一种处理方式光是想想都知道必定旷日持久。
    除非——他们就像小七去剿匪一样,想办法做点什么。
    宋宴清听了很有兴趣,让其他人退开些,兄弟几个凑在一块讲悄悄话。
    宋宴清一开口,瞬间收获30粉丝值,平等地震撼每一位兄长。
    “上次父皇好像喝醉了,让二哥去把父皇灌醉?”
    宋承宇愣了一下,理智回归:“广骏不会做这等事。”
    “我想也是如此,二哥不是那等不孝之人。”宋云志赞成宋承宇的看法,就是说法比较有意思。
    “那给我们通风报信,总可以做到了吧?”宋怀信降低标准。
    “可以,我去寻广骏。”宋承宇揽下第一桩难事,但又道,“不过万一父皇这两日不饮酒呢?”
    宋齐光饮酒是一阵一阵的,有时候几日、十几日都烂醉如泥,有时却有几日、十几日不饮酒的可能。
    宋宴清咬一口饼:“那就看运气吧,再想想其他办法。”
    “上次,”宋宴清叹气,“我好像把兄长们给我支的招都用完了。无论是用孝心、还是以父之名,都被弟弟用了一遍,效果定然会变差。而且上次剿匪还有钱粮——”
    他脑瓜突然又一转:“我们说去抄家?”
    抄家致富,未尝不是一条新道路!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