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隔壁书屋

手机版

隔壁书屋 > 历史军事 > 穿成纨绔后直接躺平(穿书) > 第21节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21节

    “你知道我十一哥在外头一向有君子之称,私底下还有人拍马屁叫他‘小贤王’,他自然许诺承担那些商家的全部损失。
    损失可不是上下嘴皮子一碰就能承担的,因而近两月他一边让人暗地里搜寻那些骗子的踪迹,一边四处筹措赔偿金。他‘小贤王’的名号还是挺好用的,原本银钱都筹措的差不多了,谁知哪个环节泄露了消息,那些骗子被三哥叫人大摇大摆押解进京……”
    三皇子出了名的不爱掺和兄弟间的事儿,一心在军队里摸爬滚打,此事和他扯上关系,确实有点意思。
    十三皇子神态激扬,一副“就知道你肯定感兴趣”的表情道:
    “据说那些骗子并不是他们所说的南方豪商,而是烈火国人,这下好了,原本一个简单的诈骗案,上升成事关两国国体的大事,烈火国使团还有月余便要进京,啧啧,我出宫前,父皇正传了十一哥进宫训话呢。”
    这种事肯定瞒不住,估计不出两日消息便会传的满天飞,一向素有贤名的“小贤王”背负这种丑闻,确实值得人看这场热闹。
    不怪十三皇子话里掩藏不住的幸灾乐祸,并迫不及待找人分享他的快乐。
    但看热闹的前提是,自个儿不是热闹本身,舒朗幽幽道出一个事实:
    “殿下可能不知,十一殿下能如此快速筹够赔偿金,隔壁荣伯爷功不可没,他老人家将伯府全部家产无条件资助给了十一殿下,听闻府里上个月已经发不出下人的月例银子。”
    十一皇子都被陛下训斥了,想来荣家之事也瞒不了多久,此时说与不说,意义不大。
    何况他娘态度强硬的请了柳家长辈和荣老夫人,约定今日午后,在荣伯府共同商议和离一事,显见是铁了心的,待事情传开,就更瞒不住了。
    十三皇子满脸茫然,好似没听懂舒朗话里的意思:
    “不是,他图什么呀?孔圣人在世,能做的也不过如此吧?若不是知晓他独宠那个张姨娘,我都要怀疑他对我十一哥有不轨企图了!”
    舒朗微妙的停顿片刻。
    这话,勉强有两分道理。
    但不管有什么道理,都不该从他嘴里出去。
    便招呼人一道儿欢欢喜喜的用早食。
    尽管荣府只有两位主子,可吃饭大多时候是分开的,因老太太上了年纪,和舒朗吃不到一起去,且她老人家习惯了清净,总被舒朗闹的脑壳儿疼,于是便成了如今这幅各吃各的场景。
    祖孙二人的关系,并不是因这种事疏离半分。
    十三皇子喜欢往荣府跑的原因便在于此,随性又不失了规矩,处处都有人情味儿,能叫他从身到心的放松。不似在宫里,除了在太子哥哥跟前,面对任何人,都习惯带几分警惕。
    舒朗一口一个小香煎包,奇怪的看了十三皇子一眼,怎的突然就伤感起来了?
    十三皇子没精打采道:
    “我想太子哥哥了,以前太子哥哥在时,京城这些个龙子凤孙们多懂事乖巧啊,结果太子哥哥才出京月余,牛鬼蛇神都按奈不住冒头,搞的京城乌烟瘴气。”
    舒朗觉得事情不能这么算,听闻太子是主动请缨去江南道巡查的,说不定是特意给某些人冒头的机会呢。要说太子那样的人,不晓得他底下兄弟们心里各有盘算,他是不信的。
    最中庸的三皇子此时冒头,便证明了这点。
    舒朗称之为钓鱼执法。
    要确定太子是否有意为之,只需确认一件事,舒朗不怀好意的凑过去问十三皇子:“上次十一殿下去寻太子殿下要百宝阁地契,要着了吗?”
    十三皇子用看白痴的眼神看舒朗,无语道:“那会儿我太子哥哥都出京好些天了,怎么要?”
    舒朗笑的意味深长,十三皇子这纯属对太子的滤镜糊了眼。
    若太子有心将地契送给五公主或陛下,即便出京了又如何?不能提前将东西留下嘱咐人转交吗?况且在那之前太子甚至都没让人知晓东西已经在他手里的事实。
    你瞧,十一皇子拿不到地契,便无法用地契去五公主手里换取金额巨大的赔偿金,没有财大气粗五公主的帮助,十一皇子便只能将更多人牵扯进去,事情一拖再拖,反倒被三皇子抄了老底儿。
    这一次,太子在第五层。
    作者有话说:
    本章留言,随机降落小红包哦~~下午还有一章,么么么~
    第30章 和离之战
    朝堂上大人物斗法, 舒朗这种二世祖没有掺和的余地。午后陪老太太去隔壁伯府主持他亲生爹娘的和离。老太太瞧他神色轻松,丝毫没有伤心,紧张, 高兴等复杂情绪,没忍住说了一句:
    “没心没肺。”
    舒朗扶着老太太跨过门槛儿,才露出诧异之色:“怎会?我明明很开心!”
    老太太:“……”
    还不如没心没肺呢。
    祖孙二人脚程慢, 到二门处被柳家人赶上,舒朗一瞧柳家直接来了三人, 其中还有那位脾气暴躁,能动手绝不动口的三舅,脸上的笑怎么都止不住。
    他这三舅在满门书香的柳家, 可是奇人一位。柳家从前朝起便是耍的嘴上功夫, 卖的手底文章。一提起柳家,便叫人联想到舌灿莲花, 舌战群儒, 口若悬河, 出口成章,柳家人的嘴上功夫满朝闻名。
    三舅出生在这样的柳家, 却直到三岁都不会说话, 急的全家人团团转, 以为他是个哑巴, 大夫请了一波又一波,诊断结果无一例外——贵公子嗓子声带都没问题,不想说话大约是懒的开口。
    柳家孩子五岁该开蒙了,柳家大舅亲自押解明显抗拒的三弟去了学堂, 结果三舅上学第一天便将欺负他不会说话的孩子给揍的鼻青脸肿, 并说了他有生以来最长的一句话——你这样的我一拳头能打五个!
    夫子急匆匆赶到, 听了个尾音,见地上足足躺了五个十几岁的半大小子,心说这学生不爱读书也没什么,好歹是个实诚孩子,不说假话!
    说打五个就五个。
    此番柳家外祖特意将三舅从军中找来,用意可想而知。
    舒朗笑盈盈的凑到三人跟前,亲亲热热的一通外祖,大舅三舅的问候,顺嘴还抱怨了几句最近的烦心事:
    “您都不晓得我在国子学过的有多凄惨,听说祭酒和外祖您是至交好友,和大舅也交情颇深,您二位就不能帮我说说好话,叫他老人家对我网开一面吗?”
    三人来的路上原本忍了一肚子的气没处撒,冷着脸行在荣伯府内,仿佛随时都会暴起伤人的模样,叫领路的小厮战战兢兢不敢太过靠近。谁知被舒朗这一通搅和,面上瞬间好看了许多。
    三舅更是直言:
    “读书太辛苦,不是人干的事儿,守光你再熬一熬,等应付完了陛下的差事,回头三舅带你去军营玩耍!”
    待军营里多快活啊!若不是因着四妹之事,他都不乐意出来呢。
    爱读书的柳家外祖和大舅,以及不爱读书的舒朗都沉默了。
    还是荣老太太开口打破尴尬:“走吧,先去解决了寄雨的事,有什么话咱们回头也好从容些说。”
    话里毫不掩饰对儿媳寄雨的亲厚,叫柳家人心底的怒气稍减了两分。
    可这份好不容易平复下来的心绪,在议事堂见到荣伯爷那副毫不悔改的样子后又翻腾肆虐,尤其荣伯爷一副真心实意受了天大委屈的样子,眼流泪鼻涕横流,跟岳父和大舅哥哭诉:
    “您二位可劝劝寄雨吧,自打我们成婚后,我在外交际应酬从不胡来,在内也只两个打发时间的姨娘,不管是内宅还是中馈,全都交给她一手打理。在外我对她多有敬重,在内她做的决定我从不反驳,给足了她伯夫人的面子。
    二十年了,我们之间即便不是恩爱夫妻,总有亲人情分的吧?此次不过是我处理不当,造成了一些不好的后果罢了,她竟闹着与我和离,她想过伯府,想过我的名声吗?想过舒堂往后要如何自处吗?
    岳父,丈夫做到我这份儿上,自问没甚可挑剔的,您能理解我的苦衷吗?”
    确实长了一张好嘴,什么话从他嘴里说出来,就变得特膈应人。
    不过柳家外祖对此毫不所动,轻描淡写间,四两拨千斤道:
    “我不能理解,我柳恭敛一生只娶一妻,未纳二色,膝下三子一女,皆是与结发妻子所出,不是很能理解你的苦衷!”
    这真不是柳家外祖往自个儿脸上贴金,据传当年天下大乱,柳家这种书香世家也抵挡不住乱世洪流,柳外祖在逃亡途中与家人失散,被妻子所救。救命之恩他以身相许,二人婚后生下三子一女,分别是柳寄良,柳寄才,柳寄美,柳寄雨,是难得洁身自好之人。
    荣伯爷哭声突兀的停顿,被打了个措手不及。
    艰难的续上,呜呜咽咽,好似遇到了蛮不讲理的大头兵,他是个有理讲不清的秀才。
    舒朗都替他感到尴尬。
    三舅还挠了一把后脑勺,毫无所觉的问:
    “你说的这些难道不是对待妻子的基本素养吗?内宅中馈你不给妻子打理,还敢给小妾吗?既然妻子辛苦为你一家操劳打理上下,你尊重她不是应该的吗?难道你既想马儿跑,又不想给马儿吃草?”
    荣伯爷哭声难以为继,呆呆愣愣的仰头看向柳家外祖。
    舒朗替人尴尬的毛病今天是好不了了。
    见无人开口,于是他自告奋勇,神情激动,接了三舅的话茬:
    “咳,三舅啊,您说的是正常情况,确该如此。有没有可能,荣伯爷他,不属于正常范畴呢?”
    三舅一副恍然大悟样,乐了,抚掌而笑:
    “守光你提醒的对,正常人也干不出不顾妻儿死活散尽家财后,还厚脸皮要求妻子和他不能同甘继续共苦的事儿来!”
    舒朗不赞成的摇头。
    “三舅,这怎会是共苦呢?只要我二婶不与二叔和离,二婶手里的嫁妆足够伯府吃两辈子还用不完,二叔哪里会过苦日子呀?”
    柳家人还未接茬,荣桥先受不了了,当即起身怒喝:“住口!无知小儿,长辈在此,岂容你大放厥词?”
    其他人面色不虞,认为一个长辈如此待晚辈,着实有失风度,谁料这前父子二人相遇,那是一个赛一个的没风度,舒朗直言:
    “我乃忠勇亲王荣轩嗣子,荣家长房唯一的嫡出,真计较起来,荣家祠堂都要随我搬到隔壁荣府去,怎么没资格在这儿大放厥词了?二叔我劝你下次开口前先过一下脑子,我懒得次次纠正你的错误。”
    柳家三父子看舒朗的目光瞬间炯炯有神,在书礼传家的柳家,他们真没见过这种父子互喷,口沫横飞的阵仗,纷纷表示长了见识。
    反倒是荣伯爷不是第一次被舒朗怼,适应良好,见他不再扯着嫁妆之事不放,也勉强算达成目的,神色凄苦的对柳家外祖道:
    “岳父,小婿好歹是一伯爷,资源人脉在那儿摆着,日后迟早有东山再起的一天,还没眼皮子浅到盯着妻子嫁妆不放的地步!”
    舒朗幽幽提醒:“那可不一定哟,武胜伯府大门至今未打开过呢。”
    武胜伯便是西街百宝阁最后几间店铺的持有者。他家老太太如今带着孩子紧闭门户过日子,日常采买都走的角门。
    荣伯爷要被气死了,口不择言道:
    “那能一样吗?武胜伯府是因武胜伯死在外头,他唯一的儿子才三岁,根本立不起来才没落!老子可还好好活着呢,你大哥也深得圣上喜爱!”
    舒朗“哦”了一声,慢吞吞道:“所以您是仗着有大哥给您兜底,才干出这种不顾全家死活的事啊?”
    荣伯爷恨不得一把掐死这个搅事精,憋着气道:“胡搅蛮缠,一派胡言!”
    舒朗反问:“难道我说的不对吗?如果继承人不是大哥,换成我,或者您最喜欢的小六,亦或者周姨娘生的舒海,您还敢做出这般好似毫无后顾之忧的事吗?”
    荣伯爷自然不敢。
    他敢这么干,势必是有倚仗的。
    他冷着脸道:“这世上没有如果!”
    舒朗抚掌,待吸引了所有人注意力,总结陈词:
    “您肯定觉得您是大哥的亲生父亲,大哥再如何生气,最后为了伯府的名誉,为了将来能顺利继承伯府,都得想办法为您善后。而二婶为了大哥的前途着想,必然不能见死不救,不管二婶去求柳家还是动用自己的嫁妆,都会帮您度过这个难关。
    可惜您没想到二婶会做的这么绝,她甚至不考虑大哥至今还未成婚,拼着影响大哥婚姻大事的可能,也要与您硬碰硬。所以您之前做的一切准备都用不上了,眼下所有辩解才显得如此苍白无力。”
    舒朗话落,议事堂内一片寂静,只能听见外头麻雀啾啾声回荡在耳边。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