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隔壁书屋

手机版

隔壁书屋 > 历史军事 > 穿进权谋文成了香饽饽 > 第31章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31章

    若他没猜错,小敏子身上的伤应该是秦淮弄的,为了活下去,他不得不委身于秦淮,一边怨恨着他,一边依附着他,这种痛苦和矛盾,若不是心中对生有着执念的人,怕是很难做到。
    “我和你一样,也想活下去,无论多么艰难,只有活着才有希望。”
    小敏子沉默地看了杨清宁良久,随后附在他耳边轻声说道:“若有可能,离他远点。”
    杨清宁知道小敏子口中的‘他’是谁,苦笑着说道:“咱们这些做奴才的都是身不由己。”
    小敏子那双漂亮的眼睛闪过复杂的情绪,“若是问完了,那我就先回去了。”
    “若有事,咱家会再找你。”
    小敏子没吱声,转身回了乾坤宫。
    杨清宁看着面前乾坤宫,高大气派,富丽堂皇,是外面的人所向往的地方。可只有身在其中的人才知道,这里有多么阴暗残忍,它就像一只巨大的怪兽,吞噬着人的良知,让这里的人变得冷血,忘却了自己最初的模样。
    杨清宁转身,差点撞到小瓶子身上,这才想起身边跟着这么一位。他深吸一口气,道:“走,咱们去一趟御药房。”
    小瓶子只是点了点头,并未说话。
    杨清宁也没在意,径直朝着御药房的方向走去。他心里清楚,那夜秦流根本没去御药房,半道就被陈钰灭了口。但该查的,他还得按部就班地查,这些都是做给秦淮看的。
    路上,杨清宁在御花园顿住了脚步,径直走向发现尸体的梅林,尽管杀人事件已经过去了一个多月,但案发现场总是不能落下的。
    第19章
    案发后下过几场雨,且雨势较大,就算有线索也给冲没了,更何况是在这个科技落后的古代,想要找出什么蛛丝马迹,那是难上加难。
    好在杨清宁目睹了整起事件的过程,径直走向当时三人所在的位置,弯下腰仔仔细细地查找着线索。果然在秦流可能落地的地方,找到了被砍断的梅树的树桩,这梅树很细,只有直径三厘米那般粗细,断茬儿有一半平整,一半带着尖利的木刺。这木刺应该就是造成秦流背部穿刺伤的原因。
    杨清宁抬头看向小瓶子,道:“你身上可有匕首?”
    小瓶子弯腰从袖子里抽出匕首,递给了杨清宁。
    杨清宁接过匕首,在心里嘀咕道:这里的人难不成身上都带着刀?不对啊,进出宫门都会检查,严禁携带一切武器,若被发现,一律按犯上作乱处置,他身上怎会有匕首?
    见杨清宁盯着匕首发呆,小瓶子出声问道:“可有不对?”
    “没有。”杨清宁回神,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他现在最重要的是保住小命,其他的事不是他能管的。
    杨清宁拿着匕首去砍树桩,果然看到了渗透进去的鲜血,道:“虽然案发后下了几场雨,冲掉了许多线索,可渗透进去的鲜血冲不掉。这里就是凶手杀人的地方。”
    小瓶子眉头微蹙,疑惑地问道:“这不是早就知晓的事么?”
    “那只是猜测,有了这个,才能确定。”杨清宁想将那沾血的树桩砍断,可手上的力气有限,折腾半晌才砍掉了一半。
    “奴才来吧。”小瓶子接过匕首,一下就将树桩砍了下来。
    杨清宁……
    这差距也太悬殊了吧,杨清宁试探地问道:“你有内力?”
    小瓶子迟疑了一瞬,随后点了点头。
    “怪不得。”杨清宁心里平衡了,人家是高手,而他就是个十五六岁的少年,又没用过匕首,一时半会儿砍不断很正常。
    杨清宁拿着树桩子看了看,解下身上的荷包,硬塞了进去。随后他又佯装漫无目的地在梅林搜索着,最后走到了陈钰和徐珍儿当时所在的位置,仔细搜索着,在一棵梅树的树干上,找到了几根长发。
    “头发?”看着杨清宁手里的长发,小瓶子再次出了声,语气中满是疑问,“这里怎会出现头发?”
    古代人都是长发,这些头发根本没办法锁定人的性别。但杨清宁知道这是谁的,应该是陈钰站在徐珍儿身后,徐珍儿扶着梅树以支撑身体,动作激烈时蹭到了粗糙的树皮,勾住了头发。
    脑海中自动生成画面,杨清宁顿觉脸上有些发烧,摇摇头甩去脑海中的胡思乱想。
    小瓶子见状出声问道:“公公可是觉得这头发有何不妥?”
    看着小瓶子带着疑问的眼睛,杨清宁只觉得有些尴尬,只不过他在想的不能让人知道。就在这时,一股若有似无得香味传来,萦绕在鼻间,他转移话题道:“你有没有闻到一股香味?”
    “这里是御花园,许是有风吹过传来的花香。”
    杨清宁四下看了看,目光锁定在手里捏着的头发上,凑到鼻间一闻,那香味竟真的是头发上散发的味道,不由惊讶地说道:“这头发上居然还有香味!”
    小瓶子凑过去闻了闻,道:“这应该是抹了某种香料。”
    杨清宁小声嘀咕道:“什么香料,竟能留香这么久?”
    小瓶子犹豫片刻,道:“福禄公公应该能认出这是什么香料。”
    杨清宁闻言心中一紧,没想到小瓶子的听力这般好,他说话的声音那么小,小瓶子居然都能听到,不过一想到他有内力在身,也就释然了,好在他并未起疑。
    杨清宁在心里告诫自己:以后行事要更加小心谨慎才行。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