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隔壁书屋

手机版

隔壁书屋 > 历史军事 > 六零小胖妹,嫁给瘸子后竟三胎了 > 六零小胖妹,嫁给瘸子后竟三胎了 第51节

底色 字色 字号

六零小胖妹,嫁给瘸子后竟三胎了 第51节

    安老太擦了擦眼泪,“奶没事儿,你还没吃早饭吧?奶这就去给你做。”
    本来是要中午熬的小米粥,安老太早上就熬了。
    大铁锅煮起来也快。
    再在土灶里,烧两个红薯,两土豆。
    土豆都是今年新挖的,种在自留地里,得亏安老太勤快,自留地被她照顾的好。
    不然这么一大家子人吃饭,还真挺辛苦的。
    安宁端着早饭回去,江老太都在家里,哭了不知道多少回了。
    江老爷子来找过江寒生,说起了这事儿。
    本来以为,这大孙子这一次,怎么也要站在他们这边。
    结果,大孙子不但没帮着他们说话,当着他的面,就将西边的土墙给砸了个大口子。
    说了句,“往后我和安宁,就不走你们那边了!”
    这么明显的偏袒。
    江老爷子一脸不甘,却又无可奈何的地走了。
    安宁回来的时候,才发现,不用走江家的大门,她也能回家了。
    提着早饭,叫江寒生过来洗手吃饭,她说:“我奶先前把老太太揍了一顿。”
    江寒生低头洗手,手洗干净,接过安宁递过来的毛巾,擦了手,才回答,“我知道!”
    “他们没来找你要医药费吧?”安宁紧张兮兮的问。
    “没有!”江寒生回答。
    “那就好!不过,咱们买工分的计划,估计得泡汤了!”
    第56章 一家人互帮互助
    江寒生诧异的看向安宁。
    安宁解释,“刚刚我家老太太,教训你奶,说了老江家各个不干活儿,就可以买工分,分粮食的事儿。我估摸着,会有人去告状,到时候大队长难做,可能就不让买工分了。
    不过你放心,我有办法弄到粮食,不会让你饿着的!”
    安宁这番近乎保证的话,反而让江寒生怔了一下。
    他觉得错了。
    角色错了。
    这话应该他说。
    他告诉安宁,“没事,买不了工分,咱们就去城里!粮食的事情,我来想办法。”
    “话是这么说,可我们没有城里户口啊。”
    现在可不和后面几十年一个样。
    现在是户籍决定一切。
    城里户口,粮油关系,还有各种供应什么的,直接写在了小本本上。
    有供应本,才有供应粮。
    农村户口,只能在乡下赚工分,分粮食。
    “我的户口,没转来乡下。”江寒生说。
    “啊?”安宁完全不知道这件事。
    她一直以为,江寒生的户口,在老江家。
    “你们上头,是不是给你安排工作了?”安宁问。
    江寒生点头,“但是通知还没下来,但我估计也快了!到时候我们一起去城里。”
    只要有江寒生一口吃的,他就不会饿着安宁。
    安宁从来没想过,自己还没在农村待多久,就能去城里了。
    虽说她大概率还是农村户口,吃不了供应粮。
    但她有系统商城,就算在城里,也饿不死。
    而且还有江寒生呢,他们日子肯定越过越好。
    “江寒生,我咋感觉,你这么聪明呢!”安宁忍不住夸奖他。
    得亏江寒生没有透露,自己还有可能回城里的事儿。
    这要是被江老太知道了,一准希望,江寒生是下一个江开源。
    肯定想着江寒生每个月把工资无条件上交,搞不好,就没有现在的分家了。
    不对,要是他一早宣扬出去,安雅还愿意撒手不要江寒生吗?
    安宁觉得很悬。
    只要江寒生分的单位还不错,没准安雅咬咬牙,也就嫁给他了。
    说来说去,还是自己和江寒生有缘分。
    吃过早饭,安宁也不去老太太那儿了。
    跟着江寒生一起砌墙。
    早点将墙砌好,早点和那边断掉最后一点联系。
    多了个人帮忙,江寒生这边活儿也做的快了。
    一个上午的功夫,就砌好了围墙,这一下他们的四间屋子,和江家其他人的屋子,是彻彻底底的隔开了。
    土砖还剩了些,江寒生说下午打土灶。
    另外,厕所也得弄弄。
    昨儿埋了大缸,做了厕所板子,但是四面透风。
    安宁压根没勇气,在那种环境下上茅房,还是一如既往的去老安家方便。
    中午这顿饭,两个人都去安家。
    安宁本来还想着,她两个叔叔,不会有好脸色给她的。
    谁知道,她三叔一见到她,就变戏法一样,给她拿出了两把新扫把。
    还有竹编的撮箕,筷子也是一大把。
    “三叔,你这……?”
    “你奶都和我们说了,你爸以后不给咱们钱了,是你自己悄悄拿了一部分自己的嫁妆出来,给家里几个小子念书做学费。以前是我们对你有成见,以后不会了,咱们安宁长大了,也知道贴补娘家了!”
    安宁:“……”我啥时候拿自己的嫁妆出来补贴娘家了?
    这是老太太给她找的借口?
    安三毛的态度突然转变,让安宁有些哭笑不得。
    不过她这三叔,从前也没有做过什么出格的事儿了。
    倒是她两个婶婶,对她意见颇大。
    现在她出了嫁了,不知道还是不是和从前一样,将她当成眼中钉。
    结果,是安宁多想了。
    二婶和三婶虽然谈不上多热情,但也没有挑刺儿。
    而且当老太太,给大家盛的主食,是小米粥的时候,二婶李春花还笑嘻嘻的说,“娘,我咋发现,最近这段日子,咱家的伙食,越来越好了?”
    因着安宁每次来,除了她和江寒生那一份饭,还给老太太准备了。
    米有,面也有。
    老太太自己舍不得吃,就给匀出来,给大伙儿一起吃。
    那个鹅蛋是,今儿的小米粥也是。
    老安家这群人,也不是傻的,老太太多少本事,他们清清楚楚。
    平日里,顶多拿钱,和人家换点粗粮或者黑面。
    或者从安大可手上,要些票证什么的,换些副食品,糖之类的。
    可最近安大可都不来了,老太太也说了,那边以后不会给钱了,指望不上了。
    自然,他们都想到了,这些东西,可能是安宁拿过来的。
    至于是谁弄到的,不用想,都知道是江寒生。
    当然,他们更觉得,是安宁枕头风吹得好。
    以至于江寒生这么大方,将自己的口粮,都分了一部分到安家来了。
    安老太怕李春花乱说话,赶紧出声,“咱家伙食一直都这样,哪有变好和变差?”
    这话一出,江寒生便相信上午安宁说的话,小米是老太太攒的。
    江寒生自己也有奶奶,可远不及老太太这般好。
    这些日子,老太太几乎都是在贴补他们。
    他们晚上不在这里吃饭,老太太还让他们将饭菜带回家,蒸的红薯土豆,都是老太太给安排的。
    菜一炒就是一盆,虽说是地里长的。
    可要是没有老太太的付出,也不会有现在这些菜。
    安家的家庭氛围,和老江家完全不一样,除了安宁他爸,也就是他岳父,大家都挺好的。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