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隔壁书屋

手机版

隔壁书屋 > 历史军事 > 19世纪女继承人 > 19世纪女继承人 第52节

底色 字色 字号

19世纪女继承人 第52节

    老天爷!她遇到第一个‘剧情人物’了!准确的说是两个,因为‘埃米莉·维奇伍德’也是!‘埃米莉·维奇伍德’就是那个特别高瘦的姑娘,她今年14岁,班里最大的女孩儿,不过她更让人有印象的标签是伊丽莎白的跟班。
    大家都说,她的父亲是伊丽莎白外公手下的一个小经理,她从小就跟着伊丽莎白,不算是仆人,那也是个女伴——如今上流社会也有这样的存在,女儿的朋友出身不高,但也是绅士的女儿,成为陪衬女儿的存在,就是女伴。
    其实就是一个高级玩伴了。
    薇薇安当初恢复了上辈子的记忆,也想起了自己是穿越到了一本读过的小说中。虽说一开始她生活的阶层和剧情发生的上流社会差了太远,不用考虑剧情。但为了将来能够‘趋利避害’,她还是有努力回忆剧情的。
    一旦想起什么,她就会用汉语拼音记在一个备忘本上…拼音字母看起里就很像是小孩子根据现有的字母搞的‘密码’,这在孩童之中非常流行,倒也不用担心被人看到了会有什么‘后患’,要比直接用汉语更合适。
    一开始薇薇安只能想到粗略的故事,但人的记忆是很特别的,不去使劲想的时候,偶尔就会冒出一些碎片,而且很容易‘触类旁通’。所以到现在,她的备忘本一条条记着当初那个故事里的细节,已经快写满一个本子了!
    而‘伊丽莎白·哈拉登’和‘埃米莉·维奇伍德’这两个名字,说实在的,她并没有记全。伊丽莎白的名字、人设、剧情参与情况还算记住了,埃米莉就完全只记得人设和剧情了,而且剧情还不全。
    名字没记住很正常,外国人的名字嘛……
    薇薇安记得的是,伊丽莎白和埃米莉在【原书】的剧情里都算是反派炮灰吧。
    女主角约瑟芬‘王者归来’后,要在美林堡的上流社会开始自己的征程,获得那些‘优质男性角色’的爱,以此延续自己的生命,并获得一些‘神奇道具’。这个过程中,当然少不了和一些在婚嫁市场上寻找合适丈夫人选的小姐们发生冲突。
    伊丽莎白和埃米莉就是这样进入剧情的。
    在薇薇安的印象中伊丽莎白比埃米莉还更早退场——在伊丽莎白和约瑟芬的戏码里,伊丽莎白这样好条件的天之骄女,就是要用她的大小姐脾气,她的强势,她的好身世,来衬托约瑟芬像朵小白花的。
    她被约瑟芬抢了心仪的男士,之后就开始针对约瑟芬。惹恼了约瑟芬之后,约瑟芬也是还以颜色。她用了一个让人霉运连连的道具在伊丽莎白的外公身上,于是他的外公很快在一笔投机生意中失败并破产。
    虽说他们那种人的‘破产’并不见得是失去所有,继续过着富贵生活不难。而且人脉还在,东山再起的机会就很大。但道具的生效期有3个月,3个月足够治死了伊丽莎白的外公,将他压在地上,再也起不来了!
    之所以会选择伊丽莎白的外公动手,是因为伊丽莎白看似底气十足,但只要他的外公倒下了,很快就会有连锁反应——伊丽莎白的父母感情并不好,这很正常,上流社会很多夫妻关系都冷冷淡淡的。
    伊丽莎白的父亲,哈拉登侯爵,当初之所以会娶一个百万富翁的女儿,就是因为缺钱!而之所以缺钱,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家产传到他父亲手上时,已经危机重重。另一方面,他自己也是一个极其能花钱的人。
    哈拉登侯爵对妻子最大的敬重,就是对钱的敬重!他其实早就将妻子的陪嫁花了个七七八八了,侯爵府还得保持富贵体面,就得靠紧伊丽莎白的外公!哈拉登伯爵甚至因此想让自己的长子娶他的表妹,这样又能得一笔妻子当年一样的嫁妆。
    而一旦伊丽莎白的外公失去了财富带来的神圣外衣,会发生什么,是可以预期的。哈拉登伯爵当然不会离婚,这年头离婚实在是太败人品了,特别是这种妻子娘家一破产就离婚的,这基本上就是‘自绝于人民’了。
    但也就是不离婚而已,这个家就要散了!
    至于托庇于这个家之下的伊丽莎白·哈拉登,没有了百万富翁的外公,她倒是还是侯爵小姐,但和之前就完全不能相比了——这年头,有钱的贵族才是真正的贵族,没钱的贵族就像是发黄的丝绸,丝绸还是丝绸,却只会让人联想到陈旧、寒促、窘迫这些。
    凭着贵族小姐的身份,哈拉登小姐当然还是能嫁一个有钱的商人,或者小贵族的儿子,又或者破落大贵族家没有继承权的儿子(破落贵族有继承权的孩子基本只愿意和有钱的女性结婚,这都轮不上她了)。
    至于埃米莉·维奇伍德,她倒是退场比伊丽莎白更晚一些,因为在设定里,她是一个更黑暗的人设——如果伊丽莎白还可以说是笨蛋美人,这种笨蛋在黑莲花的剧本里,总是会走得早。那埃米莉就是更有脑子的那个,而且因为本身看起来实力弱,不容易先被盯上,这就留得久了一些。
    埃米莉·维奇伍德,看起来是伊丽莎白忠心耿耿的跟班,实际上她从来都不喜欢伊丽莎白,反而一直怨恨且嫉妒着她。在伊丽莎白针对女主角约瑟芬的行动中,她始终是躲在幕后出主意、做参谋的那个。
    等到伊丽莎白的外公破产,哈拉登家也散了,乱的不行的时候,她迅速改变了自己对伊丽莎白的态度——所谓‘树倒猢狲散’,就是这样的。
    原本埃米莉打算靠着哈拉登家,靠着伊丽莎白结一门好亲事,但在伊丽莎白本身都前途渺茫后,这样的指望当然就不存在了。她这个时候只能靠自己了,只是她没有好身世,容貌也算不得美,想要找一个上流社会的丈夫,这是很难的。
    这种情况下,人很容易急功近利、兵行险着…她选择了诱惑一个妻子死了十年以上的老贵族。这本身倒是一件十拿九稳的事,难嫁好人家的淑女出于实际考虑,选一个老头,真就是你提供地位和金钱,我提供年轻肉体和精神价值,各取所需而已。
    但谁让老贵族的儿子是约瑟芬的‘猎物’之一呢?在一次为了显示女主角约瑟芬机智敏捷的情节里,让她将埃米莉勾引老贵族的‘下流手段’给露了出来,于是这件事就完蛋了,埃米莉自此也再不能在上流社会见人了。
    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也算是就此扑街领盒饭了。
    虽然因为原书剧情的原因,薇薇安对伊丽莎白和埃米莉这两位同学的性情,乃至于本性,都有着其他人没有的深刻了解。但真正再看到她们时,薇薇安又刻意忘掉了那些东西——不管将来怎么样,至少现在看起来,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骄纵大小姐,和一个会暗暗嫉妒大小姐的阴沉少女而已。
    当然,薇薇安也没有和她们交好,然后‘改造’她们的意思。
    且不说薇薇安不是圣母,不能想到未来【女主角】约瑟芬的受害名单,一个个地去救。就算她有那么点儿救苦救难的情怀,也得考虑做不做得到吧?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伊丽莎白和埃米莉的悲剧既来自女主,也来自她们的性格。
    只不过是几次社交场合的争风吃醋,虽然女主角约瑟芬确实做得不对,有道德上的硬伤(这一点,因为读者主观上知道她是要维系自己的生命,归类到紧急避险了,所以只要不是有道德洁癖的人,倒是都能理解她,甚至可怜她)。但也不至于她们那样的针对,伊丽莎白和埃米莉的计划,前后几次,有的是让约瑟芬社会性死亡,有的甚至就是要她的命了!
    这样的性格,要怎么办?
    别的都好说,薇薇安难道要改变她们的性格吗?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并不只是说说,薇薇安可没有那样大的自信认为自己可以改变她们。
    而且说实在的,就现在的短暂接触来说,薇薇安也不喜欢伊丽莎白和埃米莉,也不想违逆自己的内心接近她们——谁会想要主动接近脾气糟糕、下巴看人的大小姐和不知道在计划什么的阴沉女呢?
    她又不是受虐狂!
    第72章 红粉世界072
    对于自己在北美林堡学院遇到了剧情人物,薇薇安是意料之外,但仔细一想又情理之中。
    随着奥斯汀家越来越有钱,所处的社会地位越来越高,想也知道她们接触的人的层次也会越来越高…原书女主角约瑟芬后来所在的那个顶层上流社会,本来就是一个看起来很大,实际上很小的世界。
    到最后,不就必然相遇了吗?
    不过薇薇安其实也没有想太多,女主角到时候不讲道理地引起一些风波,她惹不起,还躲不起吗?兴风作浪的那几年,她可以带着父母一起离开美林堡,天大地大去哪里不行呢?就连杰克逊一家,之前不也是去坎特伯雷,随便就呆了一两年?
    而且这也是最后的路,理论上来说,她只要不主动惹女主角,一般是不会有事的。
    黑莲花这种存在,毕竟是小说里的女主角,也不太可能一黑到底。真要是一个纯粹的没底线的坏人,不是不能做主角,但在网络言情小说里,给主角做那种人设还是少见,至少原书之中的女主角约瑟芬就不是那样。
    她黑化是黑化了,但也基本属于‘苍蝇不叮无缝的蛋’。她对付过的人,要么是曾经的仇人,这次属于是冤报冤来仇报仇。再不然就是‘先撩者贱’那种类型,比如伊丽莎白·哈拉登那种,要对她出手,被反杀了。
    另外既不是仇人,也没有对付女主角的,若有被aoe攻击扫到尾,或者剧情需要那么一个炮灰——那一定本身就是个坏人!
    挺好的,这样看起来还蛮舒服的,就像是耽美文和百合文里,介入男主角们或者女主角们感情的异性,拿这个角色做反派,推动主角们的感情升温是ok的,但前提这得是个渣女、渣男,这样读者们才能看的不出戏。
    鉴于约瑟芬的人设是这样一个人设,薇薇安其实不太担心。而且就算有‘蝴蝶效应’,她其实也有最后的杀手锏…她清楚女主角约瑟芬的来历,其实就等于握着一个命门,不过如果可以,她也不愿意用那一手。
    人家的报仇路、求生路,不是没办法了,她何必去断了?再者,那可是握着系统外挂的女主角啊!天知道随便对上会不会情况有变…看看原书中女主角的敌人们吧!哪一个不是觉得‘优势在我’,最后都被女主角打脸?
    平复好见到剧情人物的心情后,又重新整理了一下自己记录的原书剧情细节,确定没问题后,薇薇安就能以比较平常的心态对待伊丽莎白·哈拉登和埃米莉·维奇伍德了。
    听到邻桌说她们也要去面试合唱团,也只是笑了笑:“我看到了哈拉登和维奇伍德的名字了…维奇伍德真的只是陪哈拉登吗?”
    邻桌立刻活跃地说:“没错,维奇伍德并不擅长唱歌,我听说她更擅长弹竖琴,早就打定主意要参加乐团了…如果不是因为哈拉登,她可不会报名合唱团。”
    薇薇安所在的这个班,有一些女孩儿很讨好伊丽莎白·哈拉登,但更多人其实根本不在乎她。说的更明白一些,伊丽莎白·哈拉登也只是一个小女孩而已,就算她是侯爵千金,有一个百万富翁的外祖父,那又和其他人有什么关系呢?
    是能把贵族身份给其他人,还是能够将她那预计中十分庞大的嫁妆分享?别说不能了,就是能够,她本人恐怕也不愿意吧。
    当然,若真的成为她的好朋友,有机会让家里搭上她家,或者她外公家的线。又或者随她进出那些最豪华的地方,认识最优质的男青年,解决女孩儿们最关注的婚姻大事——那倒是不错,这其实也是埃米莉为代表的女孩子讨好她的原因。
    至于其他不在乎她的人,有的是没有那么多想法,毕竟都是11到14岁大小的女孩儿,也没怎么见过外面的世界——像她们这种出身于富裕家庭的孩子,就很容易两个极端,要么极端早熟,早早计划起自己的未来,要么其实是比同龄人懵懂的。
    还有的不在乎的人,则是不需要伊丽莎白·哈拉登可能带来的那些好处…她们的家庭或许不如伊丽莎白·哈拉登,但也挺不错的,像她们这样当然不用讨好她了。
    而对于不在乎伊丽莎白·哈拉登的人,她的性格就很讨人厌了…能来北美林堡学院上学的女孩儿,谁在家时还不是一个小公主了呢?
    薇薇安的邻桌就是这样的,不怎么喜欢伊丽莎白——但她挺喜欢薇薇安的,至少是有好感,想做朋友的。非要说原因,大半还是薇薇安长得漂亮,毕竟在大家还不熟的情况下,能加分的部分就是印象分了。
    和邻桌简单地聊了几句,薇薇安就离开了教室,和她前后脚走的就是伊丽莎白·哈拉登和埃米莉·维奇伍德,她们都是去海德利斯夫人那儿参加合唱团面试的。
    面试人数总共11人,说起来其实也不多。海德利斯夫人就在音乐教室里,找了合唱团一个高年级的女孩儿弹钢琴,而她则是专心试这些面试女孩儿的音。
    面试的先后顺序并不管年级高低,而是按照‘名’的首字母排序。按照这个排序的话,薇薇安就挺靠后的了,能比她更靠后的就只有伊丽莎白和一个名叫泽西雅的女孩儿。至于埃米莉,她的‘名’首字母是第一个,她也是唯一一个‘a’字母开头的,所以她就是第一个面试的。
    面试的时候,除了被面试的那个学生,其他人也没有呆在外面,而是就呆在一旁,靠墙站成一排。这样倒是让薇薇安提前知道了海德利斯夫人是怎么面试的——其实很简单,她首先让埃米莉跟着钢琴来。
    钢琴弹哪个音,她就唱哪个音,这是测试音感和音准。也顺便听了音色,试出了高音和低音的极限与表现。
    这一套练完,还可以唱一首歌,这是半自选的。如果不需要伴奏,那想唱什么曲子都行,如果需要伴奏,就只能在弹钢琴的高年级女孩儿的琴谱里选了,琴谱之外就是她不熟,甚至不会的了。
    埃米莉作为第一个面试者,她的表现薇薇安看在眼里,不能说差,但确实普通——女学生们中学唱歌、练唱歌的人太多了,她又不是那种天赋异禀的选手,在其中就只能说不出挑了。
    不过这也没什么,毕竟她本来就是‘陪太子读书’的,选不上又不用遗憾。
    而且作为第一个,表现如此‘平平无奇’,既不怕被前面人对比,也给后面的人松了口气,她感觉还行,其他人也感激她。
    而从埃米莉之后,第二个人就不同了。果然敢于来参与合唱团选拔的,都是自信自己唱的比较好,或者对唱歌是真的热爱的(一般真的热爱的话,就会练习更多,水平也就高了)。
    她的音准、音色各方面都不错,看得出来基础打的很扎实,在业余选手中算是很好了。她再开口唱歌,唱了一首如今挺有名的曲子《爸爸给我买只小狗狗》,唱的也很动听…这一下让大家稍稍放松的心又紧张了起来。
    之后一个又一个的面试者,其实都能看出水平不错,不见得每个人都有第二个的水平,甚至更高,但就算差也不会差的太远。所以只要正常发挥,没有因为紧张而发挥失常,看起来就会挺有竞争力的。
    最后,半个多小时后,终于轮到薇薇安了。
    她调整了几下呼吸,就站在了钢琴旁、海德利斯夫人面前,一开始的测试没什么,薇薇安和其他人一样,放开嗓子发声就是了。海德利斯夫人听她发声,表面上没说什么,心里先点了点头。
    虽然对专业人士来说,没什么唱一个声就能知道好坏的说法——芸芸众生、歌者如云,唱一个‘啊——’就能和别人不同的,那真是万里挑一!而唱‘哆啦咪发’这些就能和别人不一样,令人印象深刻的,也至少是千里挑一了。
    要知道一个人唱的好不好,最好还是要正式唱一曲才最明白。
    但是,也不是说什么东西都听不出来。至少海德利斯夫人确定了薇薇安音准很好,本身音色上佳,音域也是很宽阔的——在包括薇薇安在内,已经面试的9个学生中,她这方面的条件是最好的。
    “那么…接下来唱歌,需要伴奏吗?”海德利斯夫人问她。
    薇薇安摇摇头,她太满意自己这辈子的嗓子了,而且对自己找音准的能力有信心。这种面试的场合,需要最大限度展示自己本身的时候,就不用伴奏了。
    “是的,夫人,我不需要伴奏…嗯,我唱一支外国民歌,是我听一个流浪歌手唱过的,我给翻译了和礼兰歌词。”
    此乃谎言!
    实际上薇薇安打算唱的是《斯卡布罗集市》…薇薇安早就发现了,和礼兰真不愧是捏他自英国,这个时代也不愧雷同维多利亚初期,艺术审美各方面真的很像。也就是说,大家接受的音乐风格上也和19世纪维多利亚初期的英国很像。
    大而化之的说,其实就是‘浪漫主义’!当时是浪漫主义席卷艺术界的时节,音乐也是艺术的一种而已。
    要说风格可能不太熟悉,但要提到风格的代表人物、代表作品,应该就清楚了——代表人物有舒伯特、罗西尼、门德尔松、肖邦、李斯特等等,代表作品的话,那些著名的琴曲先不说,只说‘歌剧’,就有《卡门》、《尼伯龙根的指环》、《蝴蝶夫人》、《图兰朵》等。
    至于说《斯卡布罗集市》的风格在现在的和礼兰能不能被接受,薇薇安觉得是能的。虽说《斯卡布罗集市》几经改编,是属于现代的歌。但底子始终是一首中世纪就流行于英格兰的民谣歌曲,其中曲子本身又还要更古老一些。
    以薇薇安对此时音乐的了解,她只要稍稍改一下《斯卡布罗集市》中过于现代的唱腔,增加一些此时唱腔的特点(无论是歌剧的,还是通俗流行的),就是很优秀的作品了。
    在她以‘和礼兰’语翻译了歌词之后,已经在奥斯汀家唱过了。奥斯汀夫妇听过,有限的几个亲朋也听过,可以说是博得了满堂彩!
    现在唱这支歌,她也一点儿不怯。
    “斯卡布罗集市,您正要去斯卡布罗集市吗?香芹、鼠尾草、迷迭香和百里香,请代我向那儿的一位姑娘问好,她曾经是我的真爱。请她为我做件麻布衣衫……”
    海德利斯夫人愣住了,首先是觉得耳目一新。她完全相信薇薇安的说法了,这是一首流落民间的古老歌谣…其中不加雕琢的情感,与不需要强求,自然而然就充盈其间的诗意,真是当下的词曲作家难以人工琢磨出的!
    相比起这样的作品,当代的作品大多匠气十足!
    再然后,她听到了薇薇安的歌声——这是一个秋天的午后,阳光明亮,宽敞的房子里,两侧的窗户对开,让人可以很清楚地听到远方的风声。而房间里的歌唱声,也可以乘着风飘散而去,来无踪影、去如微尘。
    诗意、忧伤,被少女唱的如诉如泣,以至于有令人落泪的力量,而又不知道为什么要落泪。
    这个时候,可以说是‘专业人士’的海德利斯夫人,似乎是第一次知道,原来好的演唱真有这样的奇迹——她能将低声哼唱,变得犹如大江大河流去,宏大之声振聋发聩!又能让天地间的杂音消失,只剩下杂音里那一缕乐音,挥之不去、念念不忘。
    海德利斯夫人听过太多歌唱家的现场演绎了,但或许是很多成名以后的歌唱家也逐渐流于庸俗,技巧胜过了感情。现在她听这个少女唱歌,真是完全不一样的感动。
    薇薇安的歌声里有种独特的东西,这不在于她的技巧娴熟、音色优美,当然,那些也很重要——但在海德利斯夫人这样专业的音乐教师来说,那些都可以在别人身上找到,哪怕难得,但也只是难得而已。
    最独特的似乎是她那挥洒自如的情感表达?但又似乎不只是那样。更像是一个综合了唱腔、呼吸、情感等多方面,最终成就的一个整体,令人感动。
    海德利斯夫人倒是没想错,所谓的‘浪漫主义音乐’,本质上也是音乐艺术更加着重于抒发自身情感的一种发展。过去自文艺复兴时期开始,人文领域萌发的向‘人’自身探索的倾向,经历文艺复兴、巴洛克时期和古典主义时期积累,最终在浪漫主义时期来到了一个新高峰!
    浪漫主义时期就是架在古典与现代之间的桥梁!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