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隔壁书屋

手机版

隔壁书屋 > 历史军事 > 古代流放日常(穿书) > 古代流放日常(穿书) 第236节

底色 字色 字号

古代流放日常(穿书) 第236节

    伏危让周毅对又爱又恨这词语有了很深的感悟。
    周毅剜了他一眼:“你们夫妻看着老实,但却是八百个心眼,我今日贪了你两千余石粮食,只怕你们能记一辈子。”
    伏危低头:“属下不敢。”
    “嘴上不敢,心里可敢得很。”揶揄了一句后,无所谓地道:“总归不是我出钱,待回到豫章,便让父亲把这银子算给你,只是高价,想都不用想了,最多按照市价来算。”
    伏危笑了笑:“只望着大人不重罚就好,高价自然不敢想。”
    周毅虽心里有些许不舒服,但还是信伏危的。
    父亲识人无数,都让他与伏危明说了此次的计划,便说明伏危是个人物。
    用人,不仅仅是要用实诚之人。
    那等实诚且心中城府不够深的人,未必能有伏危这般胆大却也谨慎的心机。
    他父亲能看得出来,他自己怎会想不明白?
    不仅要继续用伏危,还要重用。
    伏危是一把极好的利刃,能杀敌也能用来自保。
    伏危面色平静地从主帐中出来,寻了伏震,与其商量后,挑了十个人出来,一同找机会潜入苍梧城。
    在从豫章返回苍梧,也就是与虞滢在苍梧城相遇的那一次,伏危就已经开始暗中勘查苍梧城。
    再说洛侍卫长因在沈太守弃城逃跑时,因虞滢的话而拖延了离开的时间,阴差阳错得了沈太守的重用。
    在伏危分析之下,继续留在沈太守身边,如今已升了职,成了巡逻校尉。
    伏危回到玉县交接政务之时,与其一直都有联系。
    伏危与洛侍卫长直言,沈太守此人只有在有性命之忧之时才会上进一二,但当太平后又是只会安于现状,不求上进。
    沈太守继续留在苍梧,他也只能待在此地,便是往上再升也是个掌千人的下郡都尉。
    而沈太守有其效忠的势力,不妨也为自己谋求一条出路。
    豫章周家家底雄厚,若是群雄而起,也是有争逐的本事在。
    离开苍梧,官至上品,荫庇子孙后代,不妨一试。
    洛侍卫长在知道沈太守弃城逃跑之时,已经对其死了心,再说忠心也属实好笑。
    伏危能与他这么说,便是有十成的把握洛侍卫长会选择帮他。
    伏危也猜到洛侍卫长先前只知沈太守背后有靠山却不知是豫章周家。
    再到周家来攻打之时,他见太守镇定,也不再有弃城逃跑的心思,必然能猜得出来沈太守为谁效力了。
    即便知道也无妨,就算同为一主,也不是一条心,荣华富贵不过是各凭本事罢了。
    留洛侍卫长在沈太守身边,也能随时知道沈太守是否有二心。
    先前的洛侍卫长,也就是现在的巡逻校尉。
    因沈太守信任,护城渠便是他带人去挖的,依伏危去豫章时留下讯息所办,留了一条入城暗道。
    正是他巡逻值夜之时,寻常也有的鹧鸪声,今日却是三长两短,他听出了端倪,支开了巡逻的人后,他则去密道领人。
    伏危等十人趁着夜色从密道中出来。
    他道:“你们只有半个时辰时间,半个时辰后换值,我很难再给你们打掩护。”
    伏危点了头:“半个时辰,够了。”
    他转头吩咐:“伏震与我一块,其他人按照我安排好的计划行动。”
    众人立刻分头行动,唯有伏危与伏震趁夜往太守府而去。
    几次出入太守府,再有曾为侍卫长的洛校尉提供的地图和守卫部署图,伏危轻而易举地就进入了太守府。
    沈太守睡不着,也不再沉迷女色,而是在琢磨着这周家兵何时才会退兵。
    同时也在观察着这岭南的地势沙盘,为周家万一出尔反尔而做准备。
    窗户忽然打开,吓了他一跳。
    他转头看了一眼,并未看到有人,只有一阵风吹入,也就没有多疑,继续观察沙盘,是不是挪动一下旗子。
    但太久没动脑了,时下确实怎么挪这旗子都觉得是死路一条。
    “置之死地而后生。”
    忽然有一只手伸出,骨节分明的手拿起了红色的一帜旗子,直接往苍梧城外那标有“周”字的蓝色旗子一撞,蓝色旗子被撞倒在沙盘之中。
    清朗嗓音落入耳中,沈太守瞳孔蓦然一缩,震惊地抬眼看向面前蒙面的男人。
    对上了那双噙着笑意的眼神。
    眼中是那熟悉的处变不惊与淡然从容。
    几乎一瞬间,沈太守脱口而出:“伏危!”
    伏危把蒙面巾取下,朝着沈太守弯唇一笑,笑意温润无害。
    沈太守可不敢再轻视眼前的年轻人,看似无害之下不知又多重的城府。
    沈太守不自觉的后退了两步,微微眯眼:“两军交战,你来做什么?”
    话一顿,随即瞪眼道:“不对,城外有护城渠,城门紧闭,太守府森严,你、你你又是怎么进来的?!”
    伏危笑了笑:“我怎么进来的不重要,重要的是周郎将让我转交一样东西给大人。”
    沈太守一愣,不确定伏危是否知道他为周家效力事情,便试探道:“周毅让你来送东西,还是让你来送命,不怕我要了你的命?”
    伏危闻言,忽然轻笑出声:“若是来送命,我怎敢来?”
    说着,手往衣襟内探去。
    沈太守见他一动,便暗自戒备了起来,手摸向了腰间的佩刀。
    自开战后,他几乎是刃不离身。
    伏危瞧到了沈太守的动作,继续把手指大小的竹筒取出,放在了沙盘上:“竹筒中有信,太守大人看了就该明白了。”
    沈太守皱眉看了眼竹筒,犹豫片刻后,取出一条帕子,一手握着刀柄,目光直直盯着伏危,一手则用帕子包着竹简拿了起来。
    拿起竹简后,才就着帕子把竹简打开,拿出信纸后扔了竹简。
    因拿着帕子,展开纸条的动作很是笨拙,好半晌才展开。
    相比沈太守的战战兢兢,伏危便显得从容得多了,他看了眼沙盘中被自己击倒的旗子,语声轻缓:“出其不意,方能占据上风。”
    沈太守闻言,皱眉看了眼他。
    神神秘秘,也不知这伏危什么意思,总该不会让他出其不意地攻打周家军吧?
    伏危含笑抬头:“太守大人莫不是与我想到一块去了?”
    谁知他想什么,还当他是他腹中的蛔虫不成?
    沈太守白了他一眼,继而看向信上的内容。
    看到关键之处,蓦然看向伏危:“这信你看过了?!”
    伏危如实点头:“看过,郡公的命令,同时也是我与郎将商议过后的决定。”
    沈太守这才放松了一些警惕,往椅子上一坐,琢磨半晌后再度抬头看向伏危:“有把握吗?”
    伏危如实道:“把握不是我等能算得出来的,太守大人既已在船上了,除非冒着汹涌海浪下船,不然时下也只能孤注一掷。”
    伏危此话不中听,却也是实话。
    沈太守沉默不语好半晌,缓缓收紧手心,纸条也被他捏皱。
    他站了起来,略一拱手,沉声道:“一切听从郡公安排。”
    两人商议了一会细节后,伏危要离去之前,沈太守喊住了他。
    “你是怎么进城的,又是如何进太守府的?”
    伏危浅浅一笑:“太守大人不全信任我,我也不全信任太守大人,这条保命的路还是保密吧。”
    沈太守冷笑:“你便是不信我,我也与你有恩,你别忘了武陵郡那边的人几次三番想对你动手,可是我保下的你,你如此未免过于忘恩负义了?”
    伏危:“太守大人于我有恩,伏某自是会铭记,所以在离去前不知是周毅大人领兵来征,还是建议大人挖了护城渠,今日若是其他人来袭,大人这护城渠也能起到护城作用,不是吗?”
    沈太守忽然笑得揶揄:“别以为我不知道,你这一半是因为城外的难民,才会提出挖护城渠。”
    “大人往深处来想,我既能为难民着想,难道不足以说明我是个有仁心之人?既有仁心,品格也还是能说得过去的,自然不会忘恩负义,往大人身后捅刀子。”
    这么一说,伏危所言,好像是有几分可信度。
    沈太守琢磨了一会后,道:“希望你日后还记得这份恩情,也记得你今日所言,他日别指刀相向便可。”
    说罢,摆了摆手:“快些走吧,你若被抓了,我可不保你。”
    他有意隐瞒和误导,现在城中的百姓都以为是叛军攻城,伏危被擒住,他可不会自打脸面保住他这个“叛军”幕僚。
    伏危拱手一揖,戴上面巾,转身从窗户离开。
    从沈太守屋中离开,伏危抬头看了眼黑漆漆的天空。
    但愿今晚夜黑风高,老天爷并没有听到他方才与沈太守说的那一席话。
    毕竟,沈太守若在中途换了船,站在对立面,他必会拿起兵刃,与之相向。
    大考两日后,成绩公布在榜。
    位于榜首,不是郭先生柳先生的弟子,更不是虞滢的弟子,而是原本就在军中当军医,后来进医塾深造的学子。
    二十八岁的年纪,学医多年,取得榜首也是意料之内的事情。
    前三皆为军医。
    第四至第六则是郭柳二人的弟子。
    而占据第七名的人,却让一众学子有种心梗的感觉。
    输给军医出身师兄,或许学医数年人也就罢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