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隔壁书屋

手机版

隔壁书屋 > 历史军事 > 古代流放日常(穿书) > 古代流放日常(穿书) 第76节

底色 字色 字号

古代流放日常(穿书) 第76节

    屋中只伏危一人,他并未借助拐杖站在了微敞的窗后,静静地望着黑漆漆的院子外。
    他在窗后隐约听见从隔壁屋子传来柔和的说话声。
    伏危不自觉地闭上眼,让自己听得更仔细。
    隔壁屋子点了两盏油灯,虞滢把四千五百文钱放到了桌面上,颇有种要发年终奖金的感觉。
    虞滢也不说废话,而是直奔大家最想听到的话题。
    “之前每人每日采了多少的采药都有计数, 所以就按照这数目来算银钱。”
    虞滢看向何叔:“就先算何叔的吧。”
    何叔呼了一口气, 然后把用布包裹着的一包指长的竹签取了出来, 打开后放到了桌面上。
    虞滢借了伏危的笔墨, 但因没有纸,所以只能记在竹片上边。
    虞滢取了两片竹片来算何叔的数量。一片算七文的价格, 一片算的是六文的价格。
    且按照“正”字来计算, 一斤就是一笔划。
    她让大嫂在旁帮忙念,她来记。
    一刻之后, 算得七十五斤七文的, 三十八斤六文的, 一共是七百五十三文。
    虞滢数了五十三文,然后再和七串钱给了何叔:“何叔你数一数。”
    拿到银钱的时候,何叔有些恍惚, 一时间不敢相信自己真的拿到这么多的银钱。
    虞滢算好了何叔的, 然后才是何婶的。
    何婶则得了七百零四文。
    大概是何叔何婶上了些年纪, 体力和眼神都不如年轻人,所以采得药材会少一些, 但也没少到哪里去。
    何大郎是八百五十四文。
    伏震则是九百四十二文。
    到宋三郎的时候,虞滢说:“宋家三兄因先前休养,采药的时间短,所以药材会相对少一些。”
    宋三郎心底有数,说:“我知道的,伏家弟妇你算吧。”
    虞滢点了头,算了一遍后,宋三郎是四百七十八文。
    听到这个数目的时候,没有仔细算过的宋三郎愣了愣。
    这可是他在士族豪强那处做三个月的银钱,可他也只是采了一个半月的药。
    不仅如此,这一个半月也是他这二十几年来过得最轻松惬意的日子。
    银钱到手后,所有人都有种不太真实的感觉。
    虞滢与何叔何婶道:“若是赎回何家二郎还差银钱的话,我可以借一些。”
    何叔闻言,恍然初醒,连忙摇头:“够了够了,够赎回二……郎了。”
    话到最后,声音随即哽咽了起来。
    终于熬出头了。
    何婶想起二儿,也红了眼眶。最后没忍住,捂着嘴转头抽泣。
    何大郎走到母亲的身后,轻轻拍了拍母亲的肩头。
    他们对亲人的牵挂,虞滢感同身受,眼眶也微微泛酸,但脸上更多的是笑意。
    分完了三千七百多文,还有七百多文,虞滢转而看向罗氏和大嫂:“这些日子除了采药,阿娘和大嫂也在家中帮忙清洗药材,或是晒药收药,这些都是活,所以按照方才何叔何婶采药的天数开算,是五十一日,一日五文,共是二百五十五文一人。”
    罗氏和温杏听到这话,都不禁一愣。
    罗氏道:“顺手的活而已,不值当的。”
    温杏也连忙附和道:“对呀,就是顺手的活!”
    虞滢还是数了铜板,随而说道:“阿娘,大嫂,我们前边采药,你们在后边帮忙,才会让我有偷闲的时候。再说这公私得分明,若是不要的话,往后我可不敢再让阿娘和大嫂帮忙了。”
    虞滢把两分钱放到了她们面前的桌子。
    罗氏和温杏还是不收,虞滢笑道:“那便一直放在这处了。”
    笑过之后,面前还有两百五十几文,虞滢数了二十文出来给了伏安:“这是你的工钱。”
    本来是瞧热闹,只敢眼馋地看着那么一堆铜板的伏安,在看到小婶递过来的铜钱后,瞪大了双眼,惊愕道:“我也有?!”
    虞滢笑道:“你也帮了好多的忙,所以你也是有工钱的,这些钱先存着,等你以后有了想要的东西后才去买。”
    伏安看了眼阿爹阿娘,在看到阿爹点头后,他才敢接过二十个铜板,重重的说:“谢谢小婶!”
    虞滢笑了笑,又数了十文钱:“这是给宁宁的。”
    小伏宁闻言,咧开小嘴一笑,脸颊的梨涡也随之浮现,一双小手积极的伸了出来。
    虞滢把铜板放到了她的掌心之中,对她一笑。
    接过了铜板之后,小姑娘可高兴了。
    虞滢收回目光后,看了桌面上的两百多文,分成了五均份后,才看着几人说道:“大兄,何叔何婶,还有何家大兄,宋家三兄,你们除了采药外还帮了许多的忙,这几十文钱算是红利,虽然少了些,但以后肯定会越来越多的。”
    猜得到他们要拒绝,虞滢把他们要说出来的话堵在嘴中,又道:“拿出来了,我是不打算拿回去的了,就是还回来我也是不收的。”
    说着,她起了身,笑道:“之后的路怎么走,今晚就暂时不商量了,先高兴高兴,我先回屋了。”
    虽然给出了四千五百文,可虞滢还是托他们的福,挣了五千文左右,这也是她不能小气的原因。
    虞滢回了屋后,便与窗户后头站着伏危伏危对上了视线,静默了两息后,虞滢还是落落大方地对他笑了笑。
    伏危对上她的笑意,也回以淡淡一笑,好似方才在屋中浮现的微妙氛围没有出现过一般。
    这一宿,所有人都分得了银钱,心头虽百感交集,但更多的是对往后日子有了盼头。
    第59章 五十九章
    分了银钱后, 众人拿着沉甸甸的铜板各回了各家。
    伏安和伏宁两兄妹正趴在祖母的床上,两双脚丫子往上翘着,一晃一晃的。
    两双轻晃着的脚丫也显出了他们现在的喜悦。
    兄妹两人都在数着自己面前的十枚、二十枚的铜板。
    伏安数了自己的, 再看向妹妹的。
    妹妹数一枚,他帮忙喊出声。
    “八文,九文,十文……”
    数完之后,伏安发现自己好像比妹妹多了十枚铜板。
    他看了眼前的一小捧的铜板,又看了眼妹妹面前的铜板。
    犹豫了一下之后,从自己的铜板中数了五枚放到了妹妹的铜板中。
    伏宁睁着一双茫然的大眼望向哥哥。
    伏安说:“哥哥十五枚, 妹妹也十五枚, 这样我们就有一样多的铜板了。”
    伏宁闻言, 想了想后, 顿时对哥哥露出了灿烂的笑意。
    罗氏看着床上的充满童真的孙子孙女,脸上也露出了笑意。
    她看了眼手中的两串铜板, 沉思了片刻后, 还是把这两百多个铜板与之前六娘给自己的二十枚铜板藏到了一块。
    她不过是个老太婆了,也用不到几个银钱, 还是先存着, 二郎夫妻用到银钱的时候再拿出去吧。
    再说伏震把银钱全部都拿回屋中后, 夫妻俩静静地看着床榻上的一千多文钱。
    不知过了多久,伏震才回过神来,开了口:“我们还七百文给弟妇, 留下大概五百文, 你看怎么样?”
    温杏愣了愣, 她疑惑道:“要留这么多吗?”
    伏震与她解释:“毕竟先前家里的油盐米和菜,还有衣服都是弟妇的银子买的, 我们自然也不能以还钱为借口来继续花弟妇的银钱。”
    温杏也反应了过来,应道:“是呀,安安宁宁还要养,阿娘还要孝顺,我们得留一些银子才成。”
    伏震看了眼那张摇摇欲倒的竹床,补充道:“还有竹床要换。”
    温杏看了眼竹床,想起那晚的事情,不禁又红了脸。
    他真的哪壶不开提哪壶!
    她嗔道:“你别说这件事。”
    伏震暗叹了一息。
    虽然不许说,但还是在心底想了这事。
    ——伏宁还小,可伏安大了,还是要有自己的屋子的。
    隔壁放药材的屋子现在清空了,估计暂时也不会有太多的药材堆积,或者可以让儿子先在那屋住个几日……
    因伏震本就是喜怒不怎么形于色的,所以温杏也不知丈夫心里头有那么多的算计。
    她收起羞赧的心思,蹲下身子数铜板。
    铜板是一百文一串,夫妻俩也不用细数,直接取七串就好。
    拿了七串钱后,温杏看了眼还剩下的银钱,约莫五百文钱。
    她依旧觉得不真实。
    “大郎,我还是觉得自己在做梦,你要不要掐我一下,看会不会疼?”
    伏震看了眼妻子那细胳膊细腿,心道要是真掐的话,还不得肿了?
    他叹了一声:“没做梦,我们再也不用担心有上顿没下顿了,更不用担心户籍的问题了。”
    温杏还是觉得不真实,她伸手掐了掐丈夫,满眼期待的问:“疼吗?”
    ……
    毫无疼意,只觉得有些许痒意的伏震:……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