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隔壁书屋

手机版

隔壁书屋 > 历史军事 > 炮灰真少爷科举升官日常 > 第405节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405节

    等徐瑾瑜在签押房里分配好今日的事宜之后,众人归置整理好文书,便去一旁的膳堂准备用饭了。
    以往徐瑾瑜都是提前在家里吃过的,可今日他却出乎意料的自己带了饭。
    “于郎中今日带着的小菜,看着颇为不错呀。”
    徐瑾瑜坐在了桑州使司郎中于平的身旁,于平先是一愣,随后暗道:
    哼,这徐尚书是看到了他递上去的文书,知道谁才是厉害的了吧?
    现在这是准备来亲近自己?
    自己岂是那么容易上钩的?
    随后,于平看了一眼为徐瑾瑜斟茶的李直,眼皮子不由跳了跳。
    一月一次的面圣机会,徐尚书竟是那般大方!
    他跟了周大人那么久,除了些金银俗物,又得了些什么?
    随后,于平舔了舔唇,恭声道:
    “尚书大人谬赞了,您先尝尝,下官方才取出来,还未动筷!”
    随后,于平殷勤的将自己面前的小菜端到了徐瑾瑜的面前,还索性与徐瑾瑜同座下来。
    李直见状,不由眉头一皱,正要说些什么,可却对上徐瑾瑜的眼睛后,便又坐了回去。
    这一顿饭,于平妙语连珠,徐瑾瑜也笑颜不休,只一顿饭的功夫,众人都知道,新来的尚书大人似乎对于郎中颇为欣赏。
    他,或许是下一个李郎中了!
    第232章
    一顿早膳, 不过短短两刻钟,让于平一跃成为户部炙手可热的人物。
    众人都忍不住猜测,徐尚书会什么时候提拔他, 以至于连与他曾经抱团的牧州使司郎中等人心里都有些复杂起来。
    等到众人散去,牧州使司郎中借故来到了于平的值房,看着于平那春风得意的模样,牧州使司郎中林其昌忍不住道:
    “于大人,周大人虽然一时失策,吃了闷亏,可是您这般倒戈, 未免有些太令人不齿了吧?”
    “嗳, 林大人, 话可不能这么说。你又怎知我不是私下心里向着周大人的?现在徐尚书示好, 我若不接着,只恐招来祸患。
    反之, 若是我能得徐尚书器重, 他日徐尚书的所有动向,周大人都能了如指掌!”
    “是吗?”
    林其昌看了一眼于平, 随后什么也没有说, 转身离开了。
    只不过, 走出门后,林其昌看着于平的值房,眼中闪过了一抹深思。
    当初, 他们六人可是商量好要如何写呈交给徐尚书的文书的, 为何只有于平独得徐尚书青眼?
    除非, 他写了什么范围以外的东西。
    林其昌抬步离开,只不过眼中闪过了一抹嫉妒, 周大人在时,明明桑州和牧州相差不多,他也有意无意偏向于平,没想到徐尚书来了还是如此!
    明明,他和于平不差什么!
    林其昌越想心里便越咽不下那口气,于是,接下来的几日,凡是徐瑾瑜派给于平的差事,他都暗中让人搅和了。
    徐瑾瑜这两日正在与宣抚使沟通细节,二十万两的赈灾银许出去了,可是这些银两如何去用也需要仔细商议的。
    而这些,则需要户部与宣抚使一道出一个章程。
    对此,徐瑾瑜让于平牵头来拟定这个章程,便是李直都要退居一射之地。
    这让明眼人一看,便知道徐尚书是准备重用于平了。
    如若于平这差事办的好,圣上面前徐尚书能不替他表功?
    此前,李直之事已经说明了,徐尚书可从不吝啬给自己好处的!
    就连于平自己得了这个差事,都忍不住喜出望外,李直面圣又有什么用?
    他日,若是自己能官升一品,又是什么滋味?
    于平这么一想,心里颇为快意,他当这小小郎中已经够久了,周大人总让他等一等,等一等,可是他为周大人做了那么多事儿,也不知前途在何处。
    是周大人先不仁,便莫怪他不义了!
    于平绞尽脑汁,甚至直接引用了当初景庆五年,平州旱灾时的条例来佐证,写了一道连他自己都挑不出理的文书来。
    当初平州旱灾的条例一进户部便被封存起来,他可是废了好大劲儿,这才将其寻摸出来的。
    已经到了下值的时候,于平揉了揉脖子,看着自己刚刚写好的文书,唇角已经不自觉的带上了一抹笑容。
    他已经可以想象到,徐尚书看到自己写出来东西时,应是如何的称赞有加了。
    随后,于平将文书仔细放好,用来佐证的平州条例也归置整齐,这才锁上值房离开了衙门。
    而等到翌日,于平正准备将自己一腔心血灌溉而成的文书交给徐瑾瑜,却没想到,他放的妥善的文书直接浸泡在墨水之中,让于平只觉得自己的心都仿佛泡在了数九寒冬的冰水之中。
    “是谁?!!”
    于平的咆哮声响彻了整个值房,他拿着文书气冲冲的来到了签押房:
    “徐大人!有人故意……”
    于平话音未落,便看到了徐瑾瑜身侧的林其昌,而徐瑾瑜方才似乎与林其昌说了什么,这会儿双眸含笑的看过来:
    “于大人,可是之前交给你的文书写好了?”
    于平将手里被墨水泡的黑黢黢的文书攥的紧紧的,他立刻道:
    “原本是写好了,可是徐大人……”
    “原本?那就是还未写好了?罢了,于大人来听一听林大人的吧。”
    徐瑾瑜说着,随后笑吟吟的看向林其昌:
    “林大人不必本官开口,便自行为本官分忧,且其所写的条例有理有据,着实不错,于大人也一并听一听吧。”
    于平听罢,看了林其昌一眼,眼中满是不屑。
    林其昌此人,诗词歌赋一般,文采才华一般,更无胆色豪气,周大人一直对其不咸不淡,当初他还想要替周大人责问自己,怎么现在反而来向徐大人摇尾乞怜了?
    他倒要听一听,他究竟写了什么东西!
    随后,林其昌深深的看了一眼于平,这才缓缓开口:
    “徐大人,下官此法来自景庆五年,平州旱灾之例。”
    林其昌这话一出,于平直接瞪圆了一双眼,那被他紧紧抓着的文书也在顷刻之间坠落下去。
    “林其昌,你!”
    于平目眦欲裂,林其昌却不再看他,只是转头看向徐瑾瑜,而徐瑾瑜看着于平双手漆黑的模样,不由皱了皱眉:
    “于大人此举只怕有失风度,不若先去整理一二吧?”
    于平闻言,将黑漆漆的手背到身后,咬牙切齿道:
    “有劳徐大人费心了,下官想要在此听一听林大人究竟使了什么锦囊妙计。”
    徐瑾瑜全当听不出来,只点了点头:
    “也好,林大人继续吧。”
    随后,于平便眼睁睁的看着林其昌将他这几日的心血一一道来,恨的差点儿没将牙根咬碎了。
    徐瑾瑜对于林其昌“用心”表示了高度赞扬,还让林其昌稍后与自己一道用早膳,再商议其中细节。
    这话一出,于平终于忍不住了,他立刻道:
    “徐大人!”
    徐瑾瑜顿了一下,看向于平,示意他说话,可于平看了一眼自己那一团被墨水浸泡的看不出一二痕迹的纸张,犹豫了一下,道:
    “下官只是想问徐大人,上次的小菜可还适口,下官今日还带了别的。”
    “这,林大人说,他们当地有一道名叫脆哨的小菜,与众不同,今日特来请本官尝尝。”
    徐瑾瑜说完,林其昌直接做了一个请的手势:
    “徐大人这边请,索唤应当已经将脆哨带来了,您不知道,这脆哨便要趁热吃,如此才能咸香脆爽!”
    徐瑾瑜点了点头,让林其昌先去准备,随后看着将自己抹的脏兮兮的于平,叹了一口气道:
    “于大人,官场之事,不是本官对你袒护便可以的。”
    于平对上徐瑾瑜那双平静的双眸,他愣了一下,随后激动道:
    “徐大人您知道!”
    徐瑾瑜摇了摇头,随后负手绕过他离去:
    “本官知不知道不重要,重要的是,于大人总不能无凭无据来让本官做主啊。”
    徐瑾瑜抬脚绕过于平丢下的那团墨渍浸泡的文书,缓步离去。
    于平思索了一下,随后只在原地,咬牙切齿道:
    “林其昌,这是你逼我的!”
    他二人也算是共事多年,谁不知道谁?
    他敢在自己这里截胡,就别怪自己以牙还牙,以眼还眼了!
    随后,于平也大步离开了签押房。
    成功确定了赈灾银的用途之后,徐瑾瑜以户部尚书的身份开了条子让人前去支了银子,物品,随后宣抚使李寻这才带着一应辎重,浩浩荡荡的自京城离开了。
    而这一次也让群臣大开眼界,原来户部也可以不用那般拖延!
    这一次,户部竟然只用了短短五日,便将赈灾银从原有的五千两提到了二十万两不说,一应事宜也安排的妥妥善善!
    就这速度,又那里会有办不成的事儿呢?
    一时间,朝中中立大臣们也开始对徐瑾瑜赞不绝口。
    朝廷议的是天下事,可是却因为个别人的私欲拖拖拉拉。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