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隔壁书屋

手机版

隔壁书屋 > 历史军事 > 拜托,反派怎么可能傻白甜 > 拜托,反派怎么可能傻白甜 第164节

底色 字色 字号

拜托,反派怎么可能傻白甜 第164节

    此时此刻,皇帝清晰地意识到了这一点,怒火高涨。
    这怒有一半是因为无能的柳汌,更多的则是因为这个目无君上的顾非池。
    皇帝咬牙道:“朕是让他去北境与谢元帅商议议和之事,可他竟然敢如此大胆,贪得无厌,为了区区十万两,通敌叛国,谋害谢家,欺君罔上。”
    “枉朕对柳汌百般信任,委以重任,从来不曾怀疑过他,他竟敢叛国谋逆!”
    “辜负了朕的信任!”
    皇帝环视下方面目模糊的群臣,几乎是一口气把要说的话全都说完。
    他急喘了两声,断然道:“着三司立刻会审柳汌通敌案,此案必须给天下人一个交代。”
    最后,阴冷的目光又深深地钉在顾非池身上,不再给他一点说话的机会。
    “朕乏了,”说着,皇帝在梁铮的搀扶下起了身,淡淡道,“今天就退朝吧。”
    转身离开前,皇帝又看向了下方跪地的明逸,半垂的眼眸闪着寒冽的冷芒,低哑地轻笑了一声:“明千户,你……很好。非常好。”
    “还真是,卧薪尝胆,忍辱负重。”
    皇帝意味深长地抚掌赞了一句,太阳穴急速地跳动了两下,说完后,直接拂袖而去。
    “……”明逸吓得周身瑟瑟发抖,总觉得皇帝意有所指,根本就不敢抬头看皇帝。
    他干燥发白的嘴唇在动,告诉自己该谢恩,谢皇帝为明家满门主持公道,但颤抖得一句话都说不上来。
    “皇上,”明逸身边的顾非池出声道,声音依然不轻不重,语调不曾有丝毫的起伏。
    皇帝的脚步停顿了一下,走得更快了,恍若未闻,那决然而去的背影以及步履之间带着一种落荒而逃的仓皇。
    满朝文武面面相觑,直到这时,才响起三三两两的声音:“臣恭送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随后,殿内又呈现出一段奇怪的静默。
    大部分人还没有从刚刚发生的事中回过神来。
    他们都忍不住琢磨着皇帝方才的态度,咀嚼着皇帝方才说的那些话,心里都不由有些发寒,不敢深思下去。
    众人心思各异,大都欲言又止。
    一时间,金銮殿上渐渐地骚动了起来,每个人都能感受到空气中那种压抑又躁动不安的气氛。
    顾非池背着手,身姿笔挺地站在金銮殿中央,目光淡淡地朝周围扫了过去。
    面具底下,那双幽深的眸子无波无澜,那种岳峙渊渟的气势,那种傲然张扬的眼神,令人不敢直视,更不敢小觑。
    他目光所及之处,肃然一静。
    所有人全都望着站在中央那身着红色蟒袍的青年,气度高华,举止优雅,他脸上的玄色面具衬得冷漠而疏离,看上去显得那么遥不可及,颇有几分睥睨天下的高高在上。
    “韩大人,施大人,邵大人。”顾非池淡淡地唤道。
    这三人分别是刑部尚书、大理寺卿与左都御史。
    “柳汌案,今日开审。”顾非池姿态随意之极,一个冷眼扫来时,闪过杀伐之气,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气势。
    刑部尚书、大理寺卿与左都御史被他的气势压倒,全都下意识作揖应道:“是。”
    “今日定案。”顾非池又道。
    今日定案?刑部尚书、大理寺卿与左都御史一愣,不由交换了一个眼神。
    刑部尚书韩政迟疑地蹙了蹙眉,干巴巴地说道:“顾世子,这是不是太急了些?”
    其他几位大人也觉得如此。
    凡涉及三司会审,必是大案要案,通常情况下,
    三司在会审后,从审理到定案判决,快则十几天,慢则月余。
    “皇上的‘口供’还能有假?”顾非池挑着眼尾,轻轻一笑,“刚刚,是皇上亲口说,柳汌和北狄勾结。”
    “柳汌叛国。”
    顾非池锐利的目光再次徐徐扫过群臣,脸上在笑,可乌黑的瞳仁里却是冷冰冰的,浑身上下都淌着一股凉凉的不耐,压迫感十足。
    “方才在众位大人可是亲耳所闻。”
    “亲眼所见。”
    他的语速放得很慢,一字一句清晰无比。
    随着他的话语,殿内的气氛陡然紧张了起来,似有一张看不见的网慢慢收紧,将众人都网罗其中。
    “不是吗?”
    最后三个字尾音微挑,轻描淡写,却携雷霆万钧之势,将刑部尚书三人压得几乎喘不过气来。
    “是,顾世子。”大理寺卿施岫冷汗涔涔地脱口道,“等下朝后,吾等立刻提审柳汌。”
    刑部尚书与左都御史也回过味来。
    的确,方才皇帝当着文武百官的面给出了“口供”,天子金口玉言,皇帝总不可能再改口的。
    “各位大人,若是无事,就退下吧。”顾非池轻一振袖,大红袖口荡起优美的弧度,优雅自如。
    举手投足间,带着一种与生俱来的高贵气质,就仿佛所有的一切都掌控在他手中。
    所有人的目光都投诸在他一人身上,不由应了诺,依次从金銮殿上退了下去,如潮水退去。
    殿外不知何时大雨磅礴,雨水如帘,霹雳啪啪地砸着地面。
    金銮殿外已有内侍备好了伞,文武百官撑着伞纷纷离去,近乎迫不及待地往宫门外,想着方才金銮殿上发生的一切,心有余悸。
    手执油纸伞的徐首辅走出五六丈后在雨中伫足,下意识地回头望去。
    隔着朦胧的雨帘,就看到顾非池正背着站在金銮殿的中间,那鲜艳的大红衣袍在那金碧辉煌的殿宇中宛如浓墨重彩的一笔。
    青年的脊背如山峦般高大笔挺。
    想起年方不惑的皇帝已如风烛残年的老者般衰弱,徐首辅心头复杂压抑,五个字浮现心头:臣强则君弱。
    “首辅,怎么了?”兵部尚书魏源也停了下来,问了一句。
    徐首辅一手拈须,心神不宁地摇了摇头,心里想的是:这天不会是要变吧?
    轰隆隆——
    上方炸响了一声惊雷,徐首辅的心脏随之猛地一跳,又连忙阻止自己发散的思维。
    “没什么。”徐首辅清了清嗓子,转过了身,“走吧。”
    众臣在大雨中匆匆离开。
    唯有明逸还怔怔地跪在地上,等到大多数人都走得差不多了,金銮殿上变得空荡荡的,他才慢了两拍地回过神。
    明逸匆匆忙忙地站起来,也不顾不上整理身上满是褶皱的衣袍,脸色发白地追上了刚走到了大门口的顾非池。
    “顾……顾世子。”明逸的脸色惨白,心脏怦怦乱跳,结结巴巴道,“那不是……”
    顾非池念的那两封信根本不是他呈上的东西!
    他要是能拿到这么重要的密函,相当于是把柳家满门拿捏在手心,又怎么会被柳嘉当作狗一样使唤了这么久!
    和这些足以让柳家抄家灭族的罪证相比,他“失手”杀了亲侄子又算得上什么?
    也该是柳嘉对着他讨好献媚才是。
    明逸满头大汗地咽了咽口水,嗓音发紧:“我呈上的只是……”
    只是,承恩公从兰山城逃走那晚,命他开城门的手书。
    他的声音克制不住地直发颤。
    他今天在金銮殿上告发了柳汌,明显是惹了圣心不悦。
    事后,皇帝会不会秋后算账,那他该怎么办?
    “是你……对不对?!”明逸吓得周身瑟瑟发抖,两腿战战。
    顾非池竟然在满朝文武和皇帝的眼皮子底下偷偷把他呈上的信件给调换了。
    这位卫国公世子的胆子未免也太大了!
    而这些要命的东西,他到底从哪里弄来的……
    第97章
    顾非池略带冷峻的目光在明逸的脸上落了一瞬,便撩袍迈过了高高的门槛。
    那一眼,似乎把明逸里里外外地全看透了。
    似乎毫不在意明逸会不会把这件事情给说出去。
    明逸失魂落魄地独自站在原地,也不敢再追问顾非池,就这么看着对方撑着一把黑色的桐油伞悠然迈入磅礴的雨幕之中。
    那抹鲜艳的红色在白茫茫的雨雾中显得惊心动魄,宛如一团雨淋不消的灼灼烈火。
    此刻不到辰时,今日的早朝结束得比平时更早。
    这场暴雨来得快,去得也快,一个时辰后,只剩零星雨滴断断续续地滴落。
    短短一个时辰间,几乎满京城的人都听闻了承恩公通敌案开审的消息,不少百姓自发地聚集到了大理寺公堂外,等待着三司会审的结果。
    他们被官差拦在了外头,只能隔着一个庭院,遥望着前方威仪的公堂。
    百姓们人头攒动,一片嘈杂鼎沸声。
    斜对面的一家茶楼里,萧燕飞坐于二楼的雅座,笑吟吟地透过窗口俯视着大理寺公堂外喧闹的人群,还兴致勃勃地伸出手接住了自屋檐垂落的雨滴。
    宁舒就坐在萧燕飞的对面,眉飞色舞地吩咐她的大丫鬟:“白露,你去公堂门口守着,有什么消息就回来禀。”
    白露活泼地福了福,步履轻盈地下去了。
    宁舒喝着冰饮,时不时地从窗口探头往外看,明知道还没有开审,却忍不住总想往那儿看。
    “也不知道这次能不能将承恩公定罪。”宁舒扒在窗槛上撇了撇嘴,有些懊恼地叹道,“我出门的时候,父王还没有回王府,不然我还能打听一下。”
    “能。”萧燕飞笃定地点头道。
    宁舒赶紧执壶给她的杯子里添满。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