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隔壁书屋

手机版

隔壁书屋 > 历史军事 > 锦衣劫 > 锦衣劫 第51节

底色 字色 字号

锦衣劫 第51节

    宋南一苦笑道:“咱们的人马上就要和瓦剌谈成条件,又突然冒出个小皇子,孰重孰轻,我心里有数。”
    叶向晚闻言松口气,“不管那孩子是真的还是假的,绝对不能承认他的身份,皇上要见血,就让他见,失去群臣的支持,单凭高晟几人他坐不稳帝位。”
    “之前他能登基,是因为瓦剌兵临城下,臣子百姓都慌成一团,需要他这么个象征性的人物把大家重新聚在一起。”宋南一口气冷了几分,“让他杀吧,杀得越多,就有越多的臣子对他失望,到头来,大家只会盼着太上皇还朝。”
    对比建昌帝的强硬专政,太上皇要温和宽容得许多,只要不是犯上作乱,当官的基本可以一步步稳稳当当升迁,平平安安做到致仕。
    叶向晚眼睛一亮,“你是说不理会华公公的示警,反而要趁机掀起更大的风浪?”
    “对,”宋南腮边的肌肉咬得微微鼓起,“此一时彼一时,强权在战乱时固然是好用的,可现在京城不再风雨飘摇,话语权该回到我们这些世家大族的手里了。”
    叶向晚赞许地点点头,“事不宜迟,你准备下,我们明天就开始。”
    “好。”宋南一的目光投向暗沉沉的黑夜,正事商议妥当,他不由自主又想到了温鸾,纳闷她怎么在外头活得下去,惊讶她什么时候学会了骑马,更意外她冲进大火的勇气。
    那个总是跟在他身后,只会看着他甜甜笑的娇柔小姑娘,好像变成了他不认识的人了。
    宋南一重重叹了声,关上了窗子。
    庭院中,他亲手为温鸾种下的樱花树,已经枯死砍掉,只剩下两个光秃秃的树桩。
    天空飘起了细细的雨丝,不多时,雨点变成了雪粒子,地下半雪半水,像受潮的糖黏黏糊糊的。
    宣府的一处简陋的行脚店里,温鸾戴着脏兮兮的毡帽,一身破旧的棉袄,脸上身上都是黑乎乎的煤渣,正缩在草垛里取暖。
    “小蚊子。”车队的胖婶喊她,“卫所的官爷要查人头,你来!”
    温鸾笑道:“这就来。”
    她知道高晟必会派人去山东老家找她,她这模样也确实惹眼,干脆在水里泥里滚了一圈,把自己搞得好像逃难的灾民。
    在之前,她绝对不敢想象自己会有在泥里打滚的一天!
    马也不敢再骑,贱卖给马贩子,恰好赶上要回大同府的运煤大车队,领队的老板娘胖婶见她可怜,便容她跟着车队走,平时打打杂跑跑腿,不过添一碗饭而已。
    她说自己姓文,有个毛头小子使促狭叫她“小蚊子”,一来二去,反倒叫开了。
    行脚店大堂,两个大头兵拿张画像,正逐一比对店里的女子们。
    轮到她了,打头的兵勇皱着眉头喝道:“把脸擦擦!”
    温鸾用袖子用力抹抹脸,将近一个月天天与煤渣子作伴,她又刻意地不好好洗脸,昔日白皙润泽的肌肤毁容似的被浸上一层黑,根本看不出原来的样子。
    兵勇摇摇头,“下一个。”
    从他旁边经过时,温鸾佯装不经意地瞥了眼画像,画上人是她,意料之中的事。
    意料之外,出自宋南一。
    在国公府的三年多,宋南一给她画过不少画像,虽然兵勇手里的画几经誊描,距离最初的水准差了一大截,她还是一眼就认出来原画必是宋南一的旧作。
    宋南一说过,宣府卫所的指挥使是他父亲的旧部。
    这样说来,是宋南一在找她。
    温鸾又用袖子抹抹脸,脸上的煤渣子顿时更贴合地融入皮肤,她走到胖婶身边,“婶子,还有几日能到大同啊?”
    “半个月怎么也差不多了。”胖婶给她两个杂粮饼子,“吃完赶紧睡,明天早上把马喂饱。”
    “好。”温鸾捧着饼子,慢慢走向自己的草垛子。
    没有回头。
    作者有话说:
    感谢在2023-05-11 23:56:29~2023-05-12 23:57:35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考试全部顺利过过过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53章
    ◎一出手就要他命◎
    五更时分的风卷着几片残雪, 带着初冬的寒意扫过奉天殿前的广场,袭得宋南一脖子一凉,下意识紧了紧衣领。
    他从几位御史旁边经过, 互相交换了下眼色,皆是紧张中带着亢奋——今日大朝, 他们已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宋南一昂首,提袍走上高高的汉白玉台阶。
    四品以上的朝臣们分为东、西两班, 依次排班站好,雁行入了殿内,如宋南一此等低阶言官, 只能站在殿外候着。
    宋南一侧耳听着里面的动静,御冬赈济粮、榆林卫民患等不痛不痒几桩事过后,终于到了他最关心的问题。
    只听有人道:“……太子者, 国之根本,今陛下爱子失而复得, 理应册立皇储, 安臣民危疑之心,绝不轨觊觎之望,以保大周社稷安稳。”
    宋南一目光霍地一闪,已是提足了精神。
    那人的话音刚落, 殿内已是反对声不断,和他们事先商量好的一样, 都围绕着出身做文章。突然冒出个皇子来,皇上又刚刚失去唯一的儿子,这个时机太微妙了, 容不得人们不多想。
    争吵声越来越大, 掌管御前礼仪的太监连声喝止, 然而平息不到一刻钟,又菜市场似的吵成一团。
    这次分歧与以往任何一次都不同,不是人人痛恨的外敌瓦剌,也不是多方利益博弈的太上皇还朝,是真真正正牵扯到大周国本的立储之争。
    普通人家都格外看重血脉,更何况是天家?便是先前全力支持建昌帝的张肃,此次也缄默不言。
    争议之凶猛,着实有些超乎建昌帝的预料,他便看了眼华伟峰。
    尽管心里一百个不情愿,华伟峰也不敢明着违背皇上,当即吩咐侍卫上前拿人:“御前喧哗,该当何罪?”
    来了!宋南一立刻高声喝道:“皇家血脉不容混淆,这是皇上的大周,也是我等臣民的大周,鱼目万万不能混珠,如此隐患,各地藩王岂会俯首称臣?事关江山社稷,请皇上三思!”
    紧接着七八个年轻的御史冲进大殿,口口声声嚷着皇上不能一意孤行,如此这般将来必会引起天下大乱云云。
    太监们拦都拦不住,华伟峰连连喝止,反倒被吐了一脸唾沫星子,看那几人不要命的样子,大有“文死谏”的劲头。
    他们一闹,被侍卫震慑得有点偃旗息鼓的朝臣立即重新披挂上阵,竟是比方才嚷得还凶。
    一片混乱中,没人注意宋南一一直立在殿外,压根没有迈过殿门口那道高高的门槛。
    瞅着脸色越来越阴沉的建昌帝,华伟峰心知不能再拖下去了,指着殿前的锦衣卫厉声喝道:“都没长耳朵?把人拖下去,廷杖!”
    “不用你们这些鹰犬,我自己来!”年轻气盛的御史把官帽往地上一摔,大吼一声,“奸佞乱朝纲,忠臣含冤死!”说罢一头撞向金柱。
    眼见就要血溅大殿,宋南一眼中迸出一阵刁狠,就要趁机刺激众人大闹一场,却见那人膝盖一弯,结结实实跪在地上。
    咚!那声巨响啊,闻者无不龇牙咧嘴,只觉自己的膝盖都要碎了。
    年轻的御史疼得差点昏死过去,双腿怎么也使不上劲儿,就那么双手撑地跪在地上,看上去就像是在谢罪。
    华伟峰长舒口气,他也不是傻子,一直没收到叶宋两家的回信,就知道他们可能在计划着什么,是以自己也做好了对策:反正皇上不会发明旨要他杀人,那就借“廷杖”之名,高高举起,轻轻放下,能拖一时是一时。
    没想到有人脑子一热居然要死谏!
    这要是死在金銮殿上,皇上和群臣的矛盾会愈加尖锐,他夹在中间也愈发难做,想要善终是难上加难。
    还好,拦住了。华伟峰擦一把额头上的汗,谁干的,可要好好谢谢他!
    死谏,在某种意义上讲,几乎是指着鼻子骂皇上是昏君,大周朝几十年都没有出现死谏的臣子了,一时间奉天殿沉寂下来,只有屋檐下的铁马,在寒风中发出清脆的丁当声。
    宋南一突然升起一股不详的预兆。
    嗒、嗒,高晟慢慢从殿门旁的红漆云柱后走出来,几枚小石子在他掌心跳跃着,从宋南一旁边经过时,淡淡瞥了眼他的右臂。
    刺拉拉的疼痛顺着骨头缝往心里钻,宋南一不自觉捂住了右臂,竟向后退了一步。这是高晟回京以来,他们第一次碰面,他紧张得心就要爆了。
    高晟没理他,迈着四方步慢慢走进大殿,撩袍跪倒,“臣高晟叩见皇上。”
    建昌帝嘴角吊起来微微一笑,脸上闪过一抹轻松,“起来吧,总算回来当差了。”说着,斜睨华伟峰一眼,“你不在,朕总觉得胳膊腿的哪里不舒坦,奴婢们当差也不用心,大朝乱得如同闹市,今天朕是长见识了。”
    华伟峰一张脸霎时变得雪白。
    “皇上且安心,一两个秋后的蚂蚱罢了。”高晟起身,走到那个年轻御史面前冷声道,“用死要挟皇上,用皇上的污名,成全你自己的清名,却将皇上置于何地?此乃不忠也!”
    “我是为大周……”御史张口欲驳。
    高晟根本不给他辩驳的机会,“你父亲早逝,全靠寡母一人供养你读书,因日夜织布不停,眼睛已是熬瞎了。你只顾自己一死以邀名,弃生你养你的寡母不顾,可曾想过你死了,她如何度日?此乃不孝也!”
    “我……”御史脸色蜡黄,哆嗦着嘴唇说不出话。
    “食君之禄,必当分君之忧,如今瓦剌在边境虎视眈眈,榆林数万乱匪渐成气候,外患未除,内忧未平,你无一言可建国,无一计可安民,有何脸面在此要生要死?你上愧对君父,下愧对黎民,更是连累你这些同僚同年平白有‘结党营私’的嫌疑,真乃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之徒!”
    高晟字字句句毫不留情,直把那御史刺了个对穿,委顿在地,再也没有进谏的气力了。
    饶是这样,高晟还不肯放过他,“不止如此,你还蠢得要命,被人利用了还不知道,回头往后看看。”
    那御史昏昏沉沉抬起头,待看到仍立在大殿外头的宋南一,眼神立刻变了。
    宋南一顿时涨得满脸通红,但高晟没有指名道姓,他当然不能这个时候跳出来。
    “让他杀吧,杀得越多,就有越多的臣子对他失望,到头来,大家只会盼着太上皇还朝。”高晟的语速很慢,确保能送到大殿上每一个臣子的耳朵里。
    “不理会华公公的示警,趁机掀起更大的风浪。”
    扑通,华伟峰吓得瘫软在地。
    高晟慢慢向宋南一走去,“现在京城不再风雨飘摇,话语权该回到我们这些世家大族的手里了。”
    宋南一已是惊骇得脸色煞白,心里掀起惊涛巨浪,他怎么也想不到,自己和叶向晚的私密谈话高晟居然知道得清清楚楚。
    是谁,谁在监视他?
    无数道目光投射到他身上,那些目光不乏愤怒,带着讥讽,夹杂着几道怜悯,他茫然看过去,只觉一张张面孔熟悉又陌生,透着一种彻骨透髓的冷酷。
    恍惚中,他看到高晟几不可察地笑了下。
    这是高晟的报复!
    他知道高晟恨他,可回京两个多月一直没有动手,整日疯了似的找温鸾的下落,衙门的事也全撒手不管,他以为高晟受打击太大疯魔了。
    但高晟还是那个高晟,睚眦必报,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就要人命。
    宋南一的身形摇摇欲坠,昏过去之前脑子只有两个字:完了!
    立刻有人把他拖下去,经此波折,先前誓死反对认回小皇子的声音小了许多,但仍有数位大臣不同意立刻立为储君,主张要经过宫廷验证,查询程序都要符合家法祖训,方可录入皇家宗谱,也能杜绝日后登基的隐患。
    这是老成持国之言,朝臣们让了步,建昌帝也不能硬和他们顶着干。
    高晟目光微暗,小殿下的身世经不起细查,势必要重新做一份,这个差事九成九落在他身上,如此一来,恐怕又不能出京去找温鸾了。
    他望着外头似阴似晴的天空,深深吐出一口气。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