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隔壁书屋

手机版

隔壁书屋 > 历史军事 > 嫡姐咸鱼后我被迫上位了 > 嫡姐咸鱼后我被迫上位了 第77节

底色 字色 字号

嫡姐咸鱼后我被迫上位了 第77节

    沈棹桉是个很儒雅懂礼的小公子。
    靖安侯夫人以前还真没想过这事儿,明玉和兄弟俩年岁差太多,自是不可能了。
    今年年初,她才见明荞,那么小的一个,比棹桉要矮大半个头。若不是英国公夫人,怎么会这么早就惦记。
    沈棹桉年纪也不大,靖安侯府杨氏就没想过这些,上回听英国公夫人说起,忽然想到,沈棹桉也行呀。
    她是明荞亲舅母,肯定会对明荞好。
    棹桉是次子,功课也不错,她的为人沈氏了解,自己的儿子沈氏也了解。
    从另一层上说,明荞管棹桉喊表兄,可两人其实并没有什么血亲关系,只是明荞记作了嫡女。
    亲上加亲,是两家的关系更亲近。
    沈氏把这个念头心里一转,还真有些意动,不过也没跟杨氏敲定这事儿,“哎,这急什么,才七岁,明荞她哪儿知道什么是嫁人成亲。”
    沈氏觉得,高嫁有高嫁的好处,但平平淡淡也有平淡的滋味。
    明荞的婚事,她会把关的,到时候再说。
    她冲着杨氏笑了笑,“你若喜欢明荞就再看看,她还小,心性尚未定下来。她呀,跟不知道嫁人是什么意思,明玉带着她,估计还以为嫁人就是伴家家酒呢。”
    这也够让沈氏发愁的了,燕明玉亲事定下万事足,仗着自己有钱还能赚钱,花钱大手大脚的。
    沈氏管不了,好在没个婆婆长辈盯着管着,不然指定被训斥。
    中秋的时候镇北侯府送了节礼过来,有两盒茶叶。给燕国公了一盒,另一盒给燕明玉了。
    这种好东西,要么特别喜欢自己慢慢喝,要么留着待客。
    前几日,沈氏吃了两个玉明轩送来的茶叶蛋,那叫一个清香扑鼻,茶香能把卤料香压过去。
    放的时间久,那个蛋黄都有股反倒的茶香味儿。
    送了六个过来,沈氏吃了两个,燕明荞吃了两个,剩下的两个次日一人一个。
    燕明玉常给正院送新鲜吃食,沈氏也没在意,昨儿才知道,这是镇北侯府送来的茶叶,燕明玉已经用了许多煮茶叶蛋了。
    这不胡闹吗,这要是燕明烨,沈氏指定打他一顿。
    那好几百两银子一两的茶叶就让她拿来煮茶叶蛋了,糟蹋钱。
    燕明玉其实也知道价钱,这东西她还做奶茶来着,是挺好喝的。
    茶香扑鼻。
    左右都是吃到肚子里,怎么弄茶叶都是不吃的,卤茶叶蛋的卤汤还能卤鹌鹑蛋,那样一口一个,更好吃。
    燕明玉这性子,沈氏也不知说什么才好。
    杨氏笑着说道:“只是家中没有适龄的公子,不然我乐意让明玉做我儿媳妇呢。”
    沈氏笑了笑,心里却庆幸没这样,不然嫂子不知要怎么和她抱怨呢。
    到时候说又说不得,为难着呢。
    这边又让嫂子帮忙留意燕明月的婚事,待了一会儿,中午在这边用了饭,这才回去。
    两人说话燕明月也听到了些,难免有些羡慕。
    嫁给靖安侯府的嫡次子,那是多好的婚事。
    还有英国公府盯着,五妹妹好福分。
    总之,她的婚事自己愁,五妹妹是不用发愁的。
    回去的路上燕明月乖巧坐着,什么都没说。
    沈氏有些困,不过还是打起精神来问了问她铺子的事,“生意可还好?”
    燕明月连忙道:“还好,换了个掌柜的,利润倒是越来越多了。”
    有沈氏盯着,不敢不好好做,她问什么,解答的也尽心。
    沈氏:“对有才之人要以礼相待,逢年过节给下面人准备好节礼。看看生意如何,也别光想着经营,试试做做别的生意,兴许赚的更多。明玉明荞她们铺子生意还不错,你多问问,都是亲姐妹,她们不会藏私的。”
    燕明月一时之间心里百味杂陈,她鼻子有些酸涩,“母亲,从前都是我做的不好。”
    沈氏道:“从前的事就别再提了,现在吃喝可还好,下头人伺候的尽心吗。”
    燕明月从未像这样和嫡母说话谈心,这应该算谈心吧,她深吸一口气道:“尽心尽力,都是母亲管家有方。”
    沈氏点了点头,暂且想不出有别的要问的,就闭上眼睛养神了。
    不让下面人日日请安之后,她精神也好了不少。
    回到府中,时辰没有太晚,燕明荞去上课了,燕明玉那边也不用想,估计在睡觉。
    一日要睡三次,怎么就这么能睡。
    不过这次沈氏是真冤枉燕明玉了,燕明玉还真没睡觉,她在给楚堪疑写信。
    楚铮前阵子回书院了,上个月月底放了两日假,据他说能跟上。
    楚铮应该不会撒谎,他逃课的时候也说自己逃课。
    他不考状元,能认字跟上就行,当然,考上更好,说出去好听呀。
    再过一两年,楚铮就要进军营了,幸好如今没有战事,不必担心他安危。
    这小子,算是长大了。
    燕明玉写了展信佳后,先说了楚铮的近况。楚堪疑是他的父亲,以往打仗顾不上就算了,如今不打了,肯定担心儿子的安危。
    换句话说。楚堪疑娶她一大部分原因在楚铮,她不知道楚铮会不会给楚堪疑写信,所以燕明玉单写楚铮就写了两页纸。
    到她这儿,就不知该怎么下笔了。
    写什么呢。
    像楚堪疑那样,但写吃饭睡觉看话本,估计他会觉得有点无趣。
    不写这些还能写什么。
    燕明玉本来就不喜欢写字,这下更犯难了。
    最后,她就在信中问了问楚堪疑在西北吃的如何住的如何,何日回盛京。
    这封信就这样寄过去了。
    *
    西北军营主将帐中,楚堪疑把燕明玉上次寄的信翻出来看了看。
    他以前倒是往家中写过信,但他没收到过家信。
    卢氏在世时,战事吃紧,他各处跑,就算写了也收不到。
    卢氏过世那年楚铮两岁,两岁的孩子哪儿会写信。等楚铮终于启蒙了,父子俩关系僵硬,楚铮盼着他别回盛京,更没写过信。
    有时候不收到信反而是好事。
    家信这种东西,对楚堪疑来说真的是头一次。
    第一次收还有些吃惊,看信里写什么,有点不敢看。信上说燕明玉收到玉佩了,很喜欢,其余的话都是家常话,问好问安。
    楚堪疑看了两遍,就把信收了起来。
    军营中下属都知道他定亲了,副将姓刘,就是最开始找家中夫人去燕国公府找宁氏说和的。
    后来不了了之,结果最后又成事,免不了打趣两句,说什么缘分来了挡也挡不住,这不还是结亲了。
    楚堪疑说:“尚未成亲,别乱说,省着坏了人家姑娘名声。”
    刘副将拍了两下嘴巴,“瞧我这嘴,就爱胡言乱语。”
    刘副将比楚堪疑年长不少,不过战功不看年纪,谁能打,能带着打胜仗就是好将领。
    楚堪疑每月往燕国公、镇北侯府各写一封信,楚铮不回,燕明玉偶尔回。
    回也不会说写太多事,信上说楚铮的多,她自己会写出门看铺子、去赴宴的事。
    楚堪疑见过燕明玉几次,她相貌大气,和她妹妹在一块儿时笑得会自在明媚些,那次见她和尚书府的公子一起,就拘谨得多。
    和他亦是。
    她对楚铮很好,陈管事写过一次信,信中说燕国公夫人为楚铮请了先生,每日上课,上了一个多月,又回书院了。
    信里还说,楚铮和燕国公府的姑娘一处,比以前懂事多了。
    陈管事很感激燕国公府的人,能把小世子的习惯掰过来。
    也不知道为什么,楚铮就是听燕国公夫人的话,连府上五姑娘的话都听,明明比五姑娘年纪大。
    这些好,楚堪疑肯定会记在心里,他报答的方法简答大方,多给燕国公府送东西。
    他记得明玉和燕国公关系平平,和燕国公夫人、府上五姑娘亲近,那送东西就顾着这两处。
    算是投其所好。
    在楚堪疑心里,燕明玉很好,他年前腊月应该能回去,如今越朝和夷族交好,夷族的公主也来和亲了,保持几年和平应该不难。
    冬日这几个月难熬些,镇北侯府的陈管事上午送了两车上好的银丝炭。
    沈氏没给各院分,就留着正院玉明轩用。
    这个碳烤火烤肉吃锅子都好,烟少,炭块还弄成了核桃状,蛮好看的。
    燕明玉打算过几天吃牛油火锅,就吃香油碟。
    燕明荞道:“二姐姐,能喝点冰饮吗,现在天这么冷,吃冰饮有的是冰块。”
    拿盆水放外面,放一晚上,第二天一早就冻好了。
    兴许都不用一夜。
    燕明玉觉得可以吃,“吃可以,但不能吃太多,万一肚子疼,母亲准得罚我。”
    从定亲之后,燕明玉就没被骂过,她感觉沈氏一直等着她犯错呢,可不能被抓到机会。
    燕明荞捂着嘴笑了笑,“我少吃一点,姐姐,咱们多冻点冰,夏天就能多吃了。”
    今年冬天肯定不会忘了,冰要多多的。
    燕明荞捧着脸,觉得今年冬天比去年好,她长大啦,上学穿得暖和,等过了年,她就又长了一岁。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