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隔壁书屋

手机版

隔壁书屋 > 历史军事 > 全京城都蹭我瓜吃 > 全京城都蹭我瓜吃 第103节

底色 字色 字号

全京城都蹭我瓜吃 第103节

    【大半年的时间铸造了五百多万,一天两万枚,这效率……算低还是算高?】
    主要还是她不了解铸造铜钱本身的难易程度,以及铸造的人一共有多少,没有一个固定标准,很难衡量。
    系统:【算高的,他们不是收来铜钱直接融,而是从采矿开始。】
    【那边有一个不大的铜矿,需要开采、冶炼之后才能铸造铜钱,那群人一开始没什么经验,模具不对,技术不成熟,做出来的假铜钱薄厚差距很大,字体有清晰有模糊的,一上手就能看出不对,根本用不出去。】
    【等他们调整到薄厚和真铜钱差不多的时候,又觉得新铸造的铜钱太新了,没什么磨损痕迹,很容易被看出不对,就开始研究怎么造假、做旧,以假乱真。】
    【等在铜钱表面做出能够以假乱真的铜锈,令经常做生意的商贩难以察觉,可以顺利流通的时候,好几个月过去了,所以他们制造五百多万假铜钱的时候只有三个月。】
    这么算下来,一天铸造六万枚铜钱,效率确实算高的。
    光是听系统的简略形容,楚婳都能想象到这群人在铸造假铜钱的过程中遇到了多少问题。
    【听起来怎么像是临时搭起来的草台班子,不是找专业造假人员干的?】
    系统:【是这样的,因为这个班子最初是当地驻军自己搞的,没找专业造假的技术人员,不过我觉得私铸铜钱这样容易掉脑袋的事,一般人也不愿意干吧?】
    楚婳:???
    众人:???
    驻军私铸铜钱?他们缺钱了?难道有人私吞军饷,逼得他们活不下去了吗?
    前朝就有过类似的情况,末帝只顾自己快活,不肯给军队发军饷,总要用各种理由这扣一点那扣一点。
    将士们实在活不下去,就把附近的铜矿给围了起来,自己铸铜钱给自己发军饷。
    官兵带头私铸铜钱,民间也有富户、商人动起了歪脑筋,你可以干,我也可以干,各种各样的假铜钱大量流入市场,生产力和商品总数不变,物价自然而然上涨。
    原本一个鸡蛋只要三文钱,后来竟涨到了十二文钱。
    这也是楚婳一听到有人私挖铜矿就开始警惕的原因:大盛几任皇帝兢兢业业,如履薄冰,好不容易过点安生日子,实在禁不住折腾了。
    楚婳:【国库再穷也没克扣过军饷,当地驻军为什么这么做?】
    前些年国库困难的时候,皇帝和百官不是没动过军饷的主意,朝廷每年的军饷支出是一笔极大的数字,稍微克扣一点就能转圜。
    只是两任皇帝都把皇子丢去从军,带头驻守边疆,做出那么多改变,军饷一旦被克扣,他们担心之前的努力功亏一篑,只能勒紧裤腰带,再想其他办法。
    系统差点无语到翻白眼:【因为那个黄千户是个大赌徒,把自己赌得倾家荡产不说,还不肯收手,总想着借点钱下一把就能翻盘,拿要发下去的军饷去赌。】
    【结果可想而知,十赌九输,他把军饷给输光了,下面的士兵拿不到钱肯定要闹啊。大盛从不克扣、延迟军饷发放,他找不到其他借口,只能想其他办法。】
    【他找人借了利子钱,先把军饷发放下去,然后再想办法弥补这个欠钱的问题。短时间内哪有能赚那么多钱的办法?恰好驻地有一个小铜矿,他又有一个兄弟会木匠手艺,就让兄弟做个铜钱的模板。】
    楚婳也无语了,与其动这种容易掉脑袋的主意,你怎么就不干脆戒个赌呢?
    她知道戒赌快和戒毒差不多了,戒起来非常难,可再难也难不过掉脑袋吧?
    系统:【这事一旦干起来,动静就很大,不是随随便便就能瞒住的。被其他人知道后,那些人为利益所迷,也要掺一脚,参与的人越来越多,也就形成规模了
    【这姑娘的家人被骗去开矿还是早的,那时候他们的心还没这么冷,把人卖到远一点的青楼赚一笔钱,等后面有人发现他们的秘密,那是直接杀了了事的。】
    而这也全了楚婳的疑惑——掉脑袋的事被人发现了,这些人居然没有杀人灭口?
    孟航不在,楚婳没法让孟航去刑部尚书或者大理寺卿家送证据,系统也就没有多说,省得说多错多,改说安全点的内容。
    系统:【这姑娘要不是听说你哥作为钦差大臣,一路下来办了不少贪官污吏,确定是清官、好官,她还不敢说呢。】
    【本来当地县令要找的是最红的那个红牌,姑娘听说要伺候的是钦差大臣,赶紧对红牌又是下跪又是求情的,求她把这个机会让给自己。】
    【红牌觉得钦差大臣是从京城来的,要是能攀上去,以后荣华富贵享不尽,再也不用过这种日子了,只是看这姑娘是真的有隐情,咬咬牙,跺跺脚,把机会让给她了。】
    【县令花钱要找的是红牌,红牌担心随便换人会被认出来,就让姑娘打扮成她的婢女陪她一起去,到了那,再让姑娘去找你哥求助。】
    青楼的姑娘经常接客,古代没有什么好的避孕方法,姑娘们没法自己挑客人,很容易被客人传染各种病,很多大夫也不乐意为青楼的姑娘接诊,得了病要么随便抓点药吃,要么自己慢慢熬着等自愈。
    她们的花期比其他姑娘更短,需要在有名气的时候积攒足够多的资本,否则日后年纪大了或者生病无法接客,日子就会很难过。
    即便如此,红牌还是让出了这个难得的机会,可见不管是什么时代,女性之间更容易共情,也更愿意互相帮助。
    第75章
    每次听说女性之间互相帮助的故事, 楚婳都会更深刻地认知到这个群体的可爱之处,也愈加加深了她想为女性同胞做事的决心。
    ——她们永远值得更好的对待!
    楚婳:【我哥怎么说?】
    系统:【我能通过吃瓜知道这姑娘所说都是真的,你哥不行, 所以他得先派人前去调查, 确认这件事是否属实。】
    【如果岩县的县令真的和千户等人狼狈为奸,你哥身边只有几个皇帝派去保护他安全的侍卫, 也不能带着金阳县的衙役过去,怎么跟当地那么多衙役官兵斗?太不安全了。】
    【你哥还是很谨慎的,先安抚那姑娘,询问了许多细节, 让她暂时在驿站住下。今晚是除夕, 家家户户团圆夜, 做什么都不方便, 而且你哥在金阳县的事情还没做完,就算去县令、青楼那调查姑娘的来路、经历, 估计也得一段时间后才能展开行动。】
    楚勤担着钦差之名, 如果事情没办完就走,不是明摆着告诉别人“我知道你有问题”了吗?
    楚婳担心再拖延下去,事情会变得更严重更难以收拾, 遗憾的是:知道真相的她鞭长莫及,不知真相的楚勤不能打草惊蛇。
    要是有两部手机, 那就是一个电话的事。
    可惜了, 系统只能吃瓜,没有系统商场这玩意。
    楚婳:【这种事得暗搓搓调查, 愣头青似的大摇大摆过去, 没查到还好,要是查到什么, 他们肯定会杀人灭口。】
    系统不敢置信:【你哥是钦差,代天巡狩,代表的是皇帝诶!钦差一死,皇帝震怒,肯定会派人去查的,他们不至于这么鲁莽吧?】
    楚婳:【和鲁不鲁莽无关,死一个钦差,他们能想办法用其他理由遮掩过去,再不然就说是先前被钦差办了的官员派杀手干的,可是钦差不死,死的就是他们。】
    【在求生欲的影响下,人会做出什么举动都不奇怪。你信不信,就算这次去岩县的人是皇子,是王爷,甚至是皇帝,他们一旦感受到威胁,也会照杀不误?】
    【嘶——】系统震惊到失语,只会嘶嘶吸气。
    众人以为系统是因那些人的大胆而震惊,却不知道系统真正震惊的是……
    楚婳明知她俩的对话一定会传达到皇帝和百官那里,依然做了一个如此大胆的假设。
    这、这不明摆着拱火吗?
    死掉一个楚勤对皇帝而言或许没什么影响,可死一个皇子、王爷,甚至自己的生命受到威胁,皇帝不气死才怪了!
    系统短暂地切换成私聊模式:【婳姐,你刚刚最后那句话是故意的吧?】
    楚婳笑而不语,都是成年人了,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可是最基本的啊。
    从他们踏上不归路的那天起,就再也没有回头的机会了。
    十二点一过,家家户户放炮竹赶年兽,楚家也不例外。
    楚婳和楚平、温氏道了一声“新年快乐”,赶紧回房睡觉,而其他人则彻底睡不着了。
    这可是私铸铜钱诶!
    这可是五百多万铜钱诶!
    光是想想如此巨大恶劣的假铜钱制造案背后会有多少人掉脑袋,多少人家受此牵连,很多人就浑身发寒。
    另一边……
    一听岩县县令、驻军、千户、百户等全部联合起来,包围矿场、私开矿山、囚禁青壮年、卖人去青楼、杀人灭口、私铸铜钱,这一桩桩一件件的,看得皇帝和百官的低血压不药而愈。
    正月初一,百官不用上朝,却要跟随皇帝去太庙祭祖,也得早起进宫。
    眼看时间不早了,赶紧爬起来换官服官帽进宫,不管是迎接皇帝的怒火,还是给岩县那群傻蛋收拾烂摊子,都得尽快再尽快。
    百官满头是汗地赶到御书房,见到皇帝正在煮茶,眉眼微垂,不怒自威。
    看起来似乎不是很生气啊?
    陈九连忙给众人使眼色:皇上已经发过一轮火了,各位大人说话注意点。
    百官:收到!
    岩县驻军和县令联合起来,军政结合,把持住地方向上的消息传递路径。
    瞒下发现的新矿,阻止地方上报,派遣官兵驻守矿场,坑蒙拐骗青壮年挖矿,召集各方人士制作整改假铜钱的模板,两百多万假铜钱的流入……
    这么多或大或小的动作,地方不报,中央不知。
    要不是今天楚婳突发奇想询问系统她哥在做什么,或许得等到明年大盛多出几千万假铜钱的时候,他们才能知道。
    到那时,事情就很难控制得住了。
    四年前,诸多天灾降临,大盛宁愿拆东墙补西墙,大量增发盐引、茶引,至今还在收拾烂摊子,都不敢把主意打到增发铜钱上,就是怕前朝末帝时一个鸡蛋十二文钱的事再度发生。
    物价一旦上涨到那个地步,要想回落下去是很困难的。
    皇帝气得脑瓜子嗡嗡嗡,降火茶喝了一杯又一杯,火气还是难以下去。
    一看这种情况,百官连“皇上息怒!”都不敢喊,就怕喊出来的下一刻,皇帝手上的那杯茶就要砸下来,跟着就是一句“你们让朕怎么息怒?!”,他们回什么啊?
    众人互相使着眼色,谁都不敢当那只出头鸟。
    片刻后,照旧是老太师先出来当救火队员:“启禀皇上……”
    前朝出过同样的乱子,大盛开国之时总结过经验,科举试题之中也出过相应的题,该怎么解决,所有人心里都有数,老太师就干脆一次性全部说完了。
    “当务之急是封住矿场,收缴假铜钱和模具,将相关涉案人员全部抓捕归案,按律严惩,尽快将流入市场的两百多万假铜钱追回来。”
    一个临时搭建的草台班子制作出来的假铜钱,短时间内或许能够以假乱真,却逃不过那些精明之人的眼睛。
    假铜钱在市场上流通的数量越多,时间越久,越容易被人发现其中的猫腻。
    铜钱是会生锈,但不会如此大批量地生锈,连生锈的位置、数量都差不多。
    这群人受利益驱使,眼看没被人发现,必定会加快铸造的速度和流入市场的速度。
    一旦“驻军铸造假铜钱”的消息传扬出去……大盛境内不知道潜藏着多少西戎和北狄的探子,这么好的机会送到眼前,换成他们也不会错过。
    什么大盛朝廷管理不善、克扣军饷还是轻的,要是被说成是朝廷腐败、官方私铸铜钱,就算事后他们说抓到了罪魁祸首,西戎、北狄也能说他们是弃车保帅,故意推出一只替罪羊。
    如此一来,从皇帝到百官,所有人的身上都被泼上一桶难以洗清的污水。
    这也是皇帝快气疯了的原因:他什么都没做,就要被人泼脏水了,还是洗都洗不清的那种。
    “此事必须尽快办理!一个月,顶多一个月!”
    一个月时间也太紧了,百官尽皆皱眉。
    宣威将军:“京城离岩县足有两个多月的路程,快马加鞭也得一个月。用八百里加急传递命令,快是快,就是容易打草惊蛇。”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