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隔壁书屋

手机版

隔壁书屋 > 历史军事 > 姜府嫡女上位记 > 第162节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162节

    一片黑压压之下,伴随着一阵的晴天霹雳,电闪雷鸣。
    姜瑾坦然的坐在营帐里,看着那油灯的火被左右的吹动着。
    一阵一阵的凉风灌了进来,竟有一丝的冷意。
    风雨交加之下,雷声滚滚。
    她听到外头一些不更事的女尸尖叫着,慌乱着。
    顾逊之瞧她如此淡然,不禁笑出了声,“瑾儿,别家的女郎都怕这雷声怕的那是抱头鼠窜的,怎的你偏偏就这般自若。”
    姜瑾没有回他,只是觉得帐内闷热无比,便道:“你好好躺在这里,被让人发现了。有点闷,我出气透透气。”
    他老老实实的照做,不忘叮嘱道:“小心点。”
    “嗯,放心吧。”她缓缓走向那帘帐旁。
    微微掀开了一些,见外头大雨瓢泼。她皱了皱秀眉。
    有一女侍看见了,利索的去再寻了把纸伞,递给了她道:“王妃这是要出去吗,外头雨势这般大,不如就待回去吧。”
    姜瑾接过,道:“不了,有点闷,本王妃就在这营内走动走动。”
    女侍看了看,只好作罢,将纸伞递给了她后,便自行去忙活了。
    她撑了起来,漫步走在雨中。忽觉得身心通畅无比。
    这段时日所有的惆怅与烦闷,都在吸入这清新无比的雨气中,变得烟消云散。
    她满心愉悦的走着,大到无比的军营里,有着多数的营帐。
    而她此处之处,便是主帐。
    一个主帐中,还分布着各大小小的住居。
    姜瑾撑着纸伞,望着那雨丝缓缓落下,似乎小了不少。
    她走动着,来到那前头,望着一望无际的辽阔草原,思绪纷繁。
    原先只有她一人在此的时候,充满了恐惧与不安。
    但现在顾逊之也在此,就多了一份安心。
    正想着,感到身后有脚步声靠近,她怔了怔,没有回头。
    那人来到了她的身旁,她便知道,这股子冷意是谁了。
    “王妃很有雅兴。”仲容恪站立不动,没有撑伞。
    这等久经杀场之人,有雨与没雨,都是一样的。
    姜瑾偏头,默默的将纸伞凑近,给他遮了些。
    “王上不也一样?”她微微笑着。
    他如黑金般的豹眸望着她,道:“你在想他么。”
    她的手微僵,面上的笑容收回,偏头回去,望着那远处不语。
    “好一个情深意切。”
    “只是,你现在是本王的妃子。怕是有心回去,他也不会再要你了。”
    姜瑾忽的一笑。
    “阿瑾从不为任何人而活着,也不懂得取悦任何人。”
    她不会因为感情而绊住自己的脚步,也不会深受其影响。
    君无弦需不需要她,她不知道。
    只是,有很多东西是可以弃之如敝履的。
    关键在于,她想不想这么做便是了。
    “你是一个不一般的女子。”
    仲容恪从她的身上看到了另一些别样的东西。
    不会拘泥于儿女情长,也不会真正依靠于谁。
    “你想要什么。”他蓦地开口。
    姜瑾很认真的想了想。
    她想要的东西,是无法所言出来的。
    索性,她笑着反问道:“王上想要什么?”
    此话一出,仲容恪的眼眸闪动了几分。
    “恐怕王上还从来没有想过这等问题吧。”
    她明白,对于他这等的,不是为了江山便是为了情谊,也没什么能够为之动容的了。
    “王妃今日,有些话多了。”他有些冷然道:“风吹易寒,还是回去帐中吧。”
    姜瑾近日一直住在他的邻帐旁,因不允许她同顾逊之朝夕相处,便如此做了。
    不过,她也就是用来梳洗睡觉的,其余的时间还会去顾逊之帐内,同他秘密商议。
    “是,王上。”她收回了纸伞,严严实实的撑在自己的头顶,欠了千身,便下去了。
    没了遮蔽,雨丝一点一点的落在他束起的发上。
    含烟出来寻之,发现了仲容恪,便撑了纸伞过来,担忧道:“王上为何在此淋雨?”
    他没有言话,望着姜瑾离去的方向,沉声道:“回去吧。”
    含烟清丽的笑了,与他一起回到了营帐中。
    西谟国内。
    将领驾马逃了回来,一进皇宫便急急的要觐见皇帝。
    此时,尉迟夜正与大臣们论事。
    李公公疾步恭身走来,低语道:“皇上,有人来报了。”
    他望向殿外气喘吁吁,风餐露宿的人,便蹙了蹙眉道:“让他进来。”
    大臣们纷纷你看我,我看你的,将目光投去将领的身上,十分疑惑不解。
    他身上带血的进来,跪在了中间,凛凛禀道:“皇上。”
    尉迟夜见他这副模样,便道:“为何会这番回来?”
    将领面上带着凄楚,回之,“属下们奉命,前去边疆欲将姜府嫡女讨要回来。”
    他顿了顿,“但我们的人方到边境,却被其军队给歼灭了,属下还被喝道,说要放我一人回来,通报皇上。”
    他私心略去谈判的那档不提。
    尉迟夜的脸黑了黑。
    这无疑是挑衅!
    大臣们在底下开始议论纷纷的。
    “众爱卿,你们怎么看啊。”他面色不悦的摆了摆手,示意将领退下。
    有一位大臣迟疑的站了出来,面目凝重正色道:“皇上,依老臣所见。这实乃是挑衅。”
    另一位大臣点了点头,跟着出来禀道:“皇上,边疆那等蛮夷之地,有何情谊所言?老臣以为,这中间的仗,不打也是打。”
    道完,尉迟夜的眼眸微动。
    兵部尚书大人紧皱着老眉,附和道:“边疆才短短和亲不过一月,竟这等狂妄,不将我们西谟放在眼底,还公然挑衅于我皇,实乃罪大恶极。”
    他听着,脸色愈加的阴沉,心有怒意。
    姜怀思索片刻,趁热打铁,禀道:“诸位大人说得有理,此仗不打也是打。若皇上有心收复边土,就该蓄精养锐,准备一战。”
    一旁的纳兰王没有言话,自从女儿做出了这等事情,已是让他遭同行唾弃了。
    皇上还能够让他留在朝堂之上,实在是仁至义尽了。
    尉迟夜缓缓点头,不动声色的望向底下,道:“纳兰王爷,你可有什么高见啊。”
    大臣们纷纷看过去,眼里充满着鄙夷。
    此事会发展到这个程度,皆是因为他管教自己的女儿无方导致的。
    更让人无法饶恕的是,也不知这其女逃亡到了哪个国度,那般多的人都无法寻到。
    纳兰王听自己被指名了,便附议道:“臣认为诸位说得在理。”
    尉迟夜思索了一会儿。
    忽的,礼部尚书大人上前道:“皇上,北疆与我西谟乃是友国,或许可以趁此再次拉拢,好以借助其力,来一举拿下边疆。”
    说到北疆,他好似许久未见到顾逊之了。
    “尚书大人所言不差。如今世子也留在我西谟,可以说是两国关系非常密切了。”大臣拱手道。
    “只是,老臣好似有一段时日在宫中,未瞧见那北疆世子了,也不知他去了何处?”身后一大臣提出了疑虑道。
    话一出口,所有的大臣都在疑惑着,纷纷猜疑。
    这时,殿外忽然来了个人。
    李公公见势,走了过去,询问了一番,才知是北疆派来的侍从。
    大臣们自觉的让开了一条路,让侍从过去。
    “拜见陛下。”他行了个大礼。
    “起来吧。是北疆王那头,有什么消息要告知朕么?”尉迟夜思道。
    侍从禀之,“皇上,实乃大王派奴前来,想过问一下我家世子之事。”
    大臣们好似猜测到了什么,互相窃窃私语着。
    “你家世子,怎么了?”尉迟夜疑窦。
    侍从如实回焉,“前段时日,世子一直同大王书信来往,可却在前几日忽然收不到了。大王很是担忧,便派奴过来看看。”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