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隔壁书屋

手机版

隔壁书屋 > 历史军事 > 宠后[重生] > 分卷(31)

底色 字色 字号

分卷(31)

    话音一落,他身后的骑兵便冲了上来。
    萧潜迅速后退,将碍事的黄袍脱下扔在一旁。
    思青适时出现,替萧潜挡了面前士兵砍来的一刀,将其中一个骑兵一脚踹下马,回头对萧潜道:王爷,收到柏夫子回信,蓝王爷旧部已经在路上,朗大人带着部分北羽军也已赶来救援了!
    好!萧潜道,你别管这里了,先去救王妃!
    思青道:这怎么可以!
    快去!萧潜从萧元齐手下的一名士兵手中夺过兵器,道,此番变乱,结局未卜,你找到宁王妃,先带着他离开,不要管这里如何,万一万一要是支援赶不上,你便带着宁王妃远走高飞,再也不要回来了。
    王爷!思青急了。
    快!萧潜催促,这是命令!
    思青反手一刀将一个士兵从马上砍下来,夺走缰绳后飞身上马,一咬牙离开了天坛。
    思青是萧潜的贴身护卫,没了他保护,他几乎是孤身一人单打独斗。
    幸而他带了部分宁王府的护卫,正乱间,萧潜看见一队和宁王府护卫穿着不一样的人马从人群外围杀了进来。
    王爷!是魏良,他竟然不知道从哪里调来了一群人,那群人护着他杀进来。
    他来到萧潜面前,对萧潜道:皇宫里已增派了人手,端王的反叛军甚至有部分杀进了皇宫。
    他果然早有准备,萧潜道,现如今父皇如何了?
    魏良摇了摇头,道:玉玺现在在李总管的手上,王爷,随我进宫吧!
    萧潜点了点头,也夺了一匹马翻身上去。
    萧元齐见萧潜要走,已经明白过来玉玺不在萧潜的手上,立刻也调转马头,往皇宫方向去。
    玉玺本是祈福大典需要准备的物件,宣成帝因为不放心萧潜,没有把玉玺交给他,反而交给了李有德保管,现李有德不知去向,躺在明心殿里的宣成帝反而成了皇位争夺的关键。
    萧元齐都已打出了勤王的名号谋反,还会在意多一条弑君的罪名吗?
    不过萧潜最在意的也不是那躺在明心殿里的宣成帝。
    他必要在萧元齐动手之前夺下皇位。
    这世上众生皆苦,唯有天子能完全掌控自己的命运。
    萧潜说过,他此生不为争夺天下,只是为了一人而已。
    子遇等我。
    萧潜飞快地往皇宫疾奔。
    第44章 晋江独家
    皇宫已陷入了一片混乱之中。
    端王势力攻入皇城,除了在宫门外与叛军对峙的护卫军,到处都是四处奔逃的太监和宫女。
    快!去找玉玺!萧潜听见有人道。
    萧潜没有理会这些人,带兵防守房宫门外的是黄统领,萧潜趁着他们兵戎相向,马蹄一扬,越过他们就冲进了宫去。
    宁王留步!黄统领在后面大喊。
    端王的大部队随后就到,萧潜连头也没回,只扬声道,奉劝黄统领还是先顾好自己吧!
    黄统领犹豫再三,还是没有再管萧潜,他咬了咬牙,继续和禁军门一起守住宫门。
    萧潜进午门未下马,越过太和殿,在明心殿外停驻。
    身后传来了马蹄踏地和兵戎相接的声音,萧潜知道端王已经带着人攻进来了,以皇城如今的守卫,是抵不过批甲戴盔的镇远军的,哪怕端王手底下的镇远军实际仅一小部分。
    宁王留步。苏明琛正和一队禁卫驻守在明心殿外,见萧潜骑马而至,拔刀阻拦。
    萧潜从马上下来,看着他道:苏统领这是要阻拦本王吗?
    苏明琛看着他道:未经皇上允许,您不得进去!
    苏统领,端王的兵马就要到了,萧潜依旧是那个说辞,若端王执掌天下,就凭你一人可护不住苏家。
    苏明琛咬了咬牙:即便如此,君臣大义,天子为尊,苏明琛不能当那等不忠不义之人!
    要变天了,萧潜淡淡道,苏大人,子遇在父皇的手上,还等着我去救呢。
    苏明琛怔了一下。
    萧潜身后反叛军的声音越来越近,苏明琛犹豫再三,终是退了开去:宁王,望你能不负天下所托!
    萧潜冷笑一声,甩袖踏上了通往明心殿的台阶。
    皇宫护卫们渐渐聚拢到了明心殿外,反叛军杀入皇宫后便架起了箭驽,到处都是箭羽破空之声。
    萧潜推开明心殿大门,将外头的喧嚣隔绝在殿外。
    明心殿里安安静静,连一个宫人都不见,萧潜听见宣成帝的声音在龙床边响起:是潜儿吗?
    萧潜淡声道:父皇。
    宣成帝长叹了一口气:终是失策。
    萧潜缓步走到龙床边,听见宣成帝道:朕以为,朕还能留一点时间,给瑞儿铺路,给齐儿一个缓缓接受的过程,到头来还是来不及了
    萧潜在床边站定道:父皇可知是何原因?
    宣成帝因病重而略带着浑浊的眼睛看向他。
    萧潜道:因为您冷酷无情,只爱自己。
    你!宣成帝被自己呛到,咳嗽了起来。
    要说几个皇子中,与您最像的恐怕就是大哥了,萧潜道,可惜他差了点时运,从小被您偏宠着长大,忘了这皇宫里向来是会吃人的。
    宣成帝不说话。
    他从前确实觉得元华某些方面和自己有些相似,对他格外偏爱也不全是唐相的原因,只是后来,让他失望的事情一桩接着一桩,他开始变得有些不认识这个长子。
    至于二哥,他也曾是个合格的兄长。
    萧潜想起自己刚进宫那会儿,因为受太子欺辱,萧元齐看不过去还曾为他同太子吵过嘴。只是后来,不知是不是听他人剖析了萧潜的身世,又或者是年岁尚幼便已经滋生了夺位的心思,萧元齐渐渐作壁上观,甚至转而开始借着萧潜与太子的关系利用萧潜。
    却说母后,若非因为您的无情,我三哥怕是现如今也该与我一般大了吧。
    宣成帝浑身一震,叹了口气。
    您总说,惦念与儿臣在京郊别院时的那点父子亲情,那您为什么不早点告诉我,我娘是被您一杯毒酒给毒死的呢?
    你已经知道了。宣成帝脸上的表情淡淡的。
    或许是知道自己大势已去,等萧元齐的军队彻底攻破皇宫,他也无法活过今日,宣成帝反而平静了许多:你娘毕竟不是中原人,与你又有这样一层血脉关系,若不斩断你这一脉亲缘,大晋恐后患无穷。
    父皇您始终把儿臣当外人,又何来父子亲情一说?
    不过,若非萧潜重活一世,他还真终此一生都不知道娘亲的死因。
    如今的这番局面,明明是您一手造成的,可怨不得别人。
    是,宣成帝叹了一口气,朕本该当断则断,不该盼着天家还能有什么亲情一说,若是朕当初肯下狠手,用尽天家的手段和方法培养你们,朕或许也不会有今天!
    他说着便激动了起来,玉枕上的脑袋微微仰起,重重地咳嗽了一声。
    萧潜淡淡地看着他。
    宣成帝想起自己还是皇子的时候,先皇早早便已教会了他如何手足相残,在群狼环伺中步步为营,最后他是踏着手足兄弟的尸骨步上的皇位。
    他便是这样一路走来的,怎会转头就忘记了呢?
    萧潜道:父皇还是不懂,不过他微微一勾唇角,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毕竟时辰不多了。
    明心殿外响起了厮杀声。
    曾经太子勾连北蛮行刺还历历在目,现如今差不多的一幕又再度在明心殿外上演。
    父皇把苏二公子藏哪儿去了?萧潜问宣成帝。
    宣成帝笑了一声:果然潜儿最关心的还是这个。
    父皇,萧潜道,您不说也可以,儿臣总能找到,现如今二哥的兵马已近在咫尺,儿臣大可以不管不顾,直接离开这里,将来大晋落到二哥的手上也不失为一件幸事,想必他治理江山也总有一手。
    宣成帝神色微变。
    听说父皇为了逼儿臣就范,甚至默许西域王进军西北,那儿臣还有个消息要告诉您,萧潜淡淡地道,儿臣祖父的旧部,现如今也到了京城,父皇向来担心大晋落入外族人之手,那些精锐旧部与父皇也算是有血海深仇了,说不得什么时候就临阵倒戈向西域王,到时候西域大军进军西北可就不再是简简单单的做戏给群臣看了。
    哦!萧潜好似忽然想起什么,又道,二哥这一番勤王,名不正言不顺,也不知北羽军会怎么想,或许镇远军中有不少支持二哥的部将,儿臣可是同北羽军中将士们出生入死过的,父皇不是要下九泉去给先皇和先祖一个交代吗?此番抉择可要慎之又慎才行。
    宣成帝终于维持不住表面的镇定,一翻身咳出了一口血。
    狼子野心,狼子野心!宣成帝长叹一声。
    萧潜镇静道:父皇倒也不必担忧,只要您拟下诏书,将皇位传给儿臣,儿臣便答应您,这大晋江山往后还是萧家的。
    宣成帝道:你将如何处置瑞儿?
    封王封侯,该是他的,一样都不会少。
    宣成帝沉默半晌,终于道:拿笔墨来。
    萧潜拿来了笔墨,看着宣成帝修改了原本立好的诏书,而后对萧潜道:玉玺不在朕的手上。
    无妨,萧潜将那诏书折好,收进了自己的袖中,儿臣自有办法找到。
    宣成帝仿佛整个人脱力似的,重重躺回到了床上。
    萧潜回身走出明心殿,听得殿外喧嚣的声音更甚。
    苏明琛一身盔甲上沾满了血迹,回身看到萧潜出来,怔了一下:皇上呢?
    还在里面,萧潜冷笑了一声,你要进去看看吗?
    萧潜你!苏明琛反身冲进明心殿,过了一会儿,他神情凝重地从里面出来,是你逼死了皇上。
    萧潜冷然道:本王何至于。
    宣成帝驾崩了。
    他口中含着血迹,苏明琛试探了一下,发现宣成帝已然没了呼吸,如果这不是萧潜所为,那么宣成帝便是咬舌自尽。
    现如今追究这些已然没了意义,端王大军兵临城下,皇城还有无数性命握在他们的手上,苏明琛沉着脸:宁王可有诏书?
    萧潜将袖中明黄色的圣旨亮给他看。
    那便请宁王示下。苏明琛跪了下来。
    找到李有德,萧潜道,后宫嫔妃和宫女内侍还有百来号人,保护好他们,如果有子遇的下落,尽早告诉本王。
    萧潜踹开几个杀至近前的反叛军,飞奔下明心殿的台阶,重新翻身上马:苏统领,宫里就交给你了!
    说着冒着箭羽重新往宫外去。
    端王已策马闯进了宫里,因为黄统领死守着不让他靠近明心殿,他正带着一队人马在太和殿外与禁卫军对峙。
    看见萧潜从明心殿方向出来,端王目眦欲裂:萧潜,你把父皇怎么了!
    萧潜轻嗤一声:端王不如先担心担心自己。
    话音刚落,午门外传来一阵喧闹声,一队整装的玄甲骑兵冲破防线,行至萧潜面前。
    领头一人穿着厚厚盔甲,勒马疾停后从马上下来,在萧潜面前跪下道:宁王爷,北羽军已至城外,封将军有命,若无皇上口谕,北羽军不得进城。
    端王微微一怔,正要说话,忽然又看见一人策马从萧潜的身后疾奔而来:王爷,李总管找到了!
    竟是思青,李有德就坐在他马后,他翻身下马,将李有德一把拽下来,道:他就躲在明心殿后头,是苏统领先发现的,思青去明心殿寻您时刚好碰见他。
    李有德怕得瑟瑟发抖,头发散乱,望着眼前乱成一团的皇宫,深知他侍奉了一辈子的主子大势已去,哭着道:先、先皇有旨,传位宁王!端王狼子野心,意图谋反,杀杀无赦!
    萧潜!端王听完这话,霎时间气急败坏,双目通红地举起手中的刀道,我杀了你!
    作者有话要说:还有几章完结啦!
    第45章 晋江独家
    思青飞身向前,一脚将萧元齐踹出去老远。
    他武功高强,力量强悍,萧元齐根本就不是他的对手。
    这一脚石破天惊,立刻激起萧元齐手下众叛军的怒火,大家嘶喊着冲上来。
    不过局势已定,一切都已经晚了。
    禁卫军在听完李有德的话后,围上来护住萧潜。
    皇宫外的镇远军叛军被朗宇带来的人镇压,甚至柏奉明带领的蓝老王爷旧部,在进京途中与西域王派来的奸细狭路相逢。
    他们得了宣成帝默许后便蠢蠢欲动,在得知端王预谋造反后便打算潜入京城。经过这一场动乱,皇城一定正是守卫空缺之时,不论最后是谁登基,他们都打算趁乱行刺。
    幸而投靠端王的镇远军没有想象中那么多,如萧潜所料不假,这些镇远军原都是唐家旧部。
    因为一些遗留的问题,唐家曾经统领过一支戍边军队,后来尽数并入镇远军中,事后宣成帝对此不曾过问,才在镇远军中埋下隐患。
    这支军队留不得,被萧潜虏获后尽数杀头。
    罗将军引咎辞职,镇远军正式与北羽军合并,更名为玄甲军。
    端王投降后,萧潜正式登基。
    萧潜登基的第一件事,便是以谋逆罪将前太子萧元华,端王萧元齐杀头。
    舒妃与她肚子里的孩子则与宣成帝一起随葬。
    因为先前已杀掉上千反叛军,登基后又杀掉了两位兄长和宣成帝的一名宠妃,举国上下议论纷纷,都说萧潜杀戮过重,是个暴君。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