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隔壁书屋

手机版

隔壁书屋 > 历史军事 > 带着空间穿七零 > 第209节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209节

    功德、福报,存在这东西吗?
    如果说他和俞向安能够来到这个世界再活一世,是因为他们救人做善事的话,那么那些做了更多好事的人,他们又会得到什么样的福报?
    未知的东西会让人敬畏。
    他们不知道,在自己挣了很多钱、有能力了以后,他们夫妻做慈善是出了名的,大众可能不是经常见到他们做慈善的消息,但是上面的人心里有数。
    过完了这一百一十岁的生日,第二天午睡的时候,林杜仲午睡的时间过长,没有从房间出来,进去看的时候,他已经停止了呼吸。
    神色安详。
    对于他死后,林杜仲也早就安排好了,他要火化,然后骨灰回到家乡和老伴一起合葬,让她等了这么长时间,她应该等急了吧。
    林杜仲的丧礼有很多各行各界,还有不少经常在新闻联播上出现的人物派人送了花篮过来。
    顾时也过来,表示了哀悼。
    他和林杜仲有交集,他在林家最近的三甲医院工作。
    林杜仲常去,去的时候时不时的就能看到他。
    林杜仲认出了他,这个重孙女的初恋。
    有些奇怪的初恋。
    见到他来了,态度友善的帮忙。
    这一来二去的,林杜仲就和他熟悉了。他们也有默契,绝口不提林亦宁,说的都是身体方面的话题。
    林杜仲知道他回国以后找了亦宁几次,不知道他在知道了林家的关系网后再找了亦宁一次。
    顾时问了一些之前没有想明白的话题,说透了,那之后他就再也没有主动找上门过,和林亦宁彼此维持在一个客气的校友关系上。
    顾时心里不是不后悔的,但是没有挽回的余地了。
    如果他不死心的继续纠缠,林家、王家想要让他吃苦头的方法太多了。
    ---
    林杜仲走后不到半年,林厚朴也去了。
    他的身体没有林杜仲康健,他身上还有一些当初在战场上留下的暗伤。不过接近九十岁也已经是高寿了。
    李玉姣哭的很伤心,一双眼睛红肿着,也不知道是在哭林厚朴,还是在哭她自己。
    李玉姣想要自己的儿子继承林厚朴的绝大部分政治资源,但是结果这政治资源还是给了大儿子林广白,她儿子天冬日子过得也不错,也是个领导,但是不可能和林广白一样,兄弟两个不可能一起出头,他这一辈子也就这样了,权利不敢越界,经济方面以后就只有自己的退休金,而且她还没有孙子。
    没有孙子就是绝后了,就算李玉姣很喜欢孙女也一样,她还跟儿媳妇不和,现在林厚朴去了,她要跟自己儿子儿媳过日子,那就要和儿媳妇朝夕相处了。
    以前两个人处成那样。
    现在她过去住,她会对自己好吗?
    越想,李玉姣就哭的越发伤心。
    她辛苦一场,就是这么一个结果,跟她想要的差的太远了。
    两场丧事办下来,林川柏和俞向安都更注意俞青山的身体健康了,俞青山现在看上去身体还不错,也不能疏忽。
    俞青山的日常安排中就多了不少检查,知道这是孩子不放心,俞青山没说什么,就他感觉,他现在吃嘛嘛香,估摸着没那么快去地下见阎罗王。
    身体没事,提不起劲来也是真的。
    这就让俞向安琢磨起来了。
    要说起来,这三位老人能高寿,有一个功臣——空间里的灵桃。
    灵桃没那么快成熟,但是林杜仲他们年纪大了,怕是等不了这桃子成熟,所以他们提前摘下了一个研究了,最后林川柏用那不成熟的桃子做出了一种果汁,经过实验,服用的兔子寿命延长了。
    虽然没有超过兔子生命的极限,但是这一面的作用已经证实了。
    因为这东西分析不透彻,林川柏也不知道林杜仲活到一百一十岁,那份“桃汁”贡献有多大,只能确定这贡献是按照个人体质来的。
    因为林杜仲和林厚朴俞青山三个人喝下的“桃汁”分量是一样的,结果彼此寿数各不相同。
    这是因为他们的底子不一样,林杜仲的身体很好,林厚朴受过伤,底子差一些,所以他坐上了轮椅,比较早去世了,俞青山的身体一直以来保养的也挺好,看着活到九十多问题不大。
    虽然自己现在都一把年纪了,但是俞向安一想到俞青山去世的话,还是没办法平静。
    别人父母去世的时候可以说一句节哀,但是轮到自己的身上,听着别人说节哀,可能心里都还是茫然状态,要在后面一点点的相处中才能明白,那个在家里等着你吃饭的人不在了,那个守在电视机前看新闻联播,训她花钱大手大脚的人不见了,永远都不会出现了。
    那股委屈和悲伤俞向安代入想了一下,就摇头,拒绝继续思考下去。
    继续思考下去会让她联想到她现世的父母,这么长时间了,可能也去了,是不是在死前已经忘记她这个早早没了的女儿?
    有爸妈在,不管年纪有多大,都是有爸妈的孩子,在心理上更有底气,因为爸妈很多时候就代表着一个避风港,是安心的代名词。
    现在林川柏还在努力解析灵桃的成分,如果能够推广,就算不能增加寿命,能够把人的寿命推到□□十也是一个了不得的成就。
    现在他们国家的平均寿命才七十多,十多年的生命可以做很多事。
    林川柏的药园除了人参以外,田地上大都堆满了器材,他在现实中也有一个私人实验室,这个更私人,他去到哪里实验室就跟到哪里,想进去就进去。
    回来后,林川柏又“闭关”去解析灵桃,俞向安看着俞青山提不起劲的样子,琢磨着给他找点寄托,说白了就是给他找点事情做,给他找那种不会太忙碌,不会太耗费心神的活。
    俞青山大部分时候都在特区,他不习惯在别的地方长住,他习惯了南方的气候。
    夏天太热了,有空调,还可以去别的地方避暑,冬天……这边的冬天快的几乎让人怀疑它没有来过,温室效应,冬天越来越没有冬天的样子了,一整个冬天穿大棉袄的时候屈指可数,这还哪里是冬天。
    去到处玩的话,俞青山年纪大了没有那个精力,也不爱出远门,所以他现在出门,除了去买早餐压马路,就是带着李大柱时不时的去店面巡逻,但是这也耗费体力,而如果是李大柱开车送他过去的话,车牌号被人记住了,不能“悄悄”的过去暗访。
    问了一下,俞向安:“爸,有专人管理,你不去检查也有人处理的,这样,你觉得我开个展馆怎么样?”
    俞青山:???
    林川柏和俞向安把以前找到的一些不允许私人持有的东西上交给了国家,其余的那些留着。
    要是办一个展馆,也能把这些东西露一个明面,说这些东西是之前用一些吃的东西换来的,那时候不允许,就找了个地方埋在地下。
    这些东西有的不值钱,有的拍卖价以千万计。
    因为东西太多太杂,他们请了好几个不同类型的鉴别师工作了好一阵,才把这些东西一一分类出来,登记造册。
    有古董,也有近代的一些东西。
    比如在五五年第二套人民币发行之前的那一版货币,旧版的一万元,相当于第二套人民币的一元。
    新版面值降了下去,购买力却是实打实的。
    还有以前的结婚证,以前的结婚证是小奖状样式的,现在的结婚证是小本本样式的。
    以前日常生活少不了的油票糖票粮票等等各种票据年轻一代的人,比如双胞胎姐妹是没用过的,她们出生的时候票据已经退出了历史舞台,只是偶尔的时候会在书里夹着看到过,在使用方面自己是没有概念的。
    古代的东西放一边,近代的东西放另一边。
    俞青山看到这些可怀念了,什么粮票一市斤,糖票零点五两,布票一尺等等,年轻人看到这些不懂,俞青山就在旁边给他们解说。
    有差不多大的老人过来消遣,那就更有话题了,说当初为了几张布票跟谁谁拆借,发了工资怎么计算着买东西,类似的经历,有说不完的话题,俞青山又精神起来了,每天早上拿着一个保温壶出发,不到饭点不回来。
    第一百二十五章
    在林亦宁生的双胞胎中, 姐姐王瑜珊更有主意,她的目的也更坚定一些,在上大学之前就给自己的未来做了一份规划。
    妹妹王瑜妍是个随波逐流的, 大学好,但是对自己的未来并没有确定, 看着姐姐去考了公务员, 她也去考了公务员, 但是她不适应。
    大学四年,研究生两年,都活的比较潇洒, 学习对她们姐妹两个都不难。
    除了学习, 她们在大学的生活也多姿多彩,有许多新的朋友,有许多新的一面。
    她们姐妹两个投资有赚有亏。
    彼此各自卖掉了一套房换了现金, 姐姐是把钱投资给了她师兄师姐做的一个项目,妹妹是投资到了一个电视剧上面。
    二代也有二代的圈子, 在这个圈子中, 她们姐妹两个是乖乖女,有的人年纪轻轻就子承父业前途远大, 有的是不学无术的二世祖,还有的是没有底线、无恶不作的二世祖。
    她们姐妹两个的目标当然是第一种。
    有相熟的人来问王瑜妍, 王瑜妍看过了剧本,问了主演, 就参了一股。
    网剧不费多少钱, 跟其他动辄上千万的投资比起来是小打小闹,王瑜妍也不怕别人笑话,谁不知道谁啊, 都这么熟了,她家里管得严,现金真不多:“你们那些大项目,我现在是有心无力,也没接触过,先让我适应适应。”
    这小成本网剧,不费多少钱,总投资几百万就可以了,王瑜妍出了一百万。
    成品……她看了一下,自己是不会点下一集的,有点失望,但也不能完全说没有优点,最后分红小小的亏了十多万块,第一次投资失败了。
    第二次投资,王瑜妍投资了股票,买了三只,一只涨,一只跌,另外一只几乎持平,最后小小盈利四位数,算上她的时间成本,肯定是亏损的。
    王瑜妍就退了出来,决定还是投资电视剧,要是正好遇到一个红了的,那收益就翻倍了,而这一次,王瑜妍吸取教训,自己看了剧本,先肯定这个剧本有意思之后,自己做最大的投资人,不能有杂七杂八的人进去,老老实实拍戏。
    第一回 投资的那个网剧虽然男女主没有改动,但是女儿的戏份动了,如果是她投资之前看到改动后的剧本,王瑜妍不会再投资。
    这一次王瑜妍还不错,收益翻倍了。
    这就是有经验和没经验的区别,第一次她手太松了,居然因为是朋友没有太关注。
    那个女二,就是她朋友的“朋友”。
    这算是吸取教训了。
    跟谁做生意,都不能心大。
    之后断断续续王瑜妍也有做过别的投资,有的短线,有的长线,不过都是小打小闹,王瑜妍也没有太用心管。
    她还是学生。
    她读的还是双学位。
    之后她考了研究生,只是让她更确定了自己不喜欢这个专业,所以跟着姐姐考公务员,考上了以后,不到一年王瑜妍就辞职了。
    这条路不适合她。
    虽然是很多人可望不及的路,但是她有选择的余地。
    在家放松了一阵,扭头她就去找了外婆,“外婆,我想要试试做生意,想看看这条路我怎么样。”
    她不像妈妈,可以几十年如一日的练字,也没有其他特别的性格爱好,但她肯定要有一个职业的,不然那就是混吃等死当米虫了,王瑜妍没有多大的志气,但也不想去当米虫。
    所以她想去外婆那边试一段时间,要是还不行的话,再尝试别的。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