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隔壁书屋

手机版

隔壁书屋 > 历史军事 > 带着空间穿七零 > 第141节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141节

    她们嫁人了,跟公婆生活在一起,要下地干活,要带孩子,要干家务,样样都要做。
    操心的多了自然就沧桑得快。
    看到她们,有的时候陈晓阳会打个寒颤,如果那时候她没有去招工,没有被选上,她也会是这个模样,想想就觉得后怕。
    这样的生活,一眼看得到头。
    有的时候,她会劝这些以前玩的好的小伙伴们去外面找工作,现在工作机会越来越多了,不管是做什么,一个月都有小几十块钱。
    这不比地里刨食好吗?
    但是她们有许多理由来拒绝。
    “家里的孩子还小,离不开人。”
    “我要出去了,家里男人和孩子能饿死。”
    “我出去找活干被骗了怎么办?”
    “我要是出去找活,家里的地我放不下。”
    每每把她说得哑口无言,如果真的想出去,能想其他办法,但是她们看着是排斥的。
    是不想打破这个习惯的舒适区吧。
    这让她怎么劝?
    她要是劝她们认字算数,更是一大堆的话。
    这把年纪了,还去上学不成?
    陈晓阳:“……”
    她在晚上不用加班的时候,会去食堂跟大家聊天,有的时候会有人在那里写字看报纸,她凑上前去,厚着脸皮问,现在已经认识不少字了,如果不是这个原因,她也不会被升为小组长。
    她尝到了读书的好处。
    有知识,能挣更多钱。
    以后孩子们要是还是个睁眼瞎,那出去找工作谁能要?
    供孩子上学不要钱吗?学费书本费杂费,一年两次。
    如果要供到读大学,那花销算起来就让人觉得压力山大。
    她现在还不急着找个对象,但是她已经想好了,以后无论找对象是怎样的,都不能阻止她去外面工作,她要挣钱,以后供娃娃读书,上大学。
    读书的好处有多大?
    他们的副厂长就是大学毕业生,在读大学之前也参加过工作,有经验,他一来,厂长就把一三房两厅的房子分配给了他,约定好好工作满五年这房子就会过户到他名下!
    这样大的房子,改一改完全可以变成一厅四房,或者是一厅五房。
    这样子孙三代都能在这里住下了!
    这是多诱人的条件。
    她知道的时候心扑通扑通的跳,恨不得自己上,但是她没这本事。
    不过她也有机会拥有自己的房子,这是今年新出的规章。
    只要在他们厂里或者是店里连续做满十五年,并且有两年得到优秀,在厂里没有犯过错,勤勤恳恳,就有机会分到自己的房子,最小的是一室一厅,大的有三室两厅!
    还有另外一种分房的途径,那就是连续三年得到优秀,签下十年不辞职的合同,那样子也能分房。
    而且分的房子,最起码是两室一厅。
    她在知道这个规章的时候就决定了,她要继续学习,拿到两个优秀!分房子!
    顾南风同样干劲十足,他已经拿到一个优秀了,伴随优秀称号下来的还有一笔丰厚的奖金。
    他还差两个优秀,在接下来的两年里,他拿到的希望很大,到时候再签一个合同,房子就到手了。
    他现在已经是特区五味餐馆的总经理,主管着特区这边五味餐馆的相关事宜。
    他知道厂里到时候分配的房子在哪,就在他们厂后面那一块,现在看着有点偏,但是等房子建好,有人入住,就不偏了,而且规划他看过了,规划的很好。
    该有的都有。
    他是有信心作为第一批住户入住的。
    俞青山知道这决定的时候,感觉自己又心肌梗塞了。
    “你说你多败家,建个房子要花的钱少吗?你放在那里以后出租,就算孩子不争气,都不愁没饭吃!”
    这是败家啊!
    俞向安仔细给他解释:“爸,你别急着上火,我这是增加大家的归属感,有归属感才会更用心,你看很多人不会在固定的一个厂里工作,哪里开的待遇好就去哪里,你看我们有这种情况吗?”
    俞青山没说话,没有,谁舍得走?
    他们工资是一般,但是奖金高啊,加起来那比外面的工作好多了,福利待遇又好,现在这还可能分房子。
    还不是分给他们住的房子,而是会过户到他们名下的房子,可以传下去的。
    换成是他,他也不舍得走。
    俞向安给他算这一笔账:“而且每年的优秀称号就那么几个,他们作出的突出贡献,也足够抵得过房产的价值了,他们得到的越多,帮我赚的钱就越多,我不会亏。”
    随着生意越来越红火,不是没有人会来打探配方的问题。
    现在内销生产的速食包装卤味十分火热,别人拿回去,撕开包装,上盘蒸热就能直接吃,方便快捷,味道又好,订单就没停过。
    跟她这边如火如荼相反的,是一部分集体企业现在的艰难。
    以前他们把控着生产物资,只有不够卖的,没有卖不出去的。
    就比如肉联厂,以前在肉厂工作,一说出去,那腰杆子都能直三分,不知道有多少人求着他们帮忙购买一些下水,或者是带一些猪红猪骨头。
    现在不一样了,不禁止私人养猪后农村养猪的人很多,他们养大了,就有人下乡去收,杀好了拉到集市卖,不要票不要关系,先到先得。
    这极大的冲击到了他们的生意。
    比这还严重的是供销社。
    叶七佳现在闲的不得了,人都不爱往他们这里买东西。
    他们喜欢去私人店里,那里的样式更多,价格更便宜,态度也更好,有几个人是喜欢受气的?
    就是叶七佳自己,也喜欢去那种地方买。
    但是这样下去,以后该怎么办?
    这是铁饭碗没错,但再是铁饭碗,一直闲着吃干饭,很大可能会调走。
    调走以后,工资会不会下降?福利待遇会不会减少?
    叶七佳想到了舅舅秦丰茂,他本来在国营饭店上班,后来办理了退休,自己支起了个摊子。
    日子过得不知道有多红火,现在这新建的房子不说头一份,那也是数得着的好房子了。
    她们两口子是不是也该想想别的路?
    叶七佳这念头一起,就再也没办法压下去。
    随后她决定,去找儿子公公小姑子讨主意去,他们在大城市,有见识!
    俞向海:“……你真想好了?这可是旱涝保收的。”
    叶七佳:“没想好,这不就是去问问,你又不是不知道我们现在有多闲,我们供销社对面就开了一间店,那生意你不知道有多好,款式确实好很多,我自己都去那里买东西,你说继续这样下去,我们真能旱涝保收?”
    俞向海所在的五金厂还好,他沉思了一会儿,“那你等等我,我去调个假,一起去。”
    周家现在正在愁云满雾。
    周博扬和他爸周多孙都在肉联厂上班,现在他们接到通知,周多孙要提前退休了。
    退休了也有钱,但是退休金肯定没有现在多。
    周家的独苗苗周天有满不在乎:“本来爷爷就没几年要退休了,现在退休就退休吧。”
    方荣轻轻拍了他一下:“这收入少了,你现在在复读,以后要上大学,要娶媳妇,全都要钱,退休了钱就少了!”
    周天有眼珠子一转:“想要挣钱,可以去找别的活,比如我妈和我外婆,不就是去外地挣钱了吗?”他笑着黏上去:“我今年再复读一年,肯定就能考上大学了!等我读大学了,爷爷奶奶你们跟我一起去,我知道,为了我,你们可受了不少苦,以后跟着我,什么事都不用做,就在家里享福吧。”
    方荣笑的嘴巴都合不拢了:“你这孩子有孝心,奶奶知道,你放心,好好读书,钱这方面不用你操心!”
    随后不久,周多孙就和送他的周博扬踏上了南下的火车,前往特区找丁敏秀和赵巧娘。
    在他们出站的时候,要进站坐火车去羊城的俞青山和他们爷俩个对了个正着。
    俞青山一身衣服没有一个补丁,虽然没什么名贵的东西,但是周身一看就能看的出来日子过得不差。
    而周多孙呢,身上的衣服特意找了旧的,破破烂烂,周博扬身上的衣服也没好到哪里去,拥挤着往外走,一身狼狈。
    周多孙反应快,脖子一缩,低着头,拉着周博扬匆匆离开。
    俞向安在俞青山背后,看他居然停下,问:“爸,怎么了?”
    俞青山心情不错:“没什么,就是刚刚看到一个有过节的人,看他似乎过的不怎么好,我心里舒畅。”
    第八十八章
    俞青山觉得叶七佳这主意可行, 但是她辞职去做个体户的话,跟等退休了才去做个体户的人是不一样的。
    退休了有退休金作为退路,而且本身年纪到了, 工作年限不长,但是她呢, 距离退休还有二三十年。
    要是后面国家又出台限制政策怎么办?她还能回去供销社上班吗。
    改革开放才几年, 谁也不敢说以后会怎么样。
    叶七佳犹豫就是犹豫在这个地方。
    要是从南边这边用积蓄弄一些小东西回去卖, 她有信心把生意能做下去,但是后面要是改了呢?
    又不允许私人买卖了呢?
    她到时候就要抓瞎了。
    俞明杰:“妈,我可以帮你, 你不要辞职, 要进货了,你告诉我你要进什么货,我在这边要么我送回去, 要么火车托运回去,你现在不是很悠闲吗, 你闲的时候去看看, 其他的时候外公外婆可以帮忙看店,这不累, 这样子你就不用辞职了。”
    这确实是个办法。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