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隔壁书屋

手机版

隔壁书屋 > 历史军事 > 带着空间穿七零 > 第99节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99节

    柯曼芸佩服的看着俞向安:“你真厉害。”
    俞向安笑了笑,“哪有,那就先这样,我去找她了。”
    柯曼芸很喜欢跟在柳明月后面跑,柳明月和她说话的时候,柯曼芸时不时也会插进来,说话没什么,但是她这性格,俞向安是真的吃不消。
    好好的说句话也不能怎么样,她们也不是第1次见面了,当了这么久的同学,说话还是那么小声,也不敢直视人的眼睛,相处起来很累。
    能避则避。
    俞向安和王海文说了她的想法,“大家一起出去,一起合作做一顿饭,这样子可以增加彼此的了解,促进感情,也不会产生多余的花销,大家拿出自己的粮票凑一凑一顿就能解决了,公园免费,也有足够大的场地。”
    王海文仔细想了想,确实,可行性很高,大家同学之前都不认识,现在没有什么活动,有些内向的人,就只有自我介绍的时候跟别人有了解的机会,如果去外面组织一次活动的话,确实可以产生更多的交集。
    “先提前做好主食吧。”
    “我可以帮忙做饭蒸馒头,其余的就到现场再做。”不然全部慢慢弄,估计要废掉很多时间,工具也不好带。
    “这样我们要不要安排一两个节目,比如大家各自说一个笑话,说一个小故事之类的。”
    “这个可以,大家轮流,还能说一说来到这边的感悟,说一说自己家乡的特产。”
    “可以。”
    他们还跟吴竹生说了他们的想法,吴竹生点头了,“你们休息日早上出发,下午就能回来,不会耽误学习,能够增进同学们的感情,是好事,我还是比较支持的,不过在做饭这方面你们要控制好,有些同学家境困难。”
    “是,老师,我们明白。”
    得到了他的同意,他们就在刚下课的课间,大家还在教室的时候征询大家的意见,“想去的话就要报名,并且出一顿的饭票和钱,要是不想去的,就不用管,自愿原则,要是想带别人过来也可以,多出一份饭钱,有家属的注意了。”
    这是他们第一次组织这种活动,而且又是去公园玩,只需要出自己的饭钱,这并没有什么损失,所以全部人都一票通过。
    柳明月很兴奋,“小安,你要带什么过去?我就带一些松子给大家尝一尝吧。”
    俞向安想了想,“我会带我做的辣椒酱和香菇酱过去,看看大家更喜欢哪种口味,我还先做了橄榄酱,这个味道我还要再琢磨琢磨,回头我带一点过来给你尝尝,看好不好吃。”
    俞向安和王海文都忙碌了起来,他们分头行动,王海文先去公园踩点,并且询问工作人员能否班级同学来这边野餐聚会,俞向安则是带着大家交上来的钱和票,买他们用得上的东西。
    柳明月跟着一起去买东西了,俞向安一个人拿不了那么多的东西。
    俞向安问了林川柏,林川柏:“去!”
    他要宣示一下主权。
    到了休息日,天刚刚亮,俞向安就起来了,拉着林川柏一起做准备。
    他们要先把主食做出来、两个小孩喂饱送去托儿班。
    做到一半的时候,柳明月带着两个女生过来帮忙了。
    “全班这么多人,不能全都交给你一个人来做,等会还有几个男同学过来帮忙带东西。”
    “那你们来了,我也不客气,来,帮忙淘米、烧火。”
    俞向安自己的厨具不够用,还跟隔壁的姜大娘借了工具。
    大家一起来,动作快了很多。
    等到太阳升起,杂粮饭和杂粮馒头都做好了,装进干净的桶里,盖上盖子,交给男同学挑着送到公园里去。
    俞向安他们一行人是踩着点到的。
    其他同学都已经到了。
    王海文数了数人数,跟名单人数对上了,就招呼大家一起进去,带来的这些东西也一起挑进去,找个适合野炊的地方再放下。
    这个地方他已经有了想法,来踩点的时候已经勘察过了。
    他们一行人到了溪流边的空地。
    这里没有什么树木,多被流水冲刷的平整的鹅卵石,不用太担心纵火,做饭的时候也方便。
    这里的石头正好可以用来堆砌简易灶台。
    把东西放下,留下人在这附近收集干叶子、干树枝,其他人就三三两两的分散开,约定好一个时间,再回来。
    俞向安没有走远,王海文也是,他们两个在这里指挥人手搭建灶台。
    王海文跟林川柏打了声招呼:“你就是副班的爱人吧,你好,我是王海文。”
    “你好,我叫林川柏。”
    “我听说你在医大?”
    “是啊。”
    “看你手上搭建灶台挺熟练的,我恍惚都要以为你是学建筑的了。”
    林川柏笑了笑。
    他这手艺是练出来了,他药园里的灶台可就是他一点一点搭建起来的,现在搭建一个临时灶台,小意思。
    柳明月和柯曼芸两个人在溪流边洗菜,柳明月甚至还抓到了两条小鱼,贡献出来打算等会一起炖汤。
    蚊子肉也是肉嘛。
    留下来帮忙的都是自愿的,俞向安发现,一贯不爱跟人说话、表现的有些清高的许可可也留了下来帮忙,还从自己的袋子里拿出了一条腊肉,“这个等下也一起做吧。”
    俞向安愣了一下,接了过来:“这可要代表我们班同学谢谢你了,今天的饭菜可真丰盛。”
    把自己带的特产给她,让大家一起分享的人不少。
    柳明月给了一袋子松子和蘑菇干,王海文给了两根腊肠,柯曼芸给了小半斤的菜干……
    她自己带了一些酱料,还做好了一锅卤水,准备好材料直接卤就好了。
    他们把灶台搭建好了,生起了火,洗干净了食材,带来的大瓦罐也洗干净放到了灶台上面。
    这是在熬汤。
    鱼头豆腐汤。
    陆陆续续的,其他出去的人也回来了,有的空着手,有的带着干树枝,有的带着野菜,还有的带着三个不知道哪里摸回来的鸟蛋。
    这里一下子就热闹了起来。
    “哎,这汤做好了,大家来盛汤。”
    “想吃饭还是想吃馒头?”
    “烤馒头片好吃。”
    “我在火堆里放了几个烤红薯烤土豆,谁要?”
    “这是蒸南瓜,很甜,大家要不要。”
    “这卤菜真香。”
    “副班,你这手艺顶呱呱,这味道真绝了。”
    ……
    大家边说话边吃午饭,吃了两个多小时,然后把一切物归原主,简易灶台也打散了重新变成一块块石头,垃圾也清理干净,大家坐在树荫下说故事,或者是讲笑话。
    王海文:“我先来,从前有个书生,上京赶考,赶考途中,遇到了百年难得一见的大雨,他进破庙躲雨……”
    随后是俞向安,“我给大家说个笑话吧,有一天,老师跟学生说,用长城造句,学生回答,长城很长,老师觉得敷衍,让他再造一个,学生扭头拒绝说,不!我又不是秦始皇,凭什么。”
    这个笑话是俞向安的爷爷跟她说的,她已经忘记了她当时为什么不高兴,但是爷爷特意上网找了笑话哄她开心,她记到现在。
    ……
    这是一次成功的活动,之后班级组织班干部评选,王海文和俞向安职位不变,另外柳明月成了生活委员,许可可成了学习委员。
    许可可是第三名,而且她在这一次的活动中成功扭转了在大家眼中的印象。
    她不仅大方的拿出了腊肉,从始至终帮忙,事后打扫卫生的时候,态度十分认真,让不少人感觉自己之前误解了她。
    她虽然不爱说话,但是看着是个爱学习,品性佳的好同志。
    这次俞向安跟姜大娘借了厨具,洗干净后还回去了,俞向安惦记着想去“寻宝”。
    她在姜大娘家一个裂了口子的碟子下面看到了官窑的标记。
    这里可是首都啊,如果要说捡漏,这里捡漏的机会最大。
    林川柏想了想,“带孩子去?他们也能去找找有没有他们喜欢的。”
    如果看到有什么收获,变装再去一次也比较安全。
    去到最近的一个回收站,双胞胎去翻小人书和画册,他们字认得不全,就喜欢看有图像的东西。
    俞向安和林川柏让他们两个自己找,也蹲下身体在旧书堆里看有没有用得上的。
    翻了一下,发现这里一本高中教材都没有,初中的都看不见。
    正常。
    应该是恢复高考后被需要参加高考的人搜罗走了。
    这正常,但是在越过一堆书堆的时候,看到了一张旧桌子,旧桌子没什么稀奇的,尤其是这旧桌子还短了一只脚,问题就在短了的那只脚上,为了让这张桌子平衡,在那下面垫了一个小鼎。
    俞向安窒息了,她高中去某个博物馆参观的时候见过一个类似的。
    她越看越觉得像,难道就是那个???
    天!
    林川柏不认识,但是从她的表情看出来了点什么,看着担当垫脚石作用的小鼎,他抹了把脸,“大爷,这桌子坏了怎么不换一个啊。”
    “哦,这桌子啊,有年头了,用习惯了,不想换,原先腿坏了我还愁呢,正好这个长度刚刚好,一个道观里破除封建迷信弄下来的东西,这也算是发挥余热了。”
    林川柏和俞向安:“……”
    两人对视了一眼,他们还带着孩子呢,改天变装过后再来把这东西带走,这东西不能私人拥有,以后找个时间捐出去也好啊,要是在这里磕了碰了,那就太可惜了!
    接下来两人都有些心不在焉,随便拿了些东西,问双胞胎找到想要的东西没有。
    林亦宁,“妈妈,我找到了三本画画,我还想要这个。”她拿着一个不知道哪里找到的铜镜。
    镜面已经花了。
    林亦泓找到了五本小人书,一张武松打虎的画,另外看中了一个箱子,小小个的,他想要用来装他的“宝贝”。
    这种箱子是旧的,也很小巧,所以比较便宜,买来就两毛钱。
    “好,把你们的东西拿过来,要先付账才能拿走。”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