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隔壁书屋

手机版

隔壁书屋 > 历史军事 > 带着空间穿七零 > 第54节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54节

    退休了以后工作可以传,但是级别资历那些可不能传,退休后,孩子顶班,那就是从头再来了,收入腰斩都不奇怪,这种情况下提前办理退休很吃亏,一般人都不会考虑。
    俞青山也在叹息。
    这种有工作的人家真不好找。
    只能是那种家里人丁比较单薄的,有权有势可以安排的那种他有自知之明,齐大非偶。
    俞向清:“爸爸,外婆,你们别病急乱投医啊,呸呸,不是病,就是别着急,我会努力的,这种事急不来。”
    俞青山没说话了,是啊,急不来,慢慢看,她回乡下去了,他们在这里依旧可以帮她看看有没有合适的。
    年初三,他们一家回乡下,回爷爷奶奶那边,他们大包小包带了不少东西。
    他们家在县城并不算太好,但也不会太差,但是就是这不差的日子,比起乡下已经是站在金字塔顶端的那一小撮。
    乡下人一大家子一年到头,挣来的工分除去粮食之外,也就分三四十块钱,俞青山一个月的工资就四十多了。
    虽然他们吃的粮食都要买,但只要粮店正常供应,不需要去黑市买高价粮,每个月多少有剩下的。
    年初三,俞家很热闹,每年俞青山他们都是年初三回去,跟大家伙一起过团圆年的,这就导致杨慧丽要是要回娘家,她年初二就会回去,要么就拖到年初四再回去,年初三她就不走了,留在家里招待二叔一家。
    还有她两个已经出嫁的女儿,她们会尽量挑人比较齐的日子回来,比如年初三。
    这样的话,她们不仅可以见到爷爷奶奶爸妈,还能见到二叔和堂兄弟堂姐妹。
    这对于俞青保他们来说,年初三是比除夕夜更团圆的日子。
    俞青山他们一大家子到的时候,俞满蓉和俞满红都带着她们男人和孩子回来了,俞家的屋子在这时候就显得很小,全部站在屋里转个身都难,要坐到外面的院子里才能有比较宽敞的空间让他们说话。
    俞向安这是第二回 见到两个堂姐,第一回是俞满昌和许小娟结婚的时候。
    她们嫁的不远,都在隔壁大队,人选是杨慧丽精挑细选的。
    杨慧丽给她们在范围内挑了自认最好的一个,够勤快,能养活自己和孩子,未来的公婆不会蛮横不讲理,不会磋磨儿媳妇,妯娌不能太难缠,家里也不能太穷,要是家里四面漏光,那样不就是害了女儿吗?
    她这两个女婿都比较符合她的条件,看着大体上是没有什么问题的,现在她们姐妹两个已经分别是两个孩子的妈了。
    跟俞向安和俞向清年龄差的不大,但是她们看上去要老成不少。
    天天在地里干活,被太阳晒,自然衰老的快。
    两个姐夫有些沉默,围着一起,听俞满昌说砖厂的事。
    年后再做两个月,他就要回来,到时候要在大队里烧砖,然后建大房子。
    他们家俞满屋和俞满生还没有成家,他们结婚要有自己的屋子,不然他们的对象不好找。
    之前没有一起做好,是手头不太宽裕,现在要是一步到位做成了砖房,那这条件,基本上大队里的姑娘都能找了。
    而且乡下地方宅基地不难批,批下来后可以随自己心意建造,俞满昌就想建成俞向安那种的,有专门的厨房、洗澡间,他自己会烧砖,材料不用出钱,出人力就好,乡下汉子什么都不多,就是力气多。
    木材山上有,拿着队长批的条子就能去砍,唯一需要出钱的,就是屋顶的瓦片和请人帮忙要做的好饭好菜。
    这比起来,节省了一大笔钱。
    要是卖力气就能得到一座砖砌成房子的话,他们愿意拼尽全力去卖力气。
    俞向晏对这个也很感兴趣,如果可以的话,他也想为他下乡的地方做什么,这样一来,他们在那里可以过得更好,可以和当地人弄好关系,这对他们的以后有好处。
    男人在那边说的热火朝天,女的在另一边围着说话。
    温如真是话题中心。
    她是新媳妇,大家之前都不认识她,自然好奇。
    她家的事,在这边就只有爷爷奶奶,还有大伯大伯娘知道,其他人是不知道的。
    俞满蓉和俞满红说了很多夸奖的话。
    这对姐弟两个,长的是真好。
    比他们这里的知青长得好看不少。
    夸的很直白,把人都夸成了红脸。
    俞明杰被叶七佳挽在身边,听着大家的话,抬头,小脸一脸的认真:“我觉得不仅二婶好看,妈妈、姑姑你们都很好看。”
    这话直夸的人心花怒放。
    “明杰你真会说话。”
    凡是女人,哪有不喜欢别人夸她好看的。
    俞明杰的衣兜里被塞的好吃的更多了。
    笑过之后,俞向安去上厕所,俞满蓉和俞满红对视一眼,俞满蓉跟了进来:“小安,满昌的临时工是你介绍的,还有别的临时工吗?”
    俞满蓉说着不太好意思:“我和你姐夫现在还和孩子住一间房,我们想攒点钱,如果没有也没关系,我知道,这个挺难的。”城里人都想要一个,更别说乡下人。
    俞向安愣了下,笑了笑:“姐,我明白你的意思。”
    就算俞满昌在大队建起了烧砖作坊,受惠的也是红星大队的人,附近的人,顶多就是买砖的时候近一些,便宜一些,口袋里的依旧是原来那么多。
    俞向安想了想:“临时工不是那么好找的,姐夫有什么比较擅长的吗?”
    比如赵巧娘手比较巧,可以去纺织厂,俞满昌有力气,可以去砖厂。
    俞满蓉苦笑:“你姐夫是个老实人,话少,唯一的有点事勤劳肯干,白天干到天黑没二话,他也没念过多少书,只是跟着扫盲班的人认了常用字,会写自己的名字。”
    这样啊,那就比较难找了,俞向安:“我不能给你保证,我会帮忙多注意的。”
    这就很好了,俞满蓉笑着点头,“那就麻烦你了,这事不急的,慢慢找,有最好,没有就跟现在一样,慢慢攒,迟早也能攒够的。”
    她们两个说了会话,回来的时候,家里多了人,是一个俞向安只有模糊印象的亲戚。
    这人跟他们的关系不算很远,是俞常有堂弟的儿子,他堂弟没的早,就留下这么一个儿子,今年也三十多了,不过他这人懒,独苗苗,被他妈宠坏了,能坐着就不站着,能躺着就不坐着,加上现在干活不干活能拿到手的工分差别不大,他就极尽一切的偷懒,每年挣的工分都不多,就够他自己吃的,如果不是他年轻的时候比较勤快,估摸着他当年都找不到媳妇。
    他这个人不勤快,自然家底就薄,在给自己儿子娶媳妇的时候拿不出彩礼来,但是他脸皮厚,觉得俞青山一家这么“富裕”,他有困难,大家亲戚一场,自然可以互相帮助。
    俞青山自己是工作多年的工人,大儿子大儿媳也是正式工,他的小女儿现在也是正式工,就一个女儿一个儿子下乡了,下乡了也不用他怎么帮衬啊,他们有乡下户口,有手有脚的能自己种粮食,钱放在那里也没用,就借他一点。
    俞青山不想借,他之前借过五块钱给他大儿子当聘礼。
    他之前也不想借的,知道他的为人,纯粹是不好意思再看着他妈为了这个儿子辛劳,当时她时日无多了,就想看着大孙子娶妻成家,看在她的份上,俞青山才拿出了这五块钱,他就当作丢了这五块,现在这是第二次?
    俞石坚听到他提起之前的五块钱,打哈哈,“这件事情、还有这件事……我都忘了,不好意思,不过我现在记住了,我下次一起还你。”
    俞青山,“有借有还,再借不难。”
    俞石坚,“我们亲戚一场,你还怕我不还你吗。”
    俞青山点头了,一点没有顾及他的脸皮,他自己都不爱惜脸面,别人为什么要替他爱惜。
    “对啊,我怕你不还。”
    这么多人,这么多双眼睛看着,他有些恼羞成怒,“你怎么这么小气,你家那么有钱,借给我10块,对你来说不多,就你几天工资而已,你这要是不借的话,你侄儿这婚事就要黄了,以后再找不知道要拖到什么时候,你忍心毁了这一桩亲事吗。”
    俞常有沉声,“这都是你选的路,你自己不愿意干活挣钱,你能怪谁?你才是他们爸爸,他们是你儿子,你之前偷懒的时候就该想到今天。”他家经常跟别人借火,他家里一年到头买火柴的数量可能只有两三盒。
    更别说其他的东西了。
    俞常有叹了一口气:“够了,你回去吧,不要再说了,之前你来我就不同意借,你要怨的话就怨我,当初没在你小的时候帮着把你这性子掰过来,你要是再说下去,你立刻把之前借的钱还回来。”
    他二儿子还有下乡的儿女需要他照顾,哪里有那么多闲钱借给别人,而且之前他看病又花了那么多,难道要真的掏空他的家底吗。
    他不会允许的。
    俞石坚还以为挑了这个时间过来,会更好说话,结果却被打了个灰头土脸。
    垂头丧气的走了。
    有人借钱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儿,但是他到底是怎么想的,挑了一大家子团圆的日子来借钱?
    跟俞青山借钱的他不是第一个,在乡下干活,一大家子一年到头辛辛苦苦,最后分到的钱或许就是他一个月的工资,俞青山也是这里出去的,能力范围之内,救急不救穷,他会借,但是俞石坚这种,就算了。
    他这是一辈子都会穷下去,他自己不愿意奋斗,就是可惜了他家的孩子。
    而且现在的俞青山手头真没多少钱。
    积蓄在俞常有的重病的时候掏空了,然后就是俞向晏结婚,兄弟两个结婚的聘礼不能差的太大了,不然兄弟间容易不平,那样子很容易感情出问题,小安每个月是有工资,她想要给家用,他没要,她每个月都要抽出部分来还的房子的钱,自己还要买东西,她在厂长的身边做事,身上穿戴不能太差,再加上她每个月还会给家里开小灶,补贴家里吃的,算来算去她一个月能存下来的就很少了。
    他的工资,除了家里的花销,其余的他存起来准备到时候给两个女儿做嫁妆。
    两个女儿年纪到了,说不定缘份突然就来了,到时候男方出了聘礼,女方难道就这么嫁过去?
    嫁妆是女人在夫家的底气。
    俞向安她们回来看了下半场,杨慧丽看原本的欢喜被影响了,觉得不对,站起来,活络气氛,“今天中午我们有一道新鲜菜,你们不知道,就前几天,有野猪下山了,队长带着人去把那一家三口给收拾了,家家户户分到不少肉,我们家运气好,得了一个猪肚,今天做一个猪肚鸡,保证香的你们砸吧嘴。”
    野猪?!
    一下子气氛就火热起来了。
    大家七嘴八舌:“这野猪有多大?”
    “下来了多少只?”
    “是不是真的有长长的獠牙?”
    因为人多,今天的午饭大家分了三张桌子才勉强坐下。
    菜不多,但是都很实在,每个菜都是用大盘装着的。
    每个人都吃了个肚儿圆。
    俞向安觉得汤很好喝,一不小心喝多了,坐不住,跑到屋旁转圈消食。
    转了两圈,有人叫了她的名字,俞向安抬头,是阮晨曦。
    看到她,俞向安有些吃惊,“你没回去?”
    她们聊过几次,说不上朋友,对她的家境也有些了解,她应该不至于拿不出路费。
    阮晨曦勉强笑了笑,“新年好,上海太远了,我打算明年再回去。”
    俞向安嗯了一声,“也好,确实距离太远了。”
    俞顺稳在这方面是很开明的,家里远的,他会写足够时间的介绍信,从不会故意阻拦,她这应该有别的情况。
    而且今天过来这里,不可能是顺路吧,特意来找她?
    阮晨曦夸了几句俞向安的新衣服,问了她的假期,然后她期期艾艾的步入正题,“我有件事想请你帮忙,我知道很突然,但是我是有原因的。”
    俞向安认真倾听。
    阮晨曦期盼的看着她,“你大伯家好像有空房间,你能帮我问问我能不能在这里搭伙吗?”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