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隔壁书屋

手机版

隔壁书屋 > 历史军事 > 带着空间穿七零 > 第46节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46节

    男孩子要长到20多才会停止发育,他也不要求他原来186的身高了,180就可以了。
    他是黑市的常客,经常戴上帽子,穿上旧衣服去采购,大家交易完,谁也不认识谁。
    他偶尔能撞上好东西。
    他能把买到的东西及时放到药园里面,加上他耳听四路,眼观八方,到目前为止他一次都没有翻车过。
    听到熟人说有人在卖苹果,他觉得,不仅仅只有苹果梨,这两种都是北方的水果,那么神通广大的人,除了这两样,肯定还会有别的。
    他猜测对方要是铁路系统的,要么就是到处走南闯北的司机。
    对方也很谨慎,出现的很不规律,出的量也少。
    他想要遇到,需要一点缘分。
    在这方面他运气不好,在另一方面他就运气很好。
    遇上了一个卖北方大米和干果的人,一次性买了上百斤。
    这么多精品大米,能好好吃一段时间了。
    他来了之后,好吃好喝的给自己补身体,原先消瘦的脸慢慢的拥有了正常的面色,不知道是不是缘分,长了肉之后,他偶尔照镜子,发现跟自己在后世的样子有六七分相似。
    或许这就是冥冥之中,他能够在这具身体醒来的缘分?
    他不知道,一起在广告牌底下遭殃的那个人,也是同样的情况,脸越长越像原来的样子了。
    林川柏也在为过年做准备,今年过年他爸和他妈——无论是亲妈还是后妈她们都不回来,他大哥远在上海,今年过年就他和爷爷两个人和二叔一家过,另外还有就是他大姐会在年初二回娘家一趟。
    他的大哥大姐都很关心他,知道他在父母的失败婚姻中受了不少的打击,他的年龄最小也是受到影响最大的,他们就对他多了几分疼惜。
    大姐她在众多家禽中,最喜欢吃的,就是鸭子。
    要是遇到那个人,鸭子要多买两只。
    这一天,他们两个都要下班后去黑市,特意穿了一身没多少辨识度的旧衣服去工作,一下班,脱掉厂服,他们还来不及在脸上做手脚的时候,在去黑市的路上遇到了,打了个照面。
    他们正常的看了对方一眼,第一时间还没有觉得哪里不对,但错身而过了两三秒,这两个因为要做“生意”比较敏感注意别人动静的人就察觉到了不对。
    刚刚那一张脸好眼熟啊,他们是在哪里见过?
    这么一想就回忆起来了。
    毕竟他们因为该死的巧合在广告牌底下撞了个正着,彼此对那一张脸的印象都很深刻。
    毕竟他们没有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是同年同月同日死,没办法不印象深刻。
    现在他们长得又跟原来有几分相像,这不就想起来了。
    两个人极有默契的一起回头,脸上都有着来不及掩饰的惊愕。
    也就是这样的眼神,让他们两个心里都是一咯噔,难道真的是他/她?!
    两个人在外人看来很奇怪的在路中间动作停滞了,互相瞪着对方,像是在闹脾气,但是又不像,引来了不少打量的目光。
    俞向安先回过神来,“是你。”
    林川柏,“是啊。”
    俞向安语气有些干巴巴的,“难道你也是那时候……”
    林川柏点头。
    俞向安发出灵魂感叹,“真巧。”
    林川柏无比赞同,“真巧。”
    他们不仅同年同月同日死,还一起到了这里,在同一个县城相遇,这是什么惊人的缘分。
    两个人的心里这时候诡异的平衡了下来,倒霉蛋不止自己一个,而是两个,心里居然有那么一咪咪的欣慰,随后又变成了复杂。
    他们本来是陌生人,但是现在却成了这里的老乡。
    老乡见老乡,两眼为泪汪汪?
    不,他们不知道对方的底细,要是对方心是黑的,别说两眼泪汪汪了,对方要是不捅刀就不错了。
    他们都想到了这一层,所以飞快的在对方身上打量了一眼。
    两个都是做过掩饰的,所以俞向安看到了对方脚上露出一个脚趾的破布鞋,林川柏看到了俞向安篮子里的野菜团子。
    两人:看着对方情况不大好。
    俞向安微笑,“这年头,生活不易。”
    林川柏赞同,“是啊,生活不易。”
    两个人客气的说了两句,然后默契的各走各的。
    打定主意,彼此保持距离。
    他们各自绕了一段路,然后乔装打扮了一番,不是熟悉的人认不出来,就是有熟悉的人看到了也不能确定。
    俞向安今天是来赴约的,有个买了东西的客户说有人也想买他手里有东西可以交换。
    要是一般的东西,俞向安不会心动,但是对方手里的是人参。
    俞向安心动了。
    他们这里她就没听说过哪里有采到人参的。
    就算是年份不高那也是好东西,别的不说,这种人参用来泡酒不错。
    林川柏那边,说对方同意了,他做了一番掩饰,头上带了一个旧帽子,来到了约定的地点。
    看到那里有个人影,手里还拿着一个竹篮子,这就是那位手里有苹果的人吧。
    俞向安看着有个人带着旧帽子过来,帽子边上有一颗说好的干草,心里一动。
    这就是那位手里有人参的吧。
    走进来,两个人异口同声,“同志你好,是……”
    两双眼睛对视间,一起卡壳了。
    居然是他/她?!
    第三十七章
    认出了对方, 两个人的气氛顿时凝滞了。
    林川柏看着俞向安的篮子,里面应该就是苹果和肥鸭子吧,这就是她说的生活不易?
    俞向安看着他鼓起来的衣兜, 心情复杂,这里应该就放着人参吧, 这就是他的生活不易?
    这一刻, 两人心里同时呵呵了, 果然是男人的嘴/女人的嘴,骗人的鬼!
    尴尬归尴尬,交易还是要继续的。
    两人几乎同时移开目光, 然后沉默的开始拿出自己的东西开始交易。
    两个人都没怎么讲价, 有争议的,就用手比划一下。
    东西到手,立刻彼此选了一个相反的方向离开。
    县城这么大, 以后应该不会再遇见他/她了吧?!
    走出了好一段距离,俞向安拍了拍胸脯, 把到手的几根人参放到西西农场, 慢慢的回想刚刚发生的事。
    他竟然就是那个想要和她交易的人,那么他身上穿的衣服应该不是他真实的水平, 还有他脚上露出脚趾的破布鞋,肯定是为了做戏。
    这倒也正常, 她不也做了一番伪装。
    但是现在想想,仍然觉得无法相信, 真的有这么巧的事?!
    俞向安有一种荒诞感。
    他是什么时候来到这里的?
    跟她是同时来到的吗?
    他出现在县城, 是县城人,还是附近村落的?或者是只是机缘巧合过来的?
    不过不愧是老乡啊,相比较起来, 他们都更加大胆。
    现在这时候管得严,敢去黑市里的人终究是少数,就好比俞青山,这么多年来,他肯定有在黑市交易过,但是这么久了,俞向安没有发现过一次他在黑市交易的证据,不仅仅是她来到的这半年,她在记忆里寻找,也没有俞青山到黑市跟谁交易的记忆,要么是他一直安分,要么就是他太小心了,她这个亲女儿都被瞒得死死的。
    但是没有跟人背地里交易是不可能的。他肯定在黑市上有自己的人脉,记得在某个特别困难的时期,家里兄弟姐妹多,吃的多,那个时候也是家里最难的时期,到了月中粮食就吃完了,一大家子看着空碗愁眉苦脸,然后俞青山偷偷半夜出去了一趟,第2天家里的米缸就会凭空多出一些米粮,问他他是从来都不回答的,而且这样的次数也很少很少。
    俞向安相信,如果不是日子过不下去了,他不会这样做,他在规则范围之内,如果不是不得已,他不会打破他的舒适领域。
    这并不是个例,混黑市的,除了个别喜欢刺激的人之外,大部分都是有不得不这么做的原因,他们如果没有了黑市这条最后的退路,日子很有可能就过不下去了,这样对比之下,黑市小心一些,还能活得下去,自然就铤而走险。
    那位不知名的老乡会是没有选择时候的铤而走险吗?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他以后应该还会出现。
    比如他这次从北方那些有人参的地方弄回来了人参,俞向安检查过了,都很新鲜,看着是近期才采的。
    如果想要确定那位老乡的活动区域的话,判定他是不是这附近的人的话,他以后再打听一下谁的手里有人参卖,估摸着可以打听到一些线索,人参在他们这里着实是个稀罕玩意儿,她卖的水果还好说,多多少少总是有的,她只要把比较明显的,比如苹果这一类的北方水果留到在市区的时候卖掉,其他的在这里分开卖,是引不起多少注意的,但是人参就不一样了。
    从这件事推断他的胆子够大,不知道他的品行怎么样和嘴巴严不严?
    要是这个人的人品不行,如果和他太接近的话,他要是说出一些不该说的东西……
    果然还是应该保持距离。
    互不干扰,以后来黑市的频率减少吧,来也要做好伪装,或许她应该存着去市里解决,那边她能买到更多好东西……
    另一头,林川柏也是这样觉得的,虽然他们的“缘分”想起来就让人不知道该说什么,但是他并不想要这缘分继续再纠缠下去,在对对方不了解的情况下,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才是最妥当的,而且现在还打击封建迷信,要是她是个嘴上不把门的,说漏了一句半句,他就有可能被牵连。
    这个老乡,之前没有遇到过,以后他注意打听有谁又能拿到苹果这种北方的水果,应该就能确定她是不是活动范围固定在这一片了,
    以后来黑市卖东西的次数要减少,最好有人帮他出面……
    两个人又想到了同样的地方。
    想明白了,这件事就告一段落,他没有把这些东西都收起来,而是把鸭子拿在手上,苹果那些大半放到了他的药园里面,这是他的私人收获,其他的他要拿回家,这是要过大家的眼的。
    他们各回各家之后,事情看似就这么过去了。各自回到了正轨,意外发现的老乡并没有给他们带去别的变化,但是实际上有没有也就只有他们自己才能知道了。
    俞向安不知道对方,她自己那之后有好几天她连着做梦梦到了她现世的爸妈,还有她的朋友、同学、老师。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