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隔壁书屋

手机版

隔壁书屋 > 历史军事 > 相女无忧 > 第66节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66节

    回程的路上, 换了侍卫驾车, 成然坐到车里,向孟裴低声说了几句。
    孟裴问:“确定是他的人?”
    “是。”成然道, “不过并未能靠近。被属下的人发现后立即离开了。”
    孟裴微微蹙眉, 没有说话, 即使没能靠近,也猜得到几分了,孟赟最近盯他盯得特别紧,多半也是因为母亲中毒那事。
    他低声问道:“樊太医还是没有找到吗?”
    成然摇摇头:“他虽以家中父母年老,无人赡养为由辞官回乡,但实际上并没有回到家乡。”
    樊太医定然知晓些什么……孟裴沉吟着,怪异的反而是父王的态度, 母亲如今入口的东西都要经过人试毒, 可见父王并未轻视此事。而那几名涉事的女使或侍女说是杖杀了, 却没有尸首。
    他也曾找父王询问过,父王只叫他不要管此事,可事关母亲, 他又怎能不管。若说这府中有谁会从此中获益,于今看来反倒是母亲了,可他绝不会相信母亲会做出这种冒险服毒来争宠的举动。
    他亲眼看着她奄奄一息,游走于死生之间,她是端王正妃,何须如此冒险?
    ·
    四月的最后一日,这天一早用过早饭后,卢筱便带着文玹三姊弟,携礼去往镇国公府。
    一进门就有女使引路,带着她们绕过照壁进入外院,谢卢氏正等着她们。
    谢卢氏生得十分秀丽,眉眼有神,仪态端庄,文玹在考城曾见过这位堂姨,但当时亲戚众多,也只是认了认脸,向她行礼问好而已。因为她对于谢六娘与谢怀轩的印象都很好,便连带着对这位堂姨也颇有好感。
    谢卢氏虽然比卢筱年长三岁,但如今卢筱是诰命册封的国夫人,谢卢氏一见她们来了,迎上来先向卢筱行礼。
    卢筱急忙道:“堂姊快请起,自家姊妹何必讲究这些虚礼。”
    谢卢氏起身笑道:“自家姊妹也不能乱了礼节。不过这一礼行完,我就只当你是我堂妹了,到时候你可别怪我摆起阿姊的架子来啊。”
    卢筱不由也笑了:“堂姊就是嫁了人也没改当初的性子啊。”
    文玹带着弟弟妹妹上前行礼,谢卢氏笑着应了,给了她们每人一件小礼物,给了文玹文珏各一块精致的绣帕,给了文瑜一只巴掌大的土木粉捏的小象,又问了几句她们平日都做些什么,功课忙不忙。文玹他们便一一答了。
    不一会儿,谢六娘从后面过来,向卢筱行礼问好。卢筱笑着应了,送了她一个缎面绣花荷包。谢六娘谢过卢筱,把荷包收了起来。
    又寒暄了几句后,谢卢氏道:“六娘,你带表姊表妹还有表弟去后面玩吧”
    谢六娘起身向卢筱告辞:“堂姨,娘,我们去啦。”
    文玹几个亦向谢卢氏与卢筱告辞,跟着谢六娘去后面花园。
    文玹心里暗笑,想不到谢六娘那么活泼的性子,在长辈面前却显得十分端庄娴静,若是才初识她,光看她今日的表现,无论如何想不到她会在鞠场上与卢十五娘吵得那么激烈。与人争得气愤起来,还能丢折扇打肿别人的额头。
    她小声问道:“六娘,那日考城回来后,堂姨有没有责罚你?”
    谢六娘回头吐了吐舌头:“自然是罚了,我整整抄了十天的佛经呢。娘说我需要修身养性,磨磨性子。”
    文珏道:“表姊,可不光是你被罚了,十五娘也给婆婆罚了,不过不是罚抄佛经,婆婆让她跪祠堂呢。”
    谢六娘叹口气道:“我还宁可跪祠堂呢,最多几个时辰就结束了,抄佛经才苦,整整抄了我十天。”
    文瑜一路走,一面把玩着手中的小象,听见谢六娘这么说,接口道:“换做我是宁可抄经书的,罚跪祠堂多丢脸啊,膝盖还疼。”
    文玹笑道:“换做我不如不受罚,罚跪祠堂膝盖受苦,罚抄佛经手眼受苦,哪个都不好。”
    谢六娘和文珏、文瑜都笑了起来。
    她们说说笑笑到了花园,还有几个谢家的小娘子在,六娘一一介绍,都是差不多年纪的小娘子,认识了便很快熟悉起来。文玹姊弟来之前,她们正在投壶戏耍,文珏与文瑜便加入进去,一起玩了起来。
    谢六娘见她们玩得热闹,悄悄伸手拽了拽文玹的袖子,文玹一回头,谢六娘朝她挤了挤眼睛,拉着她走到花园另一边,取出一只锦囊给她。
    文玹讶然问道:“这是什么?”她边问边打开锦囊,朝里望了一眼,见里面是只细长的紫檀雕花木盒,不由诧异地望了谢六娘一眼。
    谢六娘拿纨扇掩着嘴笑道:“这是我送表姊的谢礼,答谢你那日在考城帮我与三哥说话,还请笑纳。”
    文玹心知这其实是孟裴送的,那时候她曾说收下不好对家里人交待,他就借着谢六娘之手送她。她心中喜悦,但瞥见谢六娘脸上的调谑笑容,多少又有些羞赧,睨了她一眼,低声道:“你收了什么好处替他办事?”
    谢六娘只道:“这你不用管,总之我是受人所托忠人之事,把该转交的物事送到该收的人手里了。”
    文玹把锦囊的口束好,递给阿莲,叫她收起来,接着小声问谢六娘:“他今日来不来?”
    谢六娘促狭地望着她道:“你想不想他来?”
    文玹伸手就去挠谢六娘痒痒。谢六娘急忙往后面逃,却哪里逃得过文玹,被她抓住了一顿胳肢,笑得气也喘不过来,连连求饶道:“快放手!我怕痒!好姊姊你饶过我,我不敢再取笑你啦,你放手,我就告诉你!”
    文玹放开她,谢六娘拿出帕子吸去眼角笑出来的泪花,喘着气道:“我原本以为你是好人,想不到你这么坏。”
    文玹笑着举起手:“还不说?要不要再试试。”
    谢六娘朝后躲了躲,连连摇头道:“不要试了,不要试了,他会来的,不过三哥想要给他的弓换几条好弓弦,他陪三哥先去军器监弩坊署取弓,晚一些才来。”
    文玹这才放下手,随口问道:“你三哥平日经常射箭么?”
    谢六娘道:“我翁翁最喜此道,还在府里造了个箭道,闲来无事就射鹄消遣。三哥是跟他学的。”
    文玹笑道:“我道你为何丢折扇准头那么好,原来是家学渊源啊。”
    谢六娘举起纨扇,假意要丢她:“你们个个都拿这事取笑我,我今儿就丢个给你瞧瞧。”
    笑闹了几句,文玹问她:“六娘,那箭道平日开么?可否带我去瞧瞧?”
    谢六娘好奇道:“文姊姊也是个中行家?”
    文玹久已不拿弓,听闻谢六娘提及府中有箭道,不由技痒,听她这么问便道:“以前练过一阵,不过久已不射,怕是手生了。”
    “你会玩就行,我带你去。”谢六娘说着便带文玹往国公府东北走,边走边道,“文姊姊,你叫什么名儿?我其实和你同年呀,叫你阿姊总觉得吃亏了,以后我叫你名儿,你也叫我名儿,显得亲热些,我还不吃亏。”
    文玹倒也不在乎辈分上下,把自己名字告诉了她。谢六娘道:“咱们名字里都有玉呢。我是双名,名叫含莹。娘叫我阿莹。”
    文玹微笑道:“风清月莹,是个好名字呢。”
    说话间到了地方,只见五间敞厅,前后都有槅扇门,此时都敞开着。厅里有弓架,架上悬著十数把不同的弓,另有数只牛皮箭壶。敞厅后方长长一条箭道,箭道上方搭着敞篷,箭道远端大约五十步外,悬一五色皮鹄,从内向外红黄紫绿蓝,环环相套,即是箭靶了。
    文玹问道:“这敞篷从敞厅一直接过去,是为防雨而设?”
    谢含莹道:“正是。若遇着天阴下雨,怕淋湿了箭翎,才搭了这敞篷。”
    文玹走到弓架旁,正要选张弓来拉拉看,谢含莹在她身旁小声问道:“孟二郎到底送了你什么,可给我瞧瞧么?”
    文玹讶然:“你没瞧过么?”
    谢含莹睨她一眼:“旁人托我转交的物事,我怎会随意打开来看,万一里面要夹带点什么我不该看的,岂不是尴尬。”
    文玹不觉脸一热,假装没听见她这句,让阿莲把锦囊取出来,取出里面的木盒,先抽开盖子瞧了一眼,确实没见里面有夹藏什么纸条布片的,只是一瓶蔷薇露,便大方给她看了。
    谢含莹接过去拿在手里瞧,由衷地赞叹道:“这瓶子真好看!我也不要什么蔷薇露,要是有人能送我这么个玻璃瓶,我就心满意足了。”
    作为看过各色玻璃的现代人,文玹倒是一点也不稀罕玻璃瓶,唯一看重的只是其中蕴藏的涵义,若非是孟裴送的,她就是转赠给含莹也是无妨。
    但她多看了几眼这瓶蔷薇露后,却发现异样之处。玻璃瓶口处有两圈浅槽,而这一瓶封口处的银漆在浅槽上方,比孟裴原先给她的那一瓶要少一些,也薄一些。再细看瓶身上的刻花,也有微小的差异,但若非先发现封口的银漆不同,怕是她也不会留意到这点差异。
    这不是他当初送给她的那一瓶。
    第91章
    文玹觉得疑惑的同时, 亦觉得有些不快,难道他有好几瓶,还弄错了一瓶?
    她忽然想起刚乔迁新居那日, 她约他出来询问前一夜大火之事, 经过他身边时, 从他身上闻到过十分浓郁的蔷薇露香气,但这天夜里他换了身衣裳, 身上就又是平日里那种清淡的冷香。
    也就是说, 那天他身上带了瓶蔷薇露,但却不是给她的, 与她见过面之后, 他又去见了谁吗……
    “阿玹, 阿玹。”谢含莹连叫她好几声,文玹才回过神来,勉强笑了笑:“何事?”
    谢含莹讶异地瞧着她:“你发什么呆啊?”她又鬼鬼地笑着,戏谑道,“还是在想什么人啊?”
    文玹摇头,不想给她瞧见自己脸上神色,便起身走去弓架前选弓。
    谢含莹便把手里的紫檀雕花木盒盖上, 放进锦囊里交给阿莲收好, 兴致勃勃道:“且让我瞧瞧你的射箭功夫。”
    文玹瞧着弓架, 其实这会儿她已经没什么兴致再射箭,但也不想让谢含莹瞧出她有心事,便随手拿起把弓, 开了一开。
    谢含莹跟过来瞧了,不觉惊讶万分:“阿玹,这张一石二斗的弓你也能拉开?”她虽然自己没有练过,但看着祖父与三哥射鹄,对此道也略有了解。
    能拉一石弓已是可以入选军中精兵的水准了,男子都并不多见,更别说女子了,她也试着拉过,只有三斗的弓她才能拉得满。而阿玹竟然能拉一石二斗!
    文玹笑了笑,取了只牛皮箭壶挂在腰间,又从弓架旁的小箱子里找了一枚个大小合适的象骨扳指,将其套在右手拇指上。
    接着她走到箭道中央,抽出一支羽箭,双足稳稳分立,下气舒胸,视线只盯着五十步外,皮鹄中心那一点鲜红,缓缓将弓拉满至颊边,只微一停顿,便松了右手,持弓的左手却稳如泰山一般,纹丝不动。
    随着弓弦轻响,羽箭离弦,急如流星飞驰,转瞬间划过五十步之距,牢牢钉在了紫色那一环上。
    文玹轻叹,果然是好久没练了,且她心中亦有杂念,方才射箭的那一瞬,并未倾注全神。
    ……他安排人监视古二,跟踪义父义兄,只是因为他手下有人。半夜叫开城门,送她出城与义父义兄见面告别,只是因为他有权。他买下那所老宅子,只是因为他手中有钱。
    让她感动而欢喜的一切,回过头去看,都是用权钱就能办得到的事。
    他送她蔷薇露,却连当初拿给她的是哪一瓶都会搞错!
    呵,他到底送出去了多少瓶蔷薇露……
    她垂下手中的弓。
    一旁的谢含莹却已经击掌欢呼起来:“阿玹,你果然是行家!”
    文玹深深地吸了口气,在她陷得更深之前,先意识到了这一点反而不是坏事。
    她调整了呼吸,接着又射了几箭,渐渐找回手感,心中也无杂念,澄心静气,到了第九箭往后,箭箭都直中红心。她练得兴发,低头一看箭壶中只余三支箭了,便一口气连珠射出三支,第一支箭才方钉上靶心,第三支箭已经离弦,只听“笃笃笃”连续三声,三支都中了红心。
    一旁有人击掌,朗声笑道:“好好好,好一个神箭巾帼!”
    文玹一听就不是谢六娘的声音,回头去看,见是一名银发皤然的老者,身着紫衫,戴着紫金冠,身板挺直,精神奕奕,红润的脸上满是赞赏的笑容。
    在老者的身后,跟着两名长身玉立、神采照人的少年,正是孟裴与谢怀轩。
    谢含莹叫了声:“翁翁。”迎上去行礼。文玹也急忙放下弓,上前向镇国公谢蕴行礼。
    谢含莹匆忙行完礼,又叫了声:“孟公子,三哥,你们怎么一起来了?”
    谢怀轩道:“这不是刚换了新弓弦,我想来试试弓,翁翁知道我要来试弓,就一道过来看看。”
    谢蕴笑着问文玹:“你练了多久?”
    文玹算了一下道:“七年。”
    谢蕴点点头:“不容易,不容易啊。”
    他转向谢含莹道,“阿莹,我说不容易,并非是指文小娘子的弓箭之术,是她能专心于此道,长年坚持。要知道若是持之以恒地做一件事,经年累月地坚持,就能有所收获。你虽聪颖,却独缺坚持。总是学一样放一样,什么都知道一些,却博而不精,到最后没有一样拿得出手的。”
    谢含莹乖乖听训,好不容易等祖父歇口气的时候,急忙道:“翁翁教训的是,我都记住啦。以后一定多向阿玹学学。翁翁你们不是要试新弓弦吗?再说下去,三哥都要急死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