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隔壁书屋

手机版

隔壁书屋 > 历史军事 > 凤倾天阑 > 第355节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355节

    远处百姓遥遥欢呼起来,太史阑就任虽短,已经在百姓之中建立了良好的口碑,因为她已经出布告表示要把海鲨的部分财产赠予百姓,海鲨家财富可敌国,不仅充实了静海行省的省库,下发给百姓的那一部分,也会让他们有立身之本。
    苏亚护着轿子堪堪到达刀岩林的这一端,忽然一声长笑遥遥响起,一人道:“总督大人来了么?纪连城这番见礼了!”
    声到人到,几条黑影从那边林中嗖嗖地飞出,跨越长空,从轿子上头掠过,其中最前面那条人影,脚尖还在轿顶上恶狠狠一踩,借力再次飞身而起,进入刀岩林,他并没有老老实实落下去,而是在空中花俏而优美地翻了个身,轻轻巧巧地落在刀岩林正中的一片尖尖的石头上,居高临下对轿子笑道:“太史大人,躲在轿子里做什么?要不要本元帅扶你一把?”
    百姓有愤然之色,海天台上往下看的那两位神情复杂,一脸的看好戏。
    苏亚抬头对高高在上的纪连城瞧了瞧,随随便便施了个礼,道:“少帅,我家大人问你,这轿子瞧着可好看么?刚试过了是不是很结实?我家大人说了,等会你若喝醉了,她便用这轿子抬你回去。”
    说完将轿帘一掀,给他瞧那空空荡荡的轿子。
    纪连城微带青白的俊脸,瞬间扯扁了……
    苏亚的话运足中气,远远传了开去,远处士绅百姓听见,忍不住低低窃笑。
    纪连城原本威风凛凛站在石片上,此刻倒像在尴尬示众,进也不是退也不是,脸色青红白转了半晌,终于狠狠一转身,飞身上台。
    他起身时脚下石片无声碎裂,可见怒气之深,苏亚却眼尖地瞧见,他那厚底靴子,出现了一条裂缝。
    这刀岩当真片片如利刃。
    纪连城给太史阑诈上了海天台,只剩一个黄万两。
    太史阑听着属下传来的信息——据说黄元帅每天起床都很迟,这会儿刚刚出府。
    太史阑才不信这个邪,黄万两此刻要不是也在这林中观望,她宁愿送他黄金万两。
    那就送他黄金万两,看他出不出来?
    苏亚在刀岩林前仔细瞧了瞧,朗声道:“各位大人,我是即将陪同总督大人进入的随从,可否我先给我们总督大人探探路?”
    上头没人说话,只有纪连城冷然道:“甚好,不然你家大人杀戮过重,万一栽倒在白骨堆里起不来,这宴也不必摆了。”
    他身边三个随从沉默伫立,最左边身子似乎微微动了动。
    苏亚就好像没听见他的讥讽,小心地走进刀岩林,四面寻找一条稍微宽敞些的路,台上莫林等人瞧着她的动作,都遗憾自己怎么没想到派人先来探路,又暗恨自己的属下没这么贴心忠诚,忍不住都狠狠瞪了身边人一眼。
    苏亚专心地将地上散落的白骨踢开,以免刺伤了人,忽然“啊”地一声,站起身来。
    她举着手,手心里一枚硕大的金刚宝石光芒流转。
    众人都一惊,随即想起这刀岩林以前是海鲨惩罚叛徒或者对付敌人的,海鲨那些属下干的是杀人劫货的生意,难免会有黑吃黑的情形,那些被私吞的财物,有的被搜出来了,有的从此却没了下落,这些年也有传说说刀岩林中有宝,一些亡命之徒喜欢将重宝缝在肚皮里,最后被扔进了刀岩林,但此地太危险太瘆人,少有人敢来。如今瞧着苏亚走了一截就捡到宝石,众人都不禁想起这个说法。
    台上几人还好些,顶多觉得这宝石确实大而珍贵,这护卫算是赚到了,有个天生*财的却瞧不得了。
    “啊哈哈,诸位老兄们都到了?”林子西北角有人呵呵笑着,慢慢踱出来,嘴上在遥遥和台上将军们打招呼,一双精光四射的小眼睛,却骨碌碌在苏亚掌心宝石上打转。
    黄万两看见宝贝就腿痒,终于窜了出来。
    苏亚收了宝石,退出刀岩阵,经过黄万两身边时,这家伙笑眯眯地问:“小姑娘,你这块石头在哪里捡的呀。卖给我成不?我出千两银子。”
    苏亚攥着宝石的拳头在他面前晃了晃,等他眼睛亮出钱币的光芒时,走了过去。
    和他擦身而过时她在他耳边道:“大帅,这不是捡的,是我自己兜里的。另外,这宝石市面上价值是一千两,但却是黄金。”
    黄万两咳嗽,“呵呵,呵呵……”
    太史阑远远瞧着,“呵呵!”
    人终于齐了,太史阑也就出来了,她下了轿子由花寻欢护着走向沙滩时,黄万两和纪连城眼睛都蓝了。
    末了黄万两呵呵一笑,道:“这丫头还是这么坏。”纪连城却面沉如水,冷哼一声。
    太史阑一到,宴席也就正式开始,上菜并不从刀阵上过,太史阑安排一艘小船,从海那一面摇橹过来,船上满是早已准备好的各式大菜,还有瓶口上凝着晶莹水珠的南洋葡萄酒。
    每人面前一个小几,采取分食制,花寻欢在石边用绳子将菜吊上来,所有的菜都用银盘装着,以示可以放心。
    摇船的船娘抬头对花寻欢一笑,花寻欢忽然觉得这人有点脸熟,还没来得及看仔细,那船娘已经又摇船离开了。
    太史阑在三人护持下过了刀阵,铜面龙王始终安静地呆在她身侧,一言不发,却给她指出了一条相对较宽的路,看样子对这里很熟悉。
    太史阑身影一出现在海天台上,水师提督乌凯和上府总将莫林都站起身来。
    两人眼光微微惊异,惊讶这传说中的女杀神如此年轻,甚至还有点瘦弱的模样。
    太史阑原本是绝不瘦弱的,可惜现在情况特殊,此刻她立于台上,披风翻飞,宽大的袍子越发衬出苗条的身姿,竟立出了几分楚楚的韵致来。
    她身后三人瞧着她背影,都在感叹太史阑越来越像个女人,铜面龙王的眼神尤其深邃,似碎了一天的星光。
    纪连城身后一人,身子又动了动,随即低下头。
    他垂下的鬓发掩着眸子,看不清脸上表情,一抹高挺的鼻尖,忽然微微渗出了汗珠。
    太史阑眼神平平静静从场中掠过,看谁都一样,没有什么特别之色。
    海天台高达一丈许,台面平整,台下是雪白嶙峋的岩刀之林,另一面则对着大海,一色湛蓝的海水缎子般从远处滚滚而来,最近处深蓝深邃,再远点浅蓝晶莹,到了地平线处则是一色雪白,点缀点点风帆。日色正中那极白处亮起,金光渡波而来,渲染海天之色如极致绚烂的油画,渐渐海面又起了雾气,油画便多了几分灵动飘渺的意境,人在画里,而画在梦中。
    吸一口带着海腥气的潮湿的风,人心都似被洗亮。
    黄万两笑嘻嘻懒洋洋地对太史阑招了招手,道:“丫头,最近瘦得厉害,别舍不得吃,女人嘛,胖些才好看。”
    太史阑瞟他一眼,这家伙假做亲热,其实倚老卖老,欠揍。
    “元帅说的是。”她笑道,对向她见礼的乌凯和莫林回了礼,也不谦让,自坐了主位,“如元帅这般心宽体胖,看起来确实顺眼得很。”
    “我哪有莫将军心宽体胖哟。”黄万两大笑,“我那摊子乱七八糟的事儿忙个不住,整天愁得我掉头发,也就是我还能照应着,不然早翻了天。”
    太史阑又瞟他一眼,这家伙,这么快就暗示上了,警告她别插手吗?
    “既然事多心烦,晚辈自然可以为元帅分忧。”太史阑一笑,“您那三大营是主力,一旦拨到盟军旗下,您就可以省许多力气了。”
    黄万两开始打呵呵,喝酒,不接话。
    太史阑也不继续,抬手,“各位尝尝这牙鲆和镜鱼,刚从海里打来的稀罕物儿,不加调料也鲜美无比,最是要趁热吃,请,请。”
    众人卯足劲等她开口要军队,算准了宴无好宴,必然吃不下也不敢吃,都吃饱了肚子来的,没料到她竟然真的一开席什么话都不说就劝菜,一幅诚心请客的样子,都有些发愣,随即便拿起筷子,象征性尝尝,赞得倒比吃的多。
    太史阑就好像没看见,俨然一个热情的主人,自己猛吃,不停劝菜。
    不过她的劝菜和她的说话方式一样,说得好听叫简洁,说得不好听叫干巴巴的,听得人越听越没胃口。
    “这是绿鲍,绿莹莹的颜色,有点像苍蝇来着。”
    “这是红加吉,海底最矜贵的鱼,有个渔民送我一条,我晒干了寄到京城,那头又寄回来,也不知道一路上折腾坏了没有?”
    “这是金枪,在我们那以前很多,一条条密密麻麻,一窝一窝的。”
    ……
    黄万两叹气,放下筷子。
    东西都是好东西,给这么一介绍谁也吃不下东西。
    太史阑正好大快朵颐,最近她改胃口了,以前不喜欢吃鱼,怀孕初期也是闻鱼味就吐,但忽然就觉得鱼是天下最美味的东西,而且带点臭臭的咸鱼更好。
    所以当她不怕丑地命人端上一盘连本地乞丐都不肯吃的臭咸鱼时,所有人都发出一声悠长的叹息。
    这哪是请客,这明明是释放毒气,有这么一盘臭烘烘的东西在,所有菜都顿时失了颜色。
    纪连城第一个忍不住,冷冷将筷子一掷。
    太史阑瞧也没瞧他一眼,她自上海天台,就好像没看见这个人,纪连城憋着气一心想发作,却又不愿意抢先说话失了身份,一张脸已经憋成了猪肝色。
    太史阑风卷残云,把那条可怕的咸鱼吃掉一半,舒服地吐了口长气,就着苏亚端上的水喝了几口。
    平日她虽想吃这些东西,但苏亚等人却坚持咸鱼对身体不好,坚持不给,今日大快朵颐,吃饱饱心情好,有力气折腾了。
    她擦了擦嘴,抬眼看对面纪连城。
    “少帅嫌菜不好?如何将筷子摔了?”
    “下里巴人的东西,我吃不惯。”纪连城冷冷答。
    太史阑“哦”一声,并无怒色,转头看身后海景,海天一色,地平线是天地间抿紧的唇。
    “此地备有钓具。诸位如果不喜欢我的菜色,也可以自己钓鱼吃新鲜的。这是我为诸位准备的活动。”她指指一旁准备的钓具。
    众人都不说话,不明白她葫芦里到底卖的是什么药。
    太史阑站起身,负手在石上走了几步,“诸位真是太紧张了。兵,我要,却不会勒着诸位脖子要,也不会用菜中下毒这样的伎俩要。”
    她回眸一笑,眼眸深黑,目光睥睨,身后霞光重锦般铺展。
    众人瞧着她坦荡的眼神,忽觉羞愧。
    这一群大男人在这女子面前,当真是紧张太过,失了气度。
    “我是大男人,还是个商人,商人*计较,我没什么好在乎的。”黄万两悠悠道,“太史大人,既然你把话说开,我也说个明白。这兵,不是那么容易借的,我折威三大营主力是我军根本所在,向来陆地作战,难以适应海上战争,你要想我军陆地配合没有问题,看在你当初的救命之恩,我给你调兵权,但是如果你想的是抽调我三大营主力去重组海军的话,抱歉,我不能让我精心调教多年的儿郎,死在这片陌生的大海上。”
    “黄元帅的话就是我的话。”纪连城冷哼一声,“太史阑,你如果不是太蠢的话,就该知道,想从我手上调兵,就是与虎谋皮!我天纪儿郎,凭什么被你指使!”
    水师提督苦笑不语,别人是借调部分,他却是全军拔起交权于别人,性质又不同。
    “末将只是不知如何向众从属交代。”他半晌道,“请大人赐下良策。”
    只有最不相干的上府将军莫林,呼哧呼哧扇着风道:“一切听凭大人安排。”
    太史阑静静听完,唇角一扯。
    “诸位果然都是聪明人,我还没开口,就知道我要怎么调兵。”她一指海面,“确实,我要重组静海水师,我已经从丽京带了专门的海上军事行家,待扩建海军之后进行密集强化训练,当然,想要训练,先得有人。”
    众人沉默,唇角紧抿,一副“我已猜着,你说奈何”模样。
    “诸位虽然都猜着了,但话却都说错了。”太史阑冷笑,“折威天纪,口口声声,你家儿郎,怎么却忘记,外三家军虽然一直由三家把持,但却并非三家所有。外三家军,从来属于朝廷,属于陛下!”
    黄万两和纪连城都一震。
    太史阑这句话当真狠辣,直击软肋。
    外三家军由郎、黄、纪三家掌握,多年来几乎成了世袭之军。时日久了,这三家培植势力,扎根发展,也就把军队当成了自己的军队,已经忘记了朝廷的真正主权。这种情况在各国很少见,那是因为先帝宽厚,从不轻易疑人,而且当时第一军事世家容家还在,对朝廷忠心耿耿,并对三家军有节制之权,先帝有所仗恃。才允许了这种情况的发生。
    但如今皇帝已经换了,之前宗政太后掌权,派康王渗透军中,三家军已经感觉到了威胁,如今宗政太后移宫,小皇帝一改之前懵懂,开始在三公辅佐下逐步掌权,那么,新任统治者到底如何看待外三家军?这一次的扩建海军,是不是一次试探?
    谁都知道太史阑是新帝亲信,虽然不知道她是如何令新帝信任的,但她受到的重视和宠*瞎子都瞧得见,她所表示的态度,是不是就是朝廷的态度?
    一旦朝廷真的要收归三家军权,改世袭为选任,三家的荣华便散了。
    “朝廷信任外三家军,外三家军是否一定要辜负这样的信任?”太史阑淡淡地道,“今日诸位言语,自有专人记录,一旦传到众臣耳中,本就对外三家军世袭制表示反对的大臣们会如何想?到时候外三家军,会不会变成‘外散架军’?”
    “太史阑你有什么资格说这些话?”纪连城冷笑,“外三家军立军百年,对皇朝忠心耿耿,是南齐永世不替的江山屏障,陛下对我等的倚重和信任,不会因为我等一句失言而减,也不会因为你一句谗言而失。散架?只怕我未散你已经只剩骨架!危言耸听,恐吓大将,言语设套,暗示诬陷忠心大臣,你等着我先参你!”
    “你去参!”太史阑头也不回,“看谁的本子先到京城!”
    “你参便有何用?”纪连城狞笑,“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我天纪军原本驻地远离静海,自拔军来此后多数人水土不服,难以应对水上作战,儿郎受损事小,耽误战局事大!太史阑,你也就只有和朝廷嚎哭的本事,去哭吧,哭破了天给本少帅我听听!”
    “少帅想听我哭,我却不想听少帅哭。”太史阑回首,唇角笑意比他还冷还恶毒,看得纪连城心中一个咯噔。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