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隔壁书屋

手机版

隔壁书屋 > 历史军事 > 策行三国 > 第965节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965节

    马休率领千余轻骑奔腾而出,冲击严颜的侧面。曹操不甘示弱,立刻命曹休率豹骑迎战。
    豹骑的数量虽然略少一些,装备却不差,曹休本人更是拥有一套南阳精甲,甚至还有一套金丝锦甲。曹纯战死之后,曹操非常痛惜,为此对身边子弟的安全更为重视,不惜重金,从南阳买来了几套最好的甲胄,指挥骑兵作战的曹休、曹真更是装备了金丝锦甲,以防流矢。
    曹休很早就追随曹操,深受曹操喜爱,被称为千里驹。但曹操最重要的谋士戏志才生前却对曹休不太满意,觉得他为人轻果,不够稳重,不仅和曹仁、曹纯相差太远,就连曹真都有所不如。曹休为此很郁闷,虽然戏志才去世多年,他还是耿耿于怀。
    这次有机会出战,又是决定蜀国命运的一战,他当然要全力以赴。
    曹休踢马出阵,挺矛直扑马休。
    马休也看到了曹休。虽然不知道这是谁,可是看曹休的甲胄和战旗,显然不是寻常将领。当下打起百倍精神,挺矛迎战曹休。
    两个年岁相当的少年,素未谋面,却不约而同的将对方当成了自己的猎物。战马交错的刹那,两人齐声怒吼,挺矛猛刺,两柄长矛相交,曹休力气略胜一筹,长矛抢入中门,刺破了马休的腹甲。
    马休避让不及,被曹休挑落马下,被奔驰而来的战马接连冲撞、踩踏,当场毙命。
    曹休一击得手,士气大振,率领豹骑冲入阵中。
    见马休落马,生死未卜,马腾急了,随即命马岱率领甲骑上阵。
    马岱得命,举矛大呼,呼啸而出。
    曹操见状,立刻命曹真率虎骑迎战,与曹休一道,夹击马岱。
    第2424章 文约无友
    虎豹骑是曹操的亲卫骑,数量虽然不多,训练却极其严格,装备也算得上精良。曹休、曹真都知道这一战的重要性,是以准备多时,一出手就毫不留情,务必要打疼马腾,为诱击做好铺垫。
    曹休看到马休落马,却不知道马休是死是活,仓促间也来不及回头查看,挥舞长矛,率领豹骑一路向前,好容易杀出一条血路,便看到马岱率领的甲骑迎面杀来,顿时倒吸一口冷气,随即心中狂喜。
    马腾如此急于派甲骑出战,应该是自己重创了刚刚的对手,取得了超乎想象的战果,以至于马腾不得不提前派出甲骑来扭转形势。
    即使如此,曹休也不敢回头看一眼。他深知甲骑的冲击力,留给他的机会转瞬即逝。他若得意于刚才的胜利,转眼间就可能成为甲骑的牺牲品。届时丧失的不仅是他个人的性命,还有蜀国生存的机会。
    “转!转!”曹休举矛狂呼,同时将身体偏离马鞍,强行扭转战马的方向。
    豹骑骑士来不及多想,跟着曹休转向,划出一道圆弧,将将避开了甲骑的正面突击,只有队尾数十骑刚刚杀出重围,来不及调整,被甲骑撞个正着。面对西凉骑士手中的丈五长矛,面对人马俱甲的骑士,这些精选出来的骑士虽然全力反击,还是无一幸免,先后落马。
    马岱抖落长矛上的血迹,率领甲骑继续向前,心里却闪过一丝强烈的不安。
    初战不利,马休的部下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队形也有些散乱,恐怕是出了意外。而曹休的变阵更让他不安,蜀军骑兵不多,却有备而来,及时避开了正面,甲骑出击没有收到应有的效果,这一战很可能会比预期的艰难。
    没等马岱想明白更多,前面响起了马蹄声,曹真从右前面杀了过来,而背后也响起了报告的号角,刚刚避开正面的曹休再次转向,从甲骑的后面追了过来。
    马岱不敢怠慢,下令甲骑加速,调整攻击方向。
    号角长鸣,甲骑在奔跑中变阵,百余骑迎向曹真,其他人则加速冲向曹操的步卒大阵,抢占主动。
    曹真、曹休暗自叫苦。
    曹休差了一步,没能咬住甲骑的尾巴,却又不敢轻易减速转向,只能硬着头皮向马腾的本阵接近,在奔跑中调整阵形,还要防着马腾增派骑兵截击。
    曹真则不得不面对百余甲骑,正面硬捍。他使出浑身解数,连连抢攻,接连挑落三名甲骑,却还是没能挽回形势,不仅自己中了一矛,麾下的虎骑也损失惨重,有五六十骑被甲骑撞下马去,辗转于马蹄之间。
    相比之下,甲骑的损失几乎可以忽略不计。除了曹真本人和他身边的几个勇士,几乎没人能对甲骑产生实质性的伤害。
    粉碎了虎骑的进攻后,甲骑重新调整方向,尾随马岱的队形,向蜀军的步卒大阵发起冲击。
    虽然做了充分的准备,曹操还是承受了巨大的压力。
    他们远道而来,辎重车就是最坚固的保护,但辎重车能挡住奔腾的战马,却无法挡住西凉骑士手中的短矛。见蜀军以辎重车布阵,甲骑随即改用短矛进行攻击,一匹匹披着铁甲的战马从蜀军面前呼啸而过,一枝枝短矛被掷入蜀军阵中,盾牌被击碎,战甲被洞穿,中矛的蜀军惨叫着倒地,阵前一片凌乱。
    趁着这个机会,有西凉骑士跳下马,用随即携带的斧头劈砍连接辎重车的铁链,企图将车阵打开缺口,以便甲骑突击。曹操见状,下令张任上前阻击。张任带着数十名亲卫赶到阵前,手持刀矛,隔着辎重车与西凉骑兵格斗,同时命人补防,用强弓硬弩近距离射击。
    双方战在一起,你来我往,互不相让。不断有人倒下,又不断有人冲上去。
    马岱指挥甲骑转了一圈,再次冲击曹操的本阵。见部下还没打开缺口,马岱心中越发不安。这个任务本来是马休的,但他却没看到马休的战旗,阵前持斧骑士的数量远远不足,短时间内看不到破阵的可能。
    马岱命人吹号,向中军请求指示,同时再一次掠过曹操的阵前,掷出近百枝短矛。
    看到甲骑奔驰而来,张任眼疾手快,纵身跳回阵中,躲在辎重车的后面。他反应迅速,躲过一劫,其他人却没这么幸运,不少人被短矛射中,重伤倒地,其中不乏手持利斧的西凉骑士。
    马岱连续冲击三次,用短矛射杀了数百人,却始终没能突破蜀军步卒的车阵。
    这时,马腾已经收到马休阵亡的消息,怒火攻心,亲自率领亲卫骑杀了上来。双方在河谷中往回冲杀,一时难分难解。
    虎豹骑只有千余人,曹真、曹休虽然骁勇,终究不敌马腾、马岱,渐渐落了下风。曹操见状,鸣金收兵,命曹真、曹休撤回阵中休整。马腾不肯罢休,率部追到曹操的阵前,一边命骑兵射击掩护,一边命步卒上前攻击车阵,为骑兵扫清障碍。
    形势紧急,曹操不得不率领亲卫营亲自搏杀,这才勉强维持住了阵势完整。曹休、曹真略作休整后,也赶到阵前助战,不时率领一小队骑兵进行反冲锋,阻挠西凉兵的攻势。
    双方从清晨战到中午,再战到日暮,阵地几经易手,未分胜负。眼看天色将黑,只能暂时休战。
    这时,曹操从俘虏口中得到一个消息:马腾的次子马休阵亡了。
    曹操不敢相信,再三求证,又找来曹休询问当时的详情,总算明白了马腾为什么如此疯狂,不禁放声大笑。他拍着曹休的肩膀,笑得几乎落了泪。
    “文烈啊,你立了一大功啊。”
    曹操随即与法正商议。既然已经成功的激怒了马腾,就没必要再继续战斗了,此时撤退,马腾绝不会罢休,一定会尾随而去。他随即下令撤军,又命法正给马腾写了一封信,不好意思,一时失手,杀了你儿子,我先撤兵,让你办丧事,然后再分胜负。
    马腾怒不可遏,率部穷追不舍,同时派人请韩遂前来助阵。
    韩遂收到消息,得知马休阵亡,马腾一怒之下改变预定计划,主动追击曹操,大吃一惊,一边率部赶来增援,一边给马腾写了一封信。曹操倾国而来,未分胜负,却主动撤退,分明有诈,你一定要小心再小心,不能中了他的计。
    马腾一向佩服韩遂。收到韩遂的信后,他冷静了些,觉得曹操可能有诈,便放慢了追击的脚步,拉开与曹操的距离,等韩遂前来会合。
    ……
    上禄。
    油灯之下,曹操轻轻的推开伤亡统计报告,轻轻的吁了一口气,伸手轻揉眉心。
    他的头有些疼。
    虽说准备充分,可是这一战的损失还是不小,暴怒之下的马腾令人心惊胆战,骑兵的连续冲击造成了大量的杀伤,严颜、张任率领的步卒损失都不小,曹休、曹真统领的虎豹骑伤亡也不可忽视。这样的损失再来一次,他可能就不得不退回益州了。
    “孝直,区区马腾都如此困难,韩遂若来,又当如何应付?”
    法正跪坐在曹操对面,案上的报告仔细的收好,却不说话。曹操等了片刻,抬起眼皮,不解地看着法正。法正无声地笑了笑。“大王,前日交战的若是韩遂,我们的伤亡不会这么大。”
    曹操眼神微闪,苦笑道:“你说得没错,韩遂不是马腾,不会这么疯狂。可是……”
    “一人必死,十人难当。马腾之所以如此疯狂,是因为死了儿子,怒急攻心。韩遂也死过儿子,只不过不是在这里,而是在官渡。”
    曹操没吭声。
    “大王,臣听说,你曾与韩遂相见于洛阳?”
    曹操点点头。“当年韩遂为上计吏,去洛阳上计,大将军何进听说他的名声,曾邀他一见。孤当时在座,和他算是有一面之缘。”
    “后来见过吗?”
    “没有。”
    “大王觉得,韩遂是个什么样的人?”
    曹操沉吟良久,摇摇头。“匆匆一见,连话都没说几句,哪能知道他的禀性。孝直,你如何看他?”
    法正笑了,带着三分得意。“臣没见过韩遂,可是臣从他这几年的行事来看,此人城府太深,怕是没什么朋友。”
    曹操目光微闪,却不说话,只是静静地看着法正。
    法正倒了一杯酒,端到嘴边,浅浅的呷了一口,眼神有些飘忽。“臣听说,其子韩银战死官渡后,孙策曾派蒋干与他接洽,赠送了厚礼以示歉意。可是现在看来,韩遂恐怕并未放下这个心结,否则的话,他实在没有理由滞留凉州,甚至不去建业参加孙策的登基大典。”
    “那他究竟想要什么?”
    “他想要什么,臣猜不出来。但臣敢断定,此人和任何人都不会交心,即使是相识多年的马腾。他与马腾之间只有利益,并无朋友之义。马腾想必也清楚这一点。”法正看了曹操一眼,将杯中酒一饮而尽。“大王,臣斗胆,想请大王写封信,给韩遂。”
    曹操转了转眼珠,轻笑道:“有用吗?”
    法正胸有成竹。“不管有用没用,试一下总没损失。”
    第2425章 陇右生变
    韩遂率部赶到武都道,在马腾与曹操激战过的河谷停留了半天。
    战场血迹犹存,不少箭矢、武器遗落在战场上,还没来得及收拾。氐人、羌人不愿放弃这么好的机会,派人四处搜寻,每找到一件,便是一阵欢呼。
    韩遂眯着眼睛,看着山谷中或隐或现的身影,嘴角挑起一丝不屑。
    马腾在武都的这几年过得太安逸了。他或许以为这样的日子可以一直延续下去,这才对曹操的进攻手忙脚乱。马休居然一战身亡,可见平时训练有多么不用心。
    他面对的又不是什么名将。曹休是谁?根本没人听说过。
    这么重要的地势由马腾控制太可惜了。就算曹操不来,孙策占据了汉中之后也会西进,届时他只会败得更惨,任由孙策长驱直入。
    韩遂派人与当地的羌氐联络,询问战事经过,抚恤伤亡。对十几天前的战斗,羌氐只是旁观而已,韩遂却很客气,派人带着礼物慰问。比起马腾,韩遂不论是名气还是实力都更胜一筹。几个重要的头领收到他的厚礼,喜出望外,迅速与韩遂亲近起来,不仅接受了韩遂的宴请,还纷纷回请韩遂。
    这时,韩遂收到了曹操的亲笔书信。
    曹操的书信里也没说什么,只是追忆了一些往事,表达了思念之情。韩遂看完信,也没当回事。当年在洛阳,他和曹操有一面之缘,但远远谈不上交情。后来天子西征,他与曹操都在天子麾下作战,却没有见过面。此刻两军对垒,曹操作战不利,写信套近乎也没什么用。
    出于礼貌,韩遂回了一封书信,劝曹操认清形势,退出武都,以免刀兵相见。
    曹操很快就回了一封信,表示大汉虽衰,皇长子犹在成都,益州虽然势单力孤,却不能坐视神州陆沉,一定会全力以赴,尽汉臣本色。他又劝韩遂共同扶持皇长子,存续大汉。曹操最后表示,出征之前,他请示过皇长子,只要韩遂愿意扶持汉室,可以让韩遂主政凉州,与益州成犄角之势,共抗孙策。将来中兴大汉,富贵必不下窦融。
    对曹操的诱惑,韩遂不以为然,连信都没回。他就算再糊涂,也不至于相信大汉还有中兴的机会。天下归吴,他只想得到属于自己的富贵,不想跟着曹操为什么大汉挣扎。当年他去洛阳上计时就知道大汉必亡,否则他也不会接受李文侯、北宫伯玉等人的邀请,起兵反叛。
    况且他的女儿、女婿都是吴臣,他至于向什么皇长子效忠吗?
    但他没想到的是,他虽然没有回信,但曹操却又给他写了一封信,而且这封信被马腾的斥候截获了。在这封信里,曹操信誓旦旦的说,就按你说的办,击败马腾之后,我就回益州,凉州就拜托文约了。
    马腾大惊失色,立刻派人质问韩遂:你究竟和曹操约定了什么?
    韩遂开始没当回事,拿出曹操给他的前两封信,并表示自己只回了一封信,没有和曹操做任何约定。可是他很快就发现这几封信中有多种解释,而他根本无法让马腾相信他的解释。
    韩遂进退两难。他和马腾之间的联盟本来就不甚坚固,现在更是百口难辩。他很想抽身而走,以示自己对武都没有野心,但他偏偏又不能走。一是武都地理重要,一旦落入曹操之手,对他非常不利;二是一旦马腾怀疑他,他在凉州就孤立了,必然要面对马腾、牛辅和鲁肃的夹击。
    万般无奈之下,韩遂提出一个解决之道:亲自进攻曹操,将曹操赶出武都,以证清白。
    马腾很勉强的答应了,退守上禄,由韩遂率部赶往下辩,进攻曹操。他自己则为韩遂筹集粮草,随时准备接应。在与羌氐商量筹措粮食的过程中,马腾得知韩遂与各部落的头领交往甚密,还送了厚视礼,笼络人心,很是恼怒。
    韩遂这是想挖他的墙角啊。
    得知韩遂独自来战,曹操抚掌大笑。他和法正定计,一面安排曹休、曹真率骑兵绕道韩遂身后,一面召集吴懿,准备伏击韩遂,然后变本加厉,又用一计,出城与韩遂见面。
    就在两军阵前,曹操邀韩遂叙旧,纵论天下大势。
    故人重逢,在阵前叙话,也不是什么新鲜事,甚至是一件风雅之事。韩遂骨子里还是一个名士,也没太当一回事,与曹操扯了半天淡。可是这消息传到马腾的耳朵里,意义就完全不同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