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隔壁书屋

手机版

隔壁书屋 > 历史军事 > 策行三国 > 第105节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105节

    “他说要请昭姬帮忙,还要成就她一番事业什么的,颠三倒四,我也没听清,你给我细说说。”
    蔡琰听了,也生了好奇心,一双含羞妙目盯着周瑜。周瑜被她看得欢喜,心情也放松了很多,索性将孙策的意思说了一遍。蔡邕一听就连连摇头,蔡琰却想起了黄月英的话,已经有些心动。
    “只是不知孙将军要我帮什么忙?”
    周瑜说道:“伯符看似鲁莽,其实步步为营,从不急于求成。他希望夫人做的只是移风易俗,开风气之先,示女子堪与男子并列之意,并不是要夫人立刻抛头露面,与男子一般。当初冯宛、秦罗等人想进木学堂求学,正是伯符劝她们由织机做起,积累经验做学问,又不失女子本份。依我看,他可能是希望夫人协助冯宛等人搜集典籍,助她们一臂之力吧。”
    蔡邕一拍手,慨然叹道:“原来是这事啊,早说不就完了,何必搞得这么复杂。那几个女子虽然不如昭姬,却也是聪明人,我看可行。跟着我,毕竟不怎么方便,有昭姬代替我帮她们再好不过。”
    周瑜大喜,和蔡琰交换了一个眼神。他没有把话说全。就像孙策所说,这只是一个开始。万事开头难,这第一步要求稳,第一步走好了,接下来第二步就容易多了。蔡琰协助冯宛等人研制织制成功,将来再做其他事,甚至开办堂讲课、传道授业,都不是问题。
    “多谢先生和夫人成全。”
    “将军不必多礼,孙将军征战之余,有心助家父著史,我父女感激铭于五内。如果能尽绵薄之力,报效孙将军,请孙将军直言,我父女无不从命。”
    周瑜喜不自胜,连忙起身,准备回去给孙策答复。蔡琰见状,忍不住笑了一声。
    “周将军,琴谱整理好之后,我会派人通知将军,届时再请将军斧正。”
    周瑜心领神会,连忙说道:“敢不从命。”不舍地看了蔡琰一眼,慢慢地站起身,又向蔡邕行礼告辞。他走得很慢,却一直没有回头,既怕失礼,更不想让蔡琰看到自己失态。虽然心里恨不得留下与蔡琰再弹几曲,续成全璧,却终究还是没能说出口。
    蔡邕如释重负,拍拍大腿。“虽然被卖瓜儿扰了兴致,有些遗憾,却也是一件可遇不可求的雅事。”
    蔡琰嗔道:“阿翁,孙将军虽然质胜于文,稍嫌粗野,但他有高皇帝之风,不宜疏怠。若非如此,周公瑾如何肯附其骥尾,他又如何能容你一再轻慢?”
    蔡邕微怔,幽幽地一声长叹。“昭姬,你说得有道理,有道理啊。鲲得北海,自在而忘江湖,我有些得意忘形了。”
    第279章 春天来了
    “你个怂货!还没一个女孩子主动。”孙策啐了一口,鄙视不已。“我跟你说,你这一路时间都浪费了,但凡你主动一点,用不着我上窜下跳的,这么费劲。”
    周瑜讪讪地笑着,不以为意。孙策虽然粗鲁,却也有粗鲁的好处。如果不是孙策逼他这么一下,他还真不知道哪天才能开口,少了不能少,至少要等三年丧期过去吧。
    河东卫氏?嗯哼,我记住你们了。
    “行了,这事抓紧办。明天去祭拜张平子之后,我就走了。你先张罗一个幼稚园起来,先让你的夫人忙起来。告示贴出去,只招十岁以下的孩子,男女不限,穷富不论,一律免学费,中午供应一餐。也别教得太深,能写会算就行,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让这些孩子知道虽然男女有别,却无高下之分。”
    周瑜有点犹豫,但还是点了点头。
    “新的一年已经开始了,有些事还没来得及做,你接手之后,抓紧时间补课。这段时间花的钱太多,你催着阎象把帐理一理,看看收支大概有多少。寅吃卯粮不行啊,我们必须有点存货,实在不够的话,去襄阳借一点,再不行,去汝南、庐江借,南阳要时刻准备作战。这一次不能再像上一次,一定要拒敌于关塞之外,不能影响南阳本地的生产。”
    孙策一边想一边说,一口气提了很多建议,周瑜听,庞统记,最后写满了几十片竹简。庞统拿去刻痕结绳,孙策沉思半刻,突然说道:“我记得蔡伦是桂阳人,和南阳世家谈判时,你把蔡侯纸作为一个项目推出去,订购南阳全郡各级机构能用两年的纸,稍微贵一点也没事,建两到三家造纸坊纸。以后办公全部用纸,不准再用竹简或者帛。”
    周瑜吃了一惊。“那得多少钱?我们现在没钱。”
    “没钱就先借,蔡瑁肯定有闲钱在手上,给他利息就是了。”孙策瞅瞅周瑜。“为政不仅要会赚钱,更要会花钱。纸坊建起来了,年年有税收,很快就能把这笔钱还上,剩下的就全是赚头了。”
    周瑜哑然失笑。“你这是空手入白刃啊。”
    “不,我这是空手套白狼。”孙策哈哈一笑,想了想,又道:“商税要及早考虑,哪怕先拿个草案出来也好,让他们尽快习惯。南阳是天下大市,商贾南来北往,商税的数目应该不小,将来很可能是财政收入的重头。为政要有长远计划,至少要考虑五年。你们几个商量一下,先拟个五年计划。不要好高骛远,要实际一点,拿出切实可行的方案。”
    不等周瑜说话,孙策又说道:“不要听你丈人胡说八道。他读书读傻了,除了说大话,什么也不会。别说南郡的家他当不了,他自己那个家都要靠你夫人打理。”
    周瑜面红耳赤。
    两人对案而坐,一直聊到深夜。
    ……
    第二天一大早,孙策在周瑜等人的陪同下出城,赶去城东北祭拜张衡。宛城的豪强和客居名流有不少人出席,车队浩浩荡荡地有好几里路长。杜袭也参加了,作为宛令,他还要负责沿途的饮食供应,跑前跑后,忙得不亦乐乎。
    虽然已经决定辞职返乡,但他还是要站好最后一班岗。这让孙策更加遗憾。这年头招揽几个人才不容易啊,特别是和朝廷争人才,劣势尤其明显。什么虎躯一振,王八之气一发,四方英雄纳头便拜,童话里都是骗人的。
    孙策原本预定行程是一天,但他显然错误地估计了速度。这么多人,又以名流居多,还有不少女眷,前进速度根本快不起来。原本以为五六十里路,半天时间就能赶到,结果吃午饭的时候才走了一小半。孙策很郁闷,但其他人都有些兴奋,他们显然把这次祭拜张衡当成了一次郊游,有说有笑,开心得很。
    蔡邕父女很快成了焦点。
    去年一场大乱,死的人不少。不管是怎么死的,但凡有点实力的都想把丧事办得风光一些,写个好碑文自然是免不了的。以前不敢想,现在大名士蔡邕就在面前,无论如何也要试一试,万一运气好,能求他为去世的家人写个碑,也是一件很有面子的事。
    一个上午,蔡邕的车前就不停有人来托请,搞得周瑜都插不上话。原本和蔡邕同车的蔡琰不胜其烦,干脆和黄月英、冯宛等人一车,几个少女嘀嘀咕咕的说私房话去了。蔡琰虽然已经嫁过人,但她只有十六岁,和冯宛等人正相当,又有一起研制织机的任务,有共同话题,自然说得投机,亲密无间。
    孙策看在眼里,忽然有了想法。他对周瑜说道:“和你夫人说说,待会儿祭文由她写吧。”
    周瑜很尴尬。“伯符,我们还没问名呢,不能称夫人。”
    “还没问名?你都登堂入室了,还没问名?”
    “呃……”
    “你不去我可去啦。”
    “我去,我去。”周瑜无奈,只得硬着头皮走到蔡琰的车旁。这些车虽然有帷幕挡风,却遮得并不严实,见周瑜走近,张子夫立刻打趣起蔡琰来。蔡琰红了脸,羞不自胜。黄月英却无所谓,一手挽着蔡琰的胳膊,一手撩起车帘。“别理她们,她们是嫉妒你呢。周将军,找蔡姊姊有事?”
    周瑜站在车前,把孙策的打算说了一下,蔡琰一点就通。“无妨,只要将军认可,我愿意为父代劳。”
    周瑜应了一声,转身就要走。黄月英叫住了他。“你们怎么做事的?祭张平子是将军念念不忘的大事,不仅是为了安抚南阳世家,更是为木学堂张本。姊姊将来还要做女先生,这次在众人面前作祭文,是她第一次在南阳世家面前亮相,可疏忽不得。周将军,你细细说说,将军都有些什么要求。”
    周瑜哑口无言。
    “哟,还不肯对我们说。”黄月英掩嘴笑道,将蔡琰推下车。“行了,行了,你们一边说悄悄话儿去吧,我们就不听了。唉呀,有什么不好意思的,没理由还得找个理由呢,何况现在有这么光明正大的理由。去吧,去吧,姊姊,春天来了呢。”
    冯宛等人忍不住笑出声来,蔡琰生怕黄月英再说出什么出格的话,只好佯怒下了车,和周瑜走到一旁。黄月英得意地扬扬眉,转身对冯宛、张子夫说道:“你们啊,也抓紧些,看中了谁就主动些。为什么要等?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被别人抢了去再哭可就晚了。”
    张子夫咬着手指头,连连点头。“我也觉得阿楚妹妹说得有理,凭什么男子喜欢谁可以抢,我们女子就只能等着别人来抢?我们也可以去抢嘛。”
    冯宛幽幽说道:“阿楚,你有个开明的父亲,虽是个女儿身,却是当儿子宠的。我们哪能和你比。”
    黄月英眉毛一挑,得意洋洋。“你看中了谁?我帮你啊。”
    冯宛斜睨了她一眼,笑而不语。
    第280章 李严
    祭文原本决定由蔡邕写,石碑都已经刻好了,就等着树起来。孙策临时决定由蔡琰写,一切都要推倒重来。但这些都不是问题,刻碑来不及,可以先书丹,正好再让蔡琰亮一下她的书法。
    蔡琰文思敏捷,几乎是一挥而就。孙策是半文盲,勉强知道她在说什么,却看不出妙处。杜袭读了文稿之后,却眼前一亮,赞不绝口,连称蔡琰是女中魁首,不亚男子,不仅文章写得好,书法也佳。孙策和他开玩笑说,那就请她给你曾祖父的画像写赞吧。杜袭笑着说求之不得,欢天喜地的去准备了。他做事极有章程,预备的石料不少,并不费事,说一声就行。
    见时间已经延误,急也没用,孙策索性将行程延后两天,借着这次机会和世家进行接触。在他的示意下,阎象放出风声,孙策有意转让一些技术,包括转让费都可以分期支付,还要采购一些大宗的办公物资,量大价优,还可以前先期付款,帮助扩大生产。
    消息一放出,立刻有人动心,阎象、黄承彦也和蔡邕一样忙了起来,不断有人来问候,或是拐弯抹角,或是开门见山,询问有哪些项目可以合作,又要采购哪些物资。
    阎象、黄承彦很默契,只谈意向,不给承诺,最后给谁不给谁,只有孙策能定。
    抓住时间空隙,孙策和周瑜、阎象等人商议,拟出一个待办事务的清单,算是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草案。孙策实际行政经验很少,他只提供大方向,具体事务还是由阎象处理。杜袭虽然决定要离职返乡,但他还是参与了会议,提了一些意见。
    阎象对杜袭非常欣赏,对他的离职表示极为遗憾,但他和孙策的意见一样,绝不勉强任何一个人。宁可暂时辛苦一点,也不强留谁,力争好聚好散。
    随着离职返乡的人员名单确定,替补人员的确定也很快提上了日程。在阎象报上来的名单中,孙策看到了一个熟悉的名字:李严李正方。他不知道是不是历史上那个李严,但是从年龄和籍贯来看应该不会错。
    通常情况下,阎象报上来的名单孙策只是看一下,一般不会约见,更不会否决,哪怕里面有些人未必合适。阎象是袁术旧部中最配合的一个,这点面子孙策要给,实在不合适,到时候自有考核说话,阎象也不会有什么意见。
    但是这个李严,孙策很想见一见。
    阎象二话没说,立刻把李严叫了过来。李严现在是户曹从吏,是太守府的一员,只是他前段时间一直在各县催缴钱粮,不在宛城,所以孙策没见着。也正是因为他办差勤勉,阎象才觉得他是可造之材,这才列入升职名单。
    李严很年轻,比孙策还小两岁,过了年才十六,在太守府做事也只是几个月的时间,是孙策入主南阳之后才入职的萌新,但他眼神很坚定,而且胆子很大。面对孙策,他昂然直视,没有一点胆怯之意。
    “读过什么书?”
    “论语,孝经,左传。”李严顿了顿,又道:“战国策,孙吴兵法。”
    “喜欢统兵?”
    “我……想出将入相。”
    “既然想统兵,为什么没去讲武堂求学,却做了郡吏?你这个年龄,如果进讲武堂学一年半载,再到军中任职,应该很快就能出人头地。”
    李严迟疑了片刻,重新抬起头,眼神更加锐利。“城外的田产被将军分了,城里的宅第又毁于战事,生活困顿,做郡吏能领俸禄,养家糊口,解燃眉之急。”
    孙策被他的眼神刺得心中一紧,随即又笑了。“你家原来很有钱?”
    “不算有钱,几代人辛苦,才积攒了良田二百五十亩,宅院一区。”
    “家中有多少人?”
    “祖母,父母,未婚的叔父二人,小姑一人,兄弟三人,妹妹两人。”
    孙策大致估算了一下。李家这情况最多算温饱,离豪强还差得很远,应该属于被误伤的那一类。要不然李严不至于还有两个叔叔未婚,这种事不稀奇,一个政策推行过程中肯定会走形,何况这次是暴风骤雨式的敌我斗争。
    “你家这样的情况多吗?”
    “不少,我这几个月周巡各县,看到不下百十起。我已经全部记录在案,呈报阎府君。”
    阎象表示认可,的确收到了李严的报告,但是还没有报给孙策。
    孙策点点头,看看手里的李严升迁计划。李严原本只是户曹的一个斗食小吏,阎象打算将他安排到宛县的县丞手下为吏,俸禄百石,算是升半级,很妥贴的一个安排。孙策将计划还给阎象。
    “安排人员清查这类被误伤的中等门户,能还的还,不能还的按价补偿,妥善安置。”
    “喏。”阎象接过计划,又用眼神示意孙策如何安排李严。他看得出来,孙策对李严很欣赏。孙策却什么也没说。只是鼓励了李严几句,嘱咐他有机会去讲武堂旁听。李严致谢,躬身而退。
    “将军,要不要重新调整一下?”
    孙策看看阎象。“你之前怎么打算的?”
    “我很欣赏他,但他才十六岁,升得太快容易引起老吏的排挤。他性子又刚硬,说不定会闹出什么事来,所以才将他升半级,等他再熟悉一段时间,做出成绩,再行提拔。”
    “你的方案很好,我觉得没必要调整。”孙策双手抱膝,仰起头,看着远处三两成群的名士。“阎君,名士们看不起咱们,咱们也看不起他们,不搞月旦评那一套。不相马,只赛马。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能者上,不能者让。慢一点没关系,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嘛,烈火烹油看着热闹,却坚持不了多久。董卓覆辙在前,王允马上又要步其后尘,我们不能学他们。”
    阎象目光微闪。“将军,你觉得长安难安?”
    孙策笑笑。“江山易改,禀性难移。王允一把年纪,改不了了。”
    “那我们是不是暂缓遣返关中人?”
    “不用刻意放缓,顺其自然吧。生死有命,富贵在天,有些代价是避免不了的。你费心费力的救他们,他们未必感激你,说不定还把你当仇人呢。”孙策顿了顿,又道:“不过,做些准备还是好的,我估摸着有些人就算走了,很快还会回来。”
    第281章 王允
    长安,司徒府正堂。
    王允居中而坐,面色铁青,清瘦修长的身躯挺直如节,稀疏的眉毛耷拉着,两根特别长的黑眉夹杂在一堆白眉中,特别乍眼。他眼神冷峻,看着大步走进来的吕布,一言不发,丝毫没有起身迎接的意思。
    还在堂上,吕布就感觉到了王允的目光,不过他并没有意识到王允情绪不对,还以为王允是向他行注目视,哈哈一笑,一个箭步纵身上了台阶,双手扶着门框,抬起脚,立刻有卫士上前替他脱下战靴,露出丝质的足衣,光鲜刺目。那一瞬间,王允的眼神缩了一下。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