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隔壁书屋

手机版

隔壁书屋 > 历史军事 > 郡主的邪夫们 > 第224节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224节

    正文 第四百四十四章 豫王禁足
    长长的碟翼扑闪着,紫薇好奇的探出脑袋观看着,天空上白鹤齐飞,乘风凌云,连峰向天,云海茫茫,无声涌动,蓝天与大地在朦胧中醉梦。
    凉亭里,一位紫兰色背影迎风而立,阳光驱散了天空的阴霾,山风环绕逍遥的身影,抖擞他轻盈的长袍,甩起一缕紫兰的衣角。
    霎时,她的眼睛睁大了,脑子一下子没有转过弯,眼睛定定的盯着熟悉的身影不放。
    一个熟悉的身影从她脑子里跳出来,在她眼前变化着各种形象晃动着。这个背影渐渐与豫王的身影重叠。
    她吃惊的张开嘴巴,伸手指着抢眼的背影,愣愣的问道:“难道是他?豫王不在豫王府,跑到荒山野岭的十里坡来干什么?这里有何风景值得他留恋?”
    “哧”的一声轻笑在她身后响起,紫薇回过头瞪了狩琪一眼:“我问你话,你笑什么?”
    “郡主,此一时彼一时也,昔日的荒郊野岭此时春风扑面,给人留下无限的遐思。”
    “穷嘴,现在明明是秋分时节,何来春风扑面之说?你到底想暗示什么?”紫薇见狩琪说话弯弯绕饶的,不切入主题,就直接点出他言不由衷,又想糊弄她。
    “郡主,路途遥远,还有许多意外的事情会不断的发生?你信不信?”狩琪目测着背影,答非所问的回了一句。
    “何意?这就是你给的答案?你想说什么,你就明说,不要绕来绕去,说得我云里雾里更是看不懂了。”紫薇不满的回敬了一句,不知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不安好心。尽让她猜来猜去的。直到现在她还没有理清思路,豫王为何到此一游!
    “郡主你看。”顺着手指的方向看过去,她的目光由熟悉的紫兰背影,转向凉亭的四个亭柱,柱子上挂满了含苞待放的花朵,凉亭经过花朵的装扮,变得春意融融,成为花海凉亭。
    “郡主,难道你还没有发现吗?这个凉亭现在已经为你变成了花海凉亭。这就是豫王专程赶来精心营造的环境,他准备在这里为你送行!”
    “这可能吗?我上次进宫觐见皇上,豫王应该得知我进宫了,他为何不在皇宫里给我送行,跑到这里大张旗鼓的给我送行,这样做值得吗”她内心深处深感不安。
    “那要看这个女人是否值得他这么做。”狩琪眼角噙着一丝戏谑。
    紫薇极力想否定狩琪的看法,可是,她在内心深处还是肯定狩琪的猜测是对的,看情形,豫王确实是专程赶来为她送行的。只是紫薇不知里面的内情,难免对豫王有一些误会吧了。
    豫王自从去年在大殿上与太子争斗,向皇上请求赐婚,要求皇上把紫薇赐给他,成为他明媒正娶的豫王妃,皇上脸上阴沉。
    紫薇当场吓得鼻血喷出来了,洒一地,豫王抱着紫薇去找御医救治,最后送回紫薇府。
    回府后,他一直等着宫里的消息,结果他大失所望,什么也没有。
    他以为这一件事情就这样不了了之,谁知,过了一段时期,公公到豫王府下圣旨:即日起,除了正常的请安以外,豫王在府里好好学习,不得有误。
    豫王接过圣旨,把公公送出府,拿着圣旨反复琢磨着,渐渐明白了这一道圣旨分量有多重!
    他估计,闯祸以后,母后帮他求了情,圣旨早就下了,连进宫请安的机会也不会给他。
    这一道圣旨,告诉他目前的处境不妙,他现在只有两个地方可行,一是皇宫,向皇上、太后、皇后请安。二就是豫王府。其它的地方不可涉足,其实他变相的禁足了。
    豫王默然无语,估计,太子也好不到哪里去。他就坐在豫王府,静候消息。
    果然,晚上流星进府,告诉他,皇上对太子也下了一道圣旨,过几日,太子离京到灾区去视察灾情。没有皇上的圣旨不得入宫。
    豫王就明白了,他当时贸然闯入大殿,要求赐婚此举欠妥当,父皇是不许兄弟两人为一女子,而心生芥蒂。豫王心里一直忐忑不安,生怕皇上将他指婚。在他的心里他已经容不下任何女子,这个娇小的身影已经占据在他的脑海里,挥之不去,一个浅浅的微笑刻在他的心里,缭乱君心。
    当他得知紫薇已经及笄时,他心里产生过强烈的冲动,想出府到紫薇府去看看,已经及笄的紫薇,是否与梦中一样风姿卓约,妩媚动人。
    可是,他又不敢轻易的去寻找他,圣旨下了以后,豫王府开始热闹起来了,他发现豫王府到处都是暗探。
    有两批人马隐身在豫王府四周,一批人估计是父皇的暗探,另一批人估计是母后的派来的人,他们借口是来保护他的安全,其实是在他暗中注意观察他的一举一动,把他的情况摸得一清二楚。随时回宫向父皇和母后禀告。
    他已经被禁足,暗探监视豫王府,他们这样做无可厚非,这是他们的职责之所在,所以,他没有为难他们,装着没有看见。任他们在他容许的范围内悄悄的行动。
    近一段时期,豫王除了进宫向太后、母后父皇请安以外,基本上都是足不出户,呆在府里吹箫解闷,吹箫问情!
    画画画,寄情山水。
    有时请外面的戏班进府唱戏,府里热热闹闹的大唱三天的戏,暗探给皇上和皇后禀告的都是这一些风花雪月的事情,他自认为他做得很好,在外人的眼里给人留下的一副无害的模样。
    可是,他心里忐忑不安,他有一个强烈的预感,紫薇可能会离开他。
    皇上绝对不许兄弟两人,为了一位女子心生芥蒂。他一定想办法对她下手,将她支开。远远离开京城,离开到他看不见的地方呆着最好。
    一连几天,豫王辗转反侧睡不好,他的这个感觉越来越强烈,搅得他睡不着,他就早早的起床,随便披着一件衣衫来到后院散步。
    豫王漫无目的的到处行走着,不知不觉天已经大亮了,清晨第一缕阳光从地平线升起来。打在豫王如玉的容颜上,第一缕阳光也无法驱散豫王心里的阴霾。
    他背着手慢慢的迈着方步走到一棵大树下的时候,突然,从琉璃瓦上跃下来一位黑衣人,他悄无声息的来到豫王面前,对着豫王的耳朵耳语几句闪身不见了,
    豫王呆立在原地不动了,手里握着一根树枝,表情有一些凝重的望着皇宫的方向发呆。
    “豫王,起得早啊。”流星来到豫王身后轻声给豫王打着招呼,豫王头也不回,保持着原来的姿势不变,只是从嗓子眼里冷哼了一声:“你早。”算是作答。
    流星发现豫王的声音不对,忙转到豫王的面前低声问道:“豫王,暗探是否有消息?”
    “恩,父皇今早招紫薇进宫。”豫王口气不对,有一些担忧。
    “豫王,你有几日未进宫看皇后,正好今日没事,在下愿意陪你到永和宫请安。”流星笑了笑:“豫王,走吧,我们也进宫。”
    “呵呵,与其坐等,还不如进宫,皇宫深似海,水最深。我最喜欢游泳,捉鱼走。”豫王被流星的话点破了。皇宫是产生秘密的地方,也是最藏不住秘密的地方,只要豫王亲自出面,谁对豫王打哈哈,真是活得不耐烦了。
    豫王回寝宫换上得体的衣袍,走出豫王府,流星已经将豪华撵车准备好了,见豫王来了,打开撵车门,请豫王上车,流星坐上撵车前面,驾驶着撵车快速往皇宫的方向行驶。
    一大早,马蹄声声,惊醒了街上早起的行人,行人纷纷绕道而行,给豫王让出道。
    按照启国皇宫的规矩,皇子成年以后,皇上赐予府邸,让皇子离宫到自己的府邸独自居住。
    豫王成年以后,皇后向皇上倾述着母子情深,她舍不得豫王离得远,请求皇上把最近的一座府邸赐给豫王,当作豫王府。
    流星驾着撵车驶过两条街就到了皇宫,流星把撵车停下来,打开车帘,豫王就下车了。
    当紫兰身影在宫门口刚刚出现,就引起了一阵骚动,守门的侍卫向豫王行礼:“豫王好,豫王早。”
    豫王含笑微微点点头,就走进了皇宫,刚刚踏进宫门,远远看见公公站在皇宫门前,东张西望,他心一沉,明白母后早就摸清了他的心思,派公公候在皇宫门口等着他,豫王忙低下头,想绕过公公拐到假山后面躲避公公追逐,等公公走了以后,他再闪身出来。
    公公十分眼尖,不容豫王躲闪,见到紫兰身影一出现,马上满面笑容向豫王请安:“豫王早上好,许久未见,豫王依然风度翩翩,皇后要是见到豫王,不知有多开心。”
    豫王站在原地,望着公公笑着点点头:“公公早。”
    公公笑容更盛:“真巧,说曹操曹操到,今早皇后正念着豫王,豫王就赶进宫给皇后请安,皇后见到豫王一定会高兴的,皇后在永和宫等着豫王。豫王请。”
    正文 第四百四十五章 皇后用计
    豫王听公公告诉他,皇后对他很挂念,心里就升起了一股愧疚,暗暗责备自己。
    禁足的这一段时期,他心情很郁闷,不愿进宫,怕母后责怪:“堂堂的一个王爷竟然会干出傻事,为了一个女子公然与太子对抗,破坏了兄弟两的情分,招惹太子不痛快,皇上也是绝对不许这样的事情发生的。”
    “以后做事要三思而后行!不可莽撞,否则有**份。”每一次进宫,皇后都要谆谆教导一番,而他在关键的时刻将这一番训诫忘到了一边,凭着冲动做了令自己不后悔的事情。
    就这样,豫王拒绝一切来客的访问,把自己关在府里,面壁思过。
    他越想越觉得不对劲,自己一人坐在后院里自斟自饮,喝得烂醉。
    流星察觉了豫王的不快,皱着眉头思索着,突然,他看见豫王腰间挂着的萧管。
    眼睛一亮,脑子里闪出了一个主意,他折转身子跑到集市的旧书店,花高价卖了一本曲谱,送给豫王解闷。
    流星误打误撞,做梦也没有想到这是一本失传了许久的名曲,当他拿着曲谱送给豫王时,豫王看着梦寐以求的曲谱时,双手微微发抖,一扫颓废的情绪,马上像换了一个人似的,精神大振,日夜研习,迷上了曲谱,沉迷在乐曲之中不可自拔,把自己的心情揉进曲子中,蹉跎岁月的流逝,日子在他指尖不知不觉流逝。
    暮然回首,他在府里弹这一首曲子,已经有几日了。时间过得好快啊。
    豫王靠在回廊的扶手上,默默的自责一番,公公的话勾起了满腹的心思,牵动了内心深处最柔软的一面,他转过身子,询问着公公:“公公,母后还好吧?”
    公公见豫王脸上终于有所动容,肯开口跟他说话,心里暗暗高兴,忙哈着腰,接过豫王的话题:“皇后一切安好,豫王请放心。”
    “那就好,母后安好我就放心了。公公你先回永和宫,我等下过去向母后请安。”豫王的目光从从公公的身上慢慢移开,不等公公答复,他就背着手,迈着优雅的步子走出回廊,朝着永和宫相反的方向慢慢走去。豫王恰似闲庭信步,在皇宫里自在的散步着。
    喜公公一愣,皇后交给他的任务没有完成,他哪里敢一个人回到永和宫复命,他亦步亦趋踩着豫王的脚步,来到了离豫王不远的假山面前站住,本想跟上豫王的脚步,提醒豫王,皇后在永和宫等着他,
    熟知豫王秉性的公公,知道豫王满腹心思,他这个做下人的也无法帮豫王,只好远远的站着,瞧着豫王出神。也不敢多言。
    豫王迈着优雅的步子,在这一条小路上来回的镀步。公公一看马上就明白了,这一条小径是通往御书房的唯一通道,豫王在此徘徊,看情形像是在等人,等谁?
    谁在他心里最重就等谁!公公微微沉吟,就明白了豫王的心思。
    豫王手里拿着一只萧,靠在树上,几片枯黄的树叶上从他眼前飘落,有的随风飘落在地上,有一片树叶飘落在他的肩膀上,酷爱洁净的豫王,马上将肩膀上的落叶捻起来,放在掌中举到嘴边,吹了一口气,落叶随风在空中飘摇。
    渐渐的远处传来了说话声,几个宫女从他身边走过,见到豫王,连忙行礼:“豫王早。”“豫王好。”
    公公急忙隐身在假山后面,避开了这些宫女,心里暗暗责骂着:“多事的奴婢,还不赶紧回到宫里,去侍候自己的主子。大早在这里闲逛。打扰豫王该死。看来,要回宫将这里的情况禀告皇后,希望皇后整顿各宫。对一些多事的宫女清退出宫。”
    果然,公公的猜测是对的,豫王冷着一张俊脸,看也不看她们一眼,目光始终紧盯着宫门,注视着宫里进进出出的一些人。
    渐渐的他眼里闪过失望,在众多人群中,没有寻到那一抹俏丽的背影。
    豫王眼里闪过的失意,落在公公的眼里,公公心里了然,他从假山旁边走出来,来到豫王的面前,:“豫王,你是在等人吗?奴才奉皇后之命,在此等候你多时,没有看见其他的人进宫,奴才眼里只有豫王,你是第一个进宫的人。”
    豫王听到这里,明白公公看穿了他的心思,告诉他紫薇还没有进宫,心里松了一口气:如此甚好。她还没有到,他可以先向母后请安,然后再到这一条小径上守候着,只要看见紫薇从御书房出来,他就直接把她拦下请她到豫王府做客。让她明白自己的心思。她是他心中的唯一。他想娶她为妃。
    豫王冷冷的脸上开始转暖,露出了难得的笑容。
    公公一直站在豫王的身边,看见豫王脸上神情变化,如春天的孩儿脸变化多端,俊美的容颜一会儿冷,一会儿暖,一瞬间,又容光焕发,在阳光的映照下,光彩照人。
    公公大喜,知道豫王的心结已经解开了,趁热打铁趋前献计:“豫王,皇后在永和宫已经等你多时,你现在当务之急是赶到永和宫,向皇后请安。随后再做自己的事情,两相不误多好,豫王请吧!”
    再不走不行了,公公是奉皇后之命来寻找他,如果他不走,公公也不敢擅自离开:“恩,走吧。”
    豫王把萧插在腰间,掉头往永和宫走,一边走一边随意与公公聊着:“公公可知,母后找我有何事吗?”
    公公跟在豫王的身后,见豫王开口问这一些敏感的话题,他有一些为难,皇后叮嘱过他,要他在豫王的面前不可多言,以免坏了她的大事,现在,看豫王的情形,豫王是不见兔子不撒鹰,如果他不说出一些实情,豫王一定会为难他这个奴才的。
    公公斟酌再三,就挑一些豫王最感兴趣的话题告诉她:“宫里的人传说,紫薇郡主向皇上请求要到灾区去赈灾,人们都夸郡主了不起,是一位巾帼英雄。据说,郡主今日进宫。”
    公公悄悄打量着一张俊脸,眼帘微垂,掩去眼里的不明的怒意,公公一怔:豫王怒气从何而来?人人都在夸奖郡主,好像豫王对郡主的举动不赞成,他赶紧闭上嘴巴,不再多言了。
    豫王收拾好了自己的情绪,头也不抬的朝着永和宫快步走去,赶紧向皇后请安,再赶回来见紫薇一面、问她为何这样做?
    公公顾不上多想,赶紧跟上豫王的脚步,来到了永和宫,扯起尖细的嗓子喊着:“豫王觐见。”
    皇后坐在软榻上早就等候多时,听见公公的声音,还没有看见豫王的身影,就从软榻上下来,亲自来到拱门旁,豫王迎上前向皇后行礼:“豫儿给母后请安。祝母后千岁千岁,千千岁。”
    皇后一把拉着豫王的手,满面笑容:“豫儿起身,我们母子两相见,你就免了这些俗礼,来。来。坐在母后身边,让母后瞧瞧你,瘦了没有,你几日未进宫,也不来给母后请安,母后惦着很。”
    豫王忙道歉着:“母后,豫儿不孝,以后豫儿不敢了。”
    皇后怕着他的大手,望着玉树临风,长得一表人才的儿子,心情大好,拉着豫王的手说东说西,舍不得放开大手,生怕她放开以后,豫王就起身离开永和宫,一堵高墙阻隔他们母子相见。
    豫王坐在软榻上如坐针毯,坐不住。他的身子一直都在动着,好像椅子上有一枚钉子,让他坐立不安。不停调整着坐姿,让自己坐得舒服一些。
    皇后趁豫王心不在焉的时候,眼角瞟了公公一眼,公公摇摇头,表示他什么也没有说,什么也不知道。
    皇后眼里闪过一丝阴郁,这一丝阴霾很快就消失,又换上了一副和蔼可亲的笑脸。
    皇后拽着豫王不放,一坐就是半天,就太后六十大寿的事情反复拿出来,与豫王商谈着该怎么办?后宫才会更热闹。
    公公从柜子里把内务府拟定的名单拿出来,交给豫王看,请他帮忙审查,发现了哪一位官家小姐遗落了,他就把遗漏的名单给添补上去。再送到内务府去备案。
    皇后将一些有关要求交待清楚以后,豫王就明白了母后的意图,按照她的意思开始审查名单。
    豫王仔细琢磨着这一些名单,他从头看到尾也没有看见一个熟悉的名字:“紫薇”。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