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隔壁书屋

手机版

隔壁书屋 > 武侠修真 > 地球改造实录 > 第10节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10节

    估计是签署了保密协议,一句话都没有透露。
    林茗安非常幸运地在过年的时候见过他一面,听说他是凌晨的时候到的,在部队里面呆了三天,只出来一次给徐建国拜年,之后就立马回去了。
    “你的体能,那估计很困难吧。”林茗安不客气地打击道。
    与此同时,在北极圈深处,华国新建立的北极圈科考站点已经建造完成了一半。
    许彦正在检查工程进度,他的手上正拿着和林茗安同款的红包袋。
    许彦是护送破碎的机器一起回来的,因为有些研究在北极圈并不能展开,必须得回到国内的实验室才行,他不是研究人员,只是负责安保工作的,留在那里也并没有什么事,他是专业人员,也不会存在泄密的情况,就请了一天假,回去替老爷子过年,要不然绝对能被他记到明年过年。
    许彦参军的时候,在家里闹得有点厉害,一声不吭直接跑了,因此被老爷子眼睛不是眼睛,嘴巴不是嘴巴地呛了几声之后,还是塞给了他一个大红包,还叮嘱了这红包袋可以当护身符用。
    说得神神叨叨的,作为被科学笼罩下长大的许彦自然是不信的,不过还是因为老爷子的原因没有扔,也不知道怎么的,鬼使神差地竟然还带着到了北极圈。
    “许彦,关于‘里风圈’我们有了一些新的进展。”
    听到声音,许彦将那红包纸叠成豆腐块又放回到了口袋里面,朝着会议室走去。
    作者有话要说:  小白有个秘密,在它的储藏器里面藏着地球扔陨石弹珠砸到月球的照片,他打算拿这个去换十八个煎饼果子
    月球:我只值十八个煎饼果子吗?
    ----
    好久没有吃煎饼果子了,有点想念,我家附近都没有,能看到我对煎饼果子的执念了嘛qaq
    ☆、第18章
    许彦走进会议室的时候,又略微等了一会儿,等到参加会议的科考人员到齐之后,大概过了有十分钟,会议才正式开始。
    许彦过年期间护送机器碎片回去的时候,顺道还有五位年纪较大的科研人员一起,他们因为身体原因将转道进行实验室里面的研究。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一件事,因为就算是科技高速发展,长时间呆在北极这种极寒的气候对身体和精神上面的损害也会很严重,出于对科研人员的保护,就算再怎么想尽快得到消息,也必须过一段时间就得回来修养一段时间才行。
    这次会议就有一些新面孔,但就算有新人补充的情况下,也没有把会议室坐满。
    会议的总负责人站到台上,他先把这几天的研究进度进行了一个简单地概述,主要是为了让昨天刚来的新人们了解目前的研究进度。
    大致上面的情况并没有多大的变化,探测机器人在“里风圈”范围内的推进并没有得到突破性的进展,华国这边推进到了星条国之前的最高距离四点二公里,基本证实了星条国之前的猜测,至于星条国是否成功继续推进,在“世界北极研究调查团”里面,他们没有提交最新的研究报告。
    无人机从空中突破,依旧面临着磁场紊乱导致方向盘失灵的情况,这边白蓝红国家在飞机驾驶上面极为自信,在任何情况之下都能够起飞的战斗民族在这方面也有着绝对的自信,是第一位尝试了飞行员接近的国家,但是依旧失败了。
    幸运的是,由于地球的及时干预,飞行员并没有卷进风圈内部,享受一把死神来了的感觉,虽然浑身是血,但成功解救回来了,在进行医疗治疗之后,似乎得到了在“里风圈”上空会被奇异的怪兽袭击的消息,回收回来的部分碎片并没有发现有怪兽袭击的痕迹,在飞行员拼死保护的黑匣子里面显示,飞行员存在着严重的操作失误,但在一位训练丰富的战斗机飞行员身上显得极为不可思议。
    有国家提出,要从“里风圈”的冰面以下进行突破,但北极圈的生态环境极为脆弱,破坏冰层可能会对其造成不可磨灭的影响,而且根据专家判断,也许是受“里风圈”的影响,实际上是天道劈雷的因素,不过大家并没有把雷电的异象和这联系在一块,这附近的冰面以强度来讲并不是很稳固,在冰层上面大洞有可能会造成冰层大面积破裂,在考虑到这几点之后这项提议被搁置了,估计等得到极端情况之下,比如确认“里风圈”存在扩大的危险之后才会重新进行讨论。
    许彦坐在会议室最靠近门的位置,他主要负责这次科研活动的安全,对这些理论上面的研究并不是很感兴趣,不过知道这次事情国家高度重视,也极为认真地听着。
    许彦并不知道他旁边的空座上面,还有一个特殊的旁听生——地球。
    打算开始自力更生,在神降之前把自己武装到地核的地球,自然不会错过人类的研究,她之前已经旁听了其他国家的会议内容,和华国这边大同小异。
    不过大家或多或少隐藏了一点消息。
    星条国这边的进度虽然仍旧没有突破“里风圈”,但是距离它的边缘已经极为接近了,在五点六公里的位置,根据空气中的湿度等等判断,他们的总负责人埃尔默猜测“里风圈”内部有很大可能存在一个湖泊,虽然这听上去很不可思议,毕竟连小学生都知道水在零下的时候会结冰,而北极圈最低温度可以达到零下四十度。
    有水的存在,很大程度就意味着“里风圈”目前为止绝对的“死亡区域”里面有生物的存在。
    这个发现,就连地球都想给他们拍掌了,已经可以说基本上是正确的。
    白蓝红国家对自家战斗人员出现严重失误这件事产生严重的怀疑,虽然在登机前为了保证顺利,已经做过一套全面的身体检查,但是在之后也重新再做了一遍,并没有醉酒、毒.品的残留。
    在心理医生的干预下,发现该飞行员的确有怪兽袭击的印象,并且能准确地说出怪兽大约十英尺长,有着巨大的爪子,经调查发现,该飞行员对蜥蜴有着不太好的印象,将其放大之后和飞行员的印象中的怪兽极为相符。
    飞行员爱莱望着电脑屏幕制作的放大一百倍的蜥蜴,和负责他的心理医生面面相觑,湖绿色的眼睛里面闪烁着“我是谁,我在哪里”的迷茫。
    他觉得他遭遇到了史上最丢脸的时刻,一瞬间他似乎都想回到“里风圈”的那个危机时刻,他一定会往右转,冲进“里风圈”内部的,而不是选择左转,势必要把黑匣子带回自己的国家。
    爱莱并不知道即使他在当时选择右转,他也会享受一把地球给他特制的强行左转弯的待遇。
    不管怎么行动,他的待遇都只是坐在心理医生面前,尴尬地笑着。
    不知道心理医生是怎么样想的,但是表面上他仍旧素质良好地,在报告上面写上推测可能是极端的恐惧产生的幻觉。
    但这并不是发现的关键点,在比对了前后两份身体检查报告之后,白蓝红国家的专家发现,飞行员在靠近“里风圈”之后,他的身体素质发生了一定地提高,并且在肋骨骨折五根,左手以及右小腿粉碎性骨折以及全身性大面积瘀斑的情况之下,恢复地速度要比普通人快百分之六左右,甚至于救治他的医生称之为奇迹。
    因为即使是战斗种族,在这种程度的伤下面,再加上从北极圈赶到大型医院的距离,也很难撑到能得到救治。
    可这个消息也暂时无法让人接受,毕竟得到的结论是在“里风圈”这个死亡风圈里面逛一圈能够改善体质,前提是如果不死的话,这件事如果不是白蓝红国家自己的发现,如果是隔壁的星条国提出来的,白蓝红国即使素质很好地不会给一片嘘声也绝对会斜个白眼。
    而且因为数据太过单一,并没有太多的数据对比,毕竟也有在极端情况之下,人类爆发出潜能的现象,而且数量还不少,在那个时候进行身体检测的话,也会发现体能和力量上涨的情况。
    但是重复试验,就必须派遣飞行员再次试行,这一次可能就没有飞行员爱莱这般的运气了,专业人才是极为宝贵的财富,并不仅仅只是死亡而已,目前根本无法保证无伤,虽然爱莱保住了姓名,但是这个伤势就算治好了也无法再进行高空飞行,也因此就算是白蓝红国家也有些踌躇,不知道一个“里风圈”值不值的他们牺牲数十个精心培育的飞行员的代价。
    不过,地球随便找了个科研人员的脑门上顺着风的速度拍了一坨雪,就好像牛顿的苹果一般,对方立马灵光一闪,打算派遣地面特种部队以肉身靠近“里风圈”,在受伤严重之前返回,进行样本检测。
    真不愧是日常和北极熊搏斗的国家,这次他们打算和“里风圈”进行一场男人之间的肉搏。
    但这只是一个粗略的想法,具体的方案还得等研究过后。
    给他们灵光的重要一击的地球,在风雪之中深藏功与名。
    而此时在概述完最新情况之后,总负责顿了顿,“这次主要召集大家的原因并不是这个,我们对之前在机器上面残留的y检测和对比报告出来了。”
    “实验室方面将y和目前所发现所有地球上面的元素相比较,”总负责顿了一下,“并没有发现有一致的情况。”
    负责人的话音一落,就引发了大讨论,虽然之前就有这个想法了,但因为毕竟是在北极圈试验器材比不上国内的精细,只是一个粗略的猜测,这次可以说是被直接证实了。
    “这是一种完全崭新的新能量。”他掷地有声地下着结论,“很有可能跟磁场扭曲有着直接的因果关系。”
    当然北极圈的磁场扭曲不仅仅只有这么一处,一次排查并没有发现任何问题,华国这边进行第二次排查,然而奇异的是,磁场扭曲的点竟然会移动,甚至强弱都会发生变化。
    出于这种情况,在三次排查的时候,又发现磁场扭曲点消失了三个,目前仍旧是不解之谜。
    排查点的科研人员在其中一个将近消失点的地方,碰到北极熊幼崽进食,它正啃食着一头北极狐,这分量并不够它食用,幸运的是,对方看了科研人员一眼并没有对他有过多的关注。
    “至于y能量方面的研究,实验室那边会继续跟进,”会议总负责人示意他们安静下来讨论等之后再进行,“我们和白蓝红国进行了一些数据分享。”
    在“世界北极研究调查团”的大背景之下,国家与国家私底下进行一些现在还不想公开的消息,是个众所周知的不摆在明面上面的事情。
    白蓝红国分享了飞行员身体素质上面的变化,关于出现幻觉的情况并没有提及。
    毕竟如果他们打算派遣人员去“里风圈”周围尝试的话,势必会被周围国家发现,这件事瞒不了多久,但现在还可以算是一个崭新的他们独有的情报。
    而华国拿出的是“y能量”的比对报告,作为第一发现人,华国在这方面的研究要快很多,这在现在也算是比较有诚意的,不过等过半个月之后,y能量的存在就会成为几个大国私底下之间心知肚明的事情。
    地球在这次情报交换上面也有着极大的功劳,在为数不多的情报之中,让两国人员“正巧”选择了恰当的报告,当然不仅仅只是华国和白蓝红国,在星条国甚至于其他国家之中,地球都给与了一些恰当的帮助。
    这样,就能轻而易举地联系起来了,“y能量”很有可能是造成飞行员爱莱身体素质提升的主要原因。
    为了验证这个猜想,在第二天,许彦就伪装成去“里风圈”放置新的科研仪器的样子,带着特意选出来的一队人马朝着“里风圈”走去,这样大摇大摆地反倒并没有多少人注意。
    作者有话要说:  对于大家对地球掉马甲的喜闻乐见,地球捂住了自己摇摇欲坠的马甲,并超凶地朝手拉手喊着“掉马掉马”的小天使们望去,并记录到了“和善的微笑”的名单中,期待你们的御剑飞行的驾照考试吧,咔咔咔。
    ------
    “里风圈”修仙界和地球的不同:
    修仙界——极好的淬体炼心的修炼场所,修仙!修仙!修仙!
    地球——有奇怪的能量产生,拿着各种仪器进行研究,研究,研究!
    ----
    今天的输入法不知道出了什么问题,打字贼卡
    依旧是咳成狗的一天,琵琶膏已经没有办法拯救我了qaq
    ☆、第19章
    这里距离“里风圈”只有将近三百米的距离,但风速已经到达了六级强风的状态,温厚又训练有素的雪橇犬只能送他们到这里,再往前便停滞不前,不安地用爪子拍打着地面。
    许彦此时正站在一座低矮的雪山上面,雪橇犬呜咽地用头蹭了蹭他的裤腿,他面色一融,蹲下身子摸了摸它的脑袋,他曾经和军犬并肩作战过,按摩手法专业,雪橇犬眼睛轻微眯起来,“嗷呜”地舒服地叫着。
    被保护地严严实实的脸颊下,许彦露出一个浅淡的笑意,但是很快便消失不见了。
    风如同刀口般冰冷之中又带着尖锐,被包裹地严严实实的肌肤也能感受这份疼痛,四周都是呜呜像是孩童哭泣的声音,现在还处于极夜之中,只有为北极圈特制的手提灯具之中照出一束光芒。
    光芒之中,“里风圈”便如同鬼魅一般和夜色融为一体。
    据说如果搭乘飞机从“里风圈”上方望下去的话,就好像浓重的夜色之中隐藏着的怪兽的大口,就连光芒都穿透不了,如同深渊一般。
    在这种情况之下,就算是训练有素的许彦,即使已经来这里至少有三十次,每次来替换破碎的机器的时候都心又不安,并且每次像是会被吞噬情绪越来越浓重。
    当然不仅仅只是许彦,各个国家负责搬运仪器的需要极为靠近“里风圈”附近的部队都出现了这种低沉低落的情绪,不得不进行一些心理干预,同时采用轮换制,禁止连续去往“里风圈”,必须得进行人员替换。
    “队长,东西已经全部整理完毕。”
    许彦点了点头,这次加上他总共带了四人,其中有一个人必须得在这里跟雪橇犬一起留守,作为最后的保障,如果发生突发情况,可以联系北极的科考站进行紧急救援。
    因为属于秘密行动,需要大家尽可能地保密,低调行动,并不能像是之前白蓝红国家试行飞行员直接从空中突破那样,从决定到实施,以及最后的援救工作都动静巨大,甚至救援人员排排站在“里风圈”周围配合。
    爱莱能被救回来,既是他的幸运,也是大家齐心协力的结果,当然还有地球加持。
    当然华国并没有要枉顾人命的程度,这次他们并不打算只凭着自己的身体进入到“里风圈”,谁也不想亲身检测一下自己的身体进入到“里风圈”的一瞬间是否会四分五裂。
    更何况,即使能够成功地呆在“里风圈”一段时间,也不能确认“y能量”对人体是否有负面影响,毕竟爱莱的现象依旧只是一个个例,完全没有其他任何地参考对象,做实验还要有个参考组,对照组呢。
    在没有确定安全的情况之下,华国并没有打算以人命填“里风圈”来得出正确的结论,这次他们只是先简单地进行一些实地研究。
    虽然预测并没有太大的危险,但一旦出现意外情况,在“里风圈”周围就更加看重队员随机应变以及身体的素质,为了保证任务的成功,这次许彦挑选地都是一些好手。
    许彦检查了一下所携带的机器,虽然主要目标是为了验证“y能量对生物体的体质是否有增强作用”的猜想,但科研站里面的科研人员依旧物尽其用。
    总负责人笑着拍了拍许彦的肩膀,“反正都要去一趟,顺便把国内新制造好的探测机器人带去,正好还能装作你们是正常作业。”
    而最主要的试验工具,却只是许彦身后一直背着的像是小提琴袋子一样的黑色背包。
    许彦检查了一下仪器的摆放,接下来的行程,必须得由他们来代替雪橇狗以人力进行。
    参考了“里风圈”的风力,为了不被怪风卷走,整个探测机器人特意做得极为笨重,这是一个极为庞大的负重,就算是对于身经百战的军人也一样,如果仅凭背着走的话,会是一个很大的考验,而且很浪费时间。
    科研人员考虑了多种建议想要改善这种情况,但是北极圈的脆弱性的确让很多科研人员有些放不开手脚,破坏较小如同雪橇犬这类在“里风圈”三百米外便寸步难行,无人机高空投放,先不论仪器降下的落点受“里风圈”的影响极难计算,就目前的情况看,在天空中比地面更要容易被直接卷入到“里风圈”里面,考虑到这种情况,大家都只能被迫选择了最原始的人力。
    和一开始运输时候的困难不同,也许是这两个月来,一次又一次地运送,再加上这严酷的气候条件,在这种情况之下做高强度的负重锻炼,这些负责运送机器的部队的力气也变大了许多,像是现在就不再那么吃力了。
    在苍茫的北极夜色之中,遥远地只能看到那束在风雪掩盖之下的照明器的光芒。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